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岑参

    ①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天宝三年及第。累官左补阙、起居郎,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表置安西幕府 , 拜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辞罢。后终于蜀。参累佐戎幕 , 往来边塞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寨堡,无不经行。

    ②参博览史籍,尤工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诗调光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常怀逸念 , 奇造幽致 , 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笔,人辄传咏。

    ③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 , 赤心为国,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有集十卷行于世。

    (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释】①文本:岑参的曾祖父,唐太宗时的功臣。②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③左补阙:官职名,后文“起居郎”“嘉州刺史”也是官职名。④杜鸿渐:唐朝宰相、散文家。⑤安西幕府:唐代在西域设置的府衙。⑥累佐戎幕:长期在军营幕府任职。⑦征行:征途。⑧逸念:超脱世俗的想法。⑨幽致:幽深的情致。⑩高适:唐代边塞诗人。⑪至德:唐肃宗的年号。⑫裴休:唐朝中晚期名相。⑬识度清远:见识高远。⑭献替: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别称还有“登科”“折桂”等。 B、“缀”本义为“缝补、缝合”,引申义为“连结”,“尤工缀文”中的“缀”为本义。 C、“故”有“缘故”“所以”“故意”等义项,“故常怀逸念”中的“故”为“所以”的意思。 D、“每篇绝笔”中的“绝”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陶渊明)中的“绝”意思不同。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 B、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 C、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 D、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

    (4)、请结合本文及前面的诗歌,探究岑参被称为“大唐真正的西域诗人”的原因。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国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释】①碛中作:在大沙漠中作诗。②岑参:唐代边塞诗人、曾两次出塞,其边塞诗雄浑壮丽。③走马:骑马疾走:④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诗人行进在沙漠中的情景,于叙事写景中寄寓情感。 B、第一句从空间落笔,“走马”二字凸显了行程的紧张,“西来”点明行进方向。 C、第二句从时间落笔,描写了诗人离开家乡多年之后才见到大漠月圆之景。 D、最后两句以一个设问写沙漠中的军旅生活,描绘出荒凉无际的边塞风光。
    (2)、请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感。
  • 3、假如你是“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的讲解员,请你依据下面资料为光明中学的学生介绍这个科技作品。

    科技作品名称

    系统构成

    工作原理

    AI宿舍——智能晚寝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基于单片机编程和传感器技术制作。它由两部分构成,寝室端的装置负责监测。宿舍管理员端负责接收提醒。

  • 4、小望同学看到科技节的盛况,挥笔写下上联,下列最适合作为下联的是(     )

    上联:科学普及实现强国梦

    下联:______

    A、蛇年大吉尽展新春福 B、技术振兴迎来盛世春 C、深入研究知识多创造 D、学知识增才干长见识
  • 5、学校制作了“科学家精神”主题宣传展板,请根据下面“人物卡片”中的信息补全展板中相应的内容。

    人物卡片

    李四光:投身祖国建设。为国解难,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之父”在旧楼住了48年,别人想为他写传记。他坚决反对。

    于敏:创造性地使用了“于敏结构”。为氢弹后续的小型化、实战化奠定坚实基础。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为完成任务,三位航天员不断磨合,协同配合,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展板栏目设计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填写人名)

    淡泊名利

    于敏

    团结协作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

    ……

    ……

  • 6、下面是小城同学聆听科技馆馆长讲座后的即席发言,其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同学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李馆长!②通过本次讲座,大家了解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明白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③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不断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④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在我们班将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⑤请同学们务必参与,否则后果自负!

    A、第②句中问号应改为句号。 B、第③句中的“提高”应改为“加强” C、第④句中“在我们班将开展”应改为“我们班将开展”。 D、第⑤句应改为“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 7、古诗文默写

    爱国情怀与自强不息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众多科学家秉持着①“”(《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突破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他们也凭借②“”(《行路难》李白)的自强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 8、下面是小望同学在科技节开幕式发言稿中的一段话,其中对加点字词的读音、字形或词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科技之光熠熠生辉 , 照亮了曼曼历史长河。想要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持之以衡的探索是不二法门。团队协作与个人钻研相辅相成 , 共同推进科技的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的海洋里潜心钻研,还须在实践中不断磨励

