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学校计划到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桥文化研学活动,同学们收集了相关资料,请完成任务。

    材料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城北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运河博物馆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开放于2006年,是杭州市第二课堂先进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6年,杭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发文,鼓励全市第二课堂场馆进一步推进场馆课程建设,鼓励场馆开设满足学校和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的拓展性课程。凭借多年接待经验,并依托馆校共建资源,2017年运河博物馆开发运河文化校本课程《运河拾贝》。

    (摘自“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新闻中心”2024年1月24日)

    材料二:在吴兴区大溇村塘北自然村内,大溇桥的维修加固工程近日竣工。该桥始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石材风化严重,单孔桥体结构一度发发可危,如今重新绽放出古朴沧桑的风姿。记者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今年我市已修缮各类古桥9座,2009年至今共计修缮70多座。

    湖州地处太湖南岸,境内港汉纵横,桥梁林立,现存各式古桥800余座,其中还包括12座国家级保护单位、18座省级保护单位,是湖州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格局风貌的别样构成。2005年,我市颁布实施了《湖州市古桥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桥保护专门作了具体规定。自2009年以来,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由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所辖区城内残损古桥开展修缮工程,根据残损及安全影响的轻重缓急,安排开展年度古桥修缮工程。14年过去了,翠谷绿野间,一座座古朴的小桥以全新姿态融回烟雨江南之中,无声地串联着古与今。

    (摘自“浙江在线” 2023年11月27日,有删改)

    材料三:2022年8月6日晚,我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屏南万安桥突发火灾。传说修建时有一工匠从拱架上跌落河中却而安然无恙,从而得名万安桥,距今已途900年历史,受损被毁实属可惜。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下发通知,在全国组织开展“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这些承载着当地社会的公共生活、文化传统和缕缕乡愁的古老廊桥,迎来了国家层面的系统性保护利好政策。

    (摘自“齐鲁壹点”2023年6月30日,有删改)

    材料四: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曾有“万桥市”之美誉。根据记载,绍兴现存清代以前的古桥600多座,其中宋代以前的13座。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八字桥是“桥中的网红”。八字桥修建于南宋时期,形如“八字”,横跨浙东运河,被人们称为“古代立交桥”。这个春节,八方游客奔着八字桥而来,看古桥、乘乌篷、游运河、赏江南。

    (摘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2月23日,有删改)

    (1)、【特色辨析】同学们发现,我国古桥建筑特色各异。请根据材料完成思维导图。

    (2)、桥的名称中蕴含着桥文化之一。请根据材料探究古代桥梁的命名方式。
    (3)、【保护建议】古桥成为网红,如何将流量变“留量”,让古桥保留得更久远?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进行探究,提出古桥保护的相关建议。
    (4)、【宣传设计】请仿照链接材料,为“运河文化·古桥梁”主题展览活动设计活动文创雪糕,并说说你的设计及意图。

    链接材料:气温日渐升高,雪糕也成为出游的降温选择。兵马俑、长城城墙、大唐武士仕女、镶金兽首玛瑙杯、金怪兽、杜虎符、舞马衔杯纹银壶等形态的雪糕也各具特色。简简单单一支带有景区标志图样的雪糕,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出游打卡必备单品。

  • 2、下面是小语从教材中收集的有关桥的古诗文,请你品析并将下表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古诗文

    诗句品析

    意象归类

    (赵州桥)

    “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唐]·张鸳《朝野金载》)

    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沟通南北;将赵州桥比喻为穿出云层的新月和入涧饮水的长虹。既展示了它高度的技术水平,又凸显了其①

    “桥”表连接、沟通之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作者以残破或断毁的桥梁点明梅花身处荒僻孤独之境,徒增了作者的愁绪,断桥边的梅花更显冷艳与孤绝。最终以“②”表达自己虽屡遭贬谪,却仍独立顽强、坚持正义的人格。

    “断桥”象征着③

    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唐]岑参《句》)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

    “灞桥”有④之意。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它本是一个十分温馨的意象。但放在此处,恰好与前句中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游子的眼里也就更显得凄凉与感伤了。

    “小桥”“午桥”代表着⑥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⑦。([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作者青年时期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作者追忆午桥上的往昔岁月,今昔对比,终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感慨将个人愁苦融于历史长河。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以一组意象点明早行,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生动描绘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在外的孤寂之意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板桥”象征着游子的漂泊、失意的感伤。

  • 3、小语和小文收集了与“桥”字有关的资料,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材料链接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乔,会意。从天,从高省,高亦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高而曲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凡独木者曰杠,骈木者曰桥,大而为陂陀者曰桥。————[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桥孙水 , 以通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肢陀(pō tuó):起伏不平,拱型。②孙水:古水道名。即今四川安宁河。

    以下是小组讨论探究的内容。

    小语:古代造字法有“六书”。根据资料,我们可以推测“桥”的造字法及字义发展演变。你发现了吗?

