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顾影自怜 三顾茅庐 B、硕大无朋 高朋满座 C、翠色欲流 摇摇欲坠 D、日薄西山 厚此薄彼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揭开 急燥 跌跌撞撞 B、探索 搏物院 全神惯注 C、日寇 仇恨 努气冲冲 D、悬崖 轰隆隆 居高临下
-
3、欢欢展示了自己游览中国美景时看到的路牌,拼音拼写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巷 HU BU XIANG B、新华路 XINHUALU C、汉正街 HANZHENG JIE D、汤逊湖TangXun Hu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笨拙(zhuō) 揪住(qiú) B、蟠龙(pān) 陨石(yǔn) C、擎着(qín) 风靡(mí) D、提供(ɡōnɡ) 鸣啭(zhuàn)
-
5、欢欢为这次活动准备了一段发言,请你根据拼音帮她补充完整。
亲爱的祖国,百年前,多少有志之士为中国梦而英勇奋战,即使fěn shēn suì gǔ也在所不惜。七十多年前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xuān ɡào , xiān开了你崭新的一页。在班长马宝玉zhǎn dīng jié tiě地指挥下,战士们一面 pān dēng 狼牙山顶峰,一面击退日kòu;如今中华儿女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jiān qiáng bùqū , 努力拼搏,不舍zhòu yè , 科研攻关:“神舟”飞天、“蛟龙”下海、“嫦娥”探月……以háo mài的步伐向前挺进,以qì ɡuàn chánɡ hónɡ之势yì lì于世界的东方。
-
6、请以“这也是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处填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2)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7、精彩的旅途中,往往都有敢于出发的第一步,或是克服险阻的艰难一步,或是行而将至的最后一步。迈出那一步,从来不只是物理空间的位移,而是个体的生命向辽阔的世界发出的主动叩问。每一次迈进,都会为你的成长刻下不可替代的坐标。
请以“迈出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万物浮现如初
王芸
①庚子暮秋,万物未及萧瑟,坐火车去瑞昌。窗外,黄绿间杂的赣北田野在阳光下,显得弹性十足。那时我还不知,在疾驰中难以洞察的万物的细节,将经由一柄剪刀、一张薄纸显现。
②剪刀像微张的鸟喙,含住一线薄纸,小心翼翼地挺进,咬合游走间,一再地剔除、剔除,万物在纸面浮凸而出。剪刀接受手指的指挥,手指接受心的指引,坚硬的剪刀与手指在遇合的瞬间,获得与心感应的机巧灵动。亦虚亦实的万物,经由如喙的剪刀,赋予一张薄纸空镂、残缺、疏密勾连,从而获得参差活泼又踏实的生命形态。
③在瑞昌乡下,与日常时序紧密缠绕的乡俗礼仪、人间避不开的生死大事,都需要剪纸的装点与助兴。那是衣食匮乏时代可以寻到的朴素花边,也是贫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隐喻和美妙的点缀。剪纸手艺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女人,在执剪的那一刻,她们成为王者,但薄纸之外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是日常生活的操持者、耕耘者、背负者。
④坐在我眼前的执剪者,年轻女子雷丽娟,是瑞昌剪纸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她的师傅构成一个队列,王木莲、刘诗英、陈仙花……“一刀剪”的技艺更多来自她的姑奶奶王木莲,一个执剪大半生,传奇般的存在。据说在最艰难的年月,乡间缺衣少食,王木莲却靠一柄剪刀养活了家中一群儿女。彩笔勾勒的翘尾喜鹊,累瓣盛放的梅花;尾羽舒展的喜鹊,树下吹箫的良人;尖而旋转的兰花瓣,沾草披花的兔子……很难想象它们出自一位从未上过学、从未学过画的八十四岁老人之手。朴拙,天真,又机趣。大枝大叶,大花大果,招展的羽翼,翔飞的意念,那是属于一个从乡野走出来的女人内心的辽阔。
