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以“▲ , 原来这么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先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可填“快乐”“幸福”“成功”“阳光”等等。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⑶不少于600字。
⑷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油菜花开
祁云枝①迎春花在节气中醒来,苏醒在尚未展叶的枝条上,开始用黄色的小喇叭,一一唤醒草木邻居。玉兰率先脱掉茸毛外套,踮脚、侧腰,那甜丝丝的花香,便一缕缕氤氲在空气里,把我、蜜蜂和四周的廊亭花柱,全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桃花接力,未曾开口,已粉面含羞,夭夭倾城;连翘、金钟、棣棠,对镜贴花黄;樱花、海棠、紫荆、丁香、姚黄、魏紫,都以最美的姿态,登上了春的舞台。
②和这些千娇百媚的春花不同,油菜花的出现,像一大群年轻人兴高采烈地一起涌来,肩并肩,手挽手,每位成员,都自带光芒。阳光和煦,微风轻摇。当我把目光定格一朵小花时,我发现了油菜花的秘密,看到了动植物之间互惠共赢的亲密关系。
③指甲盖大小的四枚花瓣,十字形两两相对,围绕在花蕊身旁,如一首精妙的绝句。无数朵十字小花,绽开一嘟噜,连成一大片。细看,质如宣纸的花瓣上,有枝杈形的暗纹。这是油菜花给蜜蜂精心设计的路标,箭头直指花心里的蜜汁。四长两短的六枚雄蕊,弯腰凑在雌蕊身旁,它们已商量妥当,接下来,油菜花与蜜蜂,要进行一场合作。
④尊贵的客人来了。一只蜜蜂,翅膀似晃动着一团雾,在我的眼前盘旋了一小圈后,停在一朵油菜花上。蜜蜂身体浑圆,穿着黑黄相间的条纹衣裳,阳光下,泛出金属的色泽,看起来结实有力。它对我视而不见,急慌慌落座花瓣餐桌,享用起油菜花捧出的花蜜。少顷,为了吸食更多的蜜汁,蜜蜂把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它那毛茸茸的背部,很快,就沾满了花朵用雄蕊抖落的花粉。
⑤享用完这朵花里的蜜汁后,小家伙搓搓手,又抹了抹嘴巴,急匆匆飞走。这一次,甚至没来得及遛弯,就降落到另一朵油菜花上。它太忙了,马不停蹄地赶赴花儿的宴席,从这朵到那朵,一刻也不停歇。看过一篇文章,说一只蜜蜂,一天要造访几千朵花采蜜。几千朵花哦,是个劳模呢。
⑥我站在油菜花丛中,感受它扑面而来的光芒,久久不愿离开。
⑦记忆,在一朵朵油菜花上流转。
⑧在我的家乡渭北旱塬,每年春天,绿色的麦苗间,油菜花盛开的样子,真叫人欢喜。仿佛有人用太阳光沾了金粉和露水,一笔一画在乡亲们的责任田里画出一个个金色的太阳。那时,年少的我们,在田埂边,尽情演绎“儿童急走追黄蝶”的游戏。
⑨油菜花开的时候,村庄变得热闹。追逐花期的放蜂人,不知道何时把一排排蜂箱整齐地码放到田间地头,他们就住在一旁搭起的帐篷里。蜜蜂嘤嘤嗡嗡地飞入油菜花地,田野上,响起交响曲。
⑩我幼年的记忆里,与油菜花一起出现的,还有油花卷。那时候我家六口人,一年最多吃十斤菜籽油,盛在一个四四方方白色的油桶里。炒菜油是按勺下锅的,那年月,母亲若认为什么东西稀缺且有价值时,就会说它“金贵如油”。蒸油花卷的面粉,是自家地里产的麦子磨的,花卷里的清油,也是自家的油菜籽压榨的。麦子和油菜,都携带着大地的温暖。一层面饼抹一层油,撒入盐、五香粉和其他食用颜料,折叠,卷起,切成小剂子,一扭一拧,便呈现出美丽的花纹和形状。记忆中的油花卷,还没有出锅,香味就充盈整个屋子。
⑪母亲心灵手巧。她蒸的油花卷,层层叠叠如盛开的鲜花,貌美,暄软,油香。一层面饼,若是抹上辣椒面和菜籽油,便蒸出一屉红白相间的康乃馨。若是抹上紫甘蓝,就绽开紫玫瑰,加了韭菜葱花,又开出绿雏菊……面皮薄厚,菜籽油是否抹匀,食用颜料如何加工搭配等,母亲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⑫又一只蜜蜂飞来,在它忙碌的嘤嗡声中,我的思绪,再次回到油菜花。我伸出手指,轻轻触摸蜜蜂采过蜜的那朵小花,忽然间明白,油菜花金黄的“绝句”,只有忙碌的蜜蜂,才能真正吟咏出甜蜜的味道。(有删改)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插叙部分的内容。(2)、按要求回答问题。①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加点字可以重读,请简析理由。
小家伙搓搓手 , 又抹了抹嘴巴,急匆匆飞走。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一层面饼抹一层油,撒入盐、五香粉和其他食用颜料,折叠,卷起,切成小剂子,一扭一拧,便呈现出美丽的花纹和形状。
(3)、文章第①段与题目“油菜花开”似乎没有关系,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阅读第②段划线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发现了“油菜花”什么“秘密”?(5)、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
3、阅读尉承栋的《非凡皆自“愚处”起》 一文,完成小题。
