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从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我们获益匪浅。如果让你选择文中某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指导你对于“立志”与“学习”的认识,你会选择哪一句?请简要说明理由。
  •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诫子书》中“”提出了修身养德的方法是“静”与“俭”。
    (2)、诸葛亮用“”一句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
    (3)、“”一句说明了过度享乐、消极怠慢与冒险草率、急躁不安都不利于修身养性。
  • 3、写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1)、非学无以广

    古义:    今义:

    (2)、淫慢则不能

    古义:    今义:

    (3)、躁则不能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4)、意与日

    古义:    今义:

    (5)、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无以成学

    原意:志向。句中意:

    (2)、形容词用作动词

    非学无以广

    原意:宽阔,广大。句中意:

    (3)、形容词用作名词

    非宁静无以致

    原意:远大。句中意:

  •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
    (2)、非学无以广
    (3)、淫慢则不能励精
    (4)、险躁则不能治性
    (5)、悲守穷庐  
  • 6、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和“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中的“宁静”和“险躁”是一对反义词。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行                择其善者而从 B、非淡泊无明志            可为师矣 C、淫慢则能励精            学而思则罔 D、将复及                    水澹澹
  •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        陈太丘与友期 B、非淡泊无以明        博学而笃 C、与日去        味深长 D、将复何        望尘莫
  • 9、下列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学须静也 B、意与日 C、无以成学 D、躁则不能治性
  •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zào)    以养德(jiǎn) B、慢(yín)    君子之行(fú) C、(pō)    年与时(chí) D、落(kū)    悲守穷(lú)
  • 12、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人们的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 13、“母亲,天下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从我们呱呱坠地那天起,母亲就一直陪伴着我们,用爱呵护着我们成长。母亲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母亲是值得我们永远感恩的人。某中学七年级(2)班拟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前,班主任要求每位同学给自己的母亲制作一张感恩卡,并写上一句话,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写出你想说的话。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一幅图片和“孝”的古文字(如右图),请你来猜猜“孝”的本义。

  • 14、散文诗是诗和散文的结合,它凝练灵巧,富有情韵。阅读下面一组散文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悦》组章
     林莉

    晚霞与红蜻蜓

    ①你是否还记得一只红蜻蜓?

    ②它在路边的草丛、荆棘、石块之上停留,翅膀张开,像一个秘密飞行器。

    ③你是否和它一起捉迷藏?

    ④蹑手蹑脚走在它身后,捏起指尖,想要捉住它。但无论你脚步多轻巧,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扑向它,它却呼啦一下腾空而起,飞得远远的。

    蜻蜓很古老,它从杨万里的诗里飞出来时,已有890岁了。它停歇在一枝荷的花苞上,网叶形的翅膀,剔透,薄而明亮。玛瑙一样,琥珀一样。

    蜻蜓其实也很年轻。当它从记忆里飞出来,你会想起那些已经流逝的时光和人事。它们的翅膀划过微甜的空气,红光一闪。世界瞬间明媚起来。它们像信使,带来了好消息,充填着空虚和暗淡的光阴。(批注1:为什么这两段话读起来那么吸引人? 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⑦暮晚之时,落日又红又圆,烟霞绚烂,蜻蜓在其中飞舞。

    ⑧那时,你也许和谁在一起漫步,烧红的天空使你们惊讶又惊喜。你们对还未到来的相信并憧憬着。

    ⑨也许,你独自一人,当霞光落在你的肩上,你的内心安宁、低徊。

    ⑩你看见,蜻蜓飞进一团火焰中,在生命的信笺上,如一枚最有趣的闲章。

    桂花开

    ①今年的桂花开得晚,持续的时间也短,开放与凋落仿佛也只是一瞬间。像是心里的某一个小念头,含着淡淡的香,不需他人察觉、分享。

    ②收得一小篮子的新鲜桂花,放到凉开水里清洗,拿来竹匾、纱布,将洗净的花撒开晾干,花干透后,一层花一层糖,层层匀好,叠压在青花瓷罐里。制作糖桂花的过程,心情愉悦。风吹动枝叶,什么事都不用去想,只醉心于这一时刻的专注,地面斑驳的暗影也在散发一种奇妙的香气。

    ③此时,活着是恰到好处的

    ④那个雨天,在一幢百年老房子前,木门上的铁锁和墙壁间的青苔相映成趣。庭院中一棵古老的桂花树缀满金黄花朵,潮湿的青石板铺满细碎花朵,香气游走。

    ⑤那一地落花,是恰到好处的

    ⑥那一寸欢喜和空寂,被花覆盖,被雨淋湿,也是恰到好处的。(批注2:三次出现“是恰到好处的”,作者眼里的“恰到好处”分别指什么呢?)

