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① ,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②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③ , 折节④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⑤贫吊死⑥ , 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坐:同“座”,座位。②女:同“汝”,你。③重(chóng)采:多种颜色的华丽衣服。④折节:降低身份,屈己下人。⑤振:同“赈”,救济。⑥吊死:悼念死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1)行拂乱其所为 (2)发于声,而后喻
(3)越王勾践反国 (4)置胆于坐
(2)、翻译下列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女忘会稽之耻邪?
(3)、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概括出一个成语,并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成长启迪。 -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
喻思南
①说出指令,语音助手帮助完成家务;输入目的地和预算,软件自动生成多份旅行攻略;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人工智能不断融入人们生产生活。持续为我们带来便利与惊喜。智能之潮与我们浪漫邂逅,让我们拥抱智慧之光,踏浪前行。
②当前,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技术革新潜能逐渐释放。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有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③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响应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会聊天、能讲故事,在一问一答的连续对话中“读懂”你的心思;会写法律合同、剧本,生成画面甚至视频,是不知疲倦的工作好帮手;能从不计其数的分子组合中找到最优解,为开发新材料打开思路……随着日常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类迈向智能时代的基础工具。
④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福利的同时,还需前瞻研判技术可能给人的生活、社会治理、伦理道德等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大型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如果相关技术被恶意使用,可能用以制造虚假信息、诈骗等。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衍生的问题挑战,必须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⑤从更大的时间跨度看,每一次生产工具的变革,都冲击着人们的固有经验与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强大工具,人工智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延伸,其价值在于提高生产效率、生活品质。当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应用固然有缺陷、有短板,并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但我们应有充足信心和理由驾驭好人工智能,通过推动其健康发展来更好造福人类。
⑥从技术内涵看,人工智能的“智慧”来自人的设计,人工智能本质仍是数学和逻辑,擅长的是按照规则操作,靠的是“经验主义”。人工智能发挥何种作用,关键在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关键在价值理性能否有力引导工具理性。关爱特殊群体,人们自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无障碍、包容共享的产品;跨越“数字鸿沟”,人们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增加科普供给,让科普服务普惠共享。从许许多多的应用情形看,我们完全有能力挖掘“科技向善”的潜能,赋予人工智能以正能量和温情。人工智能不会是也不应是冷冰冰的技术,而是陪在人类左右的一个有温度的朋友。
⑦与人工智能“朝夕相处”,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在训练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可能会反向“训练”人类思维并因此束缚人的创新能力。比如,人们将绘画、音乐等创造中的烦琐任务交给大模型,也可能让大模型对世界的想象挤压人类自身的艺术创造张力。与技术应用引发的外在挑战相比,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不能失去对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反思能力、人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⑧智能时代,未来已来。智能时代前景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空间。迎接更加和谐的智能生活图景,每一次创新都值得尊重,每一分努力都值得珍视。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有改动)
(1)、请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B、第④段加点词“科技向善”指科技的发展应当符合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利于增进人类福祉。 C、本文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论证方法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D、本文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语言平实通俗,带有一定的呼吁性。(3)、将下面的事例作为论据放在第③段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事例: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16台人形机器人组成的“钢铁秧歌队”,身着红花袄,手持红手绢,伴着唢呐声,鱼贯而出,踩着鼓点,扭出地道的十字步。舞蹈《秧BOT》将中国传统艺术与未来科技巧妙融合,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
