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诗词鉴赏,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园东望路漫漫”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B、“马上相逢无纸笔”写作者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返京的使者。“逢”字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C、“双袖龙钟泪不干”带有夸张的意味,仍不失真实,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龙钟”即年迈的意思。 D、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之情,感情真挚。
    (2)、有人认为《逢入京使》中“双袖龙钟泪不干”的浓墨重彩与“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是矛盾的,你是否认同?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 2、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目相待          刮:擦拭 B、往事耳     见:了解 C、尔安敢吾射   轻:轻视 D、但微之     颔:下巴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的是(            )
    A、钱不沾湿             康肃笑遣之 B、蒙辞军中多务     公亦此自矜 C、大兄何见事晚乎   以我酌油知 D、始就学            取一葫芦置于地
    (3)、对上面文言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借助简短的故事阐明了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则可以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B、两个故事都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孙权善劝,既有作为君王的威严,又对下属亲近、关心,极富智慧;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质问怒斥,表现了他傲慢暴躁的性格特点。 C、甲乙两文都注重了详略的安排。甲文详写“劝”,略写“学”。乙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演示倒油绝活的过程。 D、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略有区别。甲文注重以对话刻画形象,言简意丰,富有情味。乙文则主要以动作刻画形象。“睨之”“但微颔之”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并不赞赏。
    (4)、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文言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3、“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常用来比喻恶劣的环境让人难以成功,甚至无法生存。请结合《骆驼祥子》中的相关情节,表达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4、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以主人公祥子的奋斗、挣扎和毁灭为线索,是祥子一生的记录。 B、小说中虎妞嫁给祥子后,希望祥子拉车养家,但祥子却提出用虎妞的嫁妆买车出租来养家,后因祥子生病耗光了所有的积蓄。 C、老舍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D、祥子的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 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中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

    ②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③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④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⑦“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⑨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⑩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结合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能看出“我”对长妈妈的感情是变化的,由不耐烦到敬佩,乃至感激。 B、选文可以看出阿长虽没文化、粗俗,但心地善良热情、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C、课文开篇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和不大佩服,后文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感激,这是欲抑先扬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D、选文中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的“神力”是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2)、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人物

    对我的态度

    这样写用了③_________手法,作用:④_________。

    远方叔祖

    ①_________

    别人

    “不肯真实的回答我”

    阿长

    ②_________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中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4)、鲁迅家是个没名没姓的女佣,不同身份的人对她有不同的称呼,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鲁迅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叫她“长妈妈”,而“我”平时叫她“阿妈”,只有在憎恶她的时候才叫她“阿长”。其实到写作时,作者对长妈妈已经是满怀敬重和感激了,为什么作者还要选择一个他憎恶时才叫的称呼放在题目中呢?作者在文中写了长妈妈很多事,为什么独独选择一个《山海经》放在文题中呢?这两个问题请你探讨其中一个 , 并阐释自己的理由。
  • 6、请从以下清明节的习俗中选择一个,简述这一传统习俗的意义。

    A.扫墓                 B.踏青                 C.放风筝             D.寒食

    用下列句式完成:我选择 ,它的意义在于:

  • 7、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共8个乐章,本文是其中之一。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本诗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B、《木兰诗》这首长篇叙事诗,以“不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既展现木兰的英雄气概,又表现了她的少女情怀。 C、《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除欧阳修外,还有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D、《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现代诗人臧克家先生的作品,臧克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本文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一生。
  • 8、在算法重构认知版图时代,AI是“帮手”而非“手”,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培根曾在《新工具》中警示:“跛足而不迷路者,胜过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之人。”纵观人类历史,从用火到造铁,从发明蒸汽机、内燃机到创造互联网          

