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材料一:
乐声悠扬,小提琴演奏家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双簧管演奏家的手指灵动飞舞……在8K超高清的屏幕上,一切细微的表情和举动都得以清晰呈现。不久前,北京市市民在王府井、三里电等八大商图,通过“5G+8K”直播的方式欣赏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会。这是全球首次以8K技术对舞台艺术进行5G多地同步直播。这背后,是北京“5G+8K”产业的崛起。
老百姓对5G并不陌生,而8K其实就像是在5G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顶级赛车。8K作为一种超高清的视频技术,分辨率为7680×4320,像素总量约为3300万,为4K的4倍,是目前主流的1080P屏幕像素的16倍。再加上8K的彩色还原度达到75.8%,能最大程度还原真实色彩。
(选自《北京日报》2020年10月7日,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5G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成熟,8K直播将加快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与普通视频技术的分辨相比,8K能捕捉到更多栩栩如生的细节,在5G网络下,8K视频不再受地域限制,能让用户随时随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超高清视界。
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速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四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VR技术普遍运用所需的网速。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在智慧医疗方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部分厂商已将4K和8K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应用到医疗显示和手术场景中,研发推出8MP专业高清会诊显示器、4K内窥显示器、4K数字化手术室方案(从呆集到显示、传输都是4K制式)等超高清显示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如在手术室加装医用超高清摄像头,利用5G网络对手术全过程进行超高清实时回传,远端专家根据回传的图像信息指导现场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极大地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不仅如此,“5G+8K”还可以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远程教育、展览展示等诸多领域。比如,在智能安防领域,通过8K超高清显示技术采集数据,利用5G网络轻松回传超商清视频并实时响应,改善视频监控在普通环境下反应迟钝、画面效不清晰等问题,最大程度提升安防效率。
(选自“搜狐网”2019年7月18日,有删改)
材料三:
随着8K技术瓶颂的突破,8K产业链将越于成熟,8K面板的成本将随之下降,从而带动8K面板出货规模的扩大和渗透率的提升。从上游面板厂商来看,随着三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积极布局8K面板产业,大规模量产8K面板之后,8K面板有望迎来成本的下降,8K电视将开启快速普及的局面。虽然预测和期望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8K还有一段路要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8K电视无与伦比的清晰画质的确频具诱感力,但高昂的价格也让人有心无力,目前各大电商厂商推出的8K电视的售价普遍偏商,动辄,数万,与传统液晶电视的价格几乎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对消费者来说,本来电视的开机率就不高,花更多的钱买一台8K电视非常不别算。其次,就目前而言,智能电视播放的内容大多是1080P,4K内容相对就少,更别提8K内容,8K内容的拍损,制作,存储都需要专业的配套工具,目前基础设置缺乏,产业链并不成熟,这样再高清的8K电视也只能播放2K成4K内容。再则,8K电视内容少则几十GB,多则上百GB,这样大容量的视频要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传输有点不现实,无法满足8K对大带宽网络的需求,虽然5G时代的到来将解决8K存储、传输的问题,但是5G的普及还需要时间。
(选自“新浪科技”2020年7月31日,有删改)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5G+8K”技术实现多地同步直播,并不意味着“5G+8K”已经完全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B、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VR技术普遍运用所需要的网速。 C、将“5G+8K”技术应用到医疗显示和手术场景中,可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虽然5G时代的到来将解决8K存储、传输的问题,但是5G的普及还需要时间。(2)、请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语言生动、准确地来介绍8K技术。(3)、请结合材料三,概括目前阻碍8K电视普及的主要原因。 -
2、学校举行“阅读点亮人生”系列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完成下面小题。(1)、你的同学李明在读书活动中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 品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够整齐、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 , 。
(2)、为了响应学校提倡的组建我们自己的文学部落活动,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也在积极地响应号召,班上决定把教室的一角布置为文学角,请你拟一条文学角标语。 -
