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诗中“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踏青,重阳节插艾叶和菖蒲、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也是对男子的敬称: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2、“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1)、小文摘录了一则写橘子洲和天心阁的对联,但是不完整,请根据下面信息来补充。
阁不飞 橘子洲 洲旁舟 洲不行 天心阁 阁中鸽 鸽飞 舟行
上联: , , 舟行洲不行;
下联:天心阁, , 。
(2)、班级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短视频拍摄活动,请根据下面知识卡片再设计一个拍摄内容,补全拍摄脚本。知识卡片
景别一般包括远景、中景、近景,以及全景、特写等。
拍摄内容
拍摄景别
拍摄目的
壮美山河
远景
展现祖国的秀美山河
学生升国旗
全景、特写
展现新时代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
3、【甲】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无一不让我崇敬。通过阅读语文教科书,使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鞠躬尽cuì( )的“两弹元勋”邓稼先,A鲜为人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B沥尽心血为民族呐喊的鲁迅……黄河奔腾不息的英雄气pò( ),老山界工农红军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C可歌可泣的事迹,丰饶土地上传来的声声誓言,都凝聚成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家国情怀。
【乙】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D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这种情怀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汉字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粹 迫 qiè ráo B、瘁 魄 qiè ráo C、瘁 魄 qì náo D、粹 迫 qì náo(2)、【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 B、沥尽心血 C、可歌可泣 D、亘古不变(3)、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乙】文的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今有戍边战士用钢枪守疆土,科研人员于试管中凝结心血,支教老师在粉笔尖书写春秋。
②它让我们懂得:个体的生命只有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方能化作永恒的星辰。
③古有屈原投江明志,将楚地山河化作《离骚》的血脉;范仲淹登楼远眺,在洞庭波光里浇筑“先忧后乐”的基石;文天祥狱中提笔,用正气歌哭出华夏的脊梁。
④五千年文明长河里,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坐标。
⑤时至今日,当敦煌壁画与航天器同框辉映,当非遗技艺与数字技术交融新生。家国情怀始终是文明传承的密钥。
A、②③⑤①④ B、④③①⑤②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⑤②①(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无一不让我崇敬。 B、通过阅读语文教科书,使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家国情怀。 D、这种情怀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结果。 -
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演讲稿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①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它们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③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新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科技创新和艺术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请从第②句中提取出关联词。关联词:
(2)、请指出第③句中“在当今时代”的句子成分。句子成分:
-
5、学校要举办一场“科技创新与艺术创新”的主题演讲比赛,请你为本次比赛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150字)
-
6、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区块链”的三个特点。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它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点。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大多数人习惯于将这两者分开来看待,认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领域。其实,科学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追求着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②科学的美丽在于它的理性之美。科学家们通过严谨的实验、精确的计算和逻辑的推理,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些伟大的科学成就不仅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展现了科学的理性之美。科学的理性之美还体现在它的简洁性上。科学家们总是试图用最简洁的语言和公式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例如,E=mc²这个简单的公式,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深刻的物理意义。
③艺术的美丽在于它的感性之美。艺术家们通过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等媒介,表达了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神秘的微笑,展现了人类的情感之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过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表达了人类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艺术的感性之美还体现在它的创造性上。艺术家们总是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展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④科学与艺术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追求真理。科学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探索真理,艺术通过感性的表达来揭示真理。例如,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结构和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定律,而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也常常运用黄金分割定律来达到和谐与美的效果。此外,科学和艺术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提出新的理论和假设;艺术家们在创作作品时,也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⑤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在现代科技领域,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们将科学的原理和艺术的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将科学的材料和艺术的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时尚又舒适的服装。此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还可以促进人们对世界的全面理解。通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⑥总之,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打破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促进它们的交流与融合,让科学与艺术之美共同绽放。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指出大多数人对科学和艺术的看法,引出下文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论述。 B、科学的理性之美体现在它的严谨性、简洁性和对自然界规律的揭示上。 C、艺术的感性之美只体现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上。 D、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促进人们对世界的全面理解。(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科学与艺术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例子及其意义。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 ,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 , 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注释: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 C、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D、竟为雨雪所阻(被)(2)、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篇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营造了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C、(甲)文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雪景的特点,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D、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表达了舟子对作者的赞赏和理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4)、(甲)(乙)两文都写了雪,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上高城万里愁”,“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描写了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 C、颈联“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通过描写秦苑、汉宫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D、尾联“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字的妙处。 -
10、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1、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篇作文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①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闲适、恬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豪情壮志使我们体会到了他面对挫折的乐观。④读书,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⑤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去享受读书的快乐吧!