    ①然而人类文明伟大之处,就在于具有足够的智慧与韧性。

    ②每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工具的应用,都会对人类经济社会造成“震颤”。

    ③毕竟,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是我们解锁更多原创性创新,走向前沿的好时机。

    ④以清醒的思辨力为刃,方能游刃有余。

    ⑤驾驭AI,亦是如此。我们须善假于物而不失本心。

    ⑥总能克服时代的“阵痛”,不断创造又“驯服”技术,趋利避害、更好造福自身。

    A、⑥⑤②③①④ B、②③①⑤④⑥ C、⑥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⑥⑤④③
  • 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老师和李老师的学生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B、一个班级风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心理状态。 C、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敌人的围攻,志愿军战士们不惧牺牲,英勇奋斗,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 永载史册。 B、当时大家不解其中深意,都对鲁迅先生不休息的做法不以为然 , 后来读了他的《死》才明白其中缘由。 C、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D、他在科研上一直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不轻易放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他一反既往都能够克服。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历史的星空,巍巍中华育了众多的杰出人物。邓稼先长期以来为人知,在篷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将自己一生献身给国防事业,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基,鞠躬尽瘁 , 从不骄人 , 也不急燥 , “至今热红”!闻一多作为学者,沥尽心血 , 总是头发凌乱,却无瑕及此,心贯注,心会神宁 , 以深霄灯火为伴,为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为革命家,情况又迥乎不同 , 他大骂特务,慷慨漓,气冲牛。在松骨峰战役中,有一批有坚和刚强意志的志愿军,他们与敌人近身肉搏,掐住敌人脖子将其倒在地,让敌人脑浆迸裂 , 聚了敌人。端木蕻良对于广大丰饶的关东原野,怀着痛的热爱,他看见古的地层里有一股燃烧的洪流;他想起斑斓的山雕,红布似的高梁;他听见蒙古狗深夜的鸣和皮鞭滚落在山里的脆响;田陇埋葬过他的欢笑。于是,他立下了为解放土地而战斗到底的言。

    (1)、文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育(yùn)   痛(chì) 古(gèng)   为人知(xiǎn) B、基(diàn) 倒(èn)   鸣(háo)     心贯注(qián) C、(xuè)   言(shì) 坚(rěn)     慷慨漓(líng) D、红(yīn)   山(jiàn) 聚(qiān)   气冲牛(dǒu)
    (2)、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丰饶       迸裂       无瑕       篷断草枯 B、埋葬       高梁       沥尽心血   心会神宁 C、骄人       斑斓       埋葬       鞠躬尽瘁 D、田陇       急燥       深霄       迥乎不同
  • 12、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失败里磨砺、成就的。就像花朵的炼成需要无数露水的浇灌,果实的炼成需要许多风霜的磨砺;亲情的炼成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友情的炼成需要经过误解的考验;坚强品质的炼成需要经历苦涩的泪水,勇敢精神的炼成需要挨过不尽的恐惧……

    请以“______是这样炼成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13、按要求作文。

    世界是个回音谷,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回响,也许是持续奋斗之后,一场成功的展示;也许是长期付出之后,一次感人的回应……

    请以“回响”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14、按要求完成小题。

    小粤阅读《简·爱》后,将简·爱与《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进行比较,发现两人有许多共性,他决定撰写一篇小论文,下面是他列的论文提纲初稿,请你帮他完善。

    题目:两朵带刺的玫瑰

    开头

    简·爱、沈琼枝犹如两朵带刺的玫瑰,盛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但散发着同样迷人的魅力。

    主体

    不恋财富、不媚不俗

    宋为富为盐商,大家趋之如鹜,沈琼枝却视为粪土,不留恋精致的住所,只身流落金陵;

    (1)

    (2)

    面对宋为富欺骗,沈琼枝“打草惊蛇”让其不敢靠近,又用“反间计”策反宋府丫鬟,帮助脱身,最后“走为上策”,临走“顺手牵羊”带走大量珠宝;简·爱面对罗切斯特的嘲讽有礼有节地回击,用自己的慧眼看清贵族的真面目。

    敢于抗争、不屈不挠

    (3)

    结尾

    两个奇女子,犹如两朵玫瑰,艳丽芬芳,又傲然挺立。

  • 15、看瓜

    赵新

    ①小时候,我们家里年年种瓜,因此我也年年看瓜。我们的瓜田紧傍大路,那些走得又累又渴的人,偶尔会顺手牵羊。

    ②那个年代,半亩瓜田可以说是我们一家三口的性命,夜里由爹和哥哥看护,白天由我照管。哥哥总是横眉怒目地警告我:“好好看着,听见没有?少一个瓜,小心你的脑袋!”

