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2)、 ,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 
    (4)、!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5)、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 ,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7)、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作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
    (8)、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的呐喊,表现了诗人的崇高理想、美好愿望和济世情怀。 
  • 2、   诗词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词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可以连通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它如wǔ①      媚的女子,在亭台楼阁间翩然起舞,散发优雅的气质;又如汩汩的河水,时而喧腾,时而静默,时而如chí chěnɡ②      的骏马,时而若温驯的绵羊……徜徉在诗歌的国度里,古老的曲调历历在目,yínɡ③      绕在耳畔,与现代思想相辅相成,连情感都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翩然起舞 B、喧腾 C、历历在目 D、相辅相成
  • 3、请以“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照亮”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4、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水浒传》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B、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 C、《水浒传》是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D、“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卢俊义。
    (2)、《水浒传》中108将之首宋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光辉的英雄形象吗?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分析。
  • 5、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拾鹿角

    申平

    ①那年春天,我和哥哥到大山深处去捡拾鹿角。

    ②每到春天,公鹿头上的旧角会自行脱落,然后长出新角来。鹿角可入药,又可作装饰品,一对鹿角,能卖到一两千块。

    ③春天的山里,说不出有多么美丽。我们却无心欣赏美景,眼睛只管盯着地面,在草丛里、树空间寻找鹿角。

    ④但是第一天,我们一无所获。哥哥就说:A.走,咱再往远处走走。不觉间,我们走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晚上,我们在一块巨石下面支起了帐篷。夜晚的山谷,寒风阵阵,还夹杂着隐约的狼嚎。我们蜷缩在里面,浑身直打哆嗦,紧握砍刀一动不敢动,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⑤天亮以后,哥哥说,赶紧收拾东西往回走吧。但是,我们转了好久,竟然又转回到昨晚宿营的地方来了。我张嘴要哭,却被哥哥严厉制止住。他说:B.走,我们换一个方向走。

    ⑥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去找鹿角了,只能在大山里不停奔走。当我们走到一片林间空地时,突然惊起一群野鹿,轰隆隆地一阵响,直冲进树林。奇异的是,有一对雄鹿,犄角别着犄角,在原地打转。我们一看,立刻呐喊着冲了过去。两只雄鹿惊慌地侧着身子奔跑,很快就被两棵树夹住,动弹不得。

    ⑦太好了!哥哥呼喊着跑过去,举起砍刀就要往野鹿脖子上砍,但他的刀突然停在空中,然后又放下,说:不行,野鹿是国家保护动物,砍死是犯法的。我说,那就干脆把它们的犄角敲下来!

    ⑧我们走到鹿角旁,看到野鹿那两双充满恐惧绝望的眼睛。别住就意味着死亡,野狼会毫不费力地把它们吃掉。既然都是鹿角惹的祸,给你们敲掉正好。我举刀要砸,哥哥又说不行。他说,如果硬砸鹿角,鹿也会流血而死。

    ⑨哥哥郑重其事地考虑了半天,最后他说:咱们还是帮它们把犄角分开吧,救命总比杀生强。

    ⑩于是,我们放下砍刀,上前去拆解鹿角。它们却很害怕,脑袋不停摆动挣扎,尖尖的鹿角竟然划破了哥哥的手。后来哥哥开始跟野鹿说话,还轻轻地唱歌给它们听,慢慢靠近,轻轻抚摸它们。野鹿渐渐安静下来。哥哥看准了鹿角卡住的地方,左掰右扭,最后哗啦一声,鹿角真的分开了。两只野鹿立刻纵身跃起,闪电般跑向了丛林。

    ⑪野鹿获救了,可我们依然迷路。我们在树林里左突右奔,森林好像无边无际。天渐渐又要黑了,我和哥哥的脸变得蜡黄,手脚发抖。我们躺在地上哭起来,一起高喊:救命呀,救命呀!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

    ⑫正在绝望之际,忽然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声响,我们抬头一看,竟然是一群野鹿举头看着我们,还有两只公鹿朝我们发出“呦呦”的叫声。咦,难道这是刚才我们解救的公鹿吗?它们跑来干什么呢?