①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③“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从“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⑥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开篇讲了一个画画方面的事例,用意何在?(3)、第④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本文谈“愚”,第⑤段却说“捷径”,可否把此段删去,阐明理由。 -
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②。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来④。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⑤!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⑥ , 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⑦!其嗟也可去 , 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①黔敖:齐国贵族。②食(sì):拿饭给人吃。③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⑥从:跟随。⑦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不独子其子:
②女有归:
③(黔敖)从而谢焉:
④其嗟也可去:
(2)、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两处)有 饿 者 蒙 袂 辑 屦 贸 贸 然 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②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4)、甲文中,孔子所构想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点?请概括。(5)、郑玄说:“同,犹和也,平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社会和谐,平等和睦,人人心中有爱。你认为黔敖的哪些做法符合郑玄对“同”的理解?请结合乙文具体语句分析。 -
5、阅读武元衡的《春兴》完成两题。
观祈雨①(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②管弦。
【注释】①祈雨:又叫求雨,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祈禳丰收的活动。②咽:形容声音凄切。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桑条无叶土生烟”画面。(2)、“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综合性学习。
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盐兴中学八(1)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去年上半年,全国2212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市尤为严重。
材料二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1)、请你根据材料,拟写一则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小明是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请你帮他设计一段开场白。 -
7、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B、保尔在身体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坚持读书、学习,创作了题为“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小说。 C、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伕,后来在丽达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D、冬妮亚是保尔的初恋,在保尔执行肃反工作在车站巡视时,和保尔重逢,但两人已经志不同道不合了。(2)、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A 察看了斜坡,然后就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着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大伙仍旧在小土坡上顽强地挖着土。A看着闪光的铁锹和那些在紧张的劳动中弯着的脊梁,低声对阿基姆说:
“用不着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托卡列夫,你说得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①请说说“A”是谁。他在保尔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②保尔他们为何要修一条通向森林的铁路?
