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浒传》中有许多情节都与“三”有关。下面哪一个关于“三”的评价不够恰当?请结合阅读体验进行判断并修改。
A.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三”中见曲折情节
B.高太尉三害林冲——“三”中见小说主题
C.宋江三打祝家庄——“三”中见团队智慧
-
2、下面是关于“保尔与朱赫来”的情节梳理,请根据小说内容补全空缺处。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行纪
范成大
甲午,宿白水寺,大雨不可登山。谒普贤大士铜像,丐三日好晴以登山。乙末,果大霁,遂登上峰。又无复蹊蹬,斫木作长梯,钉岩壁,缘之而上。意天下登山险峻,无此比者。余以健卒挟山轿强登,同行则用山中梯轿。出白水寺,便登点心坡,言峻甚,足膝点于心胸云。过骆驼岭簇店,当道板屋一间,僧煮汤以俟蒸炊。
自以卯初登山,至此已申后。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比及山顶,亟挟纩①两重,又加毳衲驼茸之裘,尽衣笥②中所藏。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拥炉危坐。移顷,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炷香。忽云出岩下旁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勃如队仗,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杂色之晕数重。倚立相对,中有水墨影,若仙圣跨象者。一碗茶顷,光没,而其旁复现一光如前,少时亦没。日暮,云物皆散,四山寂然。乙夜灯出,岩下遍满,弥望以千百计。夜寒甚,不可久立。
丙申,复登岩。眺望,岩后岷山万重,少北则瓦屋山,在雅州;少南则大瓦屋,近南诏,形状宛然瓦屋一间也。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自古至今未尝消也。山绵延入天竺诸蕃,相去不知几千里,望之但如在几案间。瑰奇胜绝之观,真冠平生矣。
(选自《吴船录》,有删改)
【注】①扩:丝绵。②笥:盛衣服的方形竹器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 )A、缘之而上 缘:沿着 B、僧煮汤以俟蒸炊 俟:等待 C、尽衣笥中所藏 衣:衣服 D、真冠平生矣 冠:第一(2)、翻译文中画线句。(1)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拥炉危坐。
(2)一碗茶顷,光没,而其旁复现一光如前,少时亦没。
(3)、本文和前一题诗歌虽然都是记录游峨眉山,却体现出作者范成大和程公许迥异的特质。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两人性格的不同之处。 -
4、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中岩渡月出峨眉山
程公许
返照中岩渡,峨眉分外清。
一弯新吐月,共我两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风索索,拥被不堪听。
(1)、下面是三位同学绘制的本诗情感变化曲线图,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并用词语概括其变化。答:选项:变化过程:→→
(2)、一位同学认为颔联中“一弯新吐月”的“吐”字看似无理,细想很妙,却又不知如何表达其妙。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其完成鉴赏。 -
5、一年成聚(指村落),二年成邑(指城镇),三年成都(指都市)。成都的“成”是形成的意思。“成”还有多个解释,如成长、成败、成规等。请结合你的生活,展开联想和思考,以“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提起存储信息的媒介,人们一般想到的是硬盘和光盘,其实最具优势的存储器或许就藏身于生命体之中,那就是存储生命密码的DNA。
②DNA存储技术是用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来存储文本文档、图片和声音文件等数据。相比传统磁存储、光存储这些单层平铺方式的存储,DNA双螺旋立体结构的存储量有了多个数量级的飞跃。就信息密度而言,如果把当今世界所有电脑上储存的数据转换为DNA体积,仅一个鞋盒大小。
③在存储过程中,1GB的数据硬盘存储能耗约为0.04瓦,而同一容量DNA存储的能耗则小于百亿分之一瓦,这对于当下能源紧张的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福音。此外,DNA存储的信息可以通过生物加密技术进行保护,使得未经授权的人员难以获取或篡改数据,这种生物加密技术为数据安全提供了额外的保障。
④由于写入、读取速度较慢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DNA存储还无法取代硬盘等常规存储载体,但DNA存储优势显著,前景广阔。
⑤从结绳记事、磁带硬盘到DNA存储,信息存储技术发展史,也就是人类文明进化史。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乙
①2022年,天津大学生物学团队将10幅敦煌壁画的数字图像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等实验,发现这些壁画信息在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这是人类首次运用DNA存储技术来保护敦煌壁画。
②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敦煌壁画,受时间、风沙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威胁。过去,壁画修复师用胶水将壁画起甲的部分一点点粘回原位,为壁画“延年益寿”。如今,先进技术正赋予敦煌壁画保护更多的可能。
③2020年,我国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在敦煌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实验室的模拟环境具有变量可控、条件可重复等优点,可以让保护措施更加精准,促进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研究。
④“数字敦煌”也是敦煌研究院推进的保存壁画计划之一,它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的珍贵资料。
⑤人们用尽一切技术手段,和时间赛跑,让敦煌壁画永生不朽。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1)、和传统信息存储方式相比,DNA存储有什么优势?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条作答。(2)、甲乙两文开头都引出了对象,二者所引的对象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3)、如果将甲乙两文按序组合成一篇新的文章,下面哪个选项更适合做文章标题?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A.DNA“保存”数据 B.技术“封存”时光 C.信息“存储”文明
