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众多平凡人物也因其闪光点而动人。命运不幸的阿长,不辞辛苦为迅哥买来刻印 的《山海经》;赖以谋生的载客三轮被qǔ dì了的老王, 杨绛一家真挚的情谊;淳朴的农民在红布似的高粱地里行走,坚韧的红军在悬崖峭壁间酣然入梦……lì jìn xīn xuè的教师,逐梦拼搏的同学,一幕幕,一帧帧, 成bān lán的星空。他们告诉我们,普通人一样可以也活得精彩,到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qǔ dì (2)lì jìn xīn xuè (3) bān lán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笨拙 赐予 汇聚 B、粗拙 给予 汇集 C、粗拙 给予 汇聚 D、笨拙 赐予 汇集(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到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B、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C、普通人一样可以也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D、普通人一样可以也活得精彩,达到某种人生的境界。 -
2、有人认为《游山西村》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罢官后的落寞之感,你认同哪一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理由。
-
3、默写古诗文。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中通外直, , 香远益清,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3) ,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
(5)莫言下岭便无难,。政入万山围子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
4、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人要敢想敢为,“敢”应该是青年人做事的态度和认识,正如鲁迅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故而百年前的中国青年在山河飘摇的危难之际,发出“我们不干,谁干”的呐喊。
以上文段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文段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5、阅读完《经典常谈》一书后,请你结合整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
6、小明在阅读《经典常谈》中的第一篇《说文解字》时,想用“举例”的方法记住汉字“六书”中的“指事”与“会意”,请你根据示例,在横线处各补充1个例子。
示例:象形:“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
(1)指事:
(2)会意:
-
7、小语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整理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
齐桓公问于宁戚曰:“筦子①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衣食足乎?”宁戚对曰:“要在得贤而任之。”桓公曰:“得贤奈何?”宁戚对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节选自刘向《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释】①筦(guǎn)子:春秋时管夷吾。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独子其子 子女 B、男有分 , 女有归 职分,职守 C、吾恐法令不行 担心 D、重其禄 增加(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B、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C、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D、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衣食足乎?
(4)、【甲】文中“选贤与能”的观点在【乙】文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9、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泊平江百花洲
【南宋】杨万里
吴中①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③ , 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①吴中:苏州一带。②王程:被君王差遣办理国事的旅程。③棹(zhào):船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从诗题中的“泊”字便可见出;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且颔联对仗颇为巧妙。 B、首联交代自己与苏州的因缘,表达了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以游赏吴中胜景的幸运之感,渲染了喜庆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愉悦的情感基调。 C、颔联中,诗人从眼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踪,从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游历过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展了。 D、诗人在尾联把自己比作孤舟,意思是不要埋怨孤舟役有固定的地方,自己半生漂泊就像一叶孤舟,照应了“十年四泊百花洲”一句。(2)、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
10、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天文点的星空
武诗韬
①在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
②在这个名叫天文点的地方,我同时见到了这两样事物。
③天文点,海拔近5400米,空气稀薄,诸星明亮,是观星的绝佳之处。天文点边防连在此驻扎,一代代边防军人就在这里为祖国站岗。
④我走进机房,一位三级军士长正目光炯炯地盯着机器上的各色指示灯。他便是常胜,长期的值班让他看上去有些憔悴。他身形偏瘦,脸上的高原红不明显,头发已经白了一半。我们的交谈便在巨大的机器轰鸣声中展开了。
⑤常胜今年40岁,河北人。他的父亲曾在新疆当兵,复员后在乌苏务农,结婚生下他,给他取名常胜。
⑥“或许从取名那时起,我父亲就想让我当兵了。”常胜翻出他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对着星星许愿的照片。“照这张照片时我8岁,那时我总喜欢缠着父亲给我讲他当兵时的故事。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星星很亮,我当时许的愿望减是像父亲一样成为保家卫国的人。”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肩并肩站在星空下。照片有些模糊,但被保存得很好。
