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旅游是行走的典籍,山川湖海皆为墨卷,风土人情尽是文章。学校正在开展“丈量天地,书写人生”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山水寻踪】旅游是对自然的深度阅读。黄山松在峭壁上盘桓生长,以遒劲枝干勾勒着坚韧;九寨沟的海子在丽的阳光里潋滟成诗,用斑斓的波光吟诵着灵秀;壶口瀑布在峡谷中奔腾怒吼,借蜿yán的河道展现着磅礴气势。我们登上泰山之巅,在云雾缥缈间丈量天地;涉足桂林漓江,于舟行碧波上阅读山水的平仄。大自然美不胜收,总在不经意间叩击心灵。

    【文化探幽】旅游是与历史的跨时空对话。走进西安古城墙,触摸斑驳的城砖,那清脆的汉唐驼铃声萦绕千年;驻足令人____的苏州园林,观赏曲径通幽的布局、移步换景的匠心,尽显古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的智慧;踏入敦煌莫高窟,凝视飞天壁画的飘逸衣袂,似见丝绸之路的商队携来多元文明的交融。古迹如活着的史书,待着我们去破译岁月的奥秘。

    【时代新览】旅游是感受时代的生动窗口。如今,广西以AI科技点亮旅游新体验:广旅集团推出“一键游广西”智慧平台,全面升级文旅服务 , 增加管理效率与游客体验。“三姐伴游”文旅助手提供AI定制行程、智能导览、餐饮预订等一站式服务;北海银滩AI机器人“抱抱”,兼具导览与生态巡查功能。科技正以创新之笔续写山水人文的新篇章,让八桂大地的每一处风景既承载历史之厚重,又绽放时代之光彩。

    (1)、请给【山水寻踪】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丽   ②蜿yán

    (2)、【文化探幽】中画横线处需要填入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知所措 B、叹为观止 C、眼花缭乱 D、雾里看花
    (3)、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与【文化探幽】相关的对联,在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近水遥山皆有情         ②千柱千门映古今         ③城砖斑驳凝唐韵

    ④一砖一瓦凝历史         ⑤青山绿水皆诗意         ⑥百代人文映壁墙

    上联:下联:

    (4)、【时代新览】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指出病因,并给出修改意见。
    (5)、学校推出了研学活动的海报,请你结合活动主题,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解读海报。
    (6)、在研学结营仪式上,同学们就“旅行的价值”举行了微演讲活动,下面是一篇演讲词,请你补充完整。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青春与旅行,是生命里最动人的双向奔赴。当我们踏上旅途,便是以脚步丈量天地,在天地间书写最生动的成长答卷。我认为①。因为②;③。所以,我们应该④。让青春收获辽阔与丰盈,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7)、在制作研学手账时,同学们设置了“山川之美・邂逅诗意”板块,请你根据旅途场景补全古诗文。

    诗文分类

    旅途场景

    诗文摘录

    出处

    山水绘景

    烟波浩渺、水天合一,水气蒸腾、波涛汹涌的宏伟气象。

    气蒸云梦泽,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青山静默、水波流转、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景象。

    , 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

    山水含情

    山色鸟语、清潭倒影可以洗濯身心,感悟淡泊情怀与愉悦心境。

    , ④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凄清、幽静的环境,映衬了作者悲凉的心境。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⑤

    柳宗元《小石潭记》

    山水言志

    桃花源风景秀丽、生活和乐,寄托着古人的社会理想。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作者)《桃花源记》

  • 2、名著阅读
    (1)、下面是小希同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整理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将下列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按顺序填写在思维导图的①②③④处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救朱赫来,铲雪筑路,打消自杀念头,加入骑兵部队 B、加入骑兵部队,解救朱赫来,铲雪筑路,打消自杀念头 C、解救朱赫来,加入骑兵部队,打消自杀念头,铲雪筑路 D、解救朱赫来,加入骑兵部队,铲雪筑路,打消自杀念头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请你说说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

  • 3、文言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 , 命太原令太原温大有之偕行,曰:“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时军士新集,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 , 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八》)

    【注释】①渊:即李渊,字叔德,中国唐朝开国皇帝。②西河:地名,西河郡。③温大有:唐初大臣,参加过李渊晋阳起兵。④卜:预测,预料。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中的“与”和“命太原令太原温大有与之偕行”中的“与”意思相同,都表示“和”的意思。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中的“恶”是“厌恶”的意思,与成语“无恶不作”中的“恶"意思不同。 C、“咸未阅习”中的“咸”与《桃花源记》中“咸来问讯”的“咸”,均可理解为“都”的意思。 D、“使”有“派遣、出使、使者、假使”等义项,“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中的“使”是“派遣”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大意。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近道菜果,非买不食。

