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最可能是“雏儿”的意思的一项是(     )
    A、动物的反刍 B、幼小的鸟儿 C、人类的住房 D、幼稚,不懂事
  • 2、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美       为人知 B、近         C、延       垂 D、便宜        便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鸟(chú)            衣(suǒ)             长(yuán) B、好(shì)        便宜(biàn)       白(lù) C、(yāo)            眼(liǎn)            州(háng) D、(liu)        嘴(zā)             镜(kuàng)
  • 4、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郁园桃种植基地产品介绍表

    品种

    果重(g)

    肉质

    肉色

    糖度

    成熟期

    早黄金

    150-200

    水蜜

    金黄

    13°-15°

    6月中旬

    早清水

    200-250

    水蜜

    白色

    13°-15°

    6月下旬

    未央二号

    300-350

    水蜜

    白色

    13°-15°

    7月上旬

    红清水

    250-300

    水蜜

    白色

    13°-15°

    7月中旬

    清水白桃

    250-300

    水蜜

    白色

    13°-15°

    7月下旬

    川中岛白桃

    350-400

    水蜜

    白色

    13°-15°

    8月上旬

    阿部白桃

    450-500

    脆肉

    粉色

    13°-15°

    8月中旬

    阿部白桃

    450-500

    脆肉

    粉色

    13°-15°

    8月中旬

    黄金桃

    300-350

    水蜜

    金黄

    13°-15°

    8月下旬

    濑户内白桃

    350-400

    水蜜

    白色

    14°-16°

    9月上旬

    晚黄金

    300-350

    水蜜

    金黄

    13°-15°

    9月中旬

    西尾黄金

    500-600

    不溶质

    金黄

    25°-28°

    9月下旬

    (1)、从表中可知,重量最重的桃品是(     )
    A、阿部白桃 B、未央二号 C、濑户内白桃 D、西尾黄金
    (2)、李奶奶的牙不好,她最不适合吃的桃品是(     )
    A、早清水 B、川中岛白桃 C、阿部白桃 D、晚黄金
    (3)、圆圆特别喜欢吃水蜜桃,下列桃品中她不一定喜欢的是(     )
    A、红清水 B、黄金桃 C、晚黄金 D、西尾黄金
    (4)、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早黄金是郁园桃品中重量最轻的一种桃。 B、郁园桃种植基地种植了十种不同的桃。 C、濑户内白桃比红清水的糖度略高。 D、郁园从6月中旬到9月下旬都有桃品上市。
  • 5、小作文

    夏秋更替,季节流转,校园里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抓住特征描写;(2)条理清楚, 表达准确;(3)120字左右。

  • 6、阅读《纪念白求恩》节选,回答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对第一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对文中划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3)、文段中列举了很多现象与白求恩同志的“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比。这样对比的作用是(     )
    A、突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B、严厉批评我们共产党人当中一些人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C、既突出了白求恩的高尚品质,又阐明了我们共产党人学习他的必要性。 D、鲜明的对比,使正面人物显得更高,反面人物显得更可恶。
  • 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抚慰

    肖复兴

    ①今年秋天的树叶比往年黄得深许多——我是从自家的后窗突然发现的。一棵槭树高过窗子,满树的叶子金黄,比春天的新叶还要亮人眼目。在夕阳的辉映下,那金黄中闪着红,像熊熊燃烧的篝火,又像乡村灶台下喷出的火苗;城市燃气灶的火无法与之匹敌,冒出来的只是带着丝丝天蓝的柔弱火花。

    ②既然秋叶如此灿烂,不妨出门好好看一看。此时,银杏叶正变黄,迎来了最佳观赏期。银杏是一个古老的树种,也是一个长寿的树种,有很多老银杏树都长在寺庙里。北京“资历”最老的一株银杏树在潭柘寺,树龄有一千四百多年,它看尽了春秋演义、朝代更迭,每年秋天通体金黄时,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③记得去年秋天去潭柘寺时,这株千年银杏的叶子还是绿的。虽然它地处深山,却比市内公园里的银杏叶黄得晚;它沉得住气,不会被微微萧瑟的秋风逗弄得情不自禁,从而失去千年的操守。今年,我晚去了将近半个月,远远就见它披上了“黄金甲”,“甲片”随着飒飒的秋风摇曳。它仿佛羽化成仙,腾起一片金色的祥云,像要连根拔走飞起来一样。

    ④走近瞧,像是有什么人气派地打散了许多金子,将其镶嵌或者熔化在树叶里似的,和秋阳、秋风共同奏响华丽的“秋日奏鸣曲”。这场演奏的指挥者,便是那粗大、沧桑的树干,每根伸展出来的枝条,都是它挥舞的指挥棒;如此华丽的奏鸣曲,需要太多指挥棒,才能使漫天飞舞的树叶奏出和谐的乐章。在潭柘寺里走了一圈又回来,正巧赶上一阵风,银杏树的叶子簌簌飘落,好似金色的雨。在阳光的映衬下,满眼是透明的金黄,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抬头叫起来……这大概是银杏树一年里最“高光"的时刻了。

    ⑤后来,我又去了颐和园。较之潭柘寺,颐和园建成的时间晚,没有千年树龄的银杏树,甚至少有银杏树。因此,我去的时候只想看看那里的树是怎样的颜色。走进宜芸馆和玉澜堂,特别打眼的是半绿半黄的玉兰树的树叶,仿佛春天与秋天交汇、妙龄少女和沧桑老人并肩。由于刚下过一场细雨,绿叶显得湿润而清新;有这样的衬托,那金黄就更别具一格,我不禁赞叹只有大自然才能孕育如此童话般的奇异色彩,胜过调色盘里调出的一切颜色。