⑦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常胜走进了天文点边防连。第一天夜里,剧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几乎彻夜未眠。
⑧那年,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常胜和几个战友要在海拔5400米的某点位驻扎。写好家书,带好干粮、水、枪,打好背包,他们连夜出发了。
⑨到达点位时已是清晨。搭骨架、打地锚、搭建帐篷说来轻松,但在这个海拔条件下,做任何事情的难度都会成倍上升。土地被冻得生硬,铁根本铲不下去,风大得帐篷固定不住,只得搬来几块大石头压住……没有氧气供给,大家干一会儿就得歇一下,再接着干。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一口混着冰粒的水,终于在天黑之前,帐篷搭建成功了。
⑩无意间,他一抬头,顿时被头顶璀璨的星河震撼了。“那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星空,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看星星,是那段时间大家主要的娱乐活动。一个个夜晚,常胜默默地把心事诉说给了那些闪亮的星。
⑪海拔5400米的高原没有春夏秋冬的区分,只能通过斗转星移,感知季节的变化。他们在帐篷中驻扎了3个多月,从零下10摄氏度的“冬天”,坚守到了零下30摄氏度的冬天,任务才顺利结束。
⑫“给你看一下我儿子的照片吧。”常胜的儿子小名叫涵涵,今年7岁。常胜开心地给我看他手机相册里涵涵的照片。“儿子小的时候,每次我刚回家时,他都怕我。在家里陪伴一个月,亲近了,自己也该归队了。下次再见,孩子又认生了。”“说实话,那时我有点心酸。”常胜的手划过几张涵涵穿迷彩服的照片,对我说道,“你看,这是我给他买的迷彩服,他可喜欢了,说长大后也想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来当兵。”
⑬“你将来也想让涵涵当兵?不怕像你一样吃苦吗?”常胜抬头看着我,笑了:“再苦能有我苦?能有他爷爷苦?我觉得,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甜。”
⑭常胜调整了一下鼻氧管的位置,继续说道:“有个作家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饿的时候你有个包子,你就比我幸福,但是我们军人的幸福从来都不是这样比较出来的。当我在地窝子里喝冰冷的山泉水时,我知道祖国很多人能喝上热水,就感到幸福;当我在除夕夜面朝国境线站岗时,想象着背后的祖国烟花漫天、万家团圆,就感到幸福……”
⑮走出机房时,夜幕已经降临。常胜指着夜空对我说:“你看,只有在这儿能看到这么美的星空。”我抬起头,整个穹顶繁星闪耀,美得摄人心魄。
⑯分别时,我与常胜互敬军礼。那一刻,漫天星光洒在他的军帽上,与帽徽上的五角星交相辉映。恍然间,我真的看到了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在这个海拔近5400米的执勤点,星光映衬出的不只是他,还有一代代为祖国付出的边防军人身影,以及他们代代传承、永不磨灭的精神。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7月3日版,有删减)
(1)、“星空”在文中多次出现,串联起常胜的人生。请根据文章内容,完善常胜的“人生履历表”。人生履历表
姓名:常胜
任职单位:天文点边防连
职位:三级军士长
人生履历:8岁那年:①→大学毕业后:②→那年:③→现在:④指着夜空对“我”说,只有在这能看到这么美的尾空。
人生格言: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甜。
(2)、常胜为什么认为天文点的星空“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星空”?(3)、第⑬段中常胜说:“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甜。”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4)、请你给以常胜为代表的边防军人写一段颁奖词。(字数不超过100字) -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优化国际合作,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维护相关产业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运转。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严峻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断上升。全球减排状况与《巴黎协定》的目标要求仍有差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4年全球资源展望》报告,呼吁全球加速向可持续资源利用式转型。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减少交通领域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动力汽车的耗油量比传统燃油汽车平均低约1/3,纯电动汽车可实现二氧化碳或污染物零排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为陆上交通部门提供了最大的低碳潜力。在全球加速低碳转型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很大增长潜力。世界资源研究所在《2023年气候行动情况》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几乎是2023年全球各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唯一令人满意的类别。未来,如果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电力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减排贡献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中国不断加强全球产业链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释放更大减排潜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较长,且技术复杂,产业发展和减排潜力的释放需要全球产业链通力合作。经过不断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加大整车出口的同时,不少中国企业加强海外产业链布局,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比亚迪在泰国全资投建了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还将在巴西建设电池材料加工厂。字通在多个国家实现了客车散件当地组装和技术合作,提升了当地工业化水平。哪吒汽车印尼工厂正式投产下线新车。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中国电池企业相继在欧洲设厂投产。中国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优化国际合作推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维护相关产业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运转。
【材料三】