(4)、选文结尾提到“智能时代,未来已来”,请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中学生应怎样拥抱这个时代。【链接材料】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生态。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十二个洋葱
张燕峰
①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行事毛糙的小青年。
②春节临近,母亲做了土豆粉条和炸年糕,让我给住在山里的二姨送去。二姨很热情,用最好的饭菜款待我,并留我过夜。看到二姨家三个年幼的表弟、卧病在床的姨夫,我不愿再给她增添麻烦,便借口要去城里找同学借书,执意告辞。临出门时,二姨硬往我手里塞了一袋洋葱。二姨要强且懂得感恩,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在与亲友的交往中,一向讲究礼节。我了解二姨的个性,也不忍拂她的好意,便接了过来。
③路上,我仔细看了看这些洋葱,一个个都个儿大饱满,圆润可爱,一看便知是二姨精心挑选出来的。我数了数,正好十二个。这些年里,经常听母亲说二姨经历了许多生活的磨难。此次相见,只见四十出头的二姨,鬓角已染上厚厚的霜雪,眼角爬上了深深浅浅的鱼尾纹,曾经红润光洁的皮肤也晦暗了许多,手指因长期劳作弯曲变形。再看看手中沉甸甸的洋葱,我的内心酸酸的,也暖暖的。
④走了一段路,我见日影渐渐西斜,估摸着在天黑前到不了家,想到这里离县城更近一些,干脆去县城住一晚,明天再步行回家。走到县城,已是万家灯火,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与我住同一房间的是邻镇一个做皮毛生意的大哥。大哥很健谈,给我讲了许多行业趣闻。我也聊起自己的村庄、家庭。
⑤第二天出门吃早餐时,居然遇到了同学。他说他的父亲今天要到我们乡调研,可以把我捎回去,我自然高兴坏了。想到住宿的押金正好抵一晚房费,我便决定不再回旅馆,直接去同学家。那袋洋葱,早已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⑥回家之后,母亲询问二姨家的情况,我把看到的、听到的一五一十地告诉母亲。母亲为妹妹没有尽头的苦日子怅然叹息,看到我两手空空地回来,也没有多问。这时,那袋洋葱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怎么把洋葱给忘了?那可是二姨的一片心意呀!我内心慌乱。怕母亲责怪,便什么都没有说。
⑦我深深地自责,充满了对二姨的愧疚。
⑧原以为那一袋洋葱会像一粒小小的石子,落入岁月之河,再无人提及。出乎意料的是,三天后,一个陌生男子来到我家,他手里拎着的正是二姨给我的那袋洋葱。原来,他是邻村村民,到县城皮毛市场卖羊皮时遇到了与我同屋住的大哥。大哥那天晚上回到旅馆,发现了那袋洋葱,意识到我忘记带回家了。于是第二天在皮毛市场做买卖时,到处打听谁是我们村的,终于遇到了邻村的这个男子。那位大哥回忆起我聊天时提及的住址、姓氏,一一告知男子,拜托他把洋葱送到我家。看到洋葱的那一刻,我的脸烧得通红,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扎进去。
⑨得知了原委,母亲连声致谢,并拿出五个洋葱执意塞给他。来人摆摆手,如释重负般地微笑着说:“我没有辜负陌生人的信任,东西捎到我就放心了。”我打开装洋葱的袋子,数了数,十二个,一个都不少。那天晚饭,我们吃的是洋葱炒肉。洋葱爽口,格外清甜。
⑩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唇齿间似乎仍萦绕着洋葱的清香。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8日,有改动)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从忘记洋葱到最终吃到洋葱炒肉的心理变化。(3)、联系上下文,根据括号里的要求,揣摩下列句子。(1)只见四十出头的二姨,鬓角已染上厚厚的霜雪,眼角爬上了深深浅浅的鱼尾纹,曾经红润光洁的皮肤也晦暗了许多,手指因长期劳作弯曲变形。(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2)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唇齿间似乎仍萦绕着洋葱的清香。(揣摩句子的深层意蕴)
(4)、读完文章,你也许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亲情、信任、责任、善意、感恩……请结合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围绕一个或两个词谈谈体会。 -
4、旧岁如同一叶扁舟,渐渐驶向远方的港湾:新年宛如朝阳,带着希望与温暖照亮新程。让我们徜徉古诗文的海洋,采撷含有“年”字的名句。
(1)曹操高歌“ , ”(《龟虽寿》)来表达自己虽年迈,但雄心未泯,仍然老当益壮,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气概。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解释自号“醉翁”的原因时写道:“ , 。”表现出了他的真性情。
(3)诗人王湾用“ , ”(《次北固山下》)来写景说理,揭示了新旧交替,希望常在的人生哲理。
(4)丙辰中秋,苏轼饮酒赏月,忽发奇想而问天,“ ,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引发对时空转换的遐思与慨叹。
(5)陆游蛰居乡野,以“ , ”(《游山西村》)来描写山村丰收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品性。
-
5、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衔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5年2月6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湖北武汉逝世。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黄旭华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以淡泊名利、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旭华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事迹对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有深刻的启发。