    你:嗯。根据以上资料,“桥”的造字法为①____,本义为架在水上以供通行的建筑物。后来词性发生变化,从名词变为动词,也有相应词义,如句子“桥孙水,以通邛都”中解释为②____;而在句子“以桥饰其情性”中作通假字,解释为③____。

    小语:是的。古人称凌空跨沟的横木为“桥”;称凿壁架水的悬空仄道为“栈”;称水上过道的木制建筑为“梁”。

    小文:我也明白了“桥”有树木之意,后来古人用树木架在沟壑或溪流上便有了桥之意。

    你:桥,不仅便(jié)____了交通,装点了河山,而且见证了历史,(yǎn)____生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

    (1)、根据材料,请你完成对“桥”字造字法及字义演变的推测。

    (2)、请为“栈”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
    A、zhàn B、jiàn
    (3)、请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便(jié)    ②(yǎn)

  • 4、做宋韵研究者;为了更好地体会宋韵内涵,小嘉搜集了资料,请阅读研学单,完成任务。
    宋韵研学单
    材料一:“”嘉兴宋韵精品研学线路
    子城寻宋 真如塔怀古 放鹤洲寻踪 杉青闸看帆
    茶禅夕照 岳王祠寻迹 会景亭观景 壕股塔赏景
    瓶山读宋 曹王庙探访 三塔景德寺 东坡煮茶亭
    月河寻宋 本觉寺拜宋 南湖湖心岛 漉湖畔园林
     

    ⑴【任务一】寻宋;为标题方框处选择标题并结合路线说明理由。

    A.宋韵迹忆

    B.古宋今韵

    C.浙里寻宋

    材料二:2024宋韵书单

    2024宋韵书单包括《大宋开国》《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宋代士人阶层的女性》《苏轼十讲》《宋代文学十讲》《宋诗鉴赏》《德寿宫八百年》《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在田野间看见宋》《南宋建筑史》等书籍。

    ⑵【任务二】品宋;2024宋韵书单中选用的书目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 5、品宋韵风骨篇
    (1)、班级同学小嘉在参观完岳王庙时抄录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一色水天秋,却难洗三字污秽”,你认为最适合的下联应是(   )
    A、百战忠魂归,永胜丹心照古今 B、双清风月夜,正好分两世精忠 C、精忠图报国,长荣青史壮乾坤 D、奈宋室垂危,空抛洒一腔热血
    (2)、班级同学小兴打算周末到岳王庙参观,但是,他的妈妈觉得快中考了,时间很紧张,不同意他去岳王庙参观。如果你是小兴,你会怎么劝说妈妈?
  • 6、析宋韵文人圈;为纪念宋韵文化代表人物苏轼987年诞辰活动,各班进行了专题学习。

    小文对苏轼与他人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探究,请帮他补全表格。

    “苏轼的文人圈”专题探究

    和苏轼的关系

    姓名

    教材中的“文人圈”

    苏轼的偶像

    范仲淹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写下“① , ②”,体现他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博大胸襟。

    苏轼的同僚

    王安石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③ , ④”,表现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的决心。

    苏轼的弟弟

    苏辙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⑤ , 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与祝福。

    苏轼的粉丝陆游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用“⑦ , ⑧”借梅花表达自己的坚贞高洁。
    并称“苏辛”辛弃疾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⑨ , ⑩”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小文的

    探究发现

    通过对“苏轼的文人圈”的梳理阅读,我们看到了立体的苏轼形象⑪
  • 7、览宋韵序言篇;班级打算为活动制作序言展板,请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宋韵

    序言

    千古沧桑风云变,唯有宋韵“最嘉兴”。有人说,嘉兴的底子是吴越的,但气质是宋韵的,yuán□远流长的宋韵文化是嘉兴文化发展中的高潮。宋人的生活美学和艺术风雅赋予了宋韵以独特的气质,高度qì□合了当代人对诗意居的向往、对宁静致远的渴望。我们不仅可以在点茶插花、书法绘画中流连忘返,体验风雅宋韵融入我们生活所带来的美好,还可以在宋朝史书、诗词歌赋中认识先贤,学习他们不惧谗言伤、一心为国、百折不挠。今天,让我们做一个① , 以岁月烛火端xiáng□时代;做一个②凭包容之心发现新知;做一个③ , 用深入交流汲取智慧,照亮生活。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yuán远流长