(1)、请从第②句中提取出主语和谓语。主语: 谓语:
(2)、请指出第④句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的短语类型。短语类型:
-
12、学校开展“走进经典,传承文化”的读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
13、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仿句:如果你是 , 就。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B、劳其筋骨(使……劳累) C、人恒过(过失) D、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2)、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列举了六位历史名人的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的是像舜、傅说等这样的人。 C、(甲)文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D、(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忧患意识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1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②“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上述选段出自英国女作家的《简·爱》,选段中的“我”指的是简·爱,“你”指的是。(2)、选段②中简·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追求?(3)、简·爱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女性,请结合整部作品,简要分析她的反抗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棵老槐树,是村子的标志。它粗壮的树干,需几个大人才能合抱过来;它繁茂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大半个村子。
②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老槐树下玩耍。春天,老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那芽儿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枝头跳跃。我们在树下捉迷藏、丢手绢,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里。夏天,老槐树的枝叶更加茂密,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我们在树下乘凉、讲故事,听老人们讲述那些古老的传说。秋天,老槐树的叶子渐渐变黄,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我们在树下捡树叶、做标本,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冬天,老槐树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像一位银装素裹的老人。我们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享受着冬日的欢乐。
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子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村子,到城市里去打工、生活。村子里的房子越来越破旧,道路也越来越狭窄。老槐树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它的枝叶不再那么繁茂,树干上也出现了一道道裂缝。
④有一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袭击了村子。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老槐树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它的一些树枝被吹断,掉落在地上。我看着老槐树,心中充满了担忧。我担心它会被暴风雨连根拔起,从此消失在村子里。
⑤暴风雨过后,我急忙跑到老槐树下。我看到老槐树虽然遭受了重创,但它依然顽强地挺立在那里。它的树干虽然有些倾斜,但依然粗壮;它的枝叶虽然有些稀疏,但依然翠绿。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对老槐树的生命力充满了敬佩。
⑥从那以后,我更加关注老槐树。我经常给它浇水、施肥,希望它能重新焕发生机。在我的悉心照料下,老槐树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它的枝叶又变得繁茂起来,树干上的裂缝也慢慢愈合。
⑦如今,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房子都已经荒废。但老槐树依然屹立在村子的中央,像一位忠诚的守护者,守护着村子的过去和未来。每次回到村子,看到老槐树,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温暖和亲切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我童年的回忆,是村子的灵魂。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描写老槐树的粗壮和枝叶繁茂,突出了它在村子里的标志性地位。 B、文中描写四季在老槐树下的活动,表现了“我”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对老槐树的喜爱。 C、暴风雨后老槐树遭受重创,“我”对它的生命力不再抱有希望。 D、文章结尾表达了老槐树对“我”的重要意义,它是童年回忆和村子灵魂的象征。(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春天,老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那芽儿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枝头跳跃”。(3)、文中老槐树的命运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文章以老槐树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服务,AI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然而,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②在伦理层面,AI引发的最大争议之一就是算法偏见。算法是AI系统的核心,它根据大量的数据进行学习和决策。然而,如果这些数据本身存在偏差,或者算法的设计不够公正,就可能导致AI系统产生不公平的决策。例如,在招聘过程中,某些AI招聘系统可能会因为历史数据中存在的性别或种族偏见,而对某些群体产生歧视。此外,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引发了伦理担忧。自主武器系统的出现,使得战争的决策过程更加自动化,这可能导致人类对战争的控制能力减弱,增加误判和滥用武力的风险。
③法律方面,AI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现有的法律框架在应对AI带来的新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例如,当AI系统造成损害时,责任的认定和承担变得十分复杂。如果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是应该追究汽车制造商、软件开发者还是AI系统本身的责任呢?另一方面,AI的知识产权保护也面临困境。AI生成的作品,如绘画、音乐等,其版权归属难以确定。因为这些作品既不是由人类直接创作,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类的干预。
④社会层面上,AI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就业结构调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许多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岗位将被AI取代,这可能会引发失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同时,AI的发展也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那些掌握AI技术和相关知识的人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而那些缺乏相关技能的人则可能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AI的健康发展。在伦理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伦理准则和监督机制,确保AI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符合公平、公正和尊重人权的原则。例如,对AI算法进行定期的审计和评估,以检测和纠正可能存在的偏见。在法律方面,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明确AI相关的责任和权利。例如,建立专门的AI责任保险制度,以应对AI系统造成的损害。在社会层面,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AI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为那些受到AI影响的人群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和支持。
⑥总之,AI的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必须以谨慎和负责的态度对待AI,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引导AI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1)、下列关于AI带来的问题,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的算法偏见可能导致在招聘等场景中对某些群体产生歧视。 B、自主武器系统的出现增加了人类对战争控制能力减弱的风险。 C、现有的法律框架能很好地应对AI造成损害时责任认定的问题。 D、AI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就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不平等加剧。(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说明它对社会只有积极影响。 B、AI生成的作品版权归属难以确定,是因为完全没有人类的干预。 C、为确保AI的健康发展,只需建立完善的伦理准则和监督机制。 D、我们要以谨慎和负责的态度对待AI,引导其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3)、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确保AI的健康发展。 -
18、按要求填空。
(1)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5)《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
1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伛偻提携(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B、泉香而酒洌(清) C、宴酣之乐(酣畅、痛快) D、树林阴翳(阴影)(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D、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描绘了一幅与民同乐图,体现了太守的亲民形象。 B、“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表现了太守因饮酒过量而醉倒的状态。 C、文章结尾点明太守姓名,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身份,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文章以“乐”字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B、喝醉了能让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用文章描述的人,是太守。 C、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醒了能写文章叙述这快乐的,是太守。 D、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用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人,是太守。 -
2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删去“通过”或“使”)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删去“不”)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将“改进”改为“提高”) D、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将“完成了”和“一次又一次的”互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