⑤在县城见到刘诗英老人,雷丽娟称她为奶奶。她,是瑞昌剪纸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三岁那年,家有八兄妹的刘诗英被过继给了雷姓表嫂。十一岁那年,她忽然渴望像村里的姑娘、妇人一样脚踩一双花鞋,目光在野地的草丛间摩挲、流连。久之,拾起一根木棍,在泥地上涂画。大自然慷慨,早为人的眼睛准备了缤纷的美物,让人看都看不过来。没有剪刀和纸,她取一片桐子叶、一片芭蕉叶,用手指一点一点抠出图样……在一张旧草纸上,她剪出了自己王国里的第一朵梅花,五瓣梅花静静地开放在草纸上,又静静地开放在她的鞋面上,那是她自造王国里最初的生命迹象,羞怯、娇弱,却有着自野地里蕴积的生命的力。
⑥师法自然的剪纸技艺纵容望向田野的目光,对活态生命的关注,而一旦握剪在手,那一场踏险又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剪纸成全了刘诗英老人的自我身份确认,也塑造了她的一生。原本在童养媳的身份迫压下蜷缩的生命,得以舒展开来。随着孙子出生,她迁居县城常住,一年两次被请进县文化馆剪出一批花样,菲薄的报酬不值一提,但她知道剪出的花样将存档作为资料,纳入“瑞昌剪纸”的民间记忆。
⑦雷丽娟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记得在物质极度缺乏的日子里,剪纸给她插上了自由的翅膀。她最初的生命迹象,也是一朵梅花,自白纸中浮生而出。白梅不适合开在大门上,也不适合招摇在窗上,只好屈身于光线暗淡处的墙面。没想到,这朵白梅得到了妈妈毫不吝啬的赞美。那一时段,雷丽娟内心的渴望正像春天雨后的新笋,见风即可生长。她将作业本的黄色封底撕下来,依着家中木床上的油漆花样,剪出各种图样;她在白手绢上绣花,在衣领上绣花;用爸爸香烟盒上的衬纸剪出金色的梅花、喜字、雀鸟……渐渐地,她习惯了从自然中撷取样貌,在规范之中自由游弋,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旁逸斜出或出其不意的细部刻画。由于技艺精湛,她还受邀参加深圳文化艺术博览会、江西省非遗文化成果展、湖北仙桃全国剪纸交流……
⑧坐在我面前的雷丽娟,专注于剪刀与纸张的咬合,在每一分每一寸的剔除中,实现着建构,实现着创生。我的心悬提着,在剪刀起落的每一步未知中,既充满了担忧又充满了期待。而她,表情肃然坚定,仿佛确知:万物将自纸上浮现。
(1)、老手艺与手艺人之间是相互成全的。对于手艺人,这种成全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精神滋养上。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剪纸对三位手艺人的成全
人物
物质生活
精神滋养
王木莲
一柄剪刀养活了家中一群儿女
带来了内心的辽阔
刘诗英
一年两次被请进县文化馆剪出一批花样,存档作为资料
①
雷丽娟
②
给她插上了自由的翅膀
(2)、文中六处出现“生命”,如何理解无生命的剪纸“获得参差活泼又踏实的生命形态”?(3)、电视台将举办“最美民间匠人”的评选活动,请你打开《大国工匠·最美民间匠人》官网中的“网络征集”平台,向组委会推举瑞昌剪纸团队。
(4)、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文中的刘诗英、雷丽娟在剪纸中完美地诠释了工匠精神。请分享你离工匠精神最近的一次体验。 -
9、阅读《豆架下的夏天》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豆架下的夏天
刘峰
①“豆架瓜棚短竹篱,菊花更有两三枝。”瓜有棚,豆有架,是一种唯美、实用的乡村哲学。
②老家的一座豆架正对着绿格子窗,是一幅天然的图画。“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人间四月天,一家人用锄头刨开空地,播下豇豆种子,然后砍来竹子,搭成架子。
③给豇豆搭一个架子,便于它攀援,抬高了它的生长空间,让它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搭完架子,看它是否结实,还要用手摇一摇。嘿!还真牢固,无须担心猪拱羊蹭。
④小风梳,细雨洒,露水润。豇豆的种子破土了。黑油油的地面,出现了斑斑点点的鹅黄,宛如印象派大师挥洒的油彩。几日过后,长成一溜溜齐崭崭的豆秧,让眼前的这一片闲土,变成了一册新印的《诗经》。
⑤一个蟹青色的清晨,推开窗,我的眼睛不觉一亮。只见空空的竹架上已呈现生命的色彩,那是一种嫩嫩的、浅浅的、茸茸的青颜。原来,豆秧伸出娇嫩多汁的须蔓开始攀援啦!