    ②qì

    ③端xiáng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qī B. xī)  ② (A. zhōng B. zhòng)

    (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填入文中词语合适的顺序是:① , ② , ③
    A.思考者   B.传播者   C.梳理者
  • 8、
    (1)、请为“路”字字义演变图选择相应的例句,分别填入①~④处。
    A.蓬山此去无多路(《无题》)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C.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D.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西游记》)
    (2)、阅读上面的图表后,可以发现“路”经常出现在诗文中。请你探究“路”成为文学创作重要意象的原因。
    (3)、小组成员在探究文学部落时,发现下面两幅关于端午节、重阳节的对联,请你根据所学的对联知识,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选项)

    ①端午节:

    上联:

    下联:

    ②重阳节:

    上联:

    下联:

    (4)、小组打算在学校举行的端午节“赛旱龙舟活动”中,推出一幅宣传画。请你从甲、乙两幅画中挑选一幅,并结合宣传画中的图文简要说明你投票的理由。

    只有内外兼修

    方能与粽不同

    我选 , 理由是:

  • 9、下面是小嘉和你一起梳理“田园生活”专题的古诗文。请你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并写上恰当的点评。

    田园生活

    出处

    古诗文名句

    批注

    欢乐交谈

    孟浩然《过故人庄》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客热情

    陆游《游山西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劳作情景

    陶渊明《饮酒(其五)》

    .

    闲适淡然,乐在其中。

    老少和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 ⑦.

    平等和谐,人人幸福。

    总结:通过这次整理,我们明白了田园诗有典型的田园意象和动作,关注这些可以体悟到诗人的情感。在重新回顾的过程中,也明白学习正如孔子说的“⑧ , ⑨”。

  • 10、本期刊登岳飞的《满江红》,小嘉要引用杭州岳庙的一副楹联,上联为:还我河山,一片忠心唯报国。你认为下列最适合做下联的一项是(   )
    A、誓复中原,浩气弥纶吞北虏 B、字传涅背,千秋报国是前师 C、驱尔异族,百年奇耻不共天 D、吴山伟烈,两地服官寻旧迹
  • 11、班长让大家推荐一幅班刊的题字,以下同学推荐的理由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嘉同学:建议刊登第①幅,这幅楷体字字体工整,和谐统一,有力量感。 B、兴同学:我觉得第②幅好,它是行书,古朴典雅,笔画波动,富于生命力。 C、刘同学:第③幅草书好!它简易流美,纵横挥洒,更能展现一种气势。 D、林同学:推荐第④幅隶书,字体线条通畅,保留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 12、【布置文学角】同学们在文学角张贴了以下名言警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学而不思则⑴____,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 ——陈寿

    *业精于勤,荒于xī⑵____;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终属楚。——蒲松龄

    *我一生的嗜好 , 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孙中山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yōng⑶____,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余秋雨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培根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给以上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A. jué B. jiáo)    隘 (A. yì B. ài)

    (2)、在上面画横线处写上正确的汉字。

     ②

    (3)、以上画横线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B、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 C、嗜好:一般会作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这里指特殊的爱好。 D、屹立:指高耸挺立,可与“耸立”一词通用。
  • 13、课堂反馈;有同学认为这节公开课缺乏实践操作,实际作用不大,对此你怎么看?
  • 14、作业布置;老师想让你拟写一份邀请函,邀请王老师下周给大家做剪纸讲座。

    讲座时间:2024年11月4日下午2点

    讲座地点:学校大礼堂

    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

    九年级(1)半全体同学

    2024年11月1日

  • 15、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剪纸文化的认识有所差异,班级决定开展一场辩论赛。反方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你作为正方辩手应该怎样反驳?请你从【知识储备】中筛选有效信息,写出你的辩词。

    【知识储备】

    剪纸的艺术价值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传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的基本效果是通过单独或混合使用阴阳线得到的。

    阴刻也称镌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轮廓线,在大的块面中表现线条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被剪刻去的空白组成图案,线与线不相连接。

    阳刻也称镂刻,正好与阴刻相反,是刻去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图案的线条是实心,线线相连。这种方法流畅、清晰、玲珑细致。