②在学习中,我们应培养爱国情怀,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③还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传统,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④要培养坚韧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轻言放弃,要有“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决心和勇气。
⑤此外,我们要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③④⑤① -
6、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题目。
标题:____________
2025年2月10日,临夏州文化馆举办“庆祝临夏州文化馆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贺新春书画笔会”,以书画的形式庆贺乙巳蛇年新春,马尊贤等州内知名书画家参加。与名师为伴、以书画寄情怀、以翰墨颂新象。此次笔会旨在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州文化馆60年的辉煌历程,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张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 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
(1)、请给该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7、“春联送暖,文化过年。”小夏想送给语文老师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帮小夏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蛇舞新春,粉笔一支书锦绣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师怀壮志,讲台三尺育英才 B、杏坛焕彩,讲台三尺育桃李 C、解惑答疑,一张巧嘴添乐趣 D、传道授业,热血满腔铸师魂 -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临夏的发展一路向阳,满是温情,为临夏的年味注入了全新活力,让它愈发醇厚悠长。①临夏的年味,藏匿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里,闪耀在东郊公园的灯展里,绽放在除夕夜的烟花烂漫里。临夏的年味,飘逸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丰盛地道的年夜饭,特色的河州美食,让阖家团圆的时刻更加温馨。临夏的年味,也嘹亮在悠扬的“花儿”歌声里,唱出了团圆与盛世,传递着临夏人民内心深处的幸福与满足。临夏的年味,还在游子归乡的路途上,在孩童天真无邪的笑脸上,在老人慈祥关爱的目光中。如今的临夏,已然成为我们心中最喜欢的样子。
(选自“临夏市文旅之声”2025年02月01日,有删改)
春节,因继承传统而富有灵魂,因与时jù进而富有生命。乙已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更浓了,在传承和发展中厚植春节文化内涵。②祭灶扫尘、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拜年,既蕴含着中国人“和顺和睦、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又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好愿景。当舞龙舞狮翻腾跃动,当剪纸窗花映红游子笑靥,当木版年画点染丹青,当“福”字墨香氤氲……传统的年味就在这些喜庆祥和的符码中升腾。年味更暖了,团圆是中国人最暖的年味,而今千家万户都能过上平安喜乐的团圆年。年味变“洋”了,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让世人在感受“何以春节”中,读懂“何以中国”。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2日,有删改)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飘逸 与时jù进
(2)、“升腾”的含义主要有:①指腾跃,(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②引申为涌出、爆发出。在“传统的年味就在这些喜庆祥和的符码中升腾”中,该词运用了引申义。这个词的近义词有“”和“”和“腾跃”等。(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烟花烂漫”“张贴春联”“美好愿景”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画线句①运用了排比,增强了节奏感和表现力,突出了临夏年味的多重形态。 C、画线句②是复句,由句中关联词语“既……又……”可确定本句是递进复句。 D、“乙巳”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2025年央视春晚主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就巧妙融合了地支。 -
9、【实践·在活动中成长】
在青春之旅开幕式上,同城中学学生会拟邀请校长参加启动仪式并致辞。请结合海报信息,以学生会的名义给校长写一封邀请函。
要求:①语言简明,大方得体;②不少于50字。
-
10、【结伴·谈笑有鸿儒】(1)、以下是对于旅伴的认识与选择,你认为填写在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的旅行可以随意地走走停停,凭兴而起,随心而往。但面对未知的旅途,倘若身边有一个合适之人结伴同行,也不失为一个优良选择。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旅伴,那就证明你的本次旅行已经成功了一半。
①在很多人眼中,结伴出游本质上是为了合乎经济原则、坚持安全至上、贯彻团队精神
②同样被波光粼粼的水面吸引,身边之人却只想着如何一品传闻已久的西湖醋鱼
③ 这样一来,便与刘禹锡所言的朋友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背道而驰了
④其实不然,不论你一开始基于何种原因寻求旅伴,都应将志趣相投作为考核的第一要素
⑤试想,倘若你面对西湖美景时,不禁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A、①③⑤②④ B、①④⑤②③ C、⑤②①④③ D、⑤②③①④(2)、几位旅伴为了交流方便,建立了一个群,但是没有群名,你觉得下面最适合作为群名的一项是( )A、及笄之伴 B、豆蔻年华 C、少男少女 D、束发速达 -
11、【访胜·好入山水游】古人的探访,使一些景点时至今日仍带有丰厚的人文内涵。结合你的古诗学习填写下面表格,为目标人群完成景点推荐。
景点
相关诗文
出处
推荐人群及理由
江西
文天祥纪念馆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①。
文天祥
《过零丁洋》
