相关试卷
-
1、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小深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听说你的邻居张爷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第二天,小深应该怎样向张爷爷转述王老师的话,请你将小深的话写下来。
-
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展示,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鲜活立体”中,“高科技手段”是主语。 C、“文博会已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的句子主干是“文博会成为窗口”。 D、“优秀传统文化凭风借力成了‘冲浪好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
3、学校举行“大美中国”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大美中国·展现传统文化】
12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开幕。
在“文化中国”展区,通过VR技术,使得观众可以探秘南越王墓。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展示,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鲜活立体。在江苏展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将全球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体验带到文博会现场,用一幅十余米长的风俗画卷图再现大宋金陵的繁华。在数字技术掀起的a____中,人们惊喜地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凭风借力成了“冲浪好手”。新科技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载体,传统文化也启发新科技创造出更b____、更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新的流行事物。
与此同时,梅花篆字艺术、南阳汉画传拓、海南黎族织锦等①bīn lín____c____ 的非遗技艺,在文博会上的现场表演,引来不少观众驻足欣赏,现场游客②luò yì bù jué____。各参展展位前,银川面塑、兰州太平鼓、河南春晚不倒翁等取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据悉,文博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已成功举办了17届。文博会已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 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1)、根据拼音,请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的位置。① ②
(2)、在文段中abc三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a风浪 b别有用心 c消失 B、a风浪 b自出心裁 c消失 C、a浪潮 b自出心裁 c消亡 D、a浪潮 b别有用心 c消亡(3)、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
4、请根据《朝花夕拾》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三项任务。(1)、任务一:根据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写出作品中对应的人物姓名或称呼。
①她穿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②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2)、任务二: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了解鲁迅对书中两位女性的态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填空。作者态度
怀念敬佩
反感厌恶
书中人物
长妈妈
①
情节概括
②
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播谣言
性格特征
善良热心
虚伪自私
(3)、任务三:有同学认为,鲁迅先生求学之路上的几次离开,展现的就是一条由小我走向大我的心路,请你结合鲁迅先生的求学过程完成下面的发现。离开三味书屋、离开绍兴时,鲁迅先生单纯是寻“另一类的人去”“无论其为生或鬼”,可见此时鲁迅先生内心的激愤,也说明他还没有明确的理想。
①
离开矿路学堂时,鲁迅先生受新思想的浸染,为拯救像父亲一样被耽误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选择出国学医,表明他己有明确远大的理想,开始脱离小我。
②
-
5、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双塞满玉米叶子的农鞋
关玉梅
①在我家,买得最多的:一是客厅书柜上的万册图书,再就是阳台鞋柜上摆放着不同时期的百余双鞋。
②我读书累了,便会走向阳台,欣赏我的鞋。
③鞋柜上,农鞋、橡胶鞋、塑料凉鞋、革质鞋、皮质鞋等,它们形色各异:系带的、高跟的、平底的、一应俱全;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无所不包。尤为一提的是摆放在鞋柜正中央的一双补了又补的农鞋,与其他鞋子格格不入,两块黑色的补丁,像两个黑黑的眼球,我时常从黑黑的眼球里看到儿时的父亲的模样。
④这是一双夏天穿的农鞋。鞋的前脸和鞋底是橡胶做的,鞋帮是黄色的帆布,鞋面正上方有10个穿鞋带的孔,孔内的金属环早已脱落,只剩下十个窟窿。
⑤我把鞋摆放在鞋柜的最显眼处,每次走到它跟前,我都会驻足凝望。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刚好穿透鞋的里层,父亲的温暖便又传到了我的身上,那双会说话的黑眼睛 , 时时提醒着我,该回客厅看书了。
⑥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的农村,日子普遍穷,我们家五个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吃上顿没下顿的。
⑦父亲当了八年兵,体弱多病,在农村,算是有文化之人,他始终秉承着一种信念:知识改变命运。他期待着他的五个孩子念好书,有出息,无论多穷、多困难,也要供我们读书,走出贫穷的小山村。
⑧年少的我,感觉不到生活的艰辛和读书的意义,有时候因为父亲严厉的管教而耍脾气。也常常背着父亲,把借来的小说或小人书压在课本的下面。有一次被父亲发现了,他破天荒没有对我发火,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会像爸爸一样过穷日子呢!”
