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结合对《水浒传》的阅读感受,补全下面关于“水浒人物”的对联。
(1)花荣:①比李广,一绳悬柳陪②。
(2)鲁智深:状元桥下③ , ④倒拔垂杨柳。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①。市啬夫求商②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久之,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隶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③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
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将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两龚④ , 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此人显于世者,何武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选自《汉书·何武传》,有删节)
【注释】①课:赋税。②啬夫求商:啬夫,官吏名,职掌收取赋税。求商,人名。③廉:考察,查访。④两龚:指龚胜、龚舍两人。两唐:指唐林、唐尊两人。⑤除:任命。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欲以吏事中商 中:中伤 B、终不扬其恶 扬:宣扬 C、系庐江 系:关联 D、为楚内史厚两龚 厚:看重(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
(2)此人显于世者,何武力也,世以此多焉。
(3)、文章最后说何武“去后常见思”,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
一种新型的健身方式:云健身
①“我逃过李佳琦,却没逃过刘畊宏”,在这个“宅”意十足的春天,知名艺人刘畊宏成了居家健身“火出圈”的标志人物。凭借《本草纲目》毽子操等极富感染力的健身直播,他变身“现象级云健身”主播,从抖音百万粉丝到近6900万粉丝,仅用了1个多月。
②这,就是“云健身”。“云健身”是指依靠手机等直播工具,健身教练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线上授课讲解,健身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健身的一种模式。
③“云健身(即直播+健身)”本不是新领域。早在2020年6月,keep就已经开始上线直播课,并陆续签约了多位健身达人。这次“云健身”的走红有其特殊原因。“受疫情影响,常去的健身馆暂停营业,我们就添置了几件健身器材在家锻炼。”王先生说,“没想到配合着相应的讲解视频,居家锻炼的效果一点都不比去健身馆差。”可见,疫情让户外健身条件受限,居家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④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其中,“倡导主动健康理念,普及运动促进健康知识”成为运动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想象,随着人们运动意识越来越强,“云健身”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受欢迎。
【乙】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①2022年,明星刘畊宏变身“刘教练”,和妻子一起组成“夫妻档”,在直播间教健身操,传递健身知识。
②本来“健身”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何“云健身”一词又如此火爆了?
③“现在网络条件越来越好,短视频发展速度很快,每个人都有手机等智能设备,获取健身教程也越来越容易,这对健身运动的发展和理念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山东体育学院健身指导课教师王正伟说。
④仅仅如此吗?“借助博主效应的影响力,大家有了随时随地‘动起来’的契机。”这里的专业不仅仅是指技术专业,更是内容的有趣。“摆起臂,腿抬高,腰间的赘肉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都要……”这样的语言,让观众受到鼓舞,内心真正想要跟着训练。
⑤但是,云健身,像一把双刃剑,既满足人们健身的需求,又掩藏着许多不足。据某短视频数据显示,2022年,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但只有部分博主持有国家健身教练资格证书。新年很多人因为年前刚“阳康”,身体还没彻底恢复,跟着博主训练后身体很不舒服。刘畊宏有着30多年的健身经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不是所有博主都有这样的专业技能。
(1)、“云健身”火起来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的内容,分点概括。(2)、【甲】【乙】两文都以同一热点事件开头,两文的第一段是否可以交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甲】【乙】两文同写“云健身”,如果要把它们放在同一话题之下,下面哪一项更合适?请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A.前途无量的“云健身” B.走投无路的“云健身” C.喜忧参半的“云健身”
-
4、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
①怒而飞,。(庄子《北冥有鱼》)
② , 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③一抹晚烟荒戍垒,。(纳兰性德《浣溪沙》)
(2)请根据语境填写出恰当的诗句。
人生的道路,常有不如意,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言:① , ②。面对人生“至暗时刻”,我们需要拥有刘禹锡的豪情:③ , ④。(《秋词·其一》)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丽 B、往来而不绝者 绝:中断 C、余拏一小舟 拏:撑 D、客此 客:客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间之四时也 水陆草木之花 B、泉香而酒洌 暮寝而思之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始一反焉 D、问其姓氏 其喜洋洋者矣(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A、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精神不振地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喝醉的太守。 B、脸色青黑,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喝醉的太守。 C、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D、脸色青黑,头发苍白,精神不振地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4)、下面表格中,对两段选文理解和分析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选文