推荐给性格刚毅的小语,因为文天祥曾望着零丁洋发出了愿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豪情壮志。
杭州西湖
② ,
③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推荐给喜欢踏青的小文,因为钱塘湖早春繁花似锦、绿草茵茵,适宜去踏青。
安徽陋室
无丝竹之乱耳,
④
刘禹锡
《陋室铭》
推荐给追求宁静致远的小航,因为⑤
杭州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⑥
王安石
《登飞来峰》
推荐给自信向上的小丽,因为⑦
湖北赤壁
⑧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推荐给寻求机遇的小景,因为没有东风的助力,周瑜不一定能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这让人明白机遇造就人才。
-
12、【探源·行始于足下】
①“旅”字的部分字形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②《说文解字》中“旅”的释义: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③旅行,起初作为一种社会行为(dàn)____生于我国。在殷商,人们习惯用“旅”字专指当时最火热的一种旅行————商旅。直到后来才逐渐将单纯的旅行与商旅、公差等功利性旅行区分开来。
④目前我国所公认的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是《诗经·郑风·溱有》,讲述了少男少女的春游之乐。随着时代的变迁,旅行开始与人生联系在一起————它见证了孔子、徐霞客的跋山涉水,见证了李白、谢灵运的放荡不(jī)____,见证了郑和、张骞的蹉跎岁月。其实,一旦迈上旅途,每个人都只需做心无旁骛的自己,让青(sè)____的底蕴逐步沉淀人生的意义____。
(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汉字。(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昭然若揭 B、不言而喻 C、有目共睹(3)、画线句子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写出修改意见。(4)、对于以上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属于会意字,本义是指士兵追随着战旗行军征战。 B、《关雎》《式微》与我国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均出自《诗经》中的“风”。 C、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中的“商旅”二字应理解为旅行。 D、旅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丰富,主要是因为其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亲近。 -
13、【名著共同联读】(1)、策划组拟举办“名著联读”活动,请你参考以下示例,帮助策划组拟定阅读主题,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要求:所选书目与示例中的书目不重复。
【等待与希望】《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
【冒险与生存】《基地》《命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
(2)、小语同学不愿参加“名著联读”活动,他认为:临近中考,平时学习很忙,没有多余时间阅读;再说书中的故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他,120字左右。 -
14、【徜徉文字文化】小组在读书寻访时,对以下成语和文学、文化知识有不解,请你帮助他们。(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上,而是要深入思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B、她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人和蔼可亲,处事锋芒毕露 , 大家都喜欢跟她相处。 C、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演员把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栩栩如生 , 深受观众好评。 D、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的作品。(3)、根据律诗等有关知识,选出填入古诗《晚次鄂州》空缺处恰当的一项( )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____。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A、月斜楼上五更眠 B、心随明月到胡天 C、肠断青天望明月 D、万里归心对月明 -
15、【探访古人情怀】古人之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求国情怀
修身为人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感念亲情
② ,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忧国忧民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舍生取义
⑤ “?”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
精忠报国
⑥ “ ,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⑦“ , 。”古诗文中精忠报国的精神,渗透在中国人的血脉里,融入五千年的文化中。
-
16、【布置文化走廊】策划组计划在学校布置“读书文化长廊”,请你协助完成。
展板一:读书典故
展板二:读书名言
展板三:读书策略
囊萤映雪: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②____修辞之学使人善 bi àn③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国]培根
【精读与跳读】精读是细读,如“三调芭蕉扇”展现了孙悟空疾恶如仇、正义勇敢的形象,可精读。跳读是主动地舍弃以求更高的效率,如《西游记》中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可跳过。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
④____
①____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北宋]苏轼