    ③瓜田里是一个个绿皮皮、黑道道的大西瓜,而我的脑袋只有一个。虽然我天天都在琢磨哪一个西瓜最好吃,天天一遍遍地拍了又拍,可是也从来没敢摘下来。因为,一拉瓜蔓,我就很敏感地想,这里不管大瓜小瓜熟瓜生瓜,任何一个瓜都是我的“脑袋”,我得像爱护自己的脑袋一样爱护任何一个瓜!

    ④这一天,我又去看瓜。

    ⑤农历六月,天气正热,我把提着的一小罐井水放进瓜棚,就开始蹲在瓜田里拔草。拔掉红艳艳的马齿苋,拔掉绿茵茵的豆根苗。拔着拔着,一根铁刺葵藜深深地扎进了我的脚板,原来鞋底早被磨透了。我索性把一双破鞋扔在地头的柳荫里,光着脚板干活。

    ⑥大路上响起一串清脆的驼铃声,我抬头一瞅,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大叔,赶着一头毛驴,大汗淋漓地走了过来。灼热的阳光下,那毛驴脖子上的铜铃闪闪发亮,好长的一串。毛驴上坐着一个大婶,看起来面色蜡黄,嘴唇青紫。

    ⑦他们在那棵大柳树下停住了。

    ⑧大叔生怕踩坏了脚下的瓜苗瓜蔓,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弯下腰冲我笑道:“小兄弟,我们要个瓜吃行不?”

    ⑨我摇了摇头:“不行,这瓜是卖的。”

    ⑩大叔说:“我们要去看闺女,身上忘了带钱,要不赊个账行不?”

    ⑪我犹豫了一下:“大叔,真不行,我们不赊账!少了瓜,哥哥会要了我的脑袋!”

    ⑫大叔说:“小兄弟,你救救命,天气太热,我老伴儿在路上中暑了,嗓子又干又渴,脑袋又疼又涨……”

    ⑬正说着话,大婶一声呻吟,就从毛驴上掉下来了——小毛驴个头儿不高,路上又都是浮土,摔倒摔不坏,只是怪吓人的。大叔赶紧转身,呼喊着跑了过去。

    ⑭这时候,我早已顾不上哥哥的话,立刻拽下一个大西瓜——这个瓜我可是垂涎已久了,跑着抱到了他们跟前。我用力往大柳树上一磕,“啪”的一声,西瓜炸开了几道口子,清新的瓜香立刻就四散蔓延出去。看着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瓜子,还有甜腻腻的西瓜汁流到了手上,我不禁咽了咽口水。定了定神,我赶紧掰下一块,小心翼翼地托着,放到了大婶的嘴边……喂了那块儿瓜,躺在柳荫下的大婶慢慢缓过来了,脸色渐渐红润,眉眼渐渐欢实,后来就瞅着我笑了……

    ⑮我一股脑地把剩下的几块瓜都放到了他们的车上,让他们路上吃。看着他们越走越远,我才开始懂得害怕,生怕哥哥来找我算账。

    ⑯一会儿,哥哥果然来了。他在瓜田里转着转着,突然大声问我:“这儿的瓜呢?”我心虚地说:“哥哥,这儿原来没瓜呀……”

    ⑰哥哥粗大的巴掌高高抬起,马上就要落在我的头上:“胡说!这瓜田里的大瓜小瓜生瓜熟瓜我心里都有数,是不是你偷吃了?”

    ⑱我连忙说:“哥,我可不敢偷吃,给走路的吃了,那个大婶有病……”哥哥愣了一下,高高举起的巴掌却轻轻拍在了我的屁股上,“知道你就看不好……”

    ⑲大约半个月以后,一个轻轻飘着雨丝的日子,我正在瓜田里看瓜,大路上又响起一串清脆的铜铃声。我抬头一瞅,是那大叔夫妻,他们在瓜田旁边停下了。我想,我的脑袋上次差点儿“开花”,莫非他们又要吃瓜么?

    ⑳大叔把一元钱塞到我的手里:“孩子,给你,这是上次吃的那个瓜的瓜钱!”

    ㉑大婶把一双新鞋递到我的怀里:“孩子,你穿上试试,看合适不?”