    ⑬哥哥猜测说,它们是不是要给我们带路,走,跟它们走试试。于是我们往前走。鹿群果然在前面不快不慢地走,有时还会停下来等待我们。翻过一座山,前面忽然豁然开朗。我和哥哥不由兴奋地喊叫起来。

    ⑭这时,鹿群要准备回去了。我和哥哥不断向它们挥手,鞠躬致谢。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只见鹿群里的公鹿忽然拼命晃动起头颅来,之后听见辟里啪啦一阵响,等到它们消失以后,它们停过的地方,留下了十几只鹿角……

    (选文有删改)

    (1)、请从“原因→结果”的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因为鹿角可以卖钱所以进山捡拾→因为一无所获①→因为内心恐惧所以决定返回→因为迷路②→③所以放弃鹿角→④所以得到野鹿帮助和回报

    (2)、文中A、B两处画线句,“哥哥”反复说“走”。如果此时你正为同学演读这个故事,会怎么处理“走”字的重音呢?请说说你的判断及理由。
    (3)、你想学习一点心理描写手法,于是从文中做了以下摘录。现请完成下表。

    例句

    心理

    方法

    第④段:仿佛一动狼就会扑过来

    紧张、害怕

    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第⑪段:我们的声音在树梢上滚动,在山谷间回荡,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4)、有人觉得小说结尾突兀、虚假。但你通读之后,认为结尾合乎行文逻辑,也颇具匠心。请从情节、主题等角度阐述你的理解。
  • 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2年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举行“前瞻力——探索未来新格局”青年圆桌会,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董时参与讨论。她认为,在世界分化进一步加剧的今天,青年是世界寻求合作的主体。青年普遍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施展抱负、实现梦想,也希望能解决自身的困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沟通互动、交流合作。

    ②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面对新行业、新业态、新机遇,青年如何理解?产业赋能、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青年如何助力?共同成长、共同富裕、共谋发展,青年如何探讨与实现?这些都要求青年具有前瞻视野,以更好地分析未来趋势、探索未来新格局。

    ③青年圆桌的嘉宾结合各自的领域,给出的回答虽然不一样,却给了青年角度不一样的有益参考。

    ④在德勤中国首席人才官郑骅看来,现在的年轻人一直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年轻人也认为变是正常的,不变才不正常。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求稳求平,他们的心态是更加开放的,是更加求变的。

    ⑤现在年轻人的诉求是“求发展、有担当”。郑骅说,公司每年会对目标院校学生以及全体员工进行调研,结果发现,现在年轻人对工作价值越来越看重,越来越关注是否对自己有价值,是否对组织有价值,是否对社会有价值。

    ⑥首席人才官的经历让郑骅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还关注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度。公司基金会每次组织的公益项目一发布,基本上秒光,而参与公益活动的员工,30岁以下的占到七成以上。

    材料二

    圣路易斯大学心理学家科特·鲁道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成年人都认为孩子能力有所下降。“00后”更是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在父辈眼里,他们是自私、缺乏责任感的一代,是懒散、不愿意努力、只愿意坐享其成的一代。专门研究记忆与情绪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心理学家琳达·莱文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按照事物发生的本来样貌记住了它们,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我们的想象罢了。”我们在回忆时往往会先拼凑各种熟悉的画面,这些虽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会因为片段的缺失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自然会使整个信息缺乏客观性,很多时候需要依靠我们的想象去弥补,从而影响最后的判断。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曾说:“偏见缠住了人的性格,就无法克服,因为它们成了人本身的一部分,无论证据、常识还是理性都拿偏见毫无办法。”普罗茨科说:“千禧一代也会变老,他们也会看着未来的孩子们重复听到如今他们听到的指责与抱怨。这种记忆的偏差还会伴随人类千秋万代流传下去。”可见并不是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差,只是人们总是会对当代的孩子抱有偏见。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孩子的身上总是会有自己的闪光点。父母或者他人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公平客观的评价。

    材料三

    ①在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学校压力、家庭压力面前,有些青年试图用“躺平”的心态加以应对,他们更愿意选择自我矮化而非追求完美,在降低自我心理预期的同时宣泄情绪。实际上,他们没有真的放弃,而是试图用这种戏谑的方式缓解自身焦虑。

    ②一般来说,符合以下特征的就有可能是消极“躺平”心理:

    ◎1~3分:轻度躺平。家长可以稍松一口气,但不注意的话,孩子的负面情绪会随之加重。

    ◎4~6分:中度躺平。表明孩子内心矛盾且心理压抑。家长须提高警惕,多鼓励支持,帮助疏导其负面心理。

    ◎7~9分:重度躺平。家长要与孩子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必要时带领孩子咨询心理医生。

    ③“躺平”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④习得性无助,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现在学生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许多学生在屡次考试失败后以“躺平”应对,成就感的建立就对他们尤其重要。