【摘抄与笔记】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的内容,笔记可以是提要,也可以是心得。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可以摘抄有关保尔面对磨难的句子和内心独白,更好地理解保尔坚韧不屈的钢铁意志。
(1)、仿照示例,请在①处补充一则“读书典故”。(2)、请在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拼音或汉字。(3)、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结合名著,在④处补充一则读书策略。 -
17、【设计宣传海报】宣传组根据活动内容设计了宣传海报,请你完善。(1)、宣传组海报两侧加上一副对联。上联是“阅水读山,清风展卷书声远”,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一个最适合的下联。( )A、书林漫步,读书展卷志高远 B、吟今诵古,妙笔生花名士多 C、读书悟理,书海求真贵在勤(2)、为更好地营造阅读氛围,吸引同学参与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桥是文化的,她以自己的卓越风姿,无声讲述着自己的文化故事;桥是智慧的,她以自己的稳重平和,抚慰我们经历风雨时受伤的灵魂;桥是温馨的,她与我们朝夕相处,见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成长;桥是心灵的,她沟通你我,让我们彼此心意相通,携手共赴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选择以下一个任务进行写作。
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叙写一个自己与桥有关的故事。
任务二:选择现实中的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桥之美的文章。
任务三:以“桥”为话题,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师生姓名等。
-
19、为了更多地了解桥的文化,“桥之情怀”小组收集了有关桥的阅读材料,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甲】游高梁桥
[明]袁宏道①
花时晴色酿芳原,出郭犹如出楹猿。雾质风梢新柳缕,皴皮②瘦骨老藤根。
红云尾变知鱼热,碧缬纹繁觉水温。耳听碧流心翠岭,简谈恰已到山门。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②皴皮: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
【乙】游高梁桥记
[明]袁宏道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①皆见。精蓝②棋置,丹楼珠塔 , 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鼠,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跌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祥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注】①鬣:某些兽类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②精蓝:佛寺。
(1)、学习小组在阅读《游高梁桥记》时,在字词上遇到了困难,请你试着用以下方法帮助解决。语句
方法
释义
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
成语推断法:目不暇接
①
精蓝棋置
课内迁移法: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
与之语
查阅词典法:①谈论、说话;②言论;③告诉
③
(2)、请结合下面语句,展开想象,向同学们介绍高梁桥美景。①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
②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3)、【甲】诗写景独特,请从语言或修辞角度赏析诗句“雾质风梢新柳缕,皴皮瘦骨老藤根”。(4)、高梁桥被称为“京师最胜地”,【乙】文中哪一处内容最能体现古人游兴高涨。请摘录相关语句并与同学分享你的鉴赏体会。(5)、袁宏道在《游惠山记》中说自己“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虽霜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甲】【乙】两文哪些内容也可以印证袁宏道这一说法,请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所得。 -
20、围城悦读会开展读书活动。此次活动以“赏读文学作品,感受桥之魅力”为主题。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故乡的桥
谭 谈
①近日,故乡一座古桥复修竣工,友人发来请柬,要我回去看看。猛然间,这触动了我儿时有关桥的记忆……
②这座桥,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看到的桥。它是我去外婆家的必经之地。
③从有记忆时起,我第一次看到它,觉得它是一栋房屋。只见这座盖着黑黑瓦片的屋子,立在一条小河上。真奇怪,于是扭转头去问妈妈:“这栋屋子怎么建在河面上呀?”“这是一座桥,一座屋桥。落雨天,可给过路的人避雨。热天里,可给赶路的人歇脚,桥立在河面上,风大,凉快,就像建在河面上的亭子。”妈妈说。从此,我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世间还有这样的桥,兼供路人过河与歇脚,有桥与亭的功能。
④大了后走南闯北,见识广了,我才知道这是风雨桥,也叫屋桥、花桥。叫它屋桥,顾名思义,它上面盖了瓦,像房屋。叫它花桥,是因为这种桥的廊柱、屋檐上一般都画有花(画)——我们那一带把画画叫作画花。这种桥,体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也是一种文化标志。
⑤我故乡建这座桥的地方,就叫作花桥。是不是因为建了这座花桥,因桥名地,把桥名变为地名了呢?不得而知。但这里大一点的地名,叫作洞冲。两座山脉之间,形成一个长长的峡谷。洞冲就在这个峡谷里。又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姓谭,所以又叫洞冲谭家。尽管我老家的村子,早已属涟源市的另一个镇了,但到外面,我还是按老的讲法,对外人说,我是湖南涟源洞冲谭家的。
⑥十来岁的时候,我到过离家二十里地的桥头河。在我儿时的见识里,那是一个大地方,好多好多的房子挤在一条河边。后来我才晓得那里叫镇。那次在桥头河镇上,见到了一座石孔桥。桥挡头,有一个老头煮了一大锅南粉(红薯粉)在卖,两分钱一小碗。妈妈给我买了一碗,味道鲜美极了。这大概是肉汤或骨头汤煮的。这份记忆,几十年了,还暖暖地留在我的心头。想到这里,一首小时候常唱的儿歌,又涌了出来:“白米饭,肉汤淘,叩十二碗还肚滑(不饱)……”多么温馨的儿时记忆啊!