⑥豆蔓的成长,是那么的自由、恣意、任性,但左右不离竹架。很快,豆蔓攀到竹架顶端,宛如一挂绿泼泼的瀑布,接下来,它们开始横向蔓延,渐渐占据了竹架顶部。爬满豆蔓的豆架,俨然一座绿房子。
⑦不久,绿稠稠的豆架,绽开了一嘟噜一嘟噜喇叭状的小白花,像嫩雪,似繁星,若蛱蝶,仿佛蜡染的冰纹,好比出井的古盐,恰似清秋的霜花,好看得不得了。花香引来了蜂蝶,它们在架上翩翩起舞,时憩时飞,忽上忽下。
⑧豆荚,初始如蛾眉,尔后似婴儿小拇指,接下来长比玉簪,到后来足有盈尺,有的竟长达半米,仿佛少女的辫子,恰似榕树的垂绦,饶有情趣。
⑨进入炎炎三伏,坐在豆架之下,绿荫匝地,人面俱绿,风摇影动,珊珊可爱。一根根笔直垂下的长豇豆挂满了竹架,宛如浑然天成的珠帘,撇开豇豆往外瞧,有一种“美人卷珠帘”的妙境。
⑩此时,在架下置一桌、一椅,沏一壶茶,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慢慢而咂,细细而品,简直惬意至极。偶来一缕清风,翻起豆叶哗哗而动,只见一架豇豆在轻轻晃漾,有一种“珠帘动、影摇花乱”的诗情画意;有时,忽来一场细雨,滴在豆架上沙沙而响,仿佛滴在人的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凉爽。
⑪到了夜间,人们爱在豆架下乘凉。不知不觉,月上柳梢头,清辉洒在豆架上,弥漫着梦幻般的幽光。“轧织,轧织——”纺织娘又在沙沙振羽了,清婉悠扬,至有情味。如水的月光,透过架上藤叶,泻在地上,如藻荇交横,予人一种清凉的慰藉。
⑫豆架下,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谈古今,讲三国,评水浒,品聊斋。此情此景,一如清代小说《豆棚闲话》中所描写:“那些人家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拿根凳子,或掇张椅子,或铺条凉席,随高逐低坐在下面,摇着扇子,乘着风凉。乡老们有说朝报的,有说新闻的,有说故事的。”到了夜半,困意袭来,我不想归家,就席地而卧,一觉睡到大天亮。
⑬一架豆架,竟如此之美、抚慰人心。当天气酷热,嘴中寡淡,用之制作泡菜,再好不过。将豇豆塞入老坛,在卤水的作用下,仅一周就泡好了。当启开坛盖,只见豇豆金黄透亮,切成寸段炒,酸香扑鼻,惹人生馋。炎炎夏日,最为开胃。饕餮之间,不觉对豆架多了一分感恩。
⑭拥有一座豆架,就等于拥有了一方岁月静好、一枕清风明月、一窗迷人烟火……
(刊载于2024.6.29)
(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文中描写了豆荚的生长过程,请结合第④~⑧段内容填写下表。生长阶段
生长部位
生长特点
萌芽
豆芽
(1)
生秧
豆秧
(2)
长蔓
豆蔓
(3)
开花
豆花
一嘟噜一嘟噜喇叭状的小白花,带着香气
结果
豆荚
(4)
(3)、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语境,赏析其表达效果。像嫩雪,似繁星,若蛱蝶,仿佛蜡染的冰纹,好比出井的古盐,恰似清秋的霜花,好看得不得了。
(4)、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对“拥有一座豆架,就等于拥有了一方岁月静好、一枕清风明月、一窗迷人烟火……”这句话的理解。(5)、文章第⑫段引用清代小说《豆棚闲话》中所描写的内容,有何用意?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 , 绝不知乐在何处。惟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茗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燮《郑板桥集》)
【注】①没没墨墨:懵懵懂懂,糊涂。②啜(chuò):饮,喝。③茗:茶的通称。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不可名状 B、无案牍之劳形/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 C、谈笑有鸿儒/通儒达士 D、何陋之有/此何等雅趣(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
(4)、在学习《陋室铭》和【乙】文后,班级拟开展“雅趣生活”主题讨论会。同学小明说:“只有住在豪华大房子里,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才有趣,像刘禹锡和【乙】文中的主人住茅屋太艰苦了,没什么乐趣。”请你结合两文内容,反驳小明的观点。 -
11、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小语准备向同学们介绍《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请你帮忙为该书的推荐词完善相关的素材。
推荐词内容
相关素材
(1)历史事件
这里有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你能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独立而进行的①次反“围剿”,还有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以及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②“”……
(2)领袖风采
这里的人物个性鲜明:有博览群书、极具政治军事才能的①;有谈吐缓和安详、态度温和的周恩来;还有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希望别人给他提意见的②……
(3)书名评价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两者相较而言,你更喜欢哪一书名?请说明理由。
-
12、班级开展“我的家风”展示会,请你根据对联常识,运用下面的短语组合下联。
虚怀 继万年 长存 雅量 涵日月
上联:厚德立根基,家风远播传千代
下联: ,
-
13、让我们一起学习并弘扬科学家的精神品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吧!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众多杰出人物的辉映而璀璨夺目。他们中有“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lì jìn xīn xuè,以宝贵生命实证言行的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有其貌不扬,但却拥有“天才灵魂”的托尔斯泰;还有热爱读书、珍惜人才、善于劝勉属下读书的明君孙权……走近这些zhuó yuè的人物,我们能感受到他们非凡的气质,唤起对理想的chōng jǐng与追求。翻越时空,他们的精神力量依然如星辰般坚毅,为不甘沉沦的每一个灵魂注入追寻的勇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jū gōng jìn cuì ②lì jìn xīn xuè ③zhuó yuè ④chōng jǐng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翻越时空,他们的精神力量依然如星辰般坚毅,为不甘沉沦的每一个灵魂注入追寻的勇气。 B、翻越时空,他们的精神力量依然如星辰般闪耀,为每一个不甘沉沦的灵魂注入追寻的勇气。 C、穿越时空,他们的精神力量依然如星辰般闪耀,为每一个不甘沉沦的灵魂注入追寻的勇气。 D、穿越时空,他们的精神力量依然如星辰般坚毅,为不甘沉沦的每一个灵魂注入追寻的勇气。 -