    ⑤心理补偿,指人们出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不安、失去心理平衡时,企图采取新的发展,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要求。学习压力的增大、娱乐时间的大大缩减,使学生们需要寻求更多的课外活动来补偿疲惫的身心。

    ⑥沉溺现象,“躺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沉溺现象。人们沉溺于目前的流行娱乐方式,比如用手机游戏、短视频、电视剧等来满足各类自身情感需求。当我们没有办法面对生活的挫折或者内心的创伤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90后”和“00后”在成长过程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满足,他们很少会再为了吃饱饭、穿好衣而努力奋斗。这个时候,更高层次的追求才更能够激发人的心理动力和行动力。所以,呈现出来的现象是,当工作、学习不能够满足人内在更高层次的追求,激发不了太多的激情和动力时,“躺平”便成为一种选择。此时则需要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更适合的目标,激发内在的动力。

    (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求稳求平,所以他们认为变是正常的,不变才不正常。 B、“00后”在父辈眼里,都是自私、缺乏责任感的一代,是愿意坐享其成的一代。 C、回忆往事时,大脑会先拼凑熟悉的现实画面,但会因缺失一些片段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D、若孩子处于重度躺平的状态,家长要提高警惕,多鼓励支持孩子,帮其疏导心理。
    (2)、针对材料二中对“00后”的负面评价,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替“00后”正名。(注:正名是反驳既有偏见,揭示事物的真实价值和积极面的意思)
    (3)、阅读材料三,结合案例中“小语”的情况,向他的家长提出相应建议。

    案例:某重点初中的学生小语,初三一模考砸后拒绝去学校,白天在家“躺平”,晚上去网吧通宵上网,家长劝导无果。经过沟通了解到,小语自小承载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他感觉自己是在为父母而学,每天都处于煎熬之中,经过努力考上重点初中后,竞争压力剧增,课余时间也越来越少,他因为成绩总上不去而闷闷不乐,渐渐觉得学习没劲,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乙】

    仲淹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②。王举正③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④参知政事。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不诛。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民族泛称。下文“元昊”,为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②枢密副使:官职名。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④除:拜官授职。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宠辱

    词语推断法:白头

    (1)

    求古仁人之心

    联系课文法:射于家圃

    (2)

    仲淹

    查阅词典法:①成为。②做。

    (3)(填序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贼亦不敢犯其境/饮少 B、王伦寇淮南/天大雨 C、改参知政事/许先帝以驱驰 D、守令皆不诛/湖中焉更有此人
    (3)、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两处。

    平 时 讳 言 武 备 寇 至 而 专 责 守 臣 死 事 可 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一生也确实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乙】文中记载的哪三件事能证明这一点?请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 8、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看,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请说明理由。(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议论文,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读《敬业与乐业》,我们明白,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_____。凡做一件事,要xīn wú páng wù,若对职业不敬,便是xiè dú 职业之神圣;读《精神的三间小屋》,我们懂得,要濡养精神的三间小屋,chù lì我们的精神大厦,就不要_____了事业的作用;读《怀疑与学问》,我们知道,怀疑精神不仅可以让一切虚妄的学说_____,也能促使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读《论教养》,我们了解,忸怩作态,不是优雅举止,它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xīn wú páng wù (2)xiè dú (3)chù lì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劳作       怠慢       不攻自破 B、劳碌       怠慢       摧枯拉朽 C、劳碌       轻觑       摧枯拉朽 D、劳作       轻觑       不攻自破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雅举止,不是忸怩作态,它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是一种自我修养。 B、忸怩作态,不是优雅举止,它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是一种自我修养。 C、优雅举止,不是忸怩作态,它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的行为。 D、忸怩作态,不是优雅举止,它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的行为。
  • 10、默写古诗文。

    (1)三年谪宦此栖迟,。(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3) ,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4)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6)白露是天凉的象征,也寄托着古代诗人的不同情思。李白写有痴情一片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杜甫则吟有乡愁浓浓的“。”(杜甫《月夜忆舍弟》)

    (7)下面是某同学的诗歌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家国衰败,无限感慨。

    许浑《咸阳城东楼》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引领我靠近你/给我重生的勇气……

    (选自《夜空中最亮的星》,有删改)