    ⑥步入乐寿堂轩豁的院落,见左右几棵玉兰树的树叶也是半绿半黄的,树旁有很多人在拍照,为了避免和这些人相撞,我直奔乐寿堂的后院。一般人看完乐寿堂的前院就直接走向长廊了,所以后院人极少,非常幽静,我常在这里画画儿。后院那几株粗壮的老玉兰树,每到春天,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寂寞地开着,有点“白头宫女在,闲话戏春风”的意味。

    ⑦果然,后院空无一人,玉兰树的树叶也是半绿半黄的——只不过绿的少一些,黄的多一些。由于黄更显眼,也由于红墙、红柱的衬托令周遭的色彩越发明艳,加之没有人簇拥,这些亮丽树叶映照在乐寿堂后窗上的影子,朦朦胧胧,将那金黄搅拌得光影浮动,活了一样,如同金色的精灵。我想起杨万里“芭蕉分绿与窗纱”的诗句,这里分明是“玉兰分黄与窗纱”,那片耀眼的金黄,有了不一样的幻象。

    ⑧走到树下仔细看,我这才发觉,银杏叶实在比它小得多。而且,玉兰树的树叶和玉兰花一样,都支棱着,有筋骨似的托浮在空中。即使花落了,树叶也显得十分精神,不像桃树、杏树、苹果树那般披头散发。因此,那些叶子才能如盛开的玉兰花盛满秋天独有的金黄;秋天的色彩,在这里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⑨游览完颐和园,我又去了城外的凉水河畔转一转。这几年,沿河两岸建设了滨河公园,新修了栈道,新栽了花木,不过也保留下了好多老树,从而新旧共存,连通古今,更显原始和乡土。公园里的槐树、柳树、栾树、白蜡树,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树,树叶金黄一片,挥洒在蓝天之上,倒映在河水之中,让天空和河水荡金流黄……

    (选自《北京晚报》2022年11月22日,有删改)

    (1)、文章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描绘秋天的树的?阅读全文并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⑦段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芭蕉分绿与窗纱”有什么作用?
    (3)、阅读全文,请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做简要赏析。

    它沉得住气,不会被微微萧瑟的秋风逗弄得情不自禁,从而失去千年的操守。

    (4)、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句子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描绘银杏树叶子的?请简要分析。
  • 8、【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B、【甲】诗颈联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 C、【乙】诗用“强欲”二字饱含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D、【乙】诗“无人送酒来”一句,写重阳节诗人遭遇战乱,但依然想要登高、饮酒的愉悦心境。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写明媚春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 10、谭嗣同《潼关》

    表现诗人渴望冲出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诗句是“”。

  • 11、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某校七年级一班组织开展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都近乎本能,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志士:有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还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他们关心国家,并为之奋斗,甚至牺牲,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二】

    2015年3月,也门战乱,中国海军派遣军舰赴亚丁港执行撤离任务,571名中国公民从生命危在旦夕到安全登舰,只用了两天时间;2016年11月,新西兰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上千名游客被困,中国领事馆包下所有能租用的直升机,40小时后125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2018年9月,日本遭台风强袭,中国旅客滞留机场,中国的救援车在第一时间赶到,使1044名中国游客全部安全撤离。一页页海外救援篇章,一次次赢得世人的羡慕与尊敬,一回回交出满意的答卷!

    (1)、请你写出相连的两句反映家国情怀的名言或诗句。
    (2)、综合材料一的内容,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3)、阅读材料二,写出你的感受。(不少于30字)
  • 12、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和“②”两样景物,以此来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也传达出诗人③的感情。
    (2)、读诗可能会遇到不同的版本,本诗最后一句还有一个版本是“随风直到夜郎西”,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yàn )             书(zhāi)             坚(rěn)                 深痛绝(wù) B、越 (zhuó)             留(líng)               门(kuàng)            而不舍(qiè) C、 (zuò)             子(jùn)                 晶(yíng)               忍俊不(jìn) D、抖 (chàn)            粗(zhuō)               持(jīn )               不可摸(zhuō)
  • 14、作文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5、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⑪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情感,全文可以分为花→忆花→花三部分。
    (2)、学校要开展《为你朗读》活动,你班选择《紫藤萝瀑布》作为朗读文本,对于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重音应该放在哪个字上?请结合文章内容及自身理解说明理由。
    (3)、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4)、文章结尾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1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有布衣毕昇   ②持火炀之

    ③则字平如   ④用再火令药镕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则以纸帖/水陆草木 B、一平板按其面/公亦此自矜 C、其印余群从所得/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有龙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②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4)、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下列关于本诗主题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门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第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第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下列关于本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B、前两句的环境描写,对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烘托作用。 C、本诗的结尾句融情于景,气象浑茫、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 D、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 18、直接性默写。

    (1) , 弹琴复长啸。

    (2)深林人不知,

    (3) , 散入春风满洛城。

    (4)此夜曲中闻折柳,

    (5) , 双袖龙钟泪不干。

    (6)马上相逢无纸笔,

    (7)草树知春不久归,

    (8) , 惟解漫天作雪飞。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贤二,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 , 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家喻户晓的。
  • 20、将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句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有形的价值观。                 

    ①这样的“光泽”和“光热”,既能温暖因扶贫事业而受益的群众,又将带动更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干部。

    ②有人如此评价,“她灿烂的人生没有因为短暂而失去光泽,她崇高的精神在短暂人生中充满无限光热。”

    ③在脱贫攻坚中,她用共产党员的本色,铺出了一条青春如火、初心如炬的大道。

    ④张小娟曾写道,“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⑤作为藏族姑娘,她如同格桑花一样,绽放在高山上。

    A、⑤④③①② B、④⑤①②③ C、④③⑤②① D、②①⑤③④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