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虽已入春,但春寒料峭 , 人们出行仍需裹紧棉衣,抵御那丝丝寒意。 B、在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顶天立地 , 扛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 C、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 ,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展览厅里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 , 应接不暇。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游泳场都沸腾起来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忠的赞赏。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有不同。 C、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蔌蔌地流下眼泪。 D、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
3、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 镌刻(juān) 篡改(cuàn) 屏息敛声(pínɡ) B、诘责(jí) 佃农(diàn) 锃亮(zèn) 藏污纳垢(ɡòu) C、倔强(jué) 秀颀(qí) 辟邪(bì) 恹恹欲睡(yān) D、映衬(cèn) 挑衅(xìn) 绢本(juān) 惟妙惟肖(xiào)
-
4、在古典名著中,作者往往通过“一字见精神”,其中“闹”字出现不少。选出以下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A、《骆驼祥子》中刘四爷大闹生日宴,表现了刘四爷自私、霸道、封建以及对女儿矛盾与挣扎的情感。 B、《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阴曹地府”等情节,展现了主人公强烈的抗争精神。 C、《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表现了他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物形象。 D、《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表现了严监生霸道无赖、蛮横无理的形象。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澄河边上
①这是1947年的夏天。解放军以少数部队插入敌后,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计划,现在进行战略性军事转移。敌人趁机前阻后追,十分疯狂。
②周玉兆带着20多名掉在后面的伤、病、体弱的同志,临近黄昏时,艰难地到达了澄河边。雨没有停,风也没有息,澄河浊流滚滚,河水猛涨。没有桥,也没有渡船。
③“会水的同志站出来,一人带一个,过河。”周玉兆大声地说着。“我!”“我!”“我!”战士们对着大河,向着暴风雨宣战了。战士小余挽着一个不会水的同志率先下河,没游多远,就被水直冲下去。小余一边挣扎,一边对岸上喊:“过不去啦,水还在涨!”直到天擦黑儿,小余和那个同志才水淋淋地回来。其他渡河的同志也陆续回来了,一个人也没渡过去。
④雨终于停了,风也小了些。周玉兆让其他同志留在河边休息,自己带着小余去附近村子打听哪里有浅滩。
⑤远处炮声隆隆,田野里显得格外安静,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来,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柔和。他们在不远的一片瓜地前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打量了他们一下,说:“同志,你们要过河是不是?”周玉兆点点头,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老人听后,想了一会儿,说:“乡亲们都往山里撤了,我也正要走呢。不过,不怕,河水再大,也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说着,带他们进了看瓜的草屋,点起火,让他们烤衣服、煮地瓜吃,又急忙去把留在河边的同志们叫来。安排完,老人便不见了。
⑥月亮已悬在当空,屋外场地上,一片银白的月色,一切是那么宁静、美好。远处的枪声像炒豆似的,在这静夜里格外清楚,好像又近了许多。周玉兆靠着门框坐着,转头对身边的小余说:“明天,敌人会站在这里。”停了一下,又说:“要是留在这里打游击,你怕不怕?”“不怕,和你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坚定地回答。周玉兆拍了拍小余,说:“应该说,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
⑦河堤那边传来了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一会儿,便和小余起身向河边走去。到了河边,他们看见老人正在河堤上掘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正通向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大爷这是要放水帮他们过河。他一步抢过去夺下锄头,说:“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老人缓和地解释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儿口子,水有了出处,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过去了。”“不行!”周玉兆坚定地说:“我们是人民的部队,活着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死了也是为了老百姓!”老人叹了口气,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过了一会儿,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再去想想办法。”
⑧月亮偏西了,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老人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扁担。草屋里的同志们也来了。
⑨“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他们正往山里跑,恰巧就跑进了我张的网里了。”那两位被叫作“水鳗”的老乡笑呵呵地跟大家打了招呼,立即和老人一起动手绑扎扁担。老人一边扎扁担,一边向周玉兆挤了挤眼睛,说:“同志,你看,澄河是咱们老百姓的,不怕它再蛮,到底还得听咱指挥。”一会儿又说:“同志,过了河,你们尽管大摇大摆地走好了。敌人来了,就让他们来试试,看咱澄河对他们客气不客气!”