    (3)、乙文中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表现符合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吗?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
  • 4、古代诗歌阅读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 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末,此时杜甫客居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③江城:指阆州城。④请缨:用西汉终军诸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⑤济时:这里指国家危难之时。⑥爱:吝惜。⑦壮心:豪壮的志愿,壮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岁暮”二字,不仅指时序岁末,还指诗人已进入人生暮年,也指唐朝由盛而衰、风雨飘摇的景况。 B、“还用兵”的“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 C、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D、颈联的“朝廷谁请缨”句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诗人借典故暗示朝中将士不怕流血,为国出征的豪情壮志。
    (2)、诗人尾联写道“寂寞壮心惊”,请分析他“寂寞”的原因。
  • 5、现代文阅读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篇文字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啊……”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手拎袋,袋子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甚至怀疑包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书包夺了去,紧接着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铁瓷碗被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铁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后来,那女人又在一家商场门前看自行车。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抱歉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度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她望着我愣了愣,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想起,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愣了愣,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是还给了我两毛钱。

    ⑨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

    ⑩“还不到半年。”

    ⑪“家乡的日子怎么样呢?”

    ⑫“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

    ⑬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⑭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一位退休的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他说他到那家商场去取照片,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没骑自行车走回了家,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看车的女人冷得受不了,站在商场门里,隔着门玻璃,还在看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中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⑮我满口应承照办,然而过后事一多,所诺之事竟彻底忘了。

    ⑯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⑰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选自《人生十六七》,有删改)

    (1)、梳理文中人物与看自行车的女人之间发生的事件,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人  物

    事  件

    他人对看自行车女人的态度

    胖女人

    “我”

    女人免收“我”的存车费

    感激

    女人坚持不收“我”欠的存车费,并帮“我”推车

    感动

    退休摄影师

     

    通过以上梳理,看自行车的女人是一个④的人

    (2)、文中两次出现“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①她望着我愣了愣,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②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愣了愣,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是还给了我两毛钱。

    (3)、结尾处为什么说“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谈谈你的看法。
  • 6、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2025年电影春节档成功创下中国影史新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对票房的贡献度超过90%。截至3月25日20时16分,《哪吒2》内地综合票房(含预售)突破15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首部在单一市场票房超过150亿的影片。在此之前,2024年对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是异常艰难的一年。(详情见下图)

    ②《哪吒2》以其独特的叙事和现代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传统神话故事里哪吒与敖丙的友情羁绊、对命运的抗争,超越了文化边界。影片探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展现了当代青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抉择与担当,其传递的价值观既符合时代精神,又能引发观众共鸣。

    ③“我们把这个IP的价值(即知识产权)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环境和精神,人们生活中的感悟,重新编出一个真正让大家相信的故事,而且用一种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出一种时代性,我觉得创作就成功了一半。”饺子说。

    材料二:

    ①“哪吒”以脚踏风火轮的速度不断超越,走出了一条自强之路。

    ②《哪吒2》的成功,根本在于讲好了中国故事。《哪吒》系列所表达的孝道、正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那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则诠释了反对偏见、追求自我的现代主题。坚守文化内核,创新内容表达,赋予古老故事新的生命力,让这部作品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③《哪吒2》的成功,也受益于这个大好时代。它的成功,背后是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及一群热爱动画、热爱电影的观众的合力托举。

    ④只要把创新思维贯穿始终,在技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工业体系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中国动画定能从一次超越走向全面腾飞。

    材料三:

    ①曾经,电影特效被视为西方专利。如今,中国凭借前沿数字技术掀起一场新质生产力革命,以科技自主创新从“制造大国”迈向“创造大国”。

    ②《哪吒2》90%以上的3D动画图形渲染任务由GPU(一种图形处理芯片)承担,如“哪吒化身火焰巨人”场景,GPU凭借数千核心并行计算,将原本CPU需几小时的渲染缩短至几分钟,算力成本还降低了70%。

    ③成功研发的全球首个“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将水墨晕染效果融入3D动画,破解了传统水墨数字化表达难题;粒子特效技术把火焰枪的火焰效果转化为3.2亿个火焰粒子 , 创造出超越肉眼极限的视觉奇观,构建起国产特效美学特有的语言体系。