⑨那一次,我认真地端详着父亲:他的头发半灰半白,皮肤暗淡没有光泽,上身一件蓝色的衣服早已洗褪了色,下身黄色裤子的两个膝盖处,补着作业本样大的补丁,脚上趿拉着一双补了又补的农鞋。透过烟雾,父亲佝偻着坐在那里,像墙上挂着的一把弯刀,但已然没有了锋芒。
⑩1979年冬天,我明年就要报考中专,学校来了一套考试资料,我对父亲说想买一套,父亲问多少钱?我说16元。父亲“嗯”了一声,不一会儿起身出门,很晚才见他回来。
⑪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我看到父亲的脸阴沉着,他一句话也没说,坐在炕沿上,卷着细长的烟,一口口吸着。烟圈在父亲的眼前飘散着。为给我买一套资料书,父亲不知道去村子里借了多少家、碰了多少次钉子,终是没有借到钱,我发誓一定要考上中专。
⑫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没有看到父亲。午间放学时,同学说外面有人找我。
⑬走出教室,远远地,看到父亲双手使劲地搓着耳朵,脸冻得通红,一双脚不停地在地上跺着,他一定是冻坏了!
⑭我心疼地攥着父亲冰冷的手,低头的一瞬间,我看到:从父亲的那双农鞋里,竟冒出了无数个细细的玉米叶子,“爸,你怎么不穿棉鞋啊!”
⑮原来,为了省钱供我们五个孩子念书,父亲一年四季就一双鞋,冬天实在太冷了,就用铁梳子把玉米叶子梳理成柔软的丝状,垫在鞋里用来御寒。我的心一阵阵抽搐,鼻子刹那间酸了。
⑯父亲看到我,急急忙忙从裤兜里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碎的纸币递过来,说:“借了一大早才借到,没耽误买书吧?”看着父亲递给我的那些零零散散的钱,看着父亲那双补了又补的鞋,我的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
⑰父亲一大早,饭也没吃,到处借钱,赶了10多公里路,就为了能给我买上一套书。
⑱我的父亲,他不伟大,可以说卑微得如一粒尘埃,但父亲用无私的爱,激励了我求学进取,也正是因为父亲对知识的崇拜,养成了我后来在生活中爱书、爱阅读的好习惯。
⑲1980年9月,十五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父亲的脸上第一次有了笑容,而且笑得那么灿烂!
⑳多少年过去了,那套16元买来的学习资料早已泛黄,但依旧摆放在我的床头;父亲那双塞满玉米叶子的农鞋也依旧摆放在我家阳台鞋柜上的最显眼处。
(有删改)
(1)、下列对①—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分的内容是为了点明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是父亲穿过的一双农鞋。 B、写“我”形色各异的鞋子是为了衬托父亲穿过的农鞋,突出它的破旧。 C、第③段中“黑黑的眼球”和第⑤段“会说话的黑眼睛”指代内容一样。 D、开头写“我”书多,是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爱书、爱阅读的影响作铺垫。(2)、结合文本,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我看到父亲的脸阴沉着,他一句话也没说,坐在炕沿上,卷着细长的烟,一口口吸着。烟圈在父亲的眼前飘散着
(3)、有人认为第⑱段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不能删去,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4)、文章以“一双塞满玉米叶子的农鞋”为题有哪些妙处?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汉服之美,点燃文化自信
中国汉服有许多别称,如华服、汉衣冠、华夏衣裳,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汉服早已成为东方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时代发展,汉服很难成为大众的日常服装,但因其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材料一:
从总体上看,汉服形式主要遵循两大形制,一种为上下分体制:上身为衣,下身为裳,如冕服、襦裙等;另一种为衣裳连制: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如深衣、袍等。汉服除了形式特点鲜明外,还蕴含着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涵,如“上衣下裳”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交领右衽”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右为尊的思想观念;“中缝垂带”“宽袍大袖”等体现出中国人正直和谐的思想观念。因此,汉服不仅仅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是中华文明精神的体现。
(整理自赵文静《“汉服热”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材料二:
(图片来自网络)
材料三:
①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一部汉服史等于半部中华文化史。汉服诸多特点,都可以在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说明其是根据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创新变化的。
②朝代思想文化汉服变化特点
朝代
思想文化
汉服变化特点
汉朝时期
儒家思想为正统,兼收西域民族文化
以深衣为服饰主流,服饰质料乃至图文融入多民族的文化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
魏晋时期
独立人格和自觉精神得到发展
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衣式为大袖翩翩,饰带层叠,表现出飘然若仙的风格。
唐朝时期
多元文化共存
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出现了大袖衫、圆领澜衫、翻领对襟等多种装款。服饰图案也趋于丰满、华美。
宋朝时期
推行“程朱理学”禁锢人性
延续唐朝的款式特点,但变得简洁质朴。女装更是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明朝时期
重塑汉族礼仪
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去除元朝服制,全面恢复汉族服饰特点是宽大简洁,后期出现使用钮扣代替带结等新款式。
(整理自曹革蕾的《各朝代文化特点与汉服形制的关系》)
材料四:
①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汉服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近年来,随着“汉服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青少年开始关注汉服,喜欢汉服。汉服文化能逐渐突破圈层,部分得益于汉服爱好者的不懈推广。他们会参与一些汉服讲座、汉服游园等活动,向公众介绍推广汉服文化。此外,大众媒体和互联网蓬勃发展,也成为汉服推广的有利工具。贴吧、论坛发展到抖音等视频软件,让汉服进一步走进大众的视野。汉服甚至火到海外,成为西方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据观察,TikTok(抖音国际版)上仅标注为“汉服”话题的短视频观看总量就已经突破了3亿次。
②汉服何以愈受欢迎?“汉服最吸引我的地方肯定就是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汉服爱好者王一帆说,接触汉服后,她对戏曲、古画等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兴趣,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③“穿上汉服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穿越之感,仿佛在心中对话古今。”同是汉服爱好者的关嘉美说。汉服在面料、剪裁、色彩等方面都表达着传统文化的形意之美,而汉服对身材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特质,对当代服装设计也有借鉴意义。
④“服饰是生活美学的展示载体,也是流行文化的承载主体。汉服再次受到热捧,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载。”宁夏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冯蛟分析称。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汉服“出圈”:于传统文化中发现美》)
(1)、以下关于汉服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总体看,汉服的形式主要遵循两大形制:上下分体制、衣裳连制。 B、汉服蕴含着天人合一、以右为尊、正直和谐等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C、魏晋时期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汉服样式简洁质朴,拘谨保守。 D、明朝吸收了周汉和唐宋的汉服特点,恢复汉族服饰,重塑汉族礼仪。(2)、下面关于“汉服热”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服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B、汉服文化能够突破圈层,皆因为汉服爱好者不懈地向公众介绍推广汉服文化。 C、大众媒体和互联网蓬勃发展,贴吧、论坛、抖音等让汉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 D、TikTok上标注为“汉服”话题的短视频观看总量大,说明汉服已火到了海外。(3)、下列以“汉服之美,点燃文化自信”为主题设计的活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举办各朝代汉服展览活动,介绍汉服蕴含的各朝代思想文化。 B、举办汉服缝制活动,在设计师与缝纫师指导下学习缝制汉服。 C、举办汉服体验活动,穿上汉服画画、吟诗诵词,弹奏古琴等。 D、举办汉服“日常化”活动,让人们日常都穿上汉服,推广汉服。(4)、汉服受到欢迎的原因有哪些呢?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归纳。 -
