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西游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请按照小说故事情节的顺序,给下面三个故事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①高老庄招亲                  ②大闹天宫                  ③鹰愁涧收白龙马

  • 2、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人物

    甲:

    乙:

    丙:

    相关事件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甲)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乙)却能够做成功。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丙)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1)、请根据材料,写出甲、乙、丙三人的名称。

    甲:     丙:     乙:

    (2)、不惑之年的鲁迅,为何会以如此深情的笔触怀念甲、乙、丙三人?任选一人,请结合材料或《朝花夕拾》中其他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3、熄灭

    刘心武

    ①那天中午我心里太不痛快了。我觉得心里头火烧火燎的。这次数学考试,我竟然丢掉了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第一名。考第一的是叶莲。说实话,以前她成绩一般,没想到了初三,她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这次竟超过了我!我心里头被火苗儿烧得发痛。

    ②这天放学后,我正收拾书包,叶莲突然过来说:“你这本习题集,太好啦!借我抄一晚上吧?”我一抬眼,才发现她正捧着我最珍贵的手抄习题集,那是考上科技大学的小表哥送给我的。我一把抢过来:“你干吗乱翻别人东西?”叶莲满脸通红:“我是从地上捡起来的……”“你这是偷看!”叶莲也恼了:“你这是什么态度!”她说完就走了。

    ③临近期中考试时,姥姥住院了,妈妈天天在医院陪护。考试那天,我早早就到了学校。没想到叶莲在打预备铃时才赶到教室,她眼圈好黑,昨晚准是熬了个通宵。这次考试,我很顺利地答完了试卷。

    ④考完试,我忙赶到医院。妈妈告诉我:“夜里,姥姥折腾得挺厉害。多亏有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姑娘,人家原本是来看快出院的舅舅的,看我忙不过来,便主动帮忙,天亮才走……”我忽然看到床头柜上有一个蔚蓝色的硬皮本儿,好眼熟。

    ⑤我拿起那个本儿,竟然是叶莲的。只见扉页上写着:“解几何题时加辅助线的技巧……”这正是我一直找都没找到的资料!昨晚帮妈妈照顾姥姥的是叶莲?她肯定是不小心落这儿的。我心里百味杂陈……

    ⑥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走到叶莲跟前,想道谢,却又说不出口。我索性掏出那个蓝皮本,说:“你的,我没有翻看……”她却说:“这是我专门为你抄的呀!早就想给你,可怕你不理我……前天我起初不知道那是你姥姥,后来知道了,才特意把本子留在那儿的……”叶莲惊异地望着我:“难道你没看见我给你写的字条?”我翻开本儿,这才看到字条:我们把资料合起来利用,不是可以共同进步吗?我觉得,生活中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你说呢?

    ⑦我愣住了,幸好这时上课铃响了,我赶忙回到座位。那张字条像一条小溪,熄灭了我心头的火苗儿。放学了,我头一个冲出教室。我要赶快回到家里,把我珍藏的习题集也抄录一份。只是里面夹的字条,我该写点什么呢……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叶莲所说的“生活中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是指什么?(写出三点即可)
    (3)、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4)、文章结尾说:“只是里面夹的字条,我该写点什么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我”拟写一张字条。(60字左右)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丁]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⑤覆:倾覆。

    (1)、《论语》是记录的一本书,宋代把它与合称为“四书”。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之者             (2)之者

    (3)思而不学则   (4)有敧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

    (4)、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 5、阅读下面的古诗,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 , 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情感)。
    (2)、“杨花”“子规”有独特的意蕴,这两种意象的出现在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 6、综合性学习:根据情境要求,完成任务。

    在学校的“文化科技节”活动中,小帆所在的班级承办了“头脑风暴”活动,小帆是这项活动的负责人。她在负责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她解决。

    (1)、小帆为现场比赛撰写了一段开场白,并请语文老师帮忙审阅。老师给她指出了两处问题,请你帮助她修改。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头脑风暴”活动现场。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小帆,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非常有趣的比赛。对于“头脑风暴”一词,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它指的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思考方式,通常是组织人们一起发散思维,产生大量的创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①这种方式__________可以激发创意、拓宽思维,__________可以促进团队合作。②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们能收获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的比赛即将开始,大家准备好了吗?