    ④总之,《哪吒2》的火爆,源于对科技自主创新的不懈追求。制作团队自主研发了多项技术专利,在角色建模、场景渲染、物理模拟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好莱坞对全球票房的垄断,更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崛起。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哪吒2》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哪吒2》代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巨大提升,从材料三中可知《哪吒2》标志着中国动漫已从“制造大国”迈向了“创造大国”。 B、截止到3月25日20时16分,《哪吒2》内地综合票房突破15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首部在单一市场票房超过150亿的影片。 C、《哪吒2》中90%以上的3D动画图形渲染任务由GPU承担,缩短了制作时间,算力成本大幅降低。 D、《哪吒2》导演饺子的话体现了自信者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这也是他的创作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从图中可以知悉,2024年电影总票房较上年同比下降23%,年度观影频次6次以上的较上年下降3%。 B、材料三中划线句中“3.2亿”一词以精确的数字直观地说明运用粒子特效在视觉效果上的优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二采用了逻辑顺序,其中第②段和第③段是并列关系,可以互相调换顺序,不影响表达的严密性。 D、材料三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首先总说中国凭借前沿数字技术掀起新质生产力革命,然后分说《哪吒2》中的科技创新,最后总说科技创新的意义。
    (3)、《哪吒2》票房超过150亿人民币,创造中国影视记录。它的成功引人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探究其成功的原因。
  • 7、【古诗文默写】

        小希同学研学游历时,总是想起经典诗文。这里有“① , 左右采之”(《关雎》)的劳作场面,有“海内存知己,②”的真挚友情;也有《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③”的悲惨现实;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情怀。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⑤ , 去以六月息者也”体现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黄发垂髫,⑥”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我们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人生养料。

  • 8、【综合性学习】

        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小希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阐述“和”之道】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分论点与论据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已、推已及人的道德观。____

    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____

    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家国观。____

    论据: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②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2)、2021年7月,国家正式实施“双减”政策。“双减”政策落地后,学生的作业明显减少了,可有些孩子反而变得无所适从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好双休日,整天沉迷在玩手机游戏之中。如果你的同学小雅也出现了上面这种情况,在班级举行的“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和同学谈谈心”活动中,你将如何劝说她?
  • 9、        小希同学在学习文学文化常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用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2025年是乙巳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属蛇。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从内容上看,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从表达方式上看,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和议论。 C、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鲁迅曾以此创作短篇散文,收录在《呐喊》里。 D、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 10、    小希同学在学习完《送友人》后,对“酒仙”李白的背景故事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遂搜集了相关资料。下面语段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李白一生至少四次造访金陵,他所痴迷的可能并不是美景,而是金陵酒肆。②众所周知,李白一生爱酒,在他留存的1000余首诗中,与“酒”相关的有近200余首。③世间更是传递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佳话。④爱酒爱到连天子的邀请都不放在眼里,李白是不是的确担得起“酒仙”呢?

    A、 B、 C、 D、
  • 11、    使用词语要准确无误,下面是小希同学在端午假期游览完七女峰后写的一段话,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端午来临,七女峰成为华容人们出行的首选景点,游客们纷至沓来。有的在花间轻歌曼舞 , 有的在树下拍照留念,我沿着石阶向上爬,直达七女峰亭,漫不经心地欣赏着山上的美景,心中不禁感叹:这真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啊!

    A、纷至沓来 B、轻歌曼舞 C、漫不经心 D、名副其实
  • 12、    全体同学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准备以最佳的状态,全力冲刺期末考试。以下是小希同学认真学习语文的笔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注意纠正因形近字、多音字而造成的误读,如“推搡(sānɡ)”应读成“推搡(sǎnɡ)”,“颠簸(bō)”应读成“颠簸(bǒ)”,“拙劣(zhuó)”应读成“拙劣(zhuō)”。 B、注意形近字偏旁与词义之间的联系,记清楚“燎原”“瞭望”“缭绕”的区别。 C、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不知所挫”应写成“不知所措”,“不修边副”应写成“不修边幅”。 D、注意因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而造成的误写,如“弛骋”不能写成“驰骋”,“穿流不息”不能写成“川流不息”。
  • 13、《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请选择校园生活的一个场景,模仿示例写一段话。

    要求:①模仿其中至少2种修辞手法。②100字左右。

    【示例】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 14、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

    (1)、阅读文章,根据提示梳理内容,补全下面思维导图。

    (2)、请从语气、重音两个方面为第①段画线句做朗读设计,并阐述理由。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3)、梁衡认为,好的散文应该具有三美: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来看黄河。

    链接材料一:

