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字词拓展

    ①fù

    ②伛

    ③颠簸

    ④不卑不亢

  • 2、阅读理解

    雪落菘叶

    高 方

    ①第一次听说白菜别名叫“菘”时,心里跃起一个激灵。这让我想为新认识的“菘”写点什么。

    ②中国是白菜的原产地。古老诗集《诗经》中曾唱道:“采葑采菲。”“葑”逐渐变身为“菘”,是为白菜的古称。千百年来,当园圃里的菜蔬们渐次退场,只有白菜坚守到小雪时节,它更像是大地的呼吸,与松一般有不畏霜寒的傲骨。

    ③当第一场冬雪覆盖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准备要离开土地了。虽然最外层的叶子依然舒展如裙摆般松散,但内层已包裹紧密,捏一捏顿感路实。如此瓷实便可承受长途运输之颠簸。别看白菜窝在垄间其貌不扬,叶子并无精致讲究的姿态,但是从离地几米的视角俯视它们,却有震撼的观感。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滚滚、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

    ④每年收白菜的季节,奶奶伛偻的腰更弯了。她将背拉成一道弓,面向泥土蓄力,拢起白菜外层散乱的叶子,拉住根部轻轻一拽。片刻前还直挺挺的白菜,立刻倒在一旁。爷爷有时会抡起锄头,把白菜根从泥土里钩拽出来,白菜顺势在地垄里打个滚,被爷爷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柳条筐。手推车上摞起、坐稳,白菜们便跟着农人回了家。

    ⑤带着泥土的白菜要先晾晒三四天,直到外层的绿叶枯萎,变得像纸一样皱而干,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那些秋虫的浅吟低唱、寒生露凝、弯月银霜等自然风物统统封进心里,从此缄口。晒过的白菜可以在室外任一处背风的地方堆放,不论放在何处都不需用纸张、棉被、塑料膜等物覆盖。它喜欢与自然天生天长,风、雪、寒霜才是它愿意接受的披风。

    ⑥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户户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节受命,承担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长身体的我,总是不满足单一食物的摄入。于是在奶奶弯腰拾起一棵白菜时,便开始嘟囔着抗议:我不想吃炖白菜。拢上套袖,奶奶横起面板,竖起擀面杖,烧旺炉火。双手交错间,便烙好一张酥香的葱油饼。有了饼的加持,炖白菜果然又变得别有滋味。有时,奶奶也会把肥肉炼成脂渣,和着白菜做成包子、饺子、烧饼,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再次沦陷。大白菜味甘性平,它与谁搭伴都可以。它愿意为任何一场厨房大戏充当配角,这不失为白菜迷人的部分,也是它的可贵之处。

    ⑦小小白菜,清白而淡雅,深得文人墨客的偏爱,始终占据一方纸墨,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也是资深美食家,曾作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能从清淡的大白菜中品出如此美味,不失为阅尽繁华后的回归,表里澄澈,怎么都自在。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过大白菜:“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如今在大白菜的重要产地--山东胶州,刚收割完的白菜也用红绳捆绑,绳子上还挂着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它生长和运输的过程。

    ⑧又是一年雪落时,雪霰排成长队降落人间,或随旋风急流而泻,或循着光线升腾。相比之下,白菜笃定多了。陈于墙角、铺于集市,不卑不亢地候在那里为大地隆冬的洗礼而揭幕。

    (选自2023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注释〕 ①蹯(fán):野兽的脚掌

    (1)、〔散文·画面)通读全文,概括出文章中与白菜有关的画面。
    →爷爷奶奶收白菜→⑵→奶奶和着白菜做美食
    (2)、〔散文·语言〕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读下列语句。

    ①一朵朵花苞葱葱翠翠、圆圆滚滚、层层叠叠,像浸染了青汁,颜色顺着鼓胀的曲线,由浓而淡滑落。(连用叠词,有何妙处)

    ②爷爷有时会抡起锄头,把白菜根从泥土里钩拽出来,白菜顺势在地垄里打个滚,被爷爷的大手一把捉住,丢进柳条筐。手推车上摞起、坐稳,白菜们便跟着农人回了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散文·构思〕作者引用苏东坡的诗丰富了文章的情感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散文·情思〕标题《雪落菘叶》特别值得回味,请从标题出发,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 3、阅读理解

    〔材料一〕新闻回放

    11月1日4时27分,中国空间站主体三舱中的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实现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的三舱主体结构就此组装完成。随后,梦天实验舱将择机开展平面转位,届时,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就将全面建成!……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对完成空间站全面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在谈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效,柏林厚认为,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一种直接表现。“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支撑,一个国家想要建设近地轨道空间站近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选自“环球网”,有改动)