内容概括
作者心理
写作特点
句式特点
【甲】
①官民同欢
②愉悦
③描写叙述为主
④多用散句
【乙】
⑤独赏雪景
⑥惬意
⑦记叙抒情为主
⑧多用骈句
A、①⑤ B、②⑥ C、③⑦ D、④⑧ -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就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 B、《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得到观众广泛认可。 C、时光流转,岁月有声,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正是三星堆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实外毕业学子廖洋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斩获国际金奖,引发了学校师生的热议。
-
7、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春日的浣花溪景色宜人,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风乍起,湖水荡起了浮光掠影 , 各色锦鲤在水中自由游弋。整个景区,葱茏绿意与古朴红墙相辅相成 , 自然生机与厚重历史完美融合,前来拍照打卡的人多得令人叹为观止。
A、纷至沓来 B、浮光掠影 C、相辅相成 D、叹为观止 -
8、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噪京师,就落了这名声。 B、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像胜利的寓言家在叫喊。 C、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浮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D、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9、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粗犷(kuǎng) 贮蓄(zhù) 蹑手蹑脚(niè) B、龟裂(jūn) 纤绳(qiàn) 喃喃自语(nán) C、怯懦(qiè) 伫立(chù) 吹毛求疵(cī) D、睥睨(bì) 炽热(chì) 伤痕累累(lěi)
-
10、下面是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相关名著】。请从中任选一句感言,联系一部相关名著,结合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
【阅读感言】
【相关名著】
A.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B.因为他,黑暗的世界亦有微光显现。
C.因为他,一段与原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从此开启。
D.因为她,生活的苦难便成了垫脚石。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平凡的世界》
《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
因为她,生活的苦难便成了垫脚石。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了《平凡的世界》。孙少平高中时,因生活穷困窘迫而自卑。田晓霞鼓励他并给他送来《参考消息》和其他书籍,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于是,生活的苦难不再是绊脚石,而是成为让他不断前行的垫脚石。孙少平最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
11、学校图书馆的电子书架中录入了各种类别的名著。请你将下面六本图书归入电子书架的相应类别中(每个类别只填一个序号)。以下归类正确的选项是( )
①《儒林外史》 ②《经典常谈》 ③《简·爱》
④《海底两万里》 ⑤《红星照耀中国》 ⑥《艾青诗选》
电子书架
讽刺作品:
科幻作品:
纪实作品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棉花
①一次雪崩,两个登山者困在一个窝棚里。
②窝棚是牧羊人遗弃的,破败不堪,深埋雪中,只剩下棚顶露在外面,在茫茫雪海里昭示着它的存在。
③登山者一个高、一个矮,素不相识。突然的雪崩,使他俩在逃命中都弄丢了装备,一前一后跌跌撞撞爬进了窝棚。
④窝棚的门早已不知去向,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大片雪花从缝隙里灌进来,吹得两人透心地凉。
⑤棚内十分狭窄,仅能容下两人。高者见矮者坐在门口,左手流着血,就侧身给他做了简单包扎,然后把他往里挪了挪。
⑥矮者有些推辞,说:“我晚进来一些,就坐外面吧。”
⑦高者已把身子移了出来,说:“不,你有伤,坐里面吧,暖和一点儿。
⑧天色暗了下来。慌乱地逃命,两人都筋疲力尽。此时的处境不容许他俩做任何事情。矮者在里,高者在外,紧紧挨着身子休息。
⑨晚上就在昏昏欲睡中过去。天一亮,风又挟着雪片钻进来,在窝棚里打着转宣泄着疯狂,打在两人的脸上,刀割般生疼儿。
⑩矮者被寒风一击,猛咳起来,打着干呕。
⑪高者伸手拍了拍矮者的胸口,然后抬手从门洞处抓过一大把雪,喂到矮者嘴边。
⑫矮者吃了几口雪,咳嗽渐渐平息下来。他在怀里摸了摸,摸出一小袋碎饼干,自己吃了些,也递给高者。
⑬吃了碎饼干,又吃了几口雪,两人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谈家庭,说工作,聊登山的趣事。渐渐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⑭白天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可刚到晚上,高者突然全身发冷,抖得厉害。
⑮矮者见状,伸出右手在窝棚最里面摸索半天。突然,他兴奋地喊道:“嘿,棉花!”说着,举起一把有些灰白的棉花,吃力地塞给高者。
⑯高者推辞着:“不行,不行,你也冷呀,而且还有伤。”
⑰矮者说:“我这里还有。”说着,又在里面摸索一阵,拿出一把棉花。
⑱高者接过棉花,用双手捂着,放在胸口。一会儿,他感到暖和多了。
⑲高者问矮者:“哪来的棉花?”