    “引领”一词的意思是引导、带领。请以“________引领我前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内容,然后作文。(2)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3)不低于65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是斯诺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而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2)、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有同学发现,在书中“红”无处不在,“红星”“红小鬼”“红色伴侣”“红军剧社等“红”是属于红军战士的奋斗色彩,请你结合作品,根据自己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验,说说你对“红”的理解。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礼

    马海霞

    ①1994年,邻居孙叔的女儿大萍大专毕业后要找工作。他打听到我有位族叔在区委宣传部工作,便找到我爸帮忙。

    ②我爸和族叔血亲关系较远,近几年其实鲜有来往。孙叔这个要求,让我爸犯难,他委婉地告诉孙叔:“我这位兄弟,从父辈起就不在村里住了,我和他多少年都没来往,不知道他能不能给办。”孙叔说:“我认识的人里,只有你这位兄弟是领导,不管成不成,你帮我去求求他再说。”我爸知道孙叔为人老实,从未开口求过人,如今孙叔话都说到这里了,只好答应和他走一趟。

    ③临去时,我爸让我也一起去,说多一个人多一个心眼儿,到族叔家,也帮衬着孙叔多说几句好话。于是,我们一行四人提着礼品到了族叔家。

    ④族叔看到我们便黑了脸,对我们一点都不热情。我的自尊一下掉到了地上。我偷瞥了一眼孙叔,他更是局促不安,赔着笑脸给族叔敬烟。族叔说他不吸烟,孙叔拿着烟呆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凝固,比哭还难看。

    ⑤我爸是直性子,他直奔主题,把大萍的情况跟族叔介绍了一番,请族叔帮大萍找份工作。族叔直接摇头拒绝:“我不管这片儿,与现在负责安置大学生就业的部门领导也不熟。”我爸帮孙叔打苦情牌:“老孙人老实,家庭困难,靠种地和在建筑队当小工养活一家人。他上哪里认识人呀,你帮着想想办法,托托关系。”孙叔听我爸说他家庭困难,赶忙纠正说:“给孩子找工作,我砸锅卖铁也愿意,打点关系花的钱,我拿得起。”但族叔还是不肯帮这个忙。

    ⑥从族叔家出来,直到回到家,孙叔一句话也没说。我知道这几年孙叔两口子为供大萍读大专,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很清贫,这次送礼又花了孙叔大半个月的收入。送了礼,却没办成事儿,换谁心里也不舒服。我妈听说事没办成,直后悔当时没拦着孙叔,让他少买点东西,应该先去问问,有了眉目再答谢也不迟。但孙叔一直懊悔的却是自己肯定是礼送少了,那点东西,族叔根本没看上。然后又说自己没本事,没能力给大萍找份好工作。

    ⑦见过孙叔送礼时局促不安、低三下四的样子,我就在心里直嘀咕,我毕业后,或许我爸也会为了我找工作的事到处这样求人吧?暗自下定决心,我的工作得自己找,绝不让我爸去求人。大萍也悟到了这点,她跟我说不想等统一分配工作了,想自己出去闯。她骗父母说有同学在南方某厂子里就业了,来信跟她说厂子效益非常好,现在还缺人,让她速去。终于说服了父母,她便登上了南去的列车。

    ⑧我看到孙叔紧皱的眉头这才终于舒缓了些。

    ⑨就在大萍走后第二天,那位族叔突然出现在我家。他将孙叔送的礼品悉数送回来了。他说:“这些礼品我不能收。那天你们走后,我本打算第二天将礼品送回,但单位有急事,派我去外地出差,今天早上才刚回的家。”族叔让我爸把东西还给孙叔,另外还掏出200元,让我爸转交给孙叔,算是他这个老乡的一点心意。

    ⑩族叔临走时嘱咐我爸:“老乡们空手上家里玩,我热情欢迎。若提礼登门,我肯定黑脸。你知道我是当兵出身,又是国家干部,从我这里找捷径、托关系,那是难为我,让我犯错误。

    ⑪族叔走后,我跟我爸说,我以后找工作肯定不会“为难”他们这辈人,又说幸亏族叔那天不热情帮忙,反倒逼出了大萍姐独闯江湖的勇气。我爸一听就笑了,说:“看来这次送礼,你总算没白去。我早知道我兄弟不会做违反原则的事情,但老孙非要去,我只好陪他吃‘闭门羹’。”我这才明白,我爸其实早就知道会是那天那样的结果,他是故意喊我去“见识”一下的。

    ⑫一周后,大萍给家里来信:已找到工作,我很好,勿念。

    ⑬大萍也给我来信:靠自己,不负父母,不负青春。

    ⑭短短几个字,如夏日凉风,让黏稠的空气都变得清爽起来。

    (选自2024.5.29《羊城晚报》)