14、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 ,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 ,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5)科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被事物假象迷惑时,他们拥有“① , ②”(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正确观察、认识事物的慧眼;遇到阻碍时,他们拥有“③ , ④”(杜甫《望岳》)的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的雄心气魄;遇到挫折时,他们拥有“⑤ ,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所启发的放眼长远、不断克服困难的思想品质;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拥有“落红不是无情物,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不甘自弃、乐于奉献的理想态度。
-
15、学习了本文后,班级举行了以“读名著,知三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平时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还积累了哪些故事呢?请再写出三个含有数字的故事。(2)、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补写下面的歇后语。
①刘备借荆州——
②徐庶进曹营——
③张飞穿针——
(3)、“桃园结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结交朋友。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4)、《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著作,一直为历代文人骚客所评说。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回味经典。①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写的是赤壁之战,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②杜甫在《蜀相》中曾这样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歌颂的是。 请写出有关此人的两个故事:、。
-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羽温酒斩华雄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扎。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人报知袁绍。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瓒曰:“然。”即令刘玄德拜见。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备逊谢。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冑耳。”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众官皆散。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节选自《三国演义》)
(1)、“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情节突出了关羽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文章中为了突出关羽的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阐述。(3)、关羽出战之前,作者写了俞涉、潘凤命丧华雄之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关羽请战时,袁术大喝“打出”,袁绍也大加蔑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4)、作者是怎样记叙关羽和华雄的战斗场面的?这样记叙有什么作用? -
17、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展开情节,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C、《三国演义》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周瑜。 D、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一般存在一定的联系:意义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意义相反或相对,如韩愈,字退之。
-
18、下列句中不含谦敬语气的一项是( )A、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 B、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C、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D、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
1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非常感动,答应出山相助。 B、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关于“三顾茅庐”这一精彩桥段作者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描写,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 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D、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
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后,菁菁立刻顿开茅塞 , 如在人生大海中找到一盏明灯。 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 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C、刘备思贤如渴 ,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D、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九年级同学箪食壶浆 , 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