    〔材料二〕专题报道

    飞天圆梦:解密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工作舱在最前端,是航天员舱内工作与锻炼的地方,也是舱内科学试验机柜安装的地方。载荷舱与货物气闸舱则是以“双舱嵌套”的形式与工作舱相连。也就是说,在载荷舱的内部,隐藏着一个货物气闸舱,是货物出舱专用通道。最前端的是资源舱,也是对日定向装置和柔性太阳翼等安装的地方。

    梦天实验舱作为“工作室”,是三舱中支持载荷能力最强的舱段,其配置了13个标准载荷机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试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同时,为了最大化实现舱外实验支持能力,梦天舱舱外配置有37个载荷安装工位,可为各类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机、电、信息方面的能力支持,确保它们在太空环境下开展各类实验。特别是载荷舱上配置有两块可在轨展开的暴露载荷实验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站的载荷支持能力。

    如果将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比作“国际机场”的话,那么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就是空间站的“国际货运港口”……梦天实验舱独具的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将进一步提高空间站进行舱外载荷实验的能力和效率。在梦天实验舱内,配置了一台载荷转移机构,可以稳定地执行将货物从舱内送出舱外,或将舱外货物运至舱内的任务。据了解,载荷转移机构的运送能力能达到400千克、单次运送货物可以达到1.15米×1.2米×0.9米。与航天员“带货出舱”的方式相比,货物出舱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还为在轨工作生活的航天员“减负”,以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开展舱内各项科学实验活动。

    梦天实验舱具备微小飞行器在轨释放的能力,将作为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的综合应用效益⋯⋯航天员只需在舱内把立方星或微卫星填装到释放机构的“肚子内”,释放机构即可搭乘载荷转移机构将小卫星运送至舱外。出舱后,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运动到指定的释放方向,释放机构就会像弹弓一样,把小卫星弹射出去,实现在轨“放卫星”。

    随着更多科学实验任务的开展,空间站载荷供电需求也成倍增加。因此,梦天实验舱与问天实验舱同配置、同发力,装配了展开面积近138平方米、功率达13.5千瓦的“巨型翅膀”——柔性太阳翼。我国空间站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两个实验舱配置的4副太阳翼让空间站日发电量可达近1000度,为我国空间站打造最强劲的能量源泉,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近半年的用电量,真正实现“用电无忧”。

    〔材料三〕背后故事

    揭秘梦天实验舱背后的故事 专访总指挥甘克力

    2012年5月,国家在空间站系统相关分工定点的批复中明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实验舱Ⅱ的总体研制任务……也就是从那时起,作为责任总指挥,甘克力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从无到有,投入紧张而有序的研制工作中。

    历经两年攻关,2014年,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基本完成。然而,此时空间站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调整,为了获取更好的观测效果,原本搭载在实验舱里的光学系统,也就是后来的巡天空间望远镜改为独立飞行器,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这样一来,实验舱Ⅱ的主任务、设计方案都需要进行大调整。

    然而,中国空间站研制的时间表并没有改变,对于甘克力和科研团队来说,原本就不宽裕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在接下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需要重新论证并完成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

    2015年,科研团队完成了实验舱Ⅱ的方案设计,通过征名,它拥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梦天”。历经6年初样研制,2年正样研制,梦天实验舱在上海完成总装和测试后,被转运至天津进行整舱力学与热试验。

    (选自“今日头条”,有改动)

    (1)、〔新闻采访〕班级组织模拟采访活动。下列无法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回答的采访问题是(   )
    A、梦天实验舱作为“工作室”,它可支持哪些科学实验项目? B、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为什么被称为空间站的“国际货运港口”? C、梦天实验舱在轨释放微小飞行器时,若遇到故障,应如何解决? D、最后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梦天实验舱从无到有的大致过程?
    (2)、〔新闻标题〕小杭在读完新闻后,发现第一则新闻没有标题,请你运用学过的新闻知识,为第一则新闻选择一个合适的新闻标题,并说明理由。
    A.三舱主体结构组装完成 载人航天目标稳步推进
    B.“梦天”圆梦,中国空间站迎来里程碑时刻
    (3)、〔新闻立场〕小杭读完新闻后发现,新闻中往往蕴含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即新闻立场。你觉得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新闻报道是如何体现新闻立场的?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知识链接,你觉得“燃烧科学实验柜”的标志能否阐释梦天实验舱从产生到一举飞天的意义?请简要分析。

    〔知识链接〕

    “燃烧科学实验柜”是梦天实验舱先期携带的8个科学实验柜之一。该标志突出的主题是“燃烧”,其灵感来自与火和燃烧有密切关联的“凤凰”这一神鸟。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凤凰是吉祥如意、浴火重生的象征,凤凰飞天往往预示着事业蒸蒸日上、一飞冲天。

