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使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请按要求作批注。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思考

    关注人物

    《骆驼祥子》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

    小语:如果说样子是一辆车,那曹先生就是一顶车篷,当样子在曹先生手下干活时,曹先生如车篷一样为他遮风挡雨。

    小文:如果说样子是一辆车,那夏太太就是车在路上遇到的一颗钉子,祥子觉得夏太太有些可怕,简直不敢正眼看她。

    小南:如果说祥子是一辆车,那孙侦探就是车旁的一场大雨。他还是孙排长时抢走了祥子的车,后又敲诈祥子的积蓄,屡次打击祥子,导致祥子失去了雇主和筹集买车的钱。

    小东:如果说祥子是一辆车,那虎妞就是这辆车的完美补丁。她帮祥子买车,在祥子遍体鳞伤时,温柔细心地为祥子补好伤口。

    A.小语                           B.小文

    C.小南                           D.小东

    (1)左边四位同学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注评价

    有位文学评论家曾这样评价祥子:要是没有健全的环境,祥子所作的那种个人主义的奋斗努力不但没有用,最后还会身心交瘁。

    (2)请结合整本书中有关祥子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作感悟式批注。

    我的批注: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和那棵树

    寇建斌

    ①父亲把香椿树锯倒了。

    ②先剃去枝杈,再锯断树干。女儿云到家时;树已躺在地上。院子空出一片,枝叶散落一地。云大喊:“爸,你怎么把树锯了?”父亲笑笑,不语,兀自打理着那已然不是树的木头。

    ③树是父亲小时候栽的,与父亲的年龄相仿。一开春,就会冒出一树墩芽,散发出醇厚浓郁的香气,灌满院子,灌满屋子,溢到村里村外。

    ④到了谷雨这天,父亲就用绑了铁钩的竹竿摘香椿芽。云想爬到树杈上摘,父亲说树还小呢,撑不住。云想拿竹竿自己摘,父亲说小孩子手上没准呢,会把树弄疼的。云只能巴巴地抬着下巴看父亲摘。

    ⑤阳光均匀地洒满枝头,香椿树顶着一头灿烂,随风在春日里摇着。父亲很小心,扳住芽头,手腕轻轻一抖,一苗嫩芽就飘落下来。云举着两只小手赶紧去接,嫩芽浮在手掌里,晶莹透亮,比花儿还漂亮。云将嫩芽擎到鼻尖,眯起眼睛,细闻,感觉那香气立时钻进了自己的身体,充盈在心里,肺里,脑袋里。父亲摘,云捡,待那洒满金色阳光的嫩芽都到了箩筐里,云便把一箩筐阳光抱进屋里。

    ⑥这天的饭食里便有了云最爱吃的菜——香椿炒鸡蛋,金黄色的鸡蛋、翠绿色的香椿,杂糅在一起,很好看,也很好吃。望着沉浸在吃食中的云,父亲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云便把这一天当作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⑦香椿树很奇特,被剃光了头,就像理了发,很快又长出一茬嫩芽,接着又被剃一次,之后的叶子不香不嫩了,才属于它。许是因为每年要贡献两茬叶子,香椿远比臭椿树长得慢。臭椿的叶子闻着臭,连猪羊都不吃,树干却光滑,不像香椿满身伤疤般干裂,而且高大挺拔,站在香椿身旁,有种趾高气扬的傲慢,不过,论木质,臭椿松脆,不及香椿细密结实,难以派上用场。香椿站在矮处,并不仰视它,只安静地待在一属,每年春天都奉献出新生命的嫩芽。

    ⑧父亲剥去树皮,解了板,码好放起。次年开春,把锛、凿、创、斧、锯全套把式搬出来,开始在木板上打墨线,他在做一件家具。云问做什么,父亲仍笑笑,不语。

    ⑨父亲早年当木匠,手很巧,帮人打过许多家具。后来村里需要,当了民办教师,就没有时间了,家里至今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他把全副心思都用在学生身上。云半夜醒来,常看到父亲如雕像般坐在桌前,整理教案,批改作业。父亲的辛劳并未给家里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工资少得可怜,农活耽误得多,庄稼收成也不好,不待别人奚落,他就羞愧不已。只有在面对学生的毕业成绩单时,父亲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使他很早就患上了肺病,人佝偻成大虾,嗓子咳到嘟哑。云劝父亲去看病,好多人也劝,父亲只(甲)笑笑 , 说没事,依旧坚持上课,他一刻也放不下他的学生。