-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也叫《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雄伟壮丽”“国家民族”“走跑跳投”“报纸杂志”这四个短语,从结构上看,都属于并列短语。 C、《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的作品,现存33篇,课文《北冥有鱼》选自其中的《逍遥游》。 D、《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用满腔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赞扬烈士的颂歌,是呼唤斗争的号角。
-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
10、古诗文名句默写。(1)、《石壕吏》中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差吏的粗暴蛮横和老妇人的凄楚可怜的诗句是:
, 。
(2)、《卜算子·咏梅》一词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落寞凄清意境的句子是: , 。 , 。(3)、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4)、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存者且偷生,。(杜甫《石壕吏》)(7)、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8)、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老百姓的“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 , ”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
1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问题。
黎明时分,被一圈小山围着的村庄,就像睡在襁褓中的婴儿,一层薄雾yíng绕在村庄周围,悄悄打湿了含苞欲放的桃花。平日不修边 fú的他,今日却着一身崭新的西服。彷徨在村口的他,神情忧伤。原来,他要去miǎn怀那场浩劫中牺牲的战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襁褓
彷徨
浩劫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yíng绕
不修边 fú
miǎn 怀
-
12、到壶口瀑布,生发对民族性格的感悟;观安塞腰鼓,体会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在“时间的脚印”中,感受自然的伟力……人生如旅,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行走在美妙的艺术殿堂,行走在生命的春夏秋冬……且行且思,积淀在心的依然是山海情怀、赤子之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行走,让生命更丰盈》为题目,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⑴明确“行走”的含义,可以从多重角度解读“行走”。
⑵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层次分明。
⑶可以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现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⑷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⑸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
13、为推进贵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学生的戏曲素养和审美情趣,贵州某校将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请你参加。(1)、学校将进行戏剧展演,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下列选项中下联对得最好的一项是( )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____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 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 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 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2)、下面是某同学为介绍贵州花灯戏而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①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地名称有所不同,②黔北、黔西一带叫“灯夹戏”,独山一带叫“台灯”,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戏”或“花灯戏”。③日前,贵州省花灯剧院精心打造的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④剧院全体演职人员用实际行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展现艺术水准,展示贵州形象,⑤舞台的精彩呈现虽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⑥也让观众感受到贵州花灯戏的艺术魅力。
(3)、花灯戏作为贵州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种,经长期的演变发展,已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独具魅力的艺术奇葩。但是花灯戏的受众中,年轻人非常少,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印象中,这些戏曲是老年人喜欢的,是与时代不符的事物……请你结合下面的表格,为花灯戏的发展提出至少四点策略。年轻人不喜欢花灯戏的理由
不了解听不懂
表演时间长
形式和内容老套
其他
35%
29%
29%
7%
对花灯艺术发展阻碍的看法
人才缺失
宣传力度不够
远离生活
普及不够
其他
18%
29%
21%
28%
4%
-
14、诗歌鉴赏
秋日漫兴
【清】沈瑾学
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
田角绿□芋头叶,豆棚黄上丝瓜花。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
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1)、请根据诗意推断下列选项填入诗中□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一项是( )A、举 B、长 C、擎 D、发(2)、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标题中都有“秋”字,但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比较其不同。 -
15、古代诗文阅读
赵奢①劝说平原君