    (5)、小杭在读完新闻后,决定围绕“梦天实验舱·科研团队”这个主题设计一份采访提纲,对有关人员进行采访。请你根据下表,完善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甘克力及其科研团队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现场采访、电话采访(可以自由选择采访方式)

    采访人员及分工

    提问:小杭

    照相或摄像:小宁

    录音:小安

    文字记录及整理:小海

    采访准备

    纸笔、录音设备、照相机、采访提纲

    问题设计

  • 4、在名著《红岩》中,郑克昌四次伪装破坏地下党组织的活动,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次

    伪装成学生混进重庆大学,监视学生

    第二次

    第三次

    化名“老朱”接近刘思扬,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

    第四次

    ② 

  • 5、阅读名著《红岩》,完成下列题目。

    孙明霞久久地凝望着A刚梳好的头发,心里涌出无尽的话语,要想一一向含笑的她提说,嘴里却简单地回答着:

    “没有,一丝乱发也没有……”

    “男室也在提人!”有谁轻声报告着,声音里蕴藏着痛苦与激动。

    她放下梳子,叫孙明霞替她从枕头下面取出被捕时穿的那件旗袍。

    “要换衣裳?不冷吗?”

    孙明霞茫然地问,担心她脱下棉衣会受凉。

    “不要紧。”

    她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拉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

    “明霞,帮我扯扯衣服。”

    (选自《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版,有改动)

    (1)、文中的人物A是谁?她为什么要换上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
    (2)、江姐她们做的五星红旗,象征了什么?
  • 6、阅读名著《红岩》,完成下列题目。
    (1)、“绣红旗”是由《红岩》改编成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的一张经典剧照,请简述该剧照中“红旗”的来历。
    (2)、“这个少女已经不再是咿咿呀呀的乳雏,她已成长为一只练习的海燕,只待一声春雷,就要冲向暴风雨!”说的是《红岩》中的    (   )
    A、成瑶 B、孙明霞 C、李青竹 D、“监狱之花”
  • 7、身临其境,感悟人生。学校准备举行“读《红岩》·敬英烈”的话剧展演,如果你是前来应征的演员,请你回答导演提出的下列问题。

    角色一:(沉静、安宁地)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角色二:(淡淡地笑)我从一个贫苦的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了能让反动派害怕的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已经看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在全中国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我感到是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我感到是无上的光荣。

    角色三:(冷静地)十五年前,我是华蓥山区根据地的党委书记。省委书记罗世文同志牺牲的时候,他给了我特殊任务,要我利用陪法场的机会,装作吓疯了,长期隐蔽下来,等待机会,和党建立联系,完成越狱突围任务。

    (1)、这三个角色,你想扮演哪一个?他(她)叫什么名字?
    (2)、你所选角色的台词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依据你所选角色的台词,说说你对这个角色性格特点的理解。
  • 8、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悼念被虐杀的战友A,牢房里的一切活动和歌声都停止了。

    签子门边,像朵朵乌云似的密布着无数张愤怒的面孔,正目送着派去和敌人谈判的代表。

    他们边走边想着老大哥在临走前的嘱托:“许云峰同志说,一定要坚持条件,公开追悼A,打下敌人的气焰,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从根本上摧毁敌人的迫害和虐待!有全体战友的支持,提出的条件决不能让步。”想着这些话,他们挺身走进了猩猩的办公室。

    (选自《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版,有改动)

    语段中的“A”指的是。他们最终采取了的方式使敌人屈服。

  • 9、阅读名著,完成题目。
    (1)、《红岩》中,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联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2)、下列事件不属于《红岩》内容的一项是    (   )
    A、秘密编印《挺进报》 B、“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C、救朱赫来被捕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3)、下列对名著《红岩》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B、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C、《红岩》反映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之间展开的一场生死较量,揭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极端凶残和色厉内荏的本质,歌颂了革命志士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精神。 D、许云峰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松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答案】
    (4)、她在狱中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是谁?“她”是被谁出卖而被俘的?
  • 10、阅读名著,完成题目
    (1)、《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   )
    A、刘思扬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
    (2)、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动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 (   )
    A、《囚歌》 B、《国歌》 C、《革命者歌》 D、《正气歌》
    (3)、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 , 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 , 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4)、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者为革命而牺牲的壮烈场面,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
    (5)、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
  • 11、为弘扬孔孟文化,八年级(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论语·里仁》)

    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如果)不合乎义,不合乎道,一点也不给别人,也不向别人索取一点。](《孟子·万章》)

    (2)、〔学习孔孟精神〕下面是班上同学为学习孔孟精神而搜集、改写的一副对联,请从下面备选短语中选取一个恰当的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备选短语:和为贵 守礼法 择朋友 常自省