“中国是全球绿色转型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日前,“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出席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举办的“欧中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时如是说。针对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炒作所谓的“产能过剩”,索尔海姆表示:“绿色转型是世界需要的,而中国正在引领这一转型。”他认为,部分西方国家希望中国在这一方面放慢脚步,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背道而驰,也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数据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我国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索尔海姆认为,从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角度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尤为重要”在他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机遇,包括推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分享绿色技术并促进绿色投资、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
(《人民日报》2024﹣5﹣24,有删改)
(1)、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释放更大减排潜力。 B、比亚迪在泰国全资投建了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在巴西建设了电池材料加工厂。 C、西方国家无法阻止世界性的绿色转型,因为它符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D、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材料三】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我国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3)、小明是一个坚定的环保小卫士。最近家里准备添置一辆汽车,小明爸爸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犹豫,小明决定建议爸爸买新能源汽车,请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帮他陈述理由。 -
12、古诗文默写。
传承经典,我们寻找万里山河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当你行走在小村庄,你看到老人在悠闲地散步,小朋友们在追逐嬉戏,此情此景,让你不禁想到了《桃花源记》中“(1) , (2)”两句;在园林中游玩时,你看到池塘中有数不清的鱼儿好像无所依傍,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这让你不禁想到了《小石潭记》中“(3) , (4)”两句;如果你来到了洞庭湖畔,洞庭湖水汽蒸腾的宏伟气象和汹涌澎湃的盛大气势又会让你想到《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5) , (6)”两句。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
1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和阿西莫夫的《大雁归来》,都是阐释事理的文章,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柳河东集》中的“河东”是作者的名字。 C、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很讲究礼貌用语。请人指点说“赐教”,称自己对别人的重视为“垂青”,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请对方指教称“雅正”。 D、游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
-
14、下列句子选自《人民日报》的随笔《梯田之美》,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走出院子,梯田就从脚下延伸出去。
②晨雾弥漫在山野和梯田间,远处的树、近处的田,都若隐若现、深深浅浅。
③窗口下的梯田,像是大地和山峦间舞动的精灵,绵延如飘带。
④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精巧的涟漪,每一叠都如一片碎金闪烁的波纹。
⑤清晨醒来,窗外蓝天如洗,白云如絮,山岭起伏。
⑥阳光飘荡在层层梯田上,那些奇妙的造型、优美的线条、丰富的颜色还有清爽的气息,相互交融,互为映衬。
A、③⑤④②⑥① B、⑤③②①④⑥ C、③⑤④⑥①② D、⑤③⑥④②① -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一系列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展开的美术创作,过艺术化表达、意象化再现、对意境与精神的诠释,以及多元的传播方式,璋显了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深厚的人文内涵。②泰山,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申报成功,为世界遗产的评价带来新的标准。③泰山也是美术工作者热忠表现的题材。④在崔光武油画“瑞雪初照中升坊”中,泰山的磅礴(bàng bó)气势呼之欲出。⑤于亘古(gèn gǔ)洪荒中仿佛静止的宏大景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象征,博大而静穆、朴素而坚毅。
(1)、下列对语段中的注音和字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中,“璋显”应改为“彰显”。 B、句③中,“热忠”应改为“热衷”。 C、句④中,“磅礴”的拼音应改为“páng bó”。 D、句⑤中,“亘古”的拼音应改为“gèng gǔ”。(2)、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表述清晰明确,表达无误,主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 B、句②中的“世界遗产”和句⑤中的“宏大景观”都是偏正短语。 C、句④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该把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D、句④中“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只要叫他一声就会走出来。此处改为“跃然纸上”更合适。 -
16、学校开展“学习哪吒精神”专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下面是截止3月3日23:59分,“全球影史票房榜”的截图,请根据此图表,补全小雅与DeepSeek对话的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
排名
上映年份
总票房(单位:元)
6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2018
148.82亿
7哪吒之魔童闹海
2025
144.99亿
8蜘蛛侠:英雄无归
2021
141.60亿
小雅:《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影史票房榜的情况如何?