8、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2)、请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的理趣。 -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 , 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②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③右。”
(选自《李生论善学者》,有删改)
【注】①志:记住。②还:同“旋”,转身。③坐:同“座”,座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亦说乎/王生不说 B、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吾日三省吾身/意与日去 D、择其善者而从之/或谓君不善学(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学而时习之”一句强调学习之后按时温习的重要性。 B、甲文提到了要广泛地学习,恳切地发问,还要多思考未来之事。 C、乙文王生的态度从“不说”到“惊觉”,可见其理解了李生的意思。 D、甲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言简义丰;乙文叙述故事,趣味性强。(4)、两篇选文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共同观点?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
10、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③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⑥ ,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月亮是古典诗歌中永恒的意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
《峨眉山月歌》
李白
① , 。
月落江中,思随江流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② , 。
月色凄冷,愁思蔓延
-
11、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巧连线,辨友情】请你根据不同的朋友关系,把以下解释和相应的称谓连线。
①布衣之交
A.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不谋名利、不尚虚华的友谊。
②忘年之交
B.平民之间的交往,或显贵者与地位低的人的交往。
③君子之交
C.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2)、【拟名称,知友情】同学们正在策划墙报,请你根据对应的内容分别设计栏目名称。栏目内容
栏目名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庄子•山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交友名言
①
我们在交友的时候,要尊重彼此的个性和差异,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对待朋友,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到;要忠诚坦率,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②
(3)、【敞心怀,抒友情】你的同学李明为了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最近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还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你该如何劝说他。 -
12、下列没有语病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坚毅而豪爽的性格。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安全事故,某市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
1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综合实践课上,小明在打羽毛球,小红在练习合唱,我在组装飞机模型,我们各得其所。 B、忽然一片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原来是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踏着晨曦,穿过公园匆匆而来。 C、历史老师讲课旁征博引,十分有趣,那咄咄逼人的语调也常常被同学们模仿。 D、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
1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A、朗润 呼朋引伴 健壮 人迹罕致 B、荫蔽 翻来复去 宽敞 喜出望外 C、奥秘 花团锦簇 云宵 人声鼎沸 D、感慨 混为一谈 惭愧 美不胜收
-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分歧/攲斜 笨拙/咄咄逼人 B、贮蓄/伫立 诀别/速战速决 C、攒成/积攒 棱镜/凌云之志 D、倘若/流淌 倜傥/风调雨顺
-
16、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走近你,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600字;⑵不得套写、抄袭;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
17、名著导读(1)、《水浒传》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你根据小说的相关情节,完成表格。
联读主题词:“酒”
人物
故事
酒与故事的关联
探究发现
鲁智深
大闹五台山
酒令好汉狂
通过对这几个经典片段的探究,发现小说中的“酒”有以下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内容:②
杨志
误失生辰纲
酒误好汉差
武松
景阳冈打虎
①
宋江
浔阳楼吟(题)反诗
酒添好汉愁
(2)、读过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同学们深受感动,分享了一句话感言。小A:《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让我体会到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还有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深情。
小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小C:《黎明的通知》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百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充满了奋起的激情。
轮到你了:《我爱这土地》。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浪漫
张亚凌
①我一直觉得,母亲从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②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③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了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
④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只要我们兄妹没事,就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状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
⑤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着不同形状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⑥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⑦上小学时,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⑧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⑨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⑩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⑪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⑫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的最最浪漫的事。