    问题一:句①的横线处如果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会使句意层次更清晰。请你帮小帆补写一组合适的关联词:………

    问题二:老师指出句②是病句,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2)、“头脑风暴”活动的决赛定于本周四的第八节课在多功能厅举行,小帆想邀请本班的数学老师于老师担任决赛的评委。假如你是小帆,你会怎么对于老师说?
  • 7、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在学校的“文化科技节”活动中,小轩参加了其中的“校园好诗词”活动。下面的古诗文默写是他遇到的第一项挑战,请你也加入挑战吧!

    (1)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2)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枯藤老树昏鸦,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论语》中的一些句子蕴含着学习的方法,例如“”告诉我们学习之后要按时温习;还有一些句子带给我们为人修养方面的启发,例如“一箪食,一瓢饮, , 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质,告诉我们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 8、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我校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节”活动即将开始,小明对其中的“书香画韵”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又担心自己做不好,对于是否参加活动犹豫不决。班主任张老师得知后,开导小明说:“成功的定义不仅qǔ jué于结果,参加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过程中的磨练。何况,老师相信你能做好!”听了张老师的谆谆教诲,看着张老师hé ǎi的面容,小明仿佛心中有了着落 , 下定决心报名参加了活动。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请你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能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晁盖道:“A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A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撷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

    小语从《水浒传》中截取了下面的内容,请你回答语段中的A是谁,并分析该语段体现出A怎样的形象特点。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季平安

    ①这么大的雪,小杨不会来了吧。

    ②一场雪封实了白露河两岸。白露河在这儿打了一个大深弯,河堤似鸟儿的双翼,大娘住在东边的翼尖上。

    ③小杨是她的帮扶责任人。他初来的时候,老太太生病躺在床上,一只干瘦炸毛的猫,在窗台上饿得有气无力地叫着。搂柴生火、舀水做饭,土灶被他烧得红红火火。这孩子说,他家住在这白露河上边十几里的南河湾,爹妈都在家里种着地。大娘喝完稀粥,问起南河湾一个远门亲戚,小杨还真认得。

    ④小杨说,大娘啊,现在政策好啊,没自来水,政府给你接,有病了,政府给你治,没钱花了,政府有低保,明个你申请个最低生活保障金……这我都知道,我老了,让我上敬老院,我舍不得这鸡鸭猫狗小菜园老果树,我身边少的是人啊。不是有我吗,明天啊我陪大娘去县城看病去。大娘笑了,小杨也笑了。

    ⑤从县医院回来,用大娘自己的话说,前一阵子是自己吓自己,本没得什么该死的病,还没到阎王爷收她的时候,腿弯也有劲了,腰板也直了,手也灵活了。每逢周六扶贫日,小杨都会过来,陪她拔拔草,挖挖地,种种菜,小菜园红是红,紫是紫,青是青,绿是绿,小鸭在池塘里扎猛子,小鸡振膀子能飞上树。小杨用生了锈的镰刀,把宅前屋后的杂草割得光光的,偏偏留下几丛野花来,剪下老枝,留下新头,花开得又大又旺。

    ⑥来一次,把院子打扫一遍,从河边挑来黄沙,把院子铺得平平坦坦。八月十五,小杨送来了一大盒子月饼,说是女朋友从大城市里寄来的,一共两盒,送给他爹妈一盒,带来这一盒。

    ⑦元旦前,小杨匆匆忙忙来说,大娘,我这段时间有点小事,顾不上来了,有事给我打电话。小杨给大娘买了个老年手机,教会了大娘一个动作,摁住键盘上的“1”不动,小杨的手机被拨通了,铃声愉快地响了起来。只顾学手机充电、接听、拨打电话了,还没问小杨啥事,小杨走得没影了,大娘撵到村部也没追上,这孩子太急了。驻村的工作队员嘻嘻哈哈地告诉她,能不急吗,小杨要接他女朋友回来结婚了。

    ⑧总得给他们做点啥。大娘有了心事,老了不中用了,做点啥呢?大娘想起她年轻时的一件老活计来。她在老木箱子里扒出了牛皮纸包,呈现出五彩丝线来。拿出几根针,穿上不同颜色的丝线,心,渐渐向记忆打开;手,渐渐灵巧起来;脸,渐渐泛起了喜色。她要把我们春天的草绿,夏天的花红,秋天的天蓝,冬天的雪白,一针一线地绣出来。小杨来时,她总悄悄地把活计藏起来,她守着她的秘密,心里是满满的温暖。