-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 , 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②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请写出许浑《咸阳城东楼》的首联和颔联或李白《送友人》的颈联和尾联,在答题卡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答:
-
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卜者知其指意 指:同“旨” B、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渔网 C、当奖率三军 奖:鼓励 D、斟酌损益 益:益处(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以伤先帝之明 B、为天下唱 乡为身死而不受 C、咨臣以当世之事 暮寝而思之 D、还于旧都 达于汉阴(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A、如今丢了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等着死亡,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吧? B、如今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等着死亡,倒不如为国都而死,这样好吧? C、如今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吧? D、如今丢了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都而死,这样好吧?(4)、下列内容不是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 )A、巧借时势 B、心怀大志 C、善聚人心 D、勇于反抗 -
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迈出了重要一步的关键环节。 B、随着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科幻之都”的城市名片进一步擦亮,文旅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C、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乒乓球运动在全球的影响力,而且促进了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交流。 D、DeepSeek团队研发并提出了新一代多模态交互模型,解决了复杂语义理解。
-
10、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面对困境,人们会有不同的抉择。有人选择直面,在箪食壶浆的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努力;有人选择逃避,在悲观绝望的情绪中自暴自弃;还有人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作为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门。
A、箪食壶浆 B、持之以恒 C、自暴自弃 D、不二法门 -
11、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B、有人说过,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C、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惧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D、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
-
12、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 飞窜(cuàn) 强词夺理(qiáng) B、锃亮(zèng) 豢养(huàn) 间不容发(fà) C、恣睢(suī) 棱镜(léng) 前仆后继(pū) D、愧赧(nǎn) 作揖(yī) 百鸟啾啾(jiū)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耗费多年心血,让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奥运赛场上,潘展乐以惊人速度打破美国队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上长达40年的垄断。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主角,用坚持与努力书写辉煌。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主角。那么,你心中的主角又是怎样的呢?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________是主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14、按要求完成小题。(1)、请你根据阅读经历,协助小阳完成读书卡片。
选文(有删改)
选文主人公
惩恶扬善的方式
(他)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他)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1)
三拳打死镇关西
他激动起来:……“我辛辛苦苦打捞这些财物是为我自己吗?……您以为我不知道世上有无数受苦的人、有被压迫的种族吗?我不知道有无数要救济的穷人、要报仇的牺牲者吗?”
尼摩船长
(2)
(他)继续说:“我正好走过他家,便停下看示威。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的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
(3)
攻打地主家,把存粮给民众
(2)、请你从上表三个 “主人公” 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具体内容和人物性格,谈谈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惩恶扬善。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晨光里
段蓉萍