3、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 ,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秋风萧瑟,。(曹操《观沧海》)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
(4)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 ,。
-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改革开放,是用中国经验去印证中国智慧,用中国智慧指引中国道路。《周易·系辞下》就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司马迁著《史记》旨在“通古今之变”,王安石变法也推崇“变通”精神,不拘泥于“祖宗成法”,清末的 ① 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变法维新,也提出了“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动摇。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 ② 碍和制度藩篱。只有 ③ 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才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nì fān B、ní pān C、nì pān D、ní fān(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资 ②障 ③艰 B、①姿 ②嶂 ③艰 C、①姿 ②嶂 ③坚 D、①资 ②障 ③坚 -
5、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提醒可以直对相知的亲友,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简单的一个动作,也可以只是 。总之,不管你是受到提醒还是提醒别人,你都是幸福的。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 凶猛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暗示 ④不停地絮絮叨叨
A、③②④ 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展现中国女排三十余年沉浮图景的电影《夺冠》,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B、目前来看,直播带货市场火爆的同时,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售后等方面的问题。 C、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的习惯和道理,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国家都意义深远。 D、是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要通过生动鲜活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广大青年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见异思迁 , 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去到农村建功立业。 B、自习课上,同学们翻开书本默读预习,教室里顿时人声鼎沸。 C、童年生活怪诞不经 , 其中一定有许多人和事让你不能忘怀。 D、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 , 无法达成共识。
-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着落(zhuó) 一霎(shà) 徘徊(huái) 哄堂大笑(hōng) B、干涸(hé) 酝酿(liàng) 嗔怪(chēn) 拈轻怕重(niān) C、惩戒(chéng) 狭隘(ài) 抽噎(yē) 随声附和(hè) D、粗犷(guǎng) 拗口(ào) 怂恿(sǒng) 咄咄逼人(duō)
-
9、2024年11月9日冠城实验学校第十届阳光体育文化节圆满闭幕,请为本次运动会闭幕式拟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稿。
-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四季桂
朱天衣
①人们都说八月桂花香,我们家的桂花却从中秋一直开到来年夏初,四季都不缺席,所以又被称为四季桂。
②父亲喜爱桂花。我家门前两株茂密的桂,快四十岁高龄了,虽种在花圃中,却恣意生长,不仅往高处伸展,更横向环抱,两树连成一气,漫过墙头,自成风景。
③桂花飘香时,便是父亲忙桂花酿的时刻,那真是一份细活,一朵朵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桂花,采集已不轻松,还要将如发丝般细的花茎摘除,那是只有细致又有耐心的父亲做得来的。接下来便会看到父亲将拾掇好的花絮,间隔着糖一层一层铺在玻璃罐里,最后淋上高粱酒,便是上好的桂花酿,待来年元宵煮芝麻汤圆时,起锅前淋上一小匙,那真是喷香扑鼻呀!
④除了桂花酿,掺了点桂花香的“寸金糖”,也是父亲写稿时的佐伴点心。我们姊妹仨会经常捎些回来,不是怎么贵的东西,父亲却吃得很省。他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事物,总能有滋有味地享用,但也不贪多,几乎是给什么就吃什么、提供什么就用什么。
⑤父亲成家后,许多单身的伯伯叔叔,都把我们这儿当家,逢年过节周末假期,客人络绎不绝,练就了母亲大碗吃菜、大锅喝汤的做菜风格。即便是日常过日子,母亲也收不了手,桌上永远是大盘大碗伺候,也从不见细致的父亲有丝毫怨言。
⑥父亲半口假牙让味觉迟钝许多,且不时有杂物卡进假牙里,异常难受,但也少听他抱怨。他很少因为自己的不舒服扰人,不到严重地步是不会让人知道的,即便是身边最亲的人。
⑦父亲最后住院期间,一个夜晚突然血压掉到五十、三十,经紧急输血抢救了回来。隔天早晨全家人都到齐了,父亲看着我们交代后事,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惊不动,好似在做一件极平常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最后,父亲悠悠地转过头,对着蹲在床头边的我说:“家里有一盆桂花,帮你养了很久了,你什么时候带回去呢?”父亲那灰蓝色的眼眸,柔柔的,感觉很亲,却又很深远,好似飘到另一个时空去了。我轻声地说:“好,我会把它带回去的。”那时我还没有自己的家,我要让它在哪儿生根呢?