⑩天快亮了,两只棋盘式的空心筏子扎好了。老人送到水边,刚才那副高兴样子,忽然又不见了,神情变得很严峻,说:“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同志们过河去,他俩水性极好,保证没问题。记住我们澄河,明年我老头子还是种瓜,等同志们来吃。”
⑪第一只筏子在会水的同志和一个老乡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越过了河心,向对岸靠近。第二只筏子也下水了。周玉兆望着河堤上的老人,暗暗地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队一起打回来。
⑫_____________
(选自茹志鹃《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1)、为了让战士们能渡过澄河,周玉兆和老人分别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2)、品味第⑨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他们正往山里跑,恰巧就跑进了我张的网里了。”
(3)、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把月亮和枪炮声放在一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下面两段文字,你会选择哪一段作为小说的结尾?为什么?请简述两点理由。A.青青的天,蓝蓝的水,澄河在奔腾,它带着人民的希望、战士的誓言,流到远远的地方,然后深深地渗透在土地里……
B.战士们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摧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身影,佝偻着身子,一动不动……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
①世界读书日前后,各种阅读推广活动举行,大江南北,书香浓浓;天气渐暖,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红色文化遗址等人潮涌动,“文化游”广受青睐;多地文化惠民演出季活动启动,送戏下乡、优秀剧目展演等,为人们送上缤纷文化佳安。金光华董事长说放眼神州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一抹抹亮色。
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气象万千,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从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到《觉醒年代》《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从“非遗热”“考古热”“博物馆热”等蔚然成风,到群众歌咏、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兴起的文化风尚,见证着我国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推动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再上新台阶。
③2020年6月,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的感言,让无数网友泪目。“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余生永不忘你”,这位农民工的“图书馆情缘”,背后正是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给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文化民生,让越来越多人得到了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滋养。
④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只有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才能更好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
⑤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4月初,四川大凉山深处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一份“心愿书单”;几天后,100册爱心图书从四川成都来到了海拔2000多米的木耳山上,让孩子们雀跃不已。一次跨越500多公里的书香传递,为孩子们探索更大的世界增添助力。
⑥新征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文化的灯火照亮每一个人,让文化的力量启迪每一颗心,一定能为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的滋养,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谈起,引出论题。贴近生活,自然亲切。 B、第②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C、第④段中的“任何时候”,指代的是“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之时。 D、第⑥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号召人们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把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2)、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请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乙】
贞观中,太子承乾数亏礼度,侈纵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是时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曰:“太子长成,何宜屡得面折?”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愈广规谏之道。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朝服衣冠/有时朝发白帝 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 D、臣始为太子之时/康肃笑而遣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贞观中,太子承乾数亏礼度,侈纵日甚。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颖达曰 (2)何宜屡得面折
(4)、请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
(5)、回答下列问题。(1)【甲】文中邹忌的建议是什么?(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回答)
(2)请你说说【甲】【乙】两文邹忌和孔颖达的进谏原因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俞鸿儒教授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这位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用一生的时间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了试验。作为试验的主要设计者,他却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展现了一位科学家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俞鸿儒的付出与奉献,将永远照耀在科学的高峰上。
(1)、某中学拟开展以“致敬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活动方案。邀请楷模→聆听讲座→→
(2)、参加完系列活动,你被俞教授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心潮澎湃,请编辑一段文字发到朋友圈来表达你的感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0字左右)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bù yán ér yù,它是获取知识、塑造品格、愉悦心情的重要途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更是让我们保持独立思考、不__________的关键。它让我们学会批判性__________,在cuò zōng fù zá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常态,把静心读书作为一种自律的生活习惯。首先,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加深阅读范围 , 广泛shè liè;其次,尽量保持阅读的连续性,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另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信息输入过程,它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享受与提升。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bù yán ér yù (2)cuò zōng fù zá (3)shè liè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异想天开 思维 熏陶 B、奇思妙想 思想 熏陶 C、异想天开 思想 熏染 D、奇思妙想 思维 熏染(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从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加深阅读范围。 B、图书的选择,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加深阅读范围。 C、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拓宽阅读范围。 D、图书的选择,可以从感兴趣的领域入手,逐渐拓宽阅读范围。 -
10、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2)木兰诗中“ , ”两句写出了木兰千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英姿,表现了她为国征战的赤子之心。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
(4)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5)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化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李商隐的“ , ”(《无题》)化用蓬山、青鸟的典故来缓解相思之苦;杜牧的“ , ”(《赤壁》)假设“二乔”的命运,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
-
1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年人,应该保持一种少年感。每天应该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浑身充满干劲儿和正能量的,步伐轻盈,眼睛里有星星。