    归园田居

    ①山色绚丽,岭上多白云,黑鹰、啄木鸟、竹鸡、木莲、油桐花、杉、狐、白鹭、喜鹊,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

    ②鱼鳞瀑里住着一条龙,雨后彩虹里,还住着一条龙。

    ③一棵古松,遗世独立,一秒一秒把自己活成珍稀濒危物。树干上挂着一副蝉蜕,琥珀一样,深藏自灵魂的万籁俱寂。

    ④山中何所有? 山泉如故交,敦厚纯良。 山色斑斓呵,碧、彤、黛、黧、缟……照亮晚归人。

    ⑤山风与星子对弈,风动心不动。稗子草、茅茅草、狗尾巴草,迎着秋风不停窸窸窣窣。

    ⑥落日与山峰对弈,圆月与黑夜对弈,龙尾砚里的笔墨和山中绝色对弈。

    ⑦山峰如莲瓣回环。其下桐溪河、丰坞河和清溪河潺潺而动。

    ⑧星辰消隐之时,山体独自发光,浅蓝、湛蓝,无涯无际……[批注3:此章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同名,《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作者致敬经典,所写之物、所传之情是否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呢?]

    (有删减)

    (1)、挑战批注1,赏析语言。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画线处文字。(提示:可从用词、手法、段落结构、整体风格等角度入手)
    (2)、解决批注2 的疑问。
    (3)、山河长卷,总有心之所归。请揣摩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诗意,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解决批注3 的疑问。
    (4)、对话作家作品,汲取文学能量。

    ①作者将这组作品定名为《〈喜悦〉组章》,请分别阐释三个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喜悦”。

    ②体会这组散文诗在内容选择、形式呈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创作散文诗的经验。

  •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年少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____;夏天里,____;秋天里,____;春天里,____。

    ①母亲就是月亮,映在我们的床前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 16、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分别用“令弟”“令妹”,等等。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

    A、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 B、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 C、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D、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
  • 1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人们响应政府号召,关门闭户,尽量不出行。小林同学总嚷嚷这样的生活太无聊,于是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小林爸爸决定在给孩子讲完《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举行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家庭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如果让你来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环节一:诚信成语大家举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诚信新闻大家看 

    环节五:诚信图片大家观 

    (2)、请写出一个与诚信有关的成语。    
    (3)、小林妈妈从网上搜到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并向家庭成员播报。(不超过25个字)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政府有关防疫要求,切实保障群众生活,防止疫情防治用品和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过快上涨,2020年2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经营者价格政策告诫信》,并与10家我区大中型商场超市签订价格诚信承诺书。 

    (4)、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漫画内容,揭示漫画寓意。   

  • 1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①____,【a】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②____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③____若用手指按住它的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c】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cán jí B、cán jǐ C、chán jí D、chán jǐ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畦 ②霄 ③倘 B、①洼 ②宵 ③倘 C、①畦 ②宵 ③徜 D、①洼 ②霄 ③徜
    (3)、该语段善用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a】处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b】处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c】处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语段中的“蝉”“油蛉”“蟋蟀”“斑蝥”都是昆虫,下列诗词句中未提及昆虫的一项是(  )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B、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19、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选项。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____是无法补救的。

    A、惨痛 B、哀痛 C、沉痛
  • 20、下面是小铭准备的活动开幕词,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小题。
        少年正是读书时。进入初中,我们跟着朱自清触摸春天,感受山之 lǎng rùn①____,风之轻柔;走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医生,学习他对工作jí duān②____负责的精神;认识整日劳 l ù③____、任劳任 yu àn④____的朱德的母亲,体会其人格的伟大……
        如果说散文、小说用人物、情节让我们认识大千世界,古代诗歌则借意象抒情言志。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⑤____,⑥____”,用鸿雁传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⑦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意象叠加的方法抒发了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⑧____,⑨____”,借“落花”意象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古人云:布衣暖,菜羹香,读书滋味长。正如《论语·雍也》中所说的“⑩____,⑪____”,倘若我们都能以读书为乐,那么即便是“饭疏食,饮水,⑫____”(《论语·述而》),也能感到幸福。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在书香中成长、成人、成才!
    (1)、根据拼音在①—④处填写正确的字词。
    (2)、根据语境,在⑤—⑫处补写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