赵田部吏②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 , 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⑤ , 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②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③用事者:管事的人。④加兵:兴兵侵犯。⑤国赋:国家的赋税。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是赵国的名将,选文表现了他因治军严明而受到了重用。 B、赵奢从容应对平原君责难,一席话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C、平原君接受了赵奢的辩解,并将其推荐给赵王,是值得称赞的。 D、“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从侧面赞颂了赵奢的才能。(2)、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表。原文语句
人物的性格特点
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平原君①
②
赵奢清正廉洁,依法办事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平原君家不肯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君安得有此富乎 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C、国赋太平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D、言之于王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
16、现代文阅读
在月亮上盖房子难在哪儿?
①在月球上盖房子,真的遥不可及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群“中国超级泥瓦匠”为人类在月球上建起科研站。从公开报道来看,目前这一研究还很前沿,但作为人类唯一抵达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地外建造似乎遥不可及,但它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探索需要,也是航天强国的战略需要。
②目前,国外建造月面基地的技术思路是高能束3D打印,存在大尺寸结构一次性成型困难、耗能大等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借鉴中国传统砌筑和榫卯连接方式,将中国传统制砖砌筑的建造方法与3D打印建造方法相结合,利用月壤烧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再用机器人砌筑,像搭“乐高”一样在月球上盖房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搭建出较大尺寸的月面建筑结构,而且能耗和造价更低。
③相比于传统建造,地外建造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尤为复杂。在月球上实施建造,首先必须克服极端环境的考验。月球上每年约发生1 000次2至3级的月震,还有宇宙射线的强辐射、太阳风、微陨石冲击以及月面复杂形貌与地质等。其次,月球拥有超高真空环境,并且存在三四百摄氏度的大温变,传统土木建造方式几乎无法实施,结构稳定性也无法保证。我国探测掌握的最新数据是,月球白天最高温度在120摄氏度左右,夜晚温度在零下200摄氏度左右,因此月昼和月夜温差大概为300摄氏度,超过此前的估计,如此大的温差给月面建造带来了极大挑战。所以,月面原位建造成为极端复杂且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超级工程。
④将一瓶矿泉水重量的材料运送至月球,要花费20万美元,高昂的成本也是制约地外建造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外建造所必需的钢筋、混凝土、水等材料不可能都从地球上“外带”,只有尽可能利用月球上的天然月壤材料进行原位建造。
⑤在月面进行建筑建造,是长期探月的需要,将来肯定能够实现,但仅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短期内实现还比较困难。真正实现“在月亮上盖房子”的目标,也许还需要20至3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项研究可能无法立竿见影。
⑥人类对未知领域的科学探索往往是一个“从0至1”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灵机一动,都是突破重大科学难题需要经历的。从长远看,尽早着手在月球表面开展建筑建造的研究工作,更好地认清其关键问题、核心困难,不断激发科研人员、青年学者的研究兴趣,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非常有必要,且意义非凡。
⑦目前我国研究团队已制备出国内首个模拟月壤真空烧结打印样品。月面建筑被命名为“月壶尊”,完成砌筑拼装建造工作的机器人被命名为“中国超级泥瓦匠”,用于月球表面原位资源3D打印的机器人被命名为“月蜘蛛”。他们说:“为关键技术起一个个可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意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⑧何时能实现在月球上“盖房子”?这需要经历一个科学家群体不断上下求索的过程,未必能在一代科学家身上实现。但是,以跨学科交流推动各相关领域科学家凝聚共识、共同解决难题、应对各种挑战显然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⑨中国工程院丁院士说:“科学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对于很多事关国家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科学难题而言,潜心研究的过程有时甚至比最终结果还重要。”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1)、选文列举了在月亮上盖房子的众多困难,下列有关环境方面的困难,在文中未提及的一项是( )A、月震发生频率较高 B、宇宙射线的强辐射 C、极度缺乏的液态水 D、月球昼夜温差极大(2)、下列选项与句子“将一瓶矿泉水重量的材料运送至月球,要花费20万美元”使用相同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国外建造月面基地的技术思路是高能束3D打印,存在大尺寸结构一次性成型困难、耗能大等问题。 B、月球上每年约发生1 000次2至3级的月震,还有宇宙射线的强辐射、太阳风、微陨石冲击…… C、相比于传统建造,地外建造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尤为复杂。 D、中国工程院丁院士说:“科学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对于很多事关国家和人类生存发展……”(3)、本文是一篇逻辑严密的事理说明文,请你根据提示,将行文思路补充完整。(4)、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最新”能否删去?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
17、现代文阅读
看 海
刘群华
①父亲是看故乡的山长大的。
②在故乡,只要打开一扇门,群山便迎着晨曦,耸峰立岭,鱼脊般威武地逶迤而来。我小的时候,常听父亲问在海南当兵的人:“山的那头连着海吗?海比门前的河大多少呢?”当兵的人没有回答,只呵呵地笑。或许在他的心里,海无法用语言诠释。
③那之后,父亲总翻阅我课本中和图画中的大海,看大海的气势和刚毅,看大海的惊涛骇浪和宽广辽阔,他把有大海的文字和图片都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父亲对海的喜爱是缘于什么?我想他有一颗走出去的心,有一颗好奇的心。
④有一回,他病倒了,躺在医院的病榻上看电视,画面上是南海的椰树、沙滩、海贝,以及天空一样深邃的海面。他顿时高兴了,从病榻上坐了起来,他流露的激动,仿佛看到了真正的海。
⑤父亲年轻时也萌生过几次看海的念头。可那时生活拮据,哪有空闲和能力去看海?结果只是念头一闪罢了,像一盏灯刚点燃,又摁灭了。
⑥早些年,我考上山东的大学。父亲收拾着简陋的铺盖,喃喃道:
“帮我看看海,看它是个啥样子?”
⑦我点头。
⑧可是,父亲的计划和寄托又落空了。我的学校离海很远,读书生活不易,我哪还敢迈出脚去听海的涛声?