    A、“熠熠生辉”的“熠”读“yǔ”,“潜心”的“潜”读“qiǎn”。 B、“曼曼”应写为“漫漫”,“建树”的“建”应写为“见”。 C、“持之以衡”的“衡”应写为“恒”,“磨励”的“励”应写为“砺” D、“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在这里使用不正确。
  • 9、请以“我与语文的那些事”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在广阔的世界中,“家”像一个房间、一条路、一个礼品盒子,甚至一盘菜。岁月蹉跎,但岁月美好而温暖。总是一个归宿在等着我们。

    对上面材料你有什么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11、这个学期,我们接触了不少说明文,学习了如何介绍景观或建筑物,请你写一段文字来介绍我们的校园,注意准确使用说明顺序。(不少于100字)
  • 12、科普作品必须讲求真实性。为了把握事实、揭示奥秘,作者均要经过细心的观察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著作。请结合《昆虫记》中圣甲虫的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观察的。
  • 13、费正清说:“《红星照耀中国》的非凡之处在于,它首次记录了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的生平故事,以及这场鲜为人知的革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极具预见性的。”结合内容说说此书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怎样“极具预见性”的。
  • 14、赏析古诗,完成对话。

    游太平公主山庄

    [唐]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 , 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注释】①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②占春:占尽人间春光美色。③台榭(xiè):亭台楼阁。④城闉(yīn):城门外层的曲城。⑤南山:终南山。

    小语: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来到太平公主山庄遗址,一句“欲占春”的感慨,生动地刻画出太平公主(1)的本性。

    小文:对啊,太平公主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代表,第二句一个“压”字指公主的“台榭”竟然超过帝都长安城,可见其在政治上(2) , “故”字则表现了她行事风格上的(3)

    小语:说得很好,第三句,诗人不去问山庄有多大,而是问“花多少”,从修辞角度来看,具有委婉的效果,从结构角度来看,具有(4)的作用。

    小文:是的,再来看末句,表面上是在惊叹眼前的林海广袤无际,但却深含(5)之意,太平公主当年想占春,如今还不是一场空!

  • 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①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之,何遽不为福乎?”

    ②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②系:拘囚。③奔:逃亡,出走。④折节:屈己下人。⑤填抚:镇定安抚。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益其所不能   (2)而后

    (3)由是       (4)使范蠡治国政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忧患                    相与步中庭 B、必先苦心志                 如土石何 C、曰                       子骂父 D、何遽不福乎                 人谋而不忠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

    (4)、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阐述了什么道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乙】文越王勾践最终能反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请说出两条。

  • 1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山西古建筑面临的危机

    ①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里,游戏场景采用技术实景扫描了全国36处名胜古迹,其中山西一省就贡献了27处。

    ②俗话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这片土地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全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之首,比第二位的河南多出100余处。

    ③在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古建筑有28027处,其中尤以木构建筑最负盛名,元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遗存495座,约占全国85%,其中包括了唐代时期的3座(全国仅存3座均在山西),五代时期的4座(占全国80%),宋辽金时期的150座(占全国82%),以及元代时期的338座(占全国87%)。

    ④来看看大名鼎鼎的它们: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悬空寺、晋祠、佛光寺……

    ⑤然而,这些古建筑也和人类一样,正在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

    ⑥28000多座古建筑,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地方都显得震撼人心,但在山西,却自然地融入山野乡村之中,村口的一座普通破庙可能就是遗迹。你可曾想过,它们究竟是如何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雨雪,而没有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与今日的我们相逢的呢?

    ⑦原因自然很多,不过山西的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⑧山西位于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等特点。山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4.2~14.2℃之间,呈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特征。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2.3%,且降水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大,中部盆地较少,东西部山区较多。

    ⑨因此,山西的气候特征以干燥为主。干燥不仅有效减少了木材因潮湿而腐朽的风险,也使南方常见的白蚁类虫害发生频率降低,为纯木制建筑的长期保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得这些建筑能够比其他地区的同类建筑更加耐久。

    ⑩尽管山西的气候条件整体上有利于木构建筑的保存,但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正在悄悄改变这一优势。

    ⑪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是在我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唐代木构建筑,因其集唐代建筑、绘画、书法、雕塑于一体,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的发现,更推翻了日本学者“中国已不存在唐代的木构建筑”的臆断。

    ⑫2017年8月,山西许多地区遭遇大暴雨的侵袭,暴雨的影响加上长久积累的残损问题,佛光寺东大殿出现严重的漏雨现象。现场勘察显示,东大殿望板、栈条、苫背等出现超过20处破损。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立即组织了对东大殿的屋面抢险遮盖工程,并随后对东大殿瓦顶进行了紧急保养维护工程。