⑦到了十三岁,我去县城蓝田读初中。蓝田的涟水河上,也有一座石孔桥,叫蓝溪桥。桥墙头有一家面馆,特有名。做出的面,特别好吃。可是当时家里穷,兜里没有钱。记得当时的肉丝罩子面,每碗一毛八分钱。最便宜的光头面,也要一毛钱一碗。自己真想去尝尝,于是邀了一个同学,每人出五分钱,合买了一碗光头面,一人分一半。那味道,至今还留在心里……
⑧这一天,是2024年元旦,一个好日子。天气真好啊!暖阳高照,意风和畅。已是隆冬,却暖意融融。修复的花桥,屹立在河面上,威武挺拔!披红挂绿,一桥喜气。河岸两边,一个个彩球,拖着一幅幅巨型喜庆标语,从空中落下。彩幅标语悬挂的两边山坡,立着一栋一栋的崭新的农舍。每一栋都亮丽、别致,造型也都有特色。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乡村新气象啊!而此时此刻,那些住在新屋里的人,都往桥边、河边走来了。放眼看去,河乐了,山乐了,田园乐了,人乐了。整个山村,十里洞冲,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⑨竣工庆典的会场,就设在刚刚复修竣工的新桥一侧的河岸。此时,桥边,河边,村街边,人潮涌动。十里洞冲沸腾起来了……
⑩相会在这里的人群,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闪动在阳光下的,都是笑脸!不少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在摄像。我看到,一个七自老妪,也举起手机,在熟练地摄像,拍短视频。虽然脸上布满了皱纹,但她的每一条皱纹里,几乎都溢满了从内心沁出的甜蜜的笑容……
⑪主持人邀我上台讲几句。我面对着这座四百八十多年前修建、如今复修并威武地立在自己面前的花桥,面对一片欢乐的乡亲父老,动情地说:
⑰“这座桥,是四百八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宗建起的,是我们十里洞冲的文化标志、历史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特意从省城赶回来,为你们喝彩,为你们叫好,为你们鼓掌,为你们点赞!”
⑬故乡的桥,一头连着祖先,一头连着子孙。
⑭故乡的桥,骄傲的桥,幸福的桥!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月22日,有删改)
(1)、【桥·内容】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桥的廊柱、屋檐上一般都画有花,是作者家乡人的独创,体现了他们祖先的生活智慧,成为当地的文化标志。 B、作者的家乡,因为花桥而命名,洞冲也是也用类似方式命名,可见地名的命制有时和当地的建筑、地理等相关。 C、作者对桥头河镇的石孔桥印象深刻,是因为妈妈让作者在那里品尝到家乡的美食,让自己的童年充满温馨的记忆。 D、蓝溪桥墙头面的味道至今让作者记忆犹新,是因为那时家里贫穷吃一次面难能可贵,吃面见证着同学间的友谊。(2)、【桥·语言】请你参与讨论并解答下面两个问题。⑴河乐了,山乐了,田园乐了,人乐了。(第⑧段中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⑵我特意从省域赶回来,为你们喝彩,为你们叫好,为你们鼓掌,为你们点赞!”(第⑫段这句话中“喝彩”“叫好”“鼓掌”“点赞”,从内容上看,意思似是重复的,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啊?)
(3)、【桥·写法】本文是如何围绕“故乡的桥”精心选材布局,体现出散文“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这一特点的?请你分析本文的结构思路。(4)、【桥·主旨】作者最后说:“故乡的桥,一头连着祖先,一头连着子孙。故乡的桥,骄傲的桥,幸福的桥!”如何理解?请你就此写一段点评文字。(5)、【桥·拓展】桥
艾 青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
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
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
于是产生了桥。
苦于跋涉的人类,应该感谢桥啊。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
桥是乘船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6)、桥不仅仅只是连通土地用于交通的桥梁。艾青诗中,诗人赋予了“桥”新的含义。请你结合下列任一名著中的故事内容,阐述是如何体现艾青诗所述“桥”新的含义的。①《西游记》唐僧团队取经故事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与达雅
③《简·爱》简·爱与罗切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