⑨我托住在海边的同学给我带一张海的照片和几个小小的海螺。然后,我把这些寄了回去。父亲收到大海绚丽的照片,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浪花翻滚,席卷着娇小的海鸥,在几个小小的海螺里,嗅一嗅,父亲觉得满足了。
⑩他反复端详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脏了,捏旧了,最后还恋恋不舍地问我:“海水是咸的吗?真的在阳光下海滩上都是一层白霜似的盐粉吗?”我没有去过,只能嗯嗯回应。他的眼睛盯着我,终于看出了什么,坚定地说:“一定要去看看海!”我抿着嘴唇使劲地点头。
⑪大海已经在父亲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在我的心里,也潜移默化地茁壮成长了。
⑫今年我去了海南。临行前,我问父亲:“你去不?”他摇了摇头。“那海很好看的。”“去不了。早十年,我就去了。”他伸了伸那双已经走不了的腿。
⑬我乘飞机来到三亚。只要我打开靠海湾的窗子,大海的气息便汹涌而来。
⑭这片海湾还没有开发,有着自然的美丽。破晓时分,晨曦铺过翠绿的海面,像一树春的桃花在风浪的皱褶里闪烁、跳跃。海湾的近处有礁,有屿,有岛。海湾的远处也有礁,有屿,有岛。我立于天地之间,风从我的身边穿插,像渔船一样匆匆忙忙。也有小船在近海撒网,收获的恐怕不是海鲜,而是一份水珠飞溅的明媚心情。
⑮我用手机拨打视频电话,父亲躺在轮椅上接听了。我说:“听到了吗?这是海的声音!”这声音像潺潺水流,从河滩直泄而下,又像暴风骤雨,打在门前单薄的树叶上!
⑯父亲在那边静静地听着,认真地听着,连连说道:“我听到了!我听到了!”
⑰我把镜头对准一个小岛,葱茏的岛上树木黛青,如故乡田垄里一颗安静的青螺。我说:“看到了吗?那就是海岛!”父亲兴奋地说:“看到了,你发的图片和视频!”
⑱我尝了尝脚下的海水,这细腻清澈的水像孩子的小手一样润滑,抚摸着我的脚踝,又如一条条故乡的泥鳅,从我的指间漏走了。我舔了舔手,说:“感觉到了吗?海真的是咸的!还有鱼的腥气!”
⑲这时父亲试图从轮椅上站起来,可几次努力都是徒劳。几十年的梦想,几十年的寄托,在这一刻经由我,终于实现了,就像大海仰望的陆地,像船儿牵挂的彼岸一样,终于合拢到了一块儿,幸福在了一起。
⑳我说:“这就是你想了无数遍的海。”父亲沉默了,许久才说:“你一定要给我瓢一口海水回来!”
㉑一朵浪花溅在我的嘴唇上,混着我的泪水流了下来。或许,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在内容安排上有详有略,下列属于详写的一项是( )A、父亲躺在医院的病榻上看电视。 B、父亲反复端详“我”给他寄的照片。 C、“我”考上了山东的一所大学。 D、“我”到三亚看海的经历。(2)、根据文章补全表格。时间
小时候
那之后
有一回
早些年
今年
事件
父亲问在海南当兵的人大海的情况
①
父亲躺在医院的病榻上看电视里的大海
看“我”寄回的海的照片,嗅“我”寄的海螺
父亲躺在轮椅上接听并观看“我”拨打的视频电话中的大海
情感
好奇
喜爱
激动
满足
②
(3)、文学作品抒发情感,往往会把人物的情感置于细节中来表现。细读下面的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请你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他反复端详照片,照片被他的手指捏脏了,捏旧了,最后还恋恋不舍地问我:“海水是咸的吗?真的在阳光下海滩上都是一层白霜似的盐粉吗?”
(4)、“一朵浪花溅在我的嘴唇上,混着我的泪水流了下来。或许,海已经融进了我的心里,溢在了我的眼里。”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
18、整本书阅读(1)、下列选项跟文段内容相关的一项是( )
他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他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A、贺龙在湖南建立苏区 B、孙侦探抢走祥子的钱 C、保尔修路时遇到困难 D、保尔在砖瓦厂藏枪(2)、“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下列古籍的阐述,给同学小贵推荐一本古籍进行深入阅读,并说一说你推荐该书的原因。A.《尚书》 B.《诗经》 C.《战国策》 D.《汉书》
-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成语“教学相长”“鹏程万里”“无人问津”分别出自《虽有嘉肴》《富贵不能淫》和《桃花源记》。 B、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是一篇“不平则鸣”之作,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之情。 C、游记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传达出敬畏自然、珍视生命的意识。 D、成语“鳏寡孤独”中“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
-
20、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 , 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蒹葭采采,。(《蒹葭》)(6)、 ,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7)、韩愈在《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8)、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的济世情怀和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