    上联:居家当思别尊卑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无愧于心

  • 12、《记孙觌事》与《新制布裘》比较阅读

    〔甲〕记孙觌

    (南宋)朱熹

    靖康之难 , 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虏人大喜,至以大宗城卤获妇饷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宋金元》,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版,有改动)

    〔乙〕新制布裘

    (唐)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选自《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

    〔注释〕①孙觌(dí):宋钦宗时,官翰林学士,宋亡被俘。②靖康之难: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靖康之难导致了北宋的灭亡。③某文:指投降书。④宿成:事先已经做好。

    (1)、用“/”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以媚虏人。

    (3)、下列对乙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诗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 B、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支体暖如春”的情态,突出“新制布裘”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舒适之感。 C、“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两句,意谓男子汉不可贪图自身温暖舒适,而应拿出一些财物来赈济贫民,这体现出诗人有悲天悯人之心。 D、前四句紧扣诗题,写出“新制布裘”用料考究、制作精良、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布重棉厚等特点,为下文写穿着“新制布裘”的所感所思做铺垫。
    (4)、你认为孙规和白居易是不是大丈夫?请结合《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对大丈夫的论述进行判断并分析。
  • 13、《道德经》文本联读

    〔甲〕是以,圣人欲上民 ,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 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乙〕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丙〕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均选自《老子道德经语法读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注释〕①上民:居于人民之上。②下之:以谦下的姿态对待百姓。③先民:置身于人民之先做领导。④身后之: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⑤重:累,沉重。⑥害:受害。⑦厌:厌烦。⑧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为,人民自然就顺化了。自化,自我化育。⑨自正:这里指自然会走上正道。⑩小:使⋯⋯小。⑪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靠在绳子上打不同的结来记录事情,传递信息。

    (1)、请完成下面的文言文词汇整理单。

    类型

    文言词句

    释义

    一词多义

    寡助之

    民至老死

    至:

    异词同义

    君子有不战

    是以 , 圣人欲上民

    古今异义

    而去之

    故圣人

    委:

    古义:⑶

    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

    云:

    古义:说

    今义:云彩

    词类活用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小国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寡:⑷

    (2)、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3)、小虞在阅读本文后,结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产生了困惑,请你帮助小虞解开困惑。

    〔单元导语〕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这些品格与志趣又当如何砥砺与坚守?本单元的古诗文,或以睿智雄辩纵论人生的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都可以在立身处世、涵养德行方面给我们以教益……

    小虞:本文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相似之处,编者为何选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却没把本文编入第六单元呢?

    我:小虞,两文确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表达出①的思想,语言上也都② , 从这两个角度看,本文完全符合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所说“或以睿智雄辩纵论人生的理想与担当”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胸襟。但是,③。编者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认为本文不太适合编入教材中。

  • 14、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____之中,傅说____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___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____,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____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衡于虑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3)、古今异义。

    ①舜于畎亩之中。

    古义:    今义:

    ②傅说举于版之间。

    古义:    今义:

    ③管夷吾举于

    古义:    今义:

    于色。

    今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舜发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①于

     

    ②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入则无法家拂士

    (5)、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8)、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 15、文言文阅读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____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____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____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____!’以顺为____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____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往之女家

    (3)、古今异义。

    焉得为大丈夫乎?

    古义:    今义:

    ②富贵不能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①戒

    之曰

    必敬必

    ②得

    是焉为大丈夫乎

    志,与民由之

    (5)、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

    ②贫贱不能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③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8)、请你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 16、阅读理解

    《孟子》三章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____,七里之____,____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____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____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____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____,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____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3)、古今异义。

    亲戚畔之。

    古义:

    古义:

    非不深也。

    今义:

    今义:

    ③委而之。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三里

    攻之而不胜

    ①之

    环而攻而不胜

    ②而

     

    亲戚畔之

    环而攻之不胜

    (5)、词类活用。

    民不以封疆之界

    国不以山溪之险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这篇文章的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8)、你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 17、 文学常识
    (1)、朱自清,其作品主要有诗文集《》,散文代表作有《》《》等。
    (2)、汪曾祺,其作品有《》《》等。
    (3)、《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沈德鸿,字 , 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写的“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蚀》三部曲包括《幻灭》《》《》。
    (4)、罗素,(填国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等。
  • 18、字形

    zhuó 浑

    xún 遵

    chóu 

    shí 侵

    dùn 

    tì 

  • 19、 字形

    juàn dài 

    坦荡如 dǐ

    飘yì 

    婆 suō 

    bǐ 

  • 20、 字形

    繁zhí 

    màn 

    舒chàng 

    diāo 

    开 kěn 

    主 zǎi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