滚烫的青春,有很多过程,经历过了就变成了大人。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的“青春”有怎样的经历?你对“青春”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2、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①误国。累宫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②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③。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④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有删改)
[注释]①章惇(dūn):北宋政治家、改革家。②二帝:即宋徽宗、宋钦宗。③申:申报。④汝曹:你们。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2)、结合《鱼我所欲也》中的主要观点,说说赵鼎是个怎样的人。 -
1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射者中,弈者中 陈康肃公善射 C、选贤与能 呼尔而与之 D、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2)、把下面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作者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句激起人们对泰山的敬意,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B、“割”字是“切断”的意思,这里诗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 C、全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近望,尾联极望。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
15、用课文原句填空。
(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3)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6)《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 。
-
16、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争做新时代奋斗青年
张均华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鲜血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是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上最重要的一环,不可或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心有梦想、胸怀大志,在无悔的青春路上,争做新时代有学习之心、自信之心、奋斗之心的“三心”青年。
②争做有学习之心的新时代青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担当、一种信念、一种克服本领恐慌的妙药良方。青年是青春蓬勃之时,是风华正茂之时,也是学习能力最强之时,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时代发展中做好引路人、当好接班人。年轻正是学习之时,学习才能支撑展翅翱翔的抱负,抵达“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青年更要放眼长远、戒骄戒躁、主动加强学习,不断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时刻用知识武装头脑,把学习作为生活、工作的“必备品”,提高工作实战能力,增强工作本领。
③争做有自信之心的新时代青年。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有对自己的“小自信”,更要有对国家的“大自信”。自信是对自己的肯定,是对国家的肯定,是一切目标实现的源泉。今天的中国重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让我们自豪和骄傲的成就,当前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时期,是彰显青年才干之时,青年必须要有敢做敢拼的勇气,拥有一颗自信的心,勇于拼搏、敢于亮剑,以舍我其谁的信心去面对未来、迎接挑战,努力在事业舞台上创造辉煌成绩。
④争做有奋斗之心的新时代青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青年一代,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积蓄力量扬帆远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奋斗。青年应当时刻保持奋斗的姿态。有志者事竟成,青春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回头,要用努力和奋斗去浇灌人生。特别是青少年,更要以身作则,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守政治信仰,永葆初心,在新时代中敢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
⑤燃青春之年华,铸大国之泱泱。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青年手中,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广大青年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担当,对标“三心”,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矢志不移、逐梦前行的道路上砥砺奋进、披荆斩棘,跑出最好的青春“加速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贡献青春伟力。
(光明网2023.7,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对新时代青年来说,学习既是态度、责任和追求,更是担当、信念及克服本领恐慌的妙药良方。 B、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时刻保持奋斗的姿态,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C、②段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反面角度论证了青年要主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 D、第③④段分别论述新时代青年要争做有自信之心和奋斗之心的青年,两段可以互换位置。(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当代青年应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二:
①虽然饱受批评,但“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仍然在一些地区存在着,而且在一些地区有增多的趋势。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原因。
②比如,由于建筑设计等问题,校园空间不足。对于一些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学校来说,校园空间更显逼仄,让学生课间全部走出教室,确实有难度。
③还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害怕出安全事故从而担责任,所以选择风险最小的管理方式。实际上,学校的安全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和社会。爱打爱闹的孩子在校园内磕磕碰碰是常事,但如果孩子磕碰了一下,家长就要兴师动众找学校的麻烦,无休止地闹事,学校自然就不敢放手让孩子走出教室。这部分家长,既想让孩子在开阔的空间内成长为身心健康、阳光开朗的青春模样,又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让学校和教师背负无限责任,这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3年10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心理专家认为,学生在小课间走出教室适当运动,可以舒缓学习压力、促进人际交往。吉林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尹若峰说,较重的课业负担和日益减少的身体活动等,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姿态、脊柱健康的重要因素。小课间走出教室活动四肢,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②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受访眼科专家介绍,参加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的重要手段,小课间被“挤占”会导致中小学生户外运动时间减少,近视概率增加。
③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一副校长指出,长时间待在教室可能会导致学生精神倦怠;学生利用课间调节、放松身体和头脑,有助于集中精力上好下节课。
(选自“每日财经新闻”2023年11月1日,有删改)
材料四:
①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占地不足9亩,是一所有名的“麻雀小学”,全校共有学生1383名,一块仅有两块篮球场大小的操场是学校唯一的运动场地。记者在该校看到,课间到操场跳绳的学生不在少数。校长武截斌说,该校自1996年建校以来,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学校场地小,他们就因地制宜,选择对场地要求不高的跳绳,作为学生的主要运动项目。2021年以来,这所位于闹市区的“麻雀小学”已诞生5名世界跳绳冠军。
②今年5月,杭州市教育局在答复杭州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46号建议时称,将开展关于校内文体活动中自甘风险的研讨。同时,健全完善学生保险体系,加强财政保障,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园)方综合保险投保率100%,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倡导家长购买学生(幼儿)综合保险。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9日,有删改)
(1)、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对象是什么?当前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问卷调查显示,“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在小学中更为突出,比例比在初中的高了近7个百分点。 B、安全风险是造成“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让孩子走出教室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C、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姿态、脊柱健康的因素是各方面的,如较重的课业负担、日益减少的身体活动等。 D、只要让学生(幼儿)购买综合保险,实现校(园)方综合保险投保率100%,就可避免校园安全风险。(3)、材料一中有家长表示“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句中的“几乎”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
1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签名书
徐建英
①本城大作家来给大家上课,顺便安排了新书签名活动。
②他本来是不想去要签名的,书便放在宿舍里没拿。下楼的时候,遇上两位朋友,手里都抱着那本《世间》。看到他空着的手,其中一人问:“喻老师,你怎么不带上书,不打算要签名吗?”