    ⑬但是早已有研究人员指出,渗漏一旦发生,渗漏部位将在接下来的1至2个月内持续保持高度潮湿的状态,恢复到原本干燥的状态将需要较长的时间。佛光寺是全木构建筑,雨水渗入可能会导致木构件腐烂,如果木构件无法承担房顶的重量,整个建筑都会面临坍塌的风险。

    ⑭2021年10月2日至6日,山西省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大范围持续强降水,全省累计降水量15.4~285.2毫米,是常年同期的13倍(大致相当于整个秋季降水在这几天下完了),最强降水记录在临汾市大宁县,达到258.2毫米。这场暴雨是山西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最强的持续性强降水。

    ⑮在本次暴雨期间,山西全省共报告了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的受损,出现了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等险情。太原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临汾丁村民居1号房正房垂脊倒塌,28号院东西厢房倒塌,几乎每处房都有险情;新绛龙兴寺因漏雨威胁到寺内塑像的安全;平遥古城的城墙部分墙体坍塌,共发生51处坍塌和滑落。还有许多未列入重点保护单位且地处偏远的古建筑,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⑯其实,不光是极端降水,气候变化对古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冻融循环频率的提升、地表辐射及大气污染等都会对古建筑材料及结构安全造成威胁,不仅会加速建筑材料的老化、风化,导致结构变形、开裂甚至剥落,而且大风(沙尘暴)、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也可能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瞬时破坏。

    ⑰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往往会引发次生问题。例如,建筑的整体围护结构和关键部位受损会使得室内环境失控,进而对存放其中的珍贵文物造成威胁,导致霉变、腐蚀等一系列问题。

    ⑱总之,气候环境的多重风险及其引发的次生问题,极大增加了山西古建筑保护的难度。

    (1)、阅读文章,说说本文围绕山西古建筑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2)、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⑮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还有许多未列入重点保护单位且地处偏远的古建筑,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4)、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我们该如何保护历史文物?请你提出有效的对策。
  • 1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洋槐花香

    屈绍龙

    ①家乡的洋槐花于五月初悄然绽放。那会儿,依旧健在的老槐树们刚迎着四月的风发出新芽,开出新花;而年轻的一大批新槐树更是朝气蓬勃,花开得旺盛;还有幼小的树苗正在茁壮成长,淡绿的叶子喜庆地仰着头,迎风飘摆。

    ②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我,最喜欢洋槐花。洋槐花陪伴着我成长至今,早就深深地融入我的骨子里、血脉中。

    ③村里很早以前就栽了很多槐树,街道两旁除了杨树就是槐树。洋槐花含苞待放时,如一个个扁扁的乳白色小灯笼,一串串悬挂在树枝上。当你在某个清晨醒来,推开门,迎着晨雾伸个懒腰、做个深呼吸时,一股股洋槐花的芳香便会在不经意间顺着呼吸深入你的肺腑。这芳香淡雅清新,回味不绝,让你浑浊的头脑为之一振,不自觉地又多深呼吸几次,仿佛饿到极点的人见到了久违的饭菜。

    ④这香气让你惊觉,原来是洋槐花迎着朝阳绽放了。颜色干净得像雪一样,好像雪后形成的树挂,一串串挂满整个树冠,沉甸甸的,压得树枝弯下腰来。此时,洋槐花那扁扁的灯笼张开了双翼,宛如卷起边缘的绅士帽,两瓣花对称鼓起,中间淡绿或者淡黄的蕊芯,衬托得整朵洋槐花更加清新脱俗,让人不忍碰触,唯恐惊了在花里沉睡的仙子,唯恐打扰了盛放的花儿的美梦。

    ⑤伴随着晨雾和袅袅的炊烟,整个村子的槐树在鸡鸣狗吠里开花,在大人和孩子们的期盼里开花。五月的村庄瞬间就成了洋槐花的盛宴,回报着乡村人对槐树的滋养,满足着人们对品味洋槐花的渴求。

    ⑥大人们挎着亲手编织的篮子撸槐花,动作麻利,眼里是对美食的期盼。一串串洋槐花,好像瞬间成了洋槐花包子、洋槐花年糕。在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包子或年糕出锅后,满屋子都飘荡着淡淡的花香。此时,再轻轻用手掰开,露出里面的槐花馅来,小心地咬上一口,唇齿留香,细嚼慢咽后滑到五脏六腑,服帖得很,那种舒服劲儿是神仙也不换的。每每这时,父母那满是褶皱的脸上总是自然地流露出满足的笑容,生活的压力也被暂时抛到脑后。父亲难得地拿出爷爷的小酒盅,斟上二两白酒,美滋滋地喝上几口,麻醉一下那长年紧绷的神经。