    ㉒激动之余,我不知道那大叔和大婶怎样离开了瓜田,也没听见那串铜铃的响声。只知道,我的心里从此种下了一粒种子,它结出的果实会分外甜蜜,比熟透的西瓜还甜……

    (选自《震撼中学生的101篇小小说》,有删改)

    (1)、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试着以文中哥哥的视角讲述这个故事。

    “我”嘱咐弟弟好好看瓜,①;本来想拿巴掌好好教训教训他,②;半个月后,③

    (2)、文中第⑭段的动词运用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3)、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欣赏他的原因。
    (4)、文章结尾写道:“我的心里从此种下了一粒种子,它结出的果实会分外甜蜜,比熟透的西瓜还甜……”请结合上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16、材料一

    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教育部门倡导下,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9年12月,全市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大课堂”涉及的资源单位已有120余家,市级学工学农基地开发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已有200多门。例如,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市学农基地,以“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为主线,开发了58门探究体验类课程,分为走进田间、走进智能化养殖中心、走进农产品实验室等八大系列,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行业。中小学校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紧密合作,校外资源校内共享,校本课程校外实施,课外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材料二

    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北京市中小学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例如,某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见下表),目的在于为学生真正“走进田间”提供必备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强化学科知识。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表

    学科

    学科知识

    “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践问题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数学

    不规则图形面积

    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

    统筹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区域

    物理

    测量

    测量种植园的温度和湿度

    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生物

    植物分类植株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物标识牌;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语文

    应用文写作

    撰写种植日志编辑种植园宣传稿

    总结种植经验宣传种植知识

    材料三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实施劳动教育,还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倡导学生向劳动榜样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材料四

    “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劳动,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因此,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源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关于我国劳动教育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建设智能化养殖中心开展体验类课程。 B、北京市中小学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劳动教育,其中“学科+劳动”实践活动既内容丰富,又形式多样。 C、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而整理与收纳、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便属于日常生活劳动。 D、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
    (2)、根据上述材料的介绍,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开展劳动教育?
    (3)、南粤学校九年级的小粤同学认为学习重要,不愿意参加劳动教育。请你结合四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劝说小粤同学积极参加劳动教育。
  • 17、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授校书郎,于假居处,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 , 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白居易《养竹记》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枯萎、凋谢。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芟蘙荟:剪除茂盛的杂草。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语

    理解词义的方法提示

    解释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假字

    (1)

    才美不外

    (2)

    居处

    查询词典法:①与“真”相对;②借;③假期;④如果

    (3)(只填序号)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用三条“/”给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断句。

    居 易 乃 芟 蘙 荟 除 粪 壤 疏 其 间 封 其 下

    (4)、读完【甲】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再列举一位古代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5)、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篇文章表达的相同的人才观。
  • 18、下面是第三组一位同学写的关于“友善”的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友善似       , 雨润京城,桃花万朵      

    下联:和谐如夏风,       , 柳笛一枝信口吹。

    A、①春雨     ②随心绽     ③风暖中华 B、①春雨     ②随心开     ③温暖大地 C、①细雨     ②随心绽     ③温暖大地 D、①细雨     ②随心开     ③风暖中华
  • 19、下面是第二组同学编辑的讲解稿,请你阅读后完成选择题。

    与人为善,善解人意,是“友善”的基本内涵。

    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官至礼部尚书。其家人修建府邸,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在京接到家信得知事情经过,便回复了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后,按张英的要求让出了三尺。邻居被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在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是邻里之间相处的不二法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私 , 损人利己;不能嫉贤妒能 , 害怕被超越。我们要懂得忍辱负重 , 对朋友的过失应友善地指出,对别人提出的合理意见要真诚接受。只有互相宽容、彼此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根据文意,文段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二法门 B、一己之私 C、嫉贤妒能 D、忍辱负重
  • 20、下面是第一组同学编辑的分享稿,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友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一词出自《汉书·息夫躬传》,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hé mù ①(       ),《辞海》解释为“交好”。友善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等。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但体现了社会的和谐程度,而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友善这一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这与实现社会和谐大同的目标xiāng   dé   yì   zhāng ②(       )。

    (1)、请你根据拼音补写文段中的词语。

    ①hé   mù     ②xiāng   dé   yì   zhāng

    (2)、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不妥,请将修改后的语句写下来。
上一页 431 432 433 434 4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