DeepSeek:。截止3月3日23:59分, , 超《蜘蛛侠:英雄无归》票房成绩,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7的亚洲电影!其成功源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一,影片以颠覆性改编重构传统神话,赋予哪吒更具现代性的成长困境,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其二,制作层面精益求精,流畅的动作设计与细腻的角色表情,展现国产动画技术飞跃。其三, , 深入家庭羁绊、命运抗争等主题,打动人心。同时,影片以传统故事内核嫁接当代价值观,既满足中老年人的怀旧情怀, , 最终成就票房与口碑的双重突破。
(2)、小洁的演讲稿中,标有序号的句子有一处不得体,请写出序号并修改。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
面对困境,①哪吒追求自由、反抗命运。哪吒精神,是敢于向命运说“不”的勇气,生为魔丸,他却用倔强与热血改写宿命;哪吒精神,更是对自由的执着,最终重塑自我、绽放光彩。哪吒以“逆天改命”证明:②真正的强大,是无愧于心的选择。今天,生活的困境、外界的质疑何尝不是另一种“天劫”?同学们,③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 愿我们以哪吒精神为火种,在逆境中敢为、在质疑中坚定,写属于自己的传奇!④感谢大家的恭听!
序号: 修改为:
(3)、小颖看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想以“电影台词与古典诗词的关联”为主题进行探究,对比三组内容,补全空缺处。第一组:
台词:“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
诗词:①
结论:自我·积极向上
第二组:
台词:“虽然你仪态懒散,但意志坚定;虽然你个头矮小,但内心强大……”
诗词: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结论:朋友·②
第三组:
台词:“你一百多年没有回家,我好想你啊”……“爹,他老人家还好吗?”
诗词:③
结论:④
-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对金手镯
琦君
①我心中一直有一对手镯,是软软的十足赤金的。一只在我自己手腕上,另一只套在一位亲如同胞的异姓姐姐的手腕上。
②她叫阿月,是我乳娘的女儿。我出生时,母亲没有奶水,把我托付给三十里外邻村的乳娘,我和阿月都长得又黑又胖,让人分不清谁是谁。一岁半以后,我就随母亲被接到杭州。这一对“双胞姐妹”就此分了手。临行,母亲将一对金手镯取出来,一只套在阿月手上,一只套在我手上,说:“两姐妹都长命百岁。”
③七岁时,母亲带我回家乡,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阿月,把我们两个人谁是谁搞个清楚。乳娘一见我,眼泪扑簌簌直掉,可我和阿月,彼此都完全不认识了,可玩耍一会儿,便又“熟识”起来,阿月说我是她的好姐妹。母亲把她和我都拉到怀里,捏捏阿月的胖手,她手上戴的却是一只银镯子,我戴的是一对金手镯,母亲又从我手上脱下一只,套在阿月手上说:“你们是亲姐妹,这对金手镯,还是一人一只。”乳娘说:“以前那只金手镯,我收起来等她出嫁时给她戴。”
④我在家乡待到十二岁才再去杭州,但和阿月却并不能时常在一起玩儿。一来因为路远,二来她要帮妈妈种田、砍柴、挑水、喂猪,做好多好多的事,而我天天要背古文、《论语》《孟子》,不能自由自在地跑去找阿月玩儿。不过逢年过节,不是她来就是我去,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⑤我十八岁重回故乡,见到渴望中的阿月。她背上背一个孩子,怀中抱一个孩子,一袭花布衫裤,像泥鳅似的辫子已经翘翘地盘在后脑。原来十八岁的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我一眼看见她左手腕上戴着那只金手镯,而我却嫌土气没有戴金手镯,心里很惭愧。
⑥她竟喊了我一声:“大小姐,多年不见了。”
⑦我连忙说:“我们是姐妹,怎么喊我大小姐?”
⑧乳娘说:“阿月的命没你的好,她十四岁就做了养媳妇,如今都是两个女儿的娘了。只巴望她肚子争气,快快生个儿子。”
⑨我听了心里好难过,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只得说请她们随我母亲一同去杭州玩。我忽然觉得我们虽然靠得那么近,却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我呆呆地看着她的金手镯。手镯在橙黄的菜油灯光里微微闪着亮光。她爱惜地摸了下手镯,自言自语:“这只手镯,是你小时回来那次,太太给我的。周岁给的已经卖掉了。因为爸爸生病。”
⑩过了一会儿,她看看我的手说:“你的那只金手镯呢?为什么不戴?”