    ⑩父亲像雕琢工艺品一样,用他的香椿木做那件家具。按传统工艺,全部榫卯,不用一颗螺丝、铁钉。他做得很痴迷,也很吃力。谷雨这一天,家具终于做成了,是一张方桌,香椿木繁复细密的花纹清晰可见,那桌面美得像一幅画。家里人,邻居,还有村里的许多人都来看,无不赞叹。那天,父亲(乙)了,也永远地止住了咳嗽,笑容凝固在了他的脸上。

    ⑪又是谷雨,新婚的云坐在方桌前,看着那繁复细密的花纹,闻着从木纹里渗出的香气,想父亲的一生,想那棵香椿树,若有所悟。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父亲把香椿树锯倒了”单句独立成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⑨段写父亲当民办教师,工资很少,并未给家里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感到后悔。 C、第⑨段“人佝偻成大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父亲患病后的形象。 D、文中画横线的两处“笑”含义不同,甲处是不在意的笑,乙处是心愿终了倍感欣慰的笑。 E、文章构思巧妙,以香椿树为线索,既叙写眼前的事,又插入相关回忆。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父亲很小心,扳住芽头,手腕轻轻一抖,一苗嫩芽就飘落下来。(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云将嫩芽到鼻尖,起眼睛,细 , 感觉那香气立时进了自己的身体,充盈在心里,肺里,脑袋里。(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加点字词)

    (3)、请分析第⑦自然段写臭椿树的作用。
    (4)、文章结尾写云坐在方桌前“想父亲的一生,想那棵香椿树,若有所悟”,她感悟到了什么?请写出两点,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建中年间,项城为叛军困。李侃项城令,以城小贼众,欲弃城而逃。其妻杨氏曰:“贼当守城,力不足,则死。君弃城而逃,谁守?”侃犹不决,妻曰:“请重赏募死士!”侃乃召吏民议曰:“尔等生于此,祖辈坟墓在焉,可忍贼人蹂躏!”众泣,警与城同死生。与贼战于城外。杨氏亲为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侃中流矢,还家,妻责曰:“君不在阵,谁肯固守?死于外,犹愈于床也。速往督战!”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项城卒全。

    (节选自《杨烈妇传》,有删改)

    【注】①建中:唐德宗的年号。②项城:古县名,今河南项城市。③爨(cuàn):烧饭。④周:周全。

    (1)、小文借助释义方法推断的词义,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原文例句

    释义方法

    词义推断

    与贼战于城外

    语境推测法

    A.于是,就

    可忍贼人蹂躏

    课内迁移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难道

    李侃项城令

    查阅字典:①表目的,为此;②担任;③因为;④替、给;⑤作为、成为。

    C.表目的,为此

    当守城

    联想成语法:人迹罕至

    D.到

    A、A B、B C、C D、D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原句: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

    A、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 B、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 C、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 D、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杨氏亲为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4)、选文中的杨氏和教材中的花木兰都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请结合文本分析杨氏与木兰形象的相似之处。
  •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注】①三年:指夏完淳自1645年(时年15岁)起投身抗清斗争至1647年被捕的三年戎马生涯。②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③泉路:黄泉路,指死亡之路。④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救兮为鬼雄。”⑤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写诗人长期漂泊,最终被捕的悲惨境遇,体现他对命运的无奈。 B、“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运用反问的修辞,写到山河沦陷,诗人身陷图圆,天地虽大却无容身之处。 C、“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写诗人面对死亡时的坦然和对故乡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 D、诗歌谱写了一曲悲壮动人的生命之歌,字字忠肝义胆,句句血泪凝成,读来令人悲怆,令人感奋。
    (2)、探究诗歌内涵,填写表格。

    诗句

    内涵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个人境遇:漂泊艰辛,身陷囹圄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家国情感:①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精神信念:②

  • 5、古诗文默写

    作品

    诗意

    诗句

    《木兰诗》

    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 ②

    《春夜洛城闻笛》

    听到《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 ④

    《竹里馆》

    诗人僻居深林之中,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

    , ⑥

  •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诗中“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踏青,重阳节插艾叶和菖蒲、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是对男子的敬称: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7、“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
    (1)、小文摘录了一则写橘子洲和天心阁的对联,但是不完整,请根据下面信息来补充。

    阁不飞       橘子洲       洲旁舟       洲不行       天心阁       阁中鸽       鸽飞       舟行

    上联: , 舟行洲不行;

    下联:天心阁,

    (2)、班级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短视频拍摄活动,请根据下面知识卡片再设计一个拍摄内容,补全拍摄脚本。