⑳矮者说:“我这最里面有个洞,我往洞里一摸,发现有软绵绵的东西,原来是棉花,估计是牧羊人留下的。
㉑高者高兴地笑了,他挪了挪身子,和矮者靠得更近。两人又有一句没一句地拉起了家常。
㉒聊着聊着,外面的寒风一灌进来,高者又发抖起来。
㉓矮者又在最里面摸索一阵,抓过一大把棉花,吃力地放到高者胸前
㉔高者连忙用双手捂住棉花,放在胸前,身子又渐渐暖和起来。
㉕到了后半夜,矮者有些疲倦,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㉖侧头看着矮者的睡相,高者突然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是他睡在里面,还有随手可得的棉花,而我躺在外面受冻?靠里面的位置本来是我的。
㉗为什么这样想呢?他对我很不错呢!高者为自己的想法而羞愧。
㉘天快亮了,一股寒风灌进来,高者又突然很冷。他推了推矮者,想让他再从洞里抓一把棉花过来。然而,矮者一动不动。
㉙高者用手背探了探矮者的鼻息,发现矮者的呼吸很微弱。他蹲起身,准备对矮者采取急救措施,突然那个疑问又涌进大脑。
㉚于是,高者不自主地向外挪了挪身子。
㉛天亮了,高者探了探矮者冰冷的鼻子,又推了推他僵硬的身子,然后把他移向外面,放到窝棚门口。
㉜高者立即躺进窝棚里面,接着迫不及待地向最里面一摸。他心里一惊,侧头定睛一看:窝棚最里面,只是一块冰冷光滑的石头,哪有什么洞口。
㉝高者连忙转头向矮者望去,只见他躺在风口,身上的棉衣下摆破了一个大洞,一小撮灰白的棉絮从洞口被寒风吹飞起来,扑打在高者脸上。
㉞高者顿感满脸生疼,他跪在地上,捂住脸,深深地弯下身去,向着矮者呜呜地哭起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5年1月)
(1)、请按照小说情节发展顺序,概括出主要情节。(填写的内容能体现人物的关键行为和情节的关键转折。雪崩后两人被困窝棚,高者为矮者包扎并让其避风→两人→高者身体发冷,矮者→高者对矮者产生怀疑,矮者陷入昏迷→
(2)、请从环境氛围营造、人物情感烘托以及情节推动等方面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风又挟着雪片钻进来,在窝棚里打着转儿,宣泄着疯狂,打在两人的脸上,刀割般生疼。
(3)、“棉花”这个标题意蕴丰富,请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探究其深刻内涵。(4)、班级组织主题辩论,围绕“高者最后的行为是否值得原谅”这一辩题,正方观点为“值得原谅,因为他最终觉醒了”,反方观点为“不可原谅,因为他曾见死不救”。请选择一方立场,结合文本内容陈述理由。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截止2025年2月13日夜间,《哪吒2》中国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该片是首部单一市场票房过10亿美元、首部全球票房超10亿美元的非好莱坞影片。
②《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深厚积累。续集延续了前作的角色设定与世界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既保持了连贯性,又让老观众倍感亲切,新观众也能轻松上手。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正如古人所说:“继往开来”,让人倍感温暖。
③也离不开打造者在内容和技术上的双重创新。《哪吒2》的成功除了导演花费两年多时间打磨剧本,还得益于中国动画工业化的进步和对技术细节的打磨。参与制作的138家动画公司,展示了国产动画产业链的成熟:影片的特效镜头多达1900余个,单帧渲染时间甚至高达48小时,这种对细节的追求,正是对观众的尊重。
④得益于精心打磨,《哪吒2》多线情感叙事,成功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父母情、师徒情、兄弟情,犹如一曲动人的交响乐,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⑤当然,外部环境的成全也很重要。《哪吒2》恰逢2025年春节档期,而同期缺乏强劲竞争对手,尤其是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4》口碑不佳,更是为《哪吒2》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影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相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信,更让世界看到中国故事的魅力。
——根据新华网2025年2月14材料整理
材料二
①春节以来,《哪吒2》的票房不断刷新纪录、创造历史。通过对《哪吒2》火爆出圈的分析,或许能找寻到其中的“文化密码”。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沃土。在《哪吒2》中,从三星堆文明获得灵感的结界兽、硕大无朋的天元鼎、石矶娘娘案上的铜镜纹饰等,将观众带回荣耀的肯铜时代:魔丸、灵珠引发的系列故事,让人想起《庄子》中浑沌被人为凿开七窍而死的寓言……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依然是这部作品的根与魂。纵观近年来的国产动画,无论是《大圣归来》对国风国潮与年轻表达的融合,还是《长安三万里》以豪迈诗情唤起文化共鸣的表达,虽然审美品位与创新视角各不相同,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却如出一辙。