    ⑦而我们几个小伙伴则带着绳子,找个洋槐花茂盛的槐树,互相帮衬着爬到高处,坐在枝杈上。先用绳子将自己系在树上,然后将伸手就能够着的槐花撸下来,直接放到嘴里,大口地咀嚼着,香气便一块儿咽到肚子里去了。当手无法够到时,我们就甩出绳子套住树枝,将树枝拉到跟前,继续快速地撸下洋槐花,比赛看谁吃得多、吃得香。直到累了困了,我们才解开绑在身上的绳子,互相提醒着注意安全,慢慢地抱着大树滑下来。有时下滑得太快,把小手都摩擦得破了皮,下来后,便顺手抓把土黏在破皮的地方,就当止血了。有时,我们还会撸一大袋子槐花回家,给父母做馅用,减轻他们的劳累,满足全家人吃的欲望。

    ⑧不管刮风下雨、冰霜雪冻,村里的槐树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着勤劳善良的村民,守着民风淳朴的乡村,守着这块文明传承、生命延续的沃土。它们长久地沉默着,独自承受着重重考验,用年轮的刻刀记录着生命的成长,雕塑着属于自己的灵魂,将所有的独白、思考都幻化成四五月份如期开放的洋槐花,给浇灌它们的乡村人以丰厚的回馈。在艰苦的时光里,它们为乡村人送去希望和憧憬,一年又一年地伴随着孩子们出生、成长、老去。它们不是无关的看客,而是乡村里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天地里汲取日月雨露的精华,再凝结成圣洁的花果,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乡村人。

    ⑨我喜欢闻槐花的香,更喜欢含在嘴里品它的香。它的香是温暖人心、不掺一丝杂质的,大吃几口槐花,再从庭院里的老井里摇起辘轳,舀上一瓢井水,清香而甘洌。这时候,我才体味到生活除去苦涩,遗留的点滴的清澈和甜美。

    (选自《文艺报》2024年8月14日第7版,有删改)

    (1)、说说文章标题“洋槐花香”起到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3)、文章第⑦段写小伙伴们爬树撸槐花的场景充满童趣,请对画横线的部分进行点评。

    找个洋槐花茂盛的槐树,互相帮衬着爬到高处,坐在枝杈上。先用绳子将自己系在树上 , 然后将伸手就能够着的槐花撸下来,直接放到嘴里,大口地咀嚼着,香气便一块儿咽到肚子里去了

    (4)、如何理解第⑧段“它们不是无关的看客,而是乡村里不可或缺的角色”的含意?
  • 18、古诗文默写。

    甘肃的山水人文多姿多彩。那巍峨的山间,常常“泉水激石,(1)”(吴均《与朱元思书》),奏响自然的乐章。大漠之中,那“(2) , (3)”(王维《使至塞上》)的壮阔画面震撼人心,诉说着塞外的豪迈与苍凉。春日里,草地之上“(4)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片生机勃勃之态。田园之处,也有着如“(5) , (6)”(陶渊明《饮酒〈其五〉》)那般的惬意宁静。而在往昔的边塞之地,也曾有过“黑云压城城欲摧,(7)”(李贺《雁门太守行》)那战火纷飞的壮烈场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令人神往。

  • 19、下面是世界遗产标志(图标上有中、英、法三种文字),请你说说图标上的内容和它的含意。

  • 20、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铿锵的锣鼓敲起来,激情的社火耍起来,龙年的元宵“闹”起来。2月10日上午9:30,白银区2024年“金龙闹新春,奋进新征程”元宵社火会演在全民健身广场举行,来自五乡镇五街道的18支社火队伍汇聚一起,为全区人民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社火表演。

    《战鼓迎春》《雄狮闹新春》、五穷鼓《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各支社火队员们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身穿喜庆艳丽的服装,头戴五彩头饰,腰系彩带,舞动着彩狮,敲着欢庆的锣鼓,伴随着鼓点,或唱,或跳,或演奏,欢声笑语回荡在活动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每支社火队伍都各有特色,锣鼓敲出了太平盛世,秧歌扭出了生活梦想,大家表演得卖力,我们也看得开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市民王先生说道。

上一页 749 750 751 752 7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