  • 16、课堂展示;以下是小华收集的两幅兔子剪纸,以供大家观赏。


    图一:兔子不吃窠边草


    图二:____

    (1)、任务一:请根据【知识储备】中的相关内容,从两幅剪纸作品中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2)、任务二:小禾同学引用了《偈十首·从上宗门事》中的诗句“兔子不吃窠边草,象王走入野狐队”为图一命名,请你运用学过的诗句,为图二命名。
  • 17、课堂导入;下面是“课堂导入”的PPT,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中国剪纸作为点坠生活、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为了鸿扬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学习剪纸,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

    (1)、任务一:有同学发现PPT 上有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将“”改为“”的“”改为“

    (2)、任务二:有同学认为PPT中将“聚”凸显出来的设计做得非常好,请结合“聚”字的本义说说原因。

    聚(jù) 14画

    战国

    小篆

    汉代

    晋代

    形声。楚帛书、江陵楚简、小篆从冢(zhòng,众),取声,隶定为“聚”。本义为聚集、集合。引申为囤积、征集、村落

  • 18、活动三:择书斋之书

    学生会开展陈列书目征集,请你从《昆虫记》《寂静的春天》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进行推荐,100字左右。

  • 19、活动二:探书斋之心

    书 事

    【唐】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①阕: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

    行香子·述怀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庐山草堂

    【唐】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 , 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噫!凡今我为是物主,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一旦寒剥 , 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节选自《白居易集·庐山草堂记》,有删改)

    【注】①匡庐:即庐山。②嗒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1)、小语和小文做了字词梳理卡,请你补充完整。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应接不

    参考成语:无暇顾及

    竹树云石

    课内迁移:睨之久而不去

    乐天来为主

    字源推测法:像一个吃饱的人张嘴,背着器皿掉过头去。指吃完转身准备离开。

    其境

    查阅字典:①胜利,赢;②打败;③胜过,超过;④优美的,美好的;⑤优美的地方或境界;⑥(旧读shēng)能承担,能担任。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

    (3)、翻译句子。

    一宿休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4)、小语和小文还对内容展开了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小语:我发现,王维的《书事》与《竹里馆》有异曲同工之妙。《书事》中的“欲上人衣来”和《竹里馆》中的诗句都运用了①的修辞手法,来抒发人在自然中的心境情怀。

    小文:《书事》中,深院青苔②(环境特点),诗人心境③

    小语:一个诗人情怀的身影总会在不同的作品中一次又一次地闪现。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意思是④。在《行香子·述怀》也说“作个闲人”。

    小文:但是我觉得两个“闲人”包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行香子·迷怀》的上片“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强烈地表达了苏轼⑤。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则表达了⑥

    小语:不同的诗人也会有相似的志趣,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让我联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皆以“陋”显美。来看看我整理的阅读卡片吧。

    《陋室铭》

    摘抄

    旁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巧用对偶,句式齐整;描绘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陋室生活的闲适;表现了刘禹锡高洁雅致的情趣。

    调素琴,阅金经。

    《庐山草堂》

    摘抄

    旁批(仿照《陋室铭》的阅读卡片,补充完整)

    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

  • 20、活动一:拟书斋之名

    书斋名

    主人

    内涵解读

    探究发现

    老学庵

    陆游

    取“师旷老而学犹bǐng②____烛夜行”之语。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书斋名与主人的⑪____有关

    陋室

    刘禹锡

    “斯是陋室,③____。”

    归来堂

    李清照

    取义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在《饮酒(其五)》中用两句“④____,⑤____”道出了自己归隐山水中的平静与超然。

    书斋名与所敬仰之人有关

    竹里馆

    王维

    “⑥____,⑦____”两句道出了诗人独坐竹丛,与琴相伴的场景。

    书斋名与所处的环境有关

    雪堂

    苏轼

    苏轼被贬黄州,寓居临皋亭,于二月大雪时就东坡筑雪堂。“⑧____,⑨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两句,以月夜孤鸿自比,悲于孤独,高洁自许。

    书斋名与主人经历有关

    云谷 huì①____庵

    朱熹

    云谷之地,云遮雾障,天气乍晴还阴,筑室其中,“huì”者,昏暗不明也。

    聊斋

    蒲松龄

    ⑩____

    (1)、根据表格提示,完成①~⑪。
    (2)、与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气乍晴

    A、欲遮 B、返老
上一页 270 271 272 273 2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