    知识卡片

    景别一般包括远景、中景、近景,以及全景、特写等。

    拍摄内容

    拍摄景别

    拍摄目的

    壮美山河

    远景

    展现祖国的秀美山河


    学生升国旗

    全景、特写

    展现新时代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 8、【甲】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无一不让我崇敬。通过阅读语文教科书,使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鞠躬尽cuì(     )的“两弹元勋”邓稼先,A鲜为人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B沥尽心血为民族呐喊的鲁迅……黄河奔腾不息的英雄气pò(     ),老山界工农红军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C可歌可泣的事迹,丰土地上传来的声声誓言,都凝聚成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家国情怀。

    【乙】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D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这种情怀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粹       迫       qiè       ráo B、瘁       魄       qiè       ráo C、瘁       魄       qì       náo D、粹       迫       qì       náo
    (2)、【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 B、沥尽心血 C、可歌可泣 D、亘古不变
    (3)、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乙】文的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有戍边战士用钢枪守疆土,科研人员于试管中凝结心血,支教老师在粉笔尖书写春秋。

    ②它让我们懂得:个体的生命只有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方能化作永恒的星辰。

    ③古有屈原投江明志,将楚地山河化作《离骚》的血脉;范仲淹登楼远眺,在洞庭波光里浇筑“先忧后乐”的基石;文天祥狱中提笔,用正气歌哭出华夏的脊梁。

    ④五千年文明长河里,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坐标。

    ⑤时至今日,当敦煌壁画与航天器同框辉映,当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交融新生。家国情怀始终是文明传承的密钥。

    A、②③⑤①④ B、④③①⑤②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⑤②①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无一不让我崇敬。 B、通过阅读语文教科书,使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家国情怀。 D、这种情怀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结果。
  • 9、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演讲稿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①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它们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③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新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请从第②句中提取出关联词。

    关联词:

    (2)、请指出第③句中“在当今时代”的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

  • 10、学校要举办一场“科技创新与艺术创新”的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为本次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50字)
  • 1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区块链”的三个特点。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它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点。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这两者分开来看待,认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领域。其实,科学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追求着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②科学的美丽在于它的理性之美。科学家们通过严谨的实验、精确的计算和逻辑的推理,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些伟大的科学成就不仅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展现了科学的理性之美。科学的理性之美还体现在它的简洁性上。科学家们总是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和公式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例如,E=mc²这个简单的公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深刻的物理意义。

    ③艺术的美丽在于它的感性之美。艺术家们通过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等媒介,表达了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神秘的微笑,展现了人类的情感之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过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表达了人类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艺术的感性之美还体现在它的创造性上。艺术家们总是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展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④科学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追求真理。科学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探索真理,艺术通过感性的表达来揭示真理。例如,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结构和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定律,而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也常常运用黄金分割定律来达到和谐与美的效果。此外,科学和艺术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提出新的理论和假设;艺术家们在创作作品时,也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⑤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在现代科技领域,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将科学的原理和艺术的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将科学的材料和艺术的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时尚又舒适的服装。此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还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的全面理解。通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⑥总之,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打破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促进它们的交流与融合,让科学与艺术之美共同绽放。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指出大多数人对科学和艺术的看法,引出下文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论述。 B、科学的理性之美体现在它的严谨性、简洁性和对自然界规律的揭示上。 C、艺术的感性之美只体现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上。 D、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促进人们对世界的全面理解。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例子及其意义。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 ,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 , 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注释: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消失) B、余强饮三大而别(白色) C、是金陵人,此(客居) D、雨雪所阻(被)
    (2)、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篇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营造了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甲)文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雪景的特点,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D、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表达了舟子对作者的赞赏和理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4)、(甲)(乙)两文都写了雪,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上高城万里愁”,“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描写了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 C、颈联“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通过描写秦苑、汉宫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D、尾联“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字的妙处。
  • 15、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作文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①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闲适、恬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豪情壮志使我们体会到了他面对挫折的乐观。④读书,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⑤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去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1)、请从第②句中提取出主语和谓语。

    主语:   谓语:

    (2)、请指出第④句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的短语类型。

    短语类型:

  • 17、学校开展“走进经典,传承文化”的读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 18、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仿句:如果你是 , 就

  •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B、其筋骨(使……劳累) C、人恒(过失) D、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2)、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列举了六位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的是像舜、傅说等这样的人。 C、(甲)文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忧患意识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20、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②“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上述选段出自英国女作家的《简·爱》,选段中的“我”指的是简·爱,“你”指的是
    (2)、选段②中简·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追求?
    (3)、简·爱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女性,请结合整部作品,简要分析她的反抗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上一页 696 697 698 699 7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