①我喜欢早起,推窗便可见到博格达峰雪山。晨光乍现的一瞬间,柔光抚摸着大地万物,也抚摸着我。
②米东,地处天山北麓丝绸之路北道,境内有唐朝路、下沙河故城、黑沟驿站、突厥墓群、塞人岩画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我偏偏又是热爱历史和方志的人,休息的日子,一个人或与友人挨着跑了不止一遍。
③就拿下沙河故城来说,我最初是上中学时候跑去城墙上玩儿,跟同学打赌一定可以找到唐代的铜钱或者陶片。住在故城附近的马俊说,他早几年见到过宝剑,不过,已经锈迹斑斑。找了一个多小时,我和同学都空手而归。
④我们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眺望远方,博格达峰清晰可见,它似乎在笑我们顽皮的样子。
⑤又一年冬天,我驱车途经故城时,路旁的榆树上挂满霜花,我下车蹚过厚厚的积雪,走入城中时,耳畔传来了马的嘶鸣声、战旗猎猎声。我揉揉冰凉的耳朵,凛冽的寒风送来的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结实的城墙上覆盖着洁白的雪,我想起岑参来。
⑥难道在故城真找不到一点儿唐代的遗物吗?我始终不甘心。2016 年夏天,我特地邀请新疆师范大学刘学堂教授和新疆大学周轩教授到故城考察,刘教授在故城城墙内侧找到了一块红色陶片,我兴奋地问这是什么,他在地上给我大致画出了陶罐的造型,并说这就是唐代的陶器。我接过陶片,翻看几下,觉得很沉重——这陶罐装的不是水,不是米,是历史的名片。千年后,我们有幸目睹到它,依稀感受到来自长安,来自岑参的气息。
⑦这米东呢,让我着迷的还有水稻。许多人总以为新疆不产大米,可历史上就有新疆种大米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在此设立驿站,驻守的官兵都是从中原内地而来的,解决粮食问题的便捷方式就是自给自足。在水源充沛、温度适宜的地方种植水稻也就不足为奇了。
⑧米东大面积种植水稻是在刘锦棠所率湘军攻克古牧地后。由于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肥力较强,湘军三千人就地屯垦,将湖南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了边疆。如今这里还有湖南村这个地名,也有为数甚多的湖南人。虽然在此繁衍生息好几代人了,可始终不变味蕾对故乡美味佳肴的记忆,腊肉、血肠、蛋糕席等,年节来临,都会准备这样的年货,吃几口家乡菜,也就有了归乡的感觉。
⑨每年插秧的时节,我都去大哥家帮忙。农人干活儿从不偷懒,要起早。我们从育秧棚挑秧苗到水田里去,这时候,晨光微露,水面闪动细碎的金子,秧苗也镀了一层金边。抬头看,那矗立的博格达峰也是金光闪闪,整个乡村都笼罩在晨光里,像是睡梦中的婴儿。我站立在水田里,心想:“用相机拍摄下这一瞬间多好!” 可那时候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相机。这一幕种在心里,再也无法抹去。
⑩这几年,水源吃紧,大家缩减了水稻种植面积,大哥家种过向日葵、玉米,也种了好几年的红薯。每到七月向日葵盛开的时候,晨光里的向日葵像是舞蹈团的姑娘们刚从幕后登场,个个笑盈盈的。我走在田埂上,在晨光的陪伴下向田野深处走去,直到老龙河。
⑪这河里的水流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在北沙窝形成一个湖泊——东道海子。傍晚,我跟摄影的伙伴们在东道海子拍片,晚霞固然是美丽的,但缺失晨光中的影像是不完整的。我们商量好在海子边住了一晚上。一名哈萨克族牧民热情地弹起了冬不拉,为我们演唱哈萨克族民歌《黑眼睛》《燕子》《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黑走马》等,一曲接一曲。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空中,摇动了海子的碧波,我们躺在帐篷里,能清晰地听到鱼儿们与波浪拥抱亲吻的声音。
⑫东方鱼肚白,我们钻出帐篷,顾不得洗漱,拿着相机、三脚架等在海子边找准位置,等待晨光乍现的一刻。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光是一缕缕、一层层慢慢跃出博格达峰山脊的,从第一束晨光出现到整个太阳照在大地,不过短短几分钟,却让一切充满新的生机活力,海鸥、天鹅、大雁迎着晨光飞翔在水面,镜头中远山、近水、飞鸟都进入画面,恍惚间,我似乎已身处大海边,而非沙漠深处。旁边的摄友一个劲儿地说,太幸运了,光好,云好,连天鹅起飞的时机都恰到好处。
⑬若不是飞虫叮咬得难受,我真不想离开,拿把躺椅,舒坦地坐一个早上。可我偏偏是招虫子的人,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红包布满颈手脚踝,不得不遗憾地离开。红柳、梭梭、骆驼刺精神抖擞,一队蚂蚁浩浩荡荡地往胡杨树下挺进,我深感沐浴在晨光中的万物可亲可敬。
⑭这里就是米东,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4 年第 10 期,有删改)
【散文・内容】
【散文・语言】
【散文・线索】
【散文・情思】
(1)、米东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请结合选文和地理知识,分析米东地区能够种植水稻的条件。种植条件
文本内容
气候条件
米东地处天山北麓,日照充足,温度适宜。
水源条件
①
土壤条件
②
③
湘军就地屯垦,将湖南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边疆。
(2)、散文多于细节处见真情,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红柳、梭梭、骆驼刺精神抖擞,一队蚂蚁浩浩荡荡地往胡杨树下挺进,我深感沐浴在晨光中的万物可亲可敬。
(3)、文章多次提到博格达峰,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小粤与小南对文章标题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小南认为《晨光里》这个标题太过普通,而小粤认为这个标题恰到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小粤观点的理解。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口味中的地理——西辣东酸,北咸南甜
①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口味的选择,造成了我国“西辣东酸,北咸南甜”的口味差异。
②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雪,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此外,四川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时间久了,易使人患风湿寒邪等病症,因此需要摄入大量辣椒来帮助排汗。辣椒一旦摄入,就成了人体内的一枚微型火炉,使汗液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缓解潮湿带来的不适。因此,重麻重辣便成了川菜最突出的特点。