③他笑:“我就算了吧,把机会让给大家。”
④对方笑:“不必谦让,都有安排的。”
⑤他还是摇摇头。其实心里是难受的,天知道他是多么喜欢这位大作家。
⑥他是省里的文学骨干,学校文学院的签约作家,本就是一个爱看书的人,遇上自己喜欢的作家,讨个签名也是常有的事。有时文友出书,人家还签好名,恭恭敬敬地递来,一声“喻老师,请多指点”,这书不但要收,收下还得认真读,有时还得写几句读后感。也常有省里、市里组织的研学培训、颁奖礼等活动,每回参加完,他也会捧些书回家。
⑦可妻子不爱看书。
⑧她以前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婚后换了新单位,似乎不受重用,还总被有意无意地打压,这让她工作热情渐失,看一切都变得不耐烦起来,尤其是回家后看到满屋子的书更是恼火。尽管他再三强调,好多书是珍藏版的签名书,妻子仍很生气:“家里总共就这么点大,你看看这屋,哪处堆的不是你的书?以后参加活动,不要再带签名书回来了!”
⑨课堂上,大作家讲了一个关于文学情怀的小故事:
⑩《世间》在北方某个县城发行的时候,一天夜里,县委一位重要领导的秘书突然来找他要签名,当时匆忙,他也没来得及问秘书为何深夜求签名。后来秘书来送行时告诉他,那书是送给当地一个很有文学情怀的拆迁户,那是一个所有人出动都做不通劝迁工作的“钉子户”。但在这个拆迁户收到签名书的第二天,他却主动打电话给秘书说,他们家同意搬迁,无须别的条件。
⑪课间休息时,院长在群里提醒:“课后签名,大家排着队,从一组开始到三组,轮着去。”他立时有种想跑去宿舍拿书的冲动。
⑫妻子的电话打进来时,下半节课刚要开始。他有些烦躁,匆匆接通电话,说了声“我下课后再打给你“便挂了电话,然后把手机调了静音,随手搁在桌面上。
⑬好一会儿,妻子又发来了一长段文字:“你挂电话干什么?请你帮我找大作家讨个签名有这么难吗?”
⑭他头皮一炸,感觉意外极了。妻子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她不是最讨厌自己带签名书回家的吗?
⑮课堂一结束,在同学们排队签名的时候,他立即回拨了电话。
⑯电话里,妻子刚开始吞吞吐吐的,一会儿才说:“听人说,我的一个客户特别喜欢这位大作家,我就想……”
⑰挂了电话,他又有个意外发现,他和妻子竟然在他课间休息前有一个通话记录,而且时长40分钟——应该是上课中途妻子打电话来时,他手误接通了,而妻子也一直没有挂断——这意味着妻子通过电话,把大作家在课堂讲到的“《世间》里的文学与人生”,一字不漏全听到了,电话后来一定是在他不小心轻扣手机时才被挂断的。
⑱难怪。他心中一喜。他和妻子当初因文学而走近,文学情怀装点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而今,在不同的地点,竟又一同聆听了一堂40分钟的文学课,他们的心意,原来还是相通的。
⑲飞一般向宿舍奔去时,他脑子里还在快速盘算着,得再去买一套,请大作家签两套书。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3月15日,有删改)
(1)、梳理故事情节,完成下列表格。故事情节
人物心理
①
难受
大作家讲了一个关于文学情怀的故事
有种想跑去宿舍拿书的冲动
②
感觉意外极了
意外发现妻子在电话里听了大作家40分钟的文学课
③
(2)、本文第⑥至⑧段采用的是哪种叙述顺序?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他有些烦躁,匆匆接通电话,说了声“我下课后再打给你”便挂了电话,然后把手机调了静音,随手搁在桌面上。
(4)、有同学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他”,也有同学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他”的妻子,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说理由。 -
19、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可是,连做这点儿事,他也不算是好手。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地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甚至于妇女,他也会去竞争。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更永远不看前后距离的停匀不停匀,几乎所有人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地烟头儿。
从上面文字你感受到了祥子怎样的变化?造成祥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
2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朝花夕拾》全书用简洁舒缓的文字记述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和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小说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红军领袖、红军将领形象,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C、法布尔的《昆虫记》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赞美。 D、《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