⑬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快,还是咱划算。
⑭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⑮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xué)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让我好好看书。
⑯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订了一本少年阅读的杂志。
⑰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已有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出母亲所做的“浪漫”的事。①母亲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面食制作,唤起孩子的食欲;
②
③母亲送我去远方求学,让我带上家里的大门钥匙并悉心叮咛;
④
⑤母亲拉我到书摊、给我买书、订杂志,让我过眼瘾。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⑪段中加点词语。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⑰段画线句“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的理解。(4)、“母亲的浪漫”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薛晴)
①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远。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崛起,肇端于手工业实践的工匠活动,在现代社会文明进程中彰显出跨越时空的深厚意蕴,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奋斗新征程,建设新时代,全社会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②在执着专注中涵养敬业美德。本职工作是敬业美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对待本职工作,常怀敬畏之心,专心、守职,应当受到社会尊重和爱戴。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从业者,只要以尊敬和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尽心竭力、专心致志,就会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强化规范引领,才能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蔚然成风,才能激昂并开拓全社会攻坚克难的奋进力量,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各种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
③在精益求精中淬炼乐业境界。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的是工匠对产品质量或服务永无止境的极致追求。极致源于梦想,追求源于热爱。“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境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热爱自己职业的劳动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作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和考验,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和水平,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中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和乐趣”。
④在一丝不苟中锻造勤业操守。一丝不苟是工匠精神的特质,描述的是工匠认真细致、笃实严谨、从不马虎、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惟有一丝不苟,懂得严谨认真是核心竞争力,人们才会做到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事实上,工作中经验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当环境和细节悄然改变时,经验就会出现盲区。所谓“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责任重于泰山,才会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觉,才会尽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面对未知的挑战,心存敬畏、一丝不苟才能抵御风险,才能锻造勤业操守,做到勤奋但不盲目。只有不断追求工作的高质量高标准、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才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⑤在追求卓越中磨砺精业能力。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以达到“更上一层楼”的过程,表明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会把目光转向自身,高度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对于广大劳动群众而言,自觉地实现自我改造,意味着在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工作的同时要树立远大抱负并为之奋斗;意味着需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打造和锤炼自己,增强实干能力,磨砺过硬本领,将敬业升华为精业,找到人生出彩舞台。
⑥匠心追梦,技能报国。惟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才能让工匠精神释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在拼搏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刊载于2023年8月1日,有删改)
(1)、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表格。提出问题
第①段:提出⑴的中心论点
分析问题
第②段:涵养敬业美德。
第③段:⑵
第④段:锻造勤业操守。
第⑤段:⑶
解决问题
第⑥段:号召大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文章第①段由中国企业全面崛起引出中心论点。 B、新时代工匠精神包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与下文四个分论点互相呼应。 C、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敬业”是尊重职业,强调了要在职业中发现乐趣,热爱自己的职业,有更高的思想境界。 D、这篇文章的论证结构是“总一分一总”,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逐一列出分论点,最后总结,并发出号召。(3)、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余为夷陵①令时,得琴一张于河南刘几,盖常琴也。后做舍人② , 又得琴一张,乃越琴也。后做学士,又得琴一张,则雷琴也。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做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心自适,无弦可也。
(节选自欧阳修《书琴阮记后》)
[注]①夷陵:地名。②舍人:官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云归而岩穴暝/一屠晚归 B、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C、山间之朝暮也/朝晖夕阴 D、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
(3)、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无 复 清 思 琴 虽 佳 意 则 昏 杂 何 由 有 乐
(4)、欧阳修在滁州做了两年官后,改任扬州知州,上任前父老亲故为他送别饯宴,欧阳修因此写了《别滁》记叙当时的情景。你认为第三句横线处可以填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甲】文说明理由别 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 , 莫教弦管作离声。
(5)、【乙】文提到的“乐”和【甲】文中的“乐”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