⑪我讪讪地说:“收着呢,因为上学不能戴,也就不戴了。”
⑫她叹了口气说:“你真命好,去上学,妈说得一点不错,一个人注下的命,就像钉下的秤,一点没得反悔的。”
⑬我说:“命好不好是由自己争的。”她说:“怎么跟命争呢?”
⑭我忽然止不住泪水纷纷地滚落。因为我即将回到杭州继续学习,虽有许多同学,却没有一个曾经拳头碰拳头、脚碰脚的同胞姐妹。
⑮婴儿啼哭了,阿月把她抱在怀里。阿月一手轻轻拍着,眼睛全心全意地注视着婴儿,我真难以相信,眼前这个比我只大半个月的少女,曾几何时,已经是一位完完全全成熟的母亲了。而我呢?除了啃书本,就只会跟母亲别扭,跟自己生气,我感到满心的惭愧。
⑯乡下没电灯,屋子里暗洞洞的。只有床边菜油灯微弱的灯花摇曳着,照着阿月手腕上黄澄澄的金手镯。我望着菜油灯灯盏里的两根灯草芯,紧紧靠在一起,一同吸着油,燃出一朵灯花。
⑰可是战时在大学肄业,学费无着落,以及毕业后的流离转徙,为了生活,万不得已中,金手镯竟被我一分分、一钱钱地剪去变卖,化作金钱救急。
⑱与阿月一别已将半个世纪,我一直念着这位故友。母亲去世已三十五年,乳娘想亦不在人间,金手镯也化为乌有了。但是,无论如何,我心中总有一对金手镯,一只套在我自己手上,一只套在阿月手上。
(选自《琦君散文集》,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时间
有关“金手镯”的事件
阿月
幼儿时
①
是“我”的“双胞胎姐妹”
七岁至十二岁
母亲取下“我”的一只金手镯,再送给阿月
②
十八岁
③
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大学毕业后
流离转徙,“我”变卖金手镯
④
(2)、文中两处画线句子都写到菜油灯照耀下的金手镯,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作者笔下的阿月和下列鲁迅文中的哪个人物最具相似性?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阿长 B.闰土 C.杨二嫂
(4)、第⑰段关于“我”后来的经历,看似与阿月无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 -
18、学校举行读书分享会,请根据要求帮助甲乙同学完成下列任务。(1)、任务一:甲同学准备分享《经典常谈》的读书笔记,下列表述与书本内容不符的一句是(填序号)
①《经典常谈》书中各篇,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来编写,是朱自清编写的国学入门之书。②《说文解字》中提到的造字“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③《周易》中记载,“卜法”是抽取蓍草,断定吉凶;“筮法”是煅烧龟甲或胛骨看裂痕。④《史记》和《汉书》虽然都是纪传体史书,但前者是通史,后者是断代史。
(2)、任务二:乙同学准备以“直面命运——女性的抗争”为主题进行分享,下面哪一组最符合主题?请进行判断并简述理由。第一组:小福子 虎妞 第二组:冬妮娅 丽达 第三组:沈琼枝 简·爱
-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① , 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②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 , 虽随、和③何以加诸?……”
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严君平,名遵,字君平,今四川省成都人。②杨雄,中国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思想家。③随、和,这里指隋侯之珠、和氏璧两件宝物。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子真遂不诎而终 诎:通“屈”,屈服,这里是应召的意思 B、各因势导之以善 因:于是 C、及雄著书言当世士 及:到……时 D、久幽而不改其操 操:操守(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
(2)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
(3)、宋代诗人刘克庄有诗云:“卖卜本逃名,下帘无市声。如何穹壤内,知世有君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严君平学问渊博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作答。 -
20、阅读下面的清代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法藏寺
李调元
我来法藏寺,数里入云峰。
石径闻啼鸟,松根走卧龙。
人间尘不到,仙境孰能从。
唯有山中叟,时来访客踪。
(1)、“松根走卧龙”一句中“走”字改为“如”可以吗?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本诗最后四句巧妙突出了法藏寺“仙境”的特点,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和下列哪一项最相似?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