③传统文化要与现实主义融合,才能释放出巨大的文化能量与市场潜力。在《哪吒2》中,许多人看到了现实的影子,如太乙真人被认为是“打工人”的缩影,哪吒身上的硬刺被看作是“人生的伤痛”,众生齐心打破巨鼎被看作是对生活的拼搏……看似天马行空的幻想,同样离不开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因为与现实融合,哪吒既像从古代神话中破空而来,又像现代人内心深处追求无畏精神的直观投射,这也是其能引发共情与共鸣的重要原因。
——选自云岭时评《传统文化现代演绎,(哪吒2)是怎么做的》
材料三
①3月6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曼教授参加《两会面对面》栏目直播,探讨传统文化,解密传统文化为何越来越“潮”,如何让中华文化更好成为顶流。
②蒙曼教授说:“国潮再出圈是一个特别自然的事情。因为第一他已经刻在我们的基因血脉里了,第二个是他又有陌生感,有它新鲜的一面。所以传统文化在某一刻一定会被创新唤醒。
③直播结束时,机器人现场向蒙曼老师提问“如何借助AI技术的力量,让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蒙曼教授说:“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你能给我更丰富的知识来填充我的头脑,我来替你感受。比如说,你告诉我‘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蝶飞’,我替你感受一下那是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跟我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我替你感受人生之中还有多少惆怅和无奈,我们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材料改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6日采访实录
(1)、下列对材料中《哪吒2》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哪吒2》是首部票房过10亿美元、全球票房超10亿美元的中国电影。 B、《哪吒2》剧本打磨历时两年多,动画特效镜头演染时间甚至高达48小时。 C、《哪吒2》成功的最大原因是2025年春节上映的电影缺乏强劲的竞争对手。 D、《哪吒2》和《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都传承与创新了传统文化。(2)、材料三蒙曼教授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创新唤醒”。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谈谈传统文化是如何被创新唤醒的。(3)、在智能时代的新浪潮中,DeepSeek等AI工具以惊人的语言、图片及动画处理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震撼。甚至有人发出了“语文学习还有什么意义?有DeepSeek不就好了吗?”的感慨,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予家城市,人事丛委① , 应酬为劳。老母在堂,于礼不能远离,日惟避喧南园内。园去城二余里,无杂木,柏可三百株,松止有五计其植日才四十年而已成林。松柏之间,有一草庐,岁久敞漏,不蔽风雨 , 且卑隘②如坐阱中。不得已改作焉。撤草而覆之以瓦,左右置牖③ , 前后为门,疏朗空洞,落日后犹能辨蝇头字。中设一扁,名以“后知轩”。夫松柏皆后凋材也,必于岁寒然后知;又居之四面通明者为轩,孰谓斯名不情称哉?
(摘选自李开先《后知轩记》)
【注释】①丛委:繁杂,堆积。 ②卑隘:矮小狭窄。③牖:窗户。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孰谓斯名不情称哉 B、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 C、园去城二余里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柏可三百株/潭中鱼可百许头(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岁久敝漏,不蔽风雨。
(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松 止 有 五 计 其 植 日 才 四 十 年 而 已 成 林。
(4)、甲乙两文所写的亭和轩分别命名为“醉翁”和“后知”,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
15、你跟同学到某文化馆开展研究性学习,恰逢工作人员以“茶文化”为主题布置展览馆,你们想参与其中。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向工作人员表达你们参与活动的意愿。(2)、展览馆入口处有副对联,与上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 翠叶烟腾冰碗碧
下联:
A、红情绿意春意浓 B、书香馥郁醉诗源 C、绿芽光照玉瓯青 D、琴韵悠扬迎雅客(3)、展览馆设置了“围炉煮茶”体验区。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写一段文字,向参观者介绍“围炉煮茶”。展览区留言板
留言1:喜欢围着火炉煮茶,同时将柿子、砂糖橘、花生放在火炉上一起烤。茶香,食物也香!