    ⑨小杨说今天来给她送对联。这么深的雪,可能过不来了。天晴了,白露河滩里跳荡着各式各样的光,晃着大娘的眼睛。一转眼,敞开着羽绒服,脸上淌着热汗,头上冒着热气的小杨站在了她面前。小杨让大娘到厨房里烧水打面浆。他开始揭掉旧春联,刮擦干净门堂门框,等大娘把热腾腾的面浆端来,小杨先找出一张横联贴在了门上方。扯端正拍平实了:四季平安。四季平安,大娘念叨出声来。小杨一愣,从高凳子上跳下来:大娘你不是不识字吗? 大娘从屋里端出一簸箩花花绿绿的物件来:小孩的花顶帽、红肚兜、凤头单鞋、虎头棉靴……每件上面都绣着“四—季—平—安”!

    (选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杨为大娘做了哪几件事。
    (2)、小说中的大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文段②写了大娘的“猫”,文段⑤又写了大娘的“菜园”,有什么用意?
    (4)、结合材料谈谈题目的作用。
  •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 , 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 , 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熹没 , 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释】①亟(jí):危急。②同安:地名。③没:同“殁”,死。④训说:训释解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趋百里外

    ②未尝稍辞色

    ③尝熹曰

    遍交当世有识之士

    (2)、下列句子中和“无从致书观”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书假余 B、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C、研究圣贤之经训 D、物喜不以己悲
    (3)、请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吾即死,汝往侍之,而惟其言之听。

    (4)、真正的“为学者”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从以上两文中简要概括。
  • 13、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破阵子》是一首壮词,既有梦境中麾下分炙、等豪壮场面的描写,也有现实中“”的悲壮的感叹。
    (2)、“梦”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本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都写到了梦。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借“梦”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14、传统文化与国潮元素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搭上新的载体,释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无穷魅力,请你用诗文佐证。

    国潮契合了中国审美,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我们旅游时能体会到“醉翁之意不在酒,①。② , ③”(欧阳修《醉翁亭记》)的闲适惬意;在舞台剧中感受到“④ , ⑤”(李商隐《无题》)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在一些文创产品中,体会到“⑥ , ⑦”(苏轼《水调歌头》)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从文化作品中感知到范仲淹“⑧ , 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人生信念。国潮从“古”至“今”,是中华文脉的传承载体,传达着社会情感和时代新风。

  • 15、在异彩纷呈的小说人物画廊里,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恪守礼教的闰土;辛苦①zì(     )睢、尖酸刻薄的杨二嫂;生活拮据、谋求改变的菲利普夫妇; 、英雄末路的杨志;“②心无旁(     )”、醉心功名的仕林小丑范进;神机妙算 的经世奇才诸葛亮。凭借着超凡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小说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1)、将①②处对应的汉字或拼音填写在相应位置。

    ①zì睢                      ②心无旁

    (2)、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A运筹帷幄       B.悲苦麻木       C.壮志难酬

            ④       ⑤

    (3)、划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B、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马克·吐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白话长篇小说。 D、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5)、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仿照下面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一项活动。

    (1)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2)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3)

  • 16、按要求作文

    假如你有机会可以做老虎、狼、小鱼、小鸟等动物中的任意一种,你会经历怎样的奇遇呢?

    请将“_______奇遇记”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入一种动物),构成你的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600字以上,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原来,你叫蜀葵

    ①你,你叫什么花?

    ②你长在我少年的记忆中,长在道路两边,长在坟地,长在垃圾边,长在不为人知的任何一个角落。野生的你,这样散落,有些随意,甚至有些落拓。

    ③你的花也贱,粉艳艳,白灿灿,带着稍微庸俗的表情——你哪有莲的清高,你哪有梅的孤傲,你哪有兰的清幽……

    ④你就是你,风一来,就吹来了种子,就发芽,就开花,就怒放。怎么可以这样?然而,你就是这样的你。你根本不需要等待人们来小心翼翼培育花籽,不需要浇水培植,不需要更多的关爱——随便给你一个角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开得这样铺天盖地。