    (1)、请结合小说情节,完成下面表格。

    情节发展

    族叔的态度

    “我”的心路历程

    “我们”和孙叔提礼上门

    黑脸、不热情

    (1)

    (2)

    拒绝帮忙

    下定决心要自己找工作,绝不让父亲去求人

    大萍独闯江湖,自己找工作

    (3)

    决定不为难别人,万事靠自己

    (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族叔说他不吸烟,孙叔拿着烟呆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凝固,比哭还难看。(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孙叔的心理活动。)

    (2)你知道我是当兵出身,又是国家干部,从我这里找捷径、托关系,那是难为我,让我犯错误。(族叔为什么感到“难为”?)

    (3)、小说第⑪段说父亲是“故意喊我去‘见识’一下的”,“我”“见识”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或理由。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郎佳子彧(y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郎佳子彧或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自《北京日报〈“95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①“国风穿搭”“新中式”等概念,在青年群体中迅速风靡。探索青年人“衣柜之变”背后的原因,蕴含文化自信提高、消费理念升级的积极因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启示。

    时尚离不开文化的根基,而新中式正是文化传承和时尚创新的结合。以往消费者更关注些国际品牌和奢侈品牌,但是现在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他们更看重的是服装设计是否能够展示个性,选择更加多元化。例如 A 新中式热度攀升,并非消费者突然间心血来潮。其中,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的支撑,还有中国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③时下,更多年轻人不再热衷于追求“大牌”,他们偏爱“国潮”、相信“万物皆可平替”……年轻群体的穿搭偏好正在悄然生变。这背后,是年轻一代消费理念的巨变,他们不再追求虚幻的品牌符号,拒绝消费主义,回归理性消费。所谓消费降级的背后,实则是消费观念升级——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服装真正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重视精神的满足,关注自我实现和个性表达。而这,才是这场穿搭之变背后的价值所在。

    ——(选自《半月谈内部版》2024.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但不含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95后”“非遗”传承人都能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C、文化自信、消费理念升级等因素影响中国消费者对“国风穿搭”的热爱。 D、更多年轻人不再热捧“大牌”,是因为他们偏爱“国潮”、相信“万物皆可平替”。
    (2)、结合【材料二】写出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比寻常面塑作品更能赢得人们喜爱的原因。
    (3)、学校开展“行走的文化自信”主题活动,你所在的时装达人社团准备参演。你建议穿新中式参与,小明却觉得新中式太老气,而国外大牌价格昂贵,新潮时尚,穿上它走秀一定闪亮全场。结合上面的材料,请说服小明支持你的建议。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乙】

    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释:①临皋:亭名,在黄风南长江边上。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岁十月之望/实欲界之仙都 B、雪堂/三峡七百里中 C、今者暮/东皋暮望 D、安所得酒乎/野有麦场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客 无 酒 有 酒 无 肴 月 白 风 清 如 此 良 夜 何

    (4)、【甲】文和《黄鹤楼》都善于运用精妙的修辞写景,请简要分析。
    (5)、苏轼被贬黄州,却写出了若干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就有《记承天寺夜游》和《后赤壁赋》,【甲】文中“闲人”这一复杂情感,在【乙】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 16、默写古诗文。

    (1)树树皆秋色,。(《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3)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4)夕日欲颓,。(《答谢中中书》)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是磅礴水势冲击荒原的长江之美(《渡荆门送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异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的赞叹(《赠从弟》);面对叶绿花盛的奇树,作者抒发的是“”的怀人之思(《庭中有奇树》);面对流离失所的难民,狐兔出没的荒芜家园,曹植发出“”的悲叹(《梁甫行》)。

  • 17、请你选择一张家庭生活照片,体会“链接教材”中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讲述一下背后的故事。

    链接教材:

    课文《散步》中的细节描写及含义

    ①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②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摸摸”体现了作者母亲对孙儿的疼爱,老人的慈祥跃然纸上。作者的“蹲”和“背”体现了儿子对年老母亲的爱和孝心。妻子的“蹲”和“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与付出。

  • 18、微写作

    感官包括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通过感官描写事物,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请你运用多感官综合的技法对“秋雨”进行描写,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并有恰当的观察顺序,突出文章的中心。200字左右。

  • 19、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藤野先生    阿长   寿镜吾  衍太太

  • 20、下面有关《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