留言2:“围炉煮茶”这种煮茶工艺由来已久,在这个过程,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美味,也是中国茶文化最原始的魅力。
留言3:它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人间烟火气,与好友一起,惬意又舒适!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天揽月,逐梦苍穹。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飞天妙思,从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载人飞行“神舟十五号”,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们在实验室里 fèi qǐn wàng shí,在高架高塔旁 , 在荒漠gē bì里默默无闻,献出了热血汗水,献出了青春年华,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风华正茂到 , 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和拼搏在科研一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航天事业才得以绘就bō lán壮阔的画卷。 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必将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加大自主创新的工作力度,不断谱写航天事业的壮丽篇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fèi qǐn wàng shí (2)gē bì (3)bō lán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殚精竭虑 鬓发染霜 展望 B、殚精竭虑 老态龙钟 眺望 C、处心积虑 鬓发染霜 眺望 D、处心积虑 老态龙钟 展望(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B、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C、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D、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
17、默写古诗文。
(1)一箪食, , 在陋巷, ,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3)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哲理。
(4)少年强,则国强。“客路青山外,。”(王湾《次北固山下》)祖国山河,是少年之爱:“富贵不能淫, , 。(《〈孟子〉三章》)坚定操守,是少年之节:“ , 。”(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是少年之责。
-
18、人生是由无数个“第一次”串联的珍珠项链:或许你曾在聚光灯下颤抖着完成首次演讲,却在掌声中触摸到勇气的温度;或许你推开窗猝不及防撞见初雪,冰晶折射出童话般的光晕;或许你新翻开一本好书的瞬间,美妙的世界都落进了书页的褶皱里……每个“第一次”都是命运的馈赠,封存着心跳加速的悸动与破茧新生的光芒。
同学,你一定也经历过很多第一次,请你以“第一次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交代清楚事情的经过,突出“第一次”;(3)感情真挚,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感悟;(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勿套作,勿泄露考生真实信息。
-
19、九(1)班班委将开展“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郑詹尹:三闾大夫,请你在这神殿上走动走动,疏散一下筋骨吧……
(屈原手足戴刑具,颈系长链,披发徘徊,目含怒火,举步受限。)
屈 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
(1)、【剧本分析】下列对《屈原》节选片段中“舞台说明”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交代人物的动作、神态及所处环境,增强画面感。 B、暗示屈原遭迫害的处境,推动后续矛盾冲突发展。 C、通过细节描写直接揭示屈原内心世界与不屈精神。 D、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动作、情绪及舞台调度的依据。(2)、【评论剧本】读了剧本《枣儿》,班长写了剧评。下面是剧评片段,其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枣儿》是一部乡村留守题材的话剧。①剧中,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的对话,既表现了亲情的温暖,但是反映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孤独。②“枣儿”承载着老人对儿子的思念,男孩对父爱的渴望。③剧中老人反复念叨“枣儿甜,枣儿香,吃枣儿别忘了回家乡”,男孩却执着追问“爸爸什么时候带我去城里”,两人对话暗示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④结尾处,老人望着空荡荡的枣树喃喃自语:“甜是甜,可没人吃啦”。⑤这句看似平淡的台词,却赋予了全剧浓浓的苍凉感。
(3)、【戏剧排练】请根据下面流程图,补全文段信息。戏剧排练分三步:首先需 , 接着明确团队分工,反复排练磨合,最后;正式演出时要 , 演出结束后向观众致谢并保持互动;为了使活动形成闭环,大家还需要 ,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并由代表分享经验感悟。
-
20、探春
吕本中
谩遣儿童扫雪开,却穿篱落看春回。
溪山冷落泥三尺,故旧飘零酒一杯。
止买芒鞋供踏雪,更携藜杖与寻梅。
玉川①纵老生涯在,时有邻僧送米来。
【注】①玉川: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少有才名,未满20岁便隐居嵩山少室山。
(1)、下列选项中的情感在诗歌中没有直接表达的一项是( )A、对春天的热爱向往 B、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对故旧离散的伤感 D、对生活的无奈逃避(2)、小组同学想将《探春》一诗拍摄成短视频,请你完成下面的部分脚本设计。镜头序号
画面描述
台词/字幕
背景音乐/音效
镜头一
谩遣儿童扫雪开
轻快的笛声,雪地脚步声
镜头二
手持藜杖踏着白雪,一路寻梅
更携藜杖与寻梅
镜头三
旁边的僧人送来一袋米,诗人微笑致谢
温暖的弦乐,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