    ⑤谁也不曾理睬你。你太普通了,太普遍了,到处都是。你一意孤行地怒放,开呀开。农村里叫你“麦收花”,一到麦收,房前屋后全是你,一开就一片。有人还会嫌你碍眼,把你拔了去。可是,还是有散落的种子,没过几天,你又长得一丈高了。

    ⑥“这花命贱。”他们说你。

    ⑦有人叫你一丈红、熟季花、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都太洋气了。乡亲们都叫你“大熟仙儿”,这说法多接地气。

    ⑧没有人注意你。再喜欢花的人,也不会把你掐几朵插在瓶子里,你是没品相的花。可是,怎么会?不种你,不管你,你就开得这样灿烂?像随意写在夏天的草稿,把整个夏天全涂抹了。

    ⑨盛开,是你最接近自己生命本质的一种展现形式。你知道,努力盛开是植物的本分。

    ⑩那些无法告诉别人的心酸,那些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那些被轻贱、被鄙视的刹那,其实,你都知道。然而你依然如故。你像上不了台面的小情小调,像人们随意哼唱的小曲儿,像没有上过纸质的一种文字,就这样随意地花开花落了。

    ⑪破旧的水池中,颓废的花坛里,没有别的花,她们都太脆弱了。只有你,不嫌脏不嫌乱,不嫌这嫌那,只一大片一大片地开着。摄影师不拍你,画家不画你,诗人不写你,你却偏偏成为一片不被注意却又不得不让人注意的风景。

    ⑫是有些心酸了——当写下这些盛开的坚持。

    ⑬看梵高一封一封写给弟弟提奥的信,忽然想起你。在信中,他虽然也谈了一些艺术见解,但更多的是钱。他腼腆而羞涩地说着自己的窘况,甚至是求自己的弟弟再给自己寄些钱来……每读到这,都会眼睛酸涩。生活都快难以维持的岁月里,梵高艰难地坚持着,不曾被谁注意。谁会想到多年之后,那熠熠生辉的名画是出自这样的人的手呢?

    ⑭都是和你一样的命贱。哪怕没有阳光,哪怕都是嘲笑打击,哪怕别人说你是傻花一朵,哪怕开了一世都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开过,以最旺盛的生命力。有人看你,你开。没人看你,你仍然开。你开给自己看,开给光阴看。

    ⑮尽管乡亲们习惯叫你“大熟仙儿”,但其实你也有专属于自己的植物学名。你的名字叫蜀葵。亲爱的蜀葵。原来,你叫蜀葵。你有你自己的名字——正如同你有你自己的坚持。你,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

    ⑯开吧开吧,蜀葵!

    (摘自雪小禅《那莲,那禅,那时光:原来你叫蜀葵》)有删改)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画线句。
    (2)、文中多次将蜀葵与其他物、人进行比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从选文第③段和第⑬段中任选一段简要分析。
    (3)、第⑪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不被注意”和“不得不让人注意”是否矛盾?为什么?
    (4)、文中的蜀葵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选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 18、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鲜活丰富的故事描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请你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个人物形象,结合具体事件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要求:叙述相关内容,概括形象特征或点明情感,100字左右)
  • 1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绳绳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其二)

    注:①田子:战国齐宣王的卿相。②金:铜属货币。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④馆:房舍,这里指家里。⑤其:还是。⑥造:到……去。⑦宜:多。⑧绳绳mǐn mǐn:小心谨慎。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去                    即田子罪 B、骂父                    安得此金 C、相委而                    子其 D、君与家君日中             不而遇
    (2)、对文中两处划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拉陈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门去。
    理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元方之前的话让友人惭愧进而示好于他,但元方“入门不顾”,进一步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自尊,表现元方正直率真的性格特点。
    B、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翻译: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
    理解:结合上下文看,田子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希望(田子)做卿相要好好吃饭,像这样做官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孝子对待父母只要诚心尽力就可以了。
    (3)、从上面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家长自觉不自觉的举止言行,都对子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元方的父亲用“”的做法影响儿子:要(品性方正)坚持原则,信守诚信;田子的母亲用“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等语言教育儿子:
  • 20、(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 ,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中说:“。”这两句阐明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诗中有很多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请从自己积累的这类诗中选择两句,你选择的是“”。(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上一页 190 191 192 193 1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