⑧中国人有个习惯,生养了女儿,便在地里埋上一瓮酒,待女儿出嫁时把酒瓮挖出来,是为“女儿红”。父亲没帮我们存“女儿红”,却有意无意地在家门前种上桂树;我并不知道他也一直为我留着一株桂,为这已三十好几还没定性的小女儿留了一株桂。
⑨父亲走后,时间突然缓了下来,我才知道过去的匆匆与碌碌,全是为了证明什么,证明我也是这家庭的一员?证明我也值得被爱?大姐曾说她与父亲的感情像是男性之间的情谊;二姐呢?该比较像缘定三生的款款深情;至于我,似乎只单纯地想要他像个父亲疼爱我。我一直以为作家、老师的身份让他无暇顾及其他,但一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父亲的性情,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深情款款,却也安然处之,不耽溺也不恐慌。一直到父亲走了,我整个人沉静下来,才明白这世间有些东西是一直在那儿的,无须去搜寻,无须去证明。
⑩而今,我居住的地方,前前后后种了近百株的桂花,第一批已长得高过我许多。每当我穿梭其间,采撷那小得像米粒的桂花,所有往事都会回到眼前。我们每个人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怀念父亲,我就在这终年飘香的四季桂中,天天思念着他。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桂树开篇,叙述父亲的生活琐事,饱含着“我”对父亲的深情,语言平实质朴。 B、第③段“那真是喷香扑鼻呀!”写出了“我”的感叹,表现了“我”对桂花酿的喜爱。 C、父亲对桂花酿和“寸金糖”的偏爱,体现了父亲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食的热爱。 D、父亲临终时看似随意说他一直帮“我”留着一株桂,让读者感受到他对女儿深深的爱。(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1)文章重在修改。比较原稿和改定稿,结合文本谈谈改定稿好在哪里。
原稿
改定稿
父亲看着我们交代后事,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惊不动,好似在做一件极郑重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亲。
父亲看着我们交代后事,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惊不动,好似在做一件极平常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亲。
(2)“我”前后状态有矛盾之处,请结合文本说说“我”发生的转变及原因。
过去:匆匆碌碌,忙于搜寻被爱的证明。
后来:沉静下来,明白世间有些东西是一直在那儿的,无须去搜寻,无须去证明。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四季桂”有何深意。 -
11、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据初步统计,全国举办“村晚”、戏曲进乡村、图书馆里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约15万场,线上线下约6.69亿人次参与。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63万场,同比增长52.10%;票房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80.1%;观演人数657.65万人次,同比增长77.71%。这个春节假期,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假日消费持续升温,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材料二:
①文化旅游是一种通过旅游活动来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参观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从而增进旅游者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文化遗产旅游等传统的文化形式,还包括了一些新兴的文化体验方式,例如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新形式的文化旅游也为旅游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
②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性强、耦合度高、具有很强的共生性和互补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能为旅游消费提供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仅有助于更好满足民众旅游休闲需求,也有助于推动消费升级、拓展消费空间,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际上,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融合不仅蕴含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内在要求,更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比如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型文旅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必然在供给端倒逼文旅企业不断加快理念变革、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这类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就可能由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
材料三:
①最近,一碗麻辣烫把甘肃天水送上热搜,城市文旅比拼中又一位“选手”脱颖而出。纵观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城市,流量的加持作用不容忽视。吃烧烤、听音乐会……一座城市的走红,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热门话题就可以点燃。城市营销搭上“网红打卡”的快车,带来“泼天的流量”固然令人称羡,而由此伴生的“流量焦虑”同样也需要正视。
②城市营销与其纠结于流量的追逐,不如想想在文旅大热潮中展示本地本土的优势和特色。比如西安创新展示唐诗、秦腔等历史文化资源,重庆依靠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洪崖洞等景观打造“8D魔幻城”形象,这些文旅目的地长盛不衰的秘诀在于放大自己的优点、展现自己的长处,做到差异化发展。其次,要明白文旅的价值不仅在于对旅游业的直接拉动,更在于对城市产业的间接促动与提升。城市要“宠粉”更要“促产”,把文旅需求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延长相关产业链,形成良性互动,比如推动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为智慧旅游添动力;又如推动“文旅+”平台建设,依托大闸蟹、小龙虾等千亿级产业实现生态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公共品牌。
(整理自人民网、《新华日报》)
(1)、关于文化旅游,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旅游可以帮助游客了解和体验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来增强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B、文化旅游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化形式,而且包括多种新兴的文化体验方式。 C、文化旅游既有助于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也在推动消费升级、拓展消费空间方面发挥作用。 D、文化旅游的相关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经济规模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就能够由此形成。(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组织多元的群众文化活动,就能提升城乡居民的出游意愿,刺激假日消费持续升温。 B、文旅融合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关键就是在于满足游客对沉浸式、互动型产品的需要。 C、近年来,一座城市的走红,只需借助一个热门话题,就能够在文旅市场比拼中脱颖而出。 D、城市“宠粉”和“促产”很难兼顾,所以要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形成良性互动。(3)、依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怎样才能推动文旅业可持续发展。 -