    古代诗文写壶口,内容比较接近,大多着力描写壶口瀑布水势之大、水声之巨。如“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刘子诚《观壶口》),“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泻吼雷霆”(崔光笏《壶口》),等等。

    链接材料二:

    翻开各处的地方志,咏同一名胜的诗文不知有多少,却很少能传开来,就是因为它们雷同,人们读了第一、第二首,第三首便不想再读。对付题材重复的办法就是寻找新角度。

    ——梁衡《从重复的泥潭里拔出来》

    (5)、校园广播站“读书”栏目组准备向同学们推荐阅读《壶口瀑布》,请为栏目组拟写一段推荐语。
  • 15、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二:桃花的生理时钟对温度极为敏感,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花芽中的酶被激活,细胞迅速分裂,花瓣舒展;当温度达到15℃左右 , 桃花全面盛开,其花期可持续15天左右;但若温度超过25℃,娇嫩的桃花容易脱落,花期只能维持7天左右。如此精密的“自然温度计”,正是春天来临的重要标志。古人其实早就发现了桃花之于春天的秘密,所以白居易才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如转入此中来。”

    (选自《惊蛰,启蛰,开启大自然的生命轮回》读者报2025年3月5日)

    材料三:

    庐山气温数据表

    海拔(米)

    地点

    夏季均温(℃)

    冬季均温(℃)

    年均温(℃)

    20

    九江市

    28-32

    4-8

    17

    1165

    牯岭镇

    19-22

    -2-3

    11.6

    1474

    汉阳峰

    15-18

    -5-0

    8.5

    (1)、材料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加点的词语“左右”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用一句话概括从材料三得出的主要结论。
    (4)、小文认为材料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与材料一的“逆温层”现象相矛盾。你仔细阅读了材料,给小文做出了合理解释。
  • 16、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刖其左足。及厉王薨 , 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 , 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泣玉》)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④奚:为什么。⑤理:加工雕琢玉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  见:看见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食:喂养 C、不以千里也  称:著称 D、执策而之  临:面对
    (2)、下列虚词填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一开始,就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发人深省。 B、【甲】文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C、【乙】文中和氏连遭不公,心生悲慨。他向君王献玉却被砍掉双足,于是抱璞泣血,悲叹世人把宝玉当做石头,把贞士当作骗子。 D、【甲】文中“不知马”的食马者面对千里马却说“天下无马”,(乙)文中的和氏在失去双足之后,终遇文王,终于发现了藏在璞中的无价之宝。两文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人才能够被发现,被重用。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 17、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B、这首诗第一节以描述开篇,运用写实的手法写秋风的威力以及自己的无可奈何。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表现诗人现实关怀的作品,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没有直接抒情和议论。 D、这首诗第三节中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长夜沾湿何由彻”是暗写泪,《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是明写泪。请比较这两种写法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效果。
  • 18、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名著阅读题。

    学校组织阅读节活动,推出以下两个活动,八年级的同学们踊跃参加。

    (1)、活动一:推荐一本名著

    小语决定向同学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是他制作了一张流程图便于介绍小说情节。请你替他将流程图补充完整:

    成长历程 退学→①→筑路→著书

    故事情节 勇敢反抗:与神父作对→战斗受伤:大腿中弹头部重伤→死里逃生:②→焕发新生:写成《③

    (2)、活动二:交流读书体会

    在读书交流会上,小语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讲述的保尔的故事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有时代的隔膜,对我们初中生意义不大。但小文不那么认为,他说:

  • 19、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参差荇菜, , 寤寐求之。(《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3)、式微式微,?微君之故,?(《式微》)
    (4)、 , 悠悠我思。 , 子宁不来?(《子衿》)
    (5)、 ,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20、在“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1)、【新思旧想话低碳】

    清明节期间,小文随父母回乡扫墓。围绕是否要准备如豪华轿车、精致别墅等花样翻新的祭奠纸品,小文跟长辈们进行了一番对话,请你补全。

    爸爸:爸,政府倡导“低碳拜祭”,就是希望人们用简朴的方式拜祭先人,不需要准备这么多祭奠纸品。

    爷爷:上坟就是要烧纸,放鞭炮,没有隆重热闹的排场,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叔叔:大哥,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们是晚辈,如果不按老规矩做,人家会怎么说我们?这样做绝对不行!

    小文:

    (2)、【绿色祭扫践低碳】

    爷爷觉得小文的话有道理,但是又不知道采取哪种方式祭拜先人比较好,小文想到了一种绿色祭扫的方式,请你帮他再想两种。

    方式一:敬献鲜花   方式二:   方式三:

上一页 436 437 438 439 4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