③山西人能吃醋。山西位于黄河流域东岸,地处黄土高原,许多地方的地下水碱性特重,水质硬,甚至许多井都是苦水井。经过水质分析,苦水井中大部分的水属碱性水,这种水破坏了人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长期饮用很容易生结石,此时就要补入适当的酸以中和碱。并且,山西多山地、丘陵,干旱少雨,农作物以高粱、小米等耐旱的杂粮为主,盆地的平原地区产小麦。山西人研究出了种类多样的面食,由此养成爱吃面的习惯。面食有很多好处,耐饿顶饱,但是不太好消化,而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再者,山西东靠巍巍太行山脉,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小,气候比较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容易没有食欲,而且还不能像南方潮湿的地方那样吃辣椒开胃,否则容易上火,醋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来口醋,马上就有了食欲。正是以上种种因素,造就了山西人无醋不欢、嗜醋如命的饮食习惯。
④我国北部冬季气候寒冷,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的冬天是罕见的。即使有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此外,北方天气干燥,人们易出汗,电解质损失多,人体内缺少电解质,就会“口无味,体无力”,因此菜肴多偏咸。北方菜的代表、“中国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调味就讲求咸鲜纯正。
⑤南方则多雨,光热条件好,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据粗略估计,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不仅主料丰富,配料和调料亦是如此。为了突出主料的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此外,南方嗜甜与物产分布情况有关。甘蔗喜高温、喜湿、生长期长,主产区在多雨、光热条件好而土壤肥沃的南方,尤其是两广、福建、四川等地种植面积很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以及新疆,虽然种植另一种糖料作物——甜菜,但总体来看,北方的产糖量远不及南方甘蔗产区。在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年代 , 蔗糖对于北方民众来说是稀有品;南方盛产蔗糖,同时又有四季水果,嗜甜的口味就此形成。
⑥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上广等一线都市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多种菜系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地区饮食文化的交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摄入的辣椒比作微型火炉,形象地说明了辣椒的排汗祛湿功能。 B、北方菜偏咸的原因,一是冬季天气寒冷,多以腌制方式保存蔬菜;二是北方天气干燥,人们易出汗,需补充电解质。 C、第⑤段加点的短语“在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年代”对“蔗糖对于北方民众来说是稀有品”这一事实从时间上进行限制,表述严谨。 D、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两方面解释了不同地区口味偏好的形成原因,并且都以不同地区的代表菜系作为例证。(2)、小林阅读文章时,觉得第⑥段的内容与各地口味差异的话题无关,应该删去,请说说你的看法。(3)、请根据下表,判断菠萝咕咾肉属于文章中介绍的哪种菜系,并说明理由。菜名
主料
配料
调料
味道
菠萝咕咾肉
肉、菠萝
青椒、红椒、鸡蛋等
生抽、料酒、番茄酱、糖等
酸甜开胃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丙】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意与日去/一狼径去 B、恐托付不效/效忠贞之节 C、临表涕零/把酒临风 D、属以后事/忠之属也(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2)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4)、小文发现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
诸葛亮人物形象
内容分析
【甲】
关爱子女
教导儿子要宁静淡泊、勤学致远。
【乙】
①
接受先帝托付后,他点将练兵,采取一系列措施,平定南方,并精心筹划挥师北上,北定中原。
【丙】
②
③
(5)、了解完诸葛亮的事迹,也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吧!请以“尊敬的孔明先生,听到您讲……的故事,我想告诉您……”为开头,结合【乙】【丙】任意一则材料,仿照示例写一段话,说说你从他的言行中汲取到了怎样的力量,跟孔明先生来一场跨时空的交流。(不少于40字)示例:尊敬的孔明先生,听到您讲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教导后人的故事,我想告诉您,您的智慧穿越千年,仍如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您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给我的修身、学习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只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才能走好每一步。
-
18、小粤想送一张诗词明信片给老师,你觉得下面哪幅作品更适合?请结合书体特点和诗句内涵说明理由。
-
19、老师写下毕业寄语,请仿照句式,写下你对同学们的赠言。(不要求引用诗句)
-
20、在 “咏诗文・致同窗” 环节,同学们纷纷发言,请你根据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致勤于学习的你
(1)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
(2)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致坚韧不屈的你
(3) , 。
陆游《卜算子·咏梅》
致志存高远的你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5)。风休住,!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致积极乐观的你
(6) , 。
陆游《游山西村》
(7)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