12、根据下面情境,在横线上补写诗文名句。
感受古诗文之魅力,体味语言之精妙。古诗文中有四季:“乱花渐欲迷人眼,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摹了春日郊野的美丽景致;“至于夏水襄陵,②”,郦道元在《三峡》中道出了三峡夏天水势之险恶;“树树皆秋色,③”,王绩《野望》中的山野秋意正浓;“④?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的寒冬中松柏傲雪凌霜。古诗文中有真情:“⑤?”,崔颢在《黄鹤楼》江上朦胧的晚景中传达出游子的无限愁思。
-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白居易因几年前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今昔对比,昔年的月圆之夜,诗人在皇家御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的月圆之夜,诗人却居于浔阳。 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愁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 C、尾联“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D、全诗慨叹物是人非,借“明月”和“秋风”等意象表情达意,更让诗人联想到自己谪居生活的郁闷愁苦。(2)、本诗中的“月”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14、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 目
[明]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①至颠,可二十余里。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②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③ , 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有删改)
【注】①庄:指天目山下的双清庄。②出缠:指超脱尘世。③子分:指缘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B、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C、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D、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2)、下面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成语“鲜为人知”,可推知“峭削者鲜迂曲”中“鲜”字意义为“少”。 B、查字典,“盈”有“满”“增长”等义项,“天目盈山皆壑”中“盈”应选择“满”。 C、联系诗句“山岛竦峙”,可以推知“石壁竦峭”中“竦”字的意义为“耸立”。 D、回顾课文“绝𪩘多生怪柏”,可推知“在绝壑下”中“绝”意义为“消失”。(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目山有七绝,分别是:瀑多、石奇、庵精、雷微、云美、树巨、茶笋清香。 B、作者袁宏道认为天目山是个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好地方,于是就归隐山林了。 C、作者袁宏道在天目山游历了几天,天目的山水奇景极符合他清高脱俗的雅趣。 D、作者对山僧说“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并“大笑而别”表现了他的自在洒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2)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
15、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在四川成都开园。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本届世园会的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
材料一:
本届世园会秉承成都热情开放、包容宽厚的特质,为各国园林花卉艺术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全球的参展者将通过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展园展示本土园林园艺特色和生物多样性。
材料二:
主会场所有建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树皮、木屑、青瓦、竹筒等园林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采用自然通风采光,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
材料三:
走在主会场自然起伏的山丘之间,绛溪河从中蜿蜒而过,月亮桥、鱼凫桥等景观桥映入眼帘,摩诃湖清澈明亮、水平似镜,极具成都文化特色的历代锦官盛景,正在成都东部新区逐渐重现。
材料四:
为节约运营成本,世园会结束后,每个场馆将被赋予新的使命。综合服务馆将作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成都展园的核心建筑则将成为东部新区的婚姻登记中心……哪怕是一座200平方米的小建筑小驿站,也将会有各种新的功能植入进去。
-
16、小墨搜集到一段关于新闻价值的文字,但顺序被打乱了。请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闻传播恰好满足了这种媒介的需求
②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意识导向,而人类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需要一个有效的媒介
③既能够传递社会发展的信息
④同时也能够影响到人类本身的思维发展
-
17、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在亚锦赛男团乒乓球决赛中,中国队以锐不可当之势连下两城领先对手。对手不甘示弱,奋力反击,将比分扳成1:2。关键时刻,中国队教练殚精竭虑调整战术,队员们交头接耳 , 迅速调整状态,最终以3:1锁定胜局。赛后,教练和颜悦色地表扬了队员们的顽强拼搏精神。
A、锐不可当 B、殚精竭虑 C、交头接耳 D、和颜悦色 -
18、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题拔 喧嚣 眼花潦乱 一丝不苟 B、泄气 遂道 重峦叠嶂 白首起家 C、桥礅 城廓 络绎不绝 交头接耳 D、桅杆 翰林 春寒料峭 殚精竭虑
-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诘(jié)责 匿(nì)名 凌(líng)空 锐不可当(dāng ) B、遗嘱(zhǔ) 溃退(kuì) 轻盈(yín) 惟妙惟肖(xiào) C、翘首(qiáo) 摄取(shè) 遒劲(jìn) 长途跋涉(bá) D、沥青(lì) 缅怀(miǎn) 娴熟(xián) 屏息敛声(píng)
-
20、微写作
杰出人物具有非凡的气质,往往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平凡小人物身上也常常闪现出人性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请从七年级下册教材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运用一定的抒情方式,表达你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备选人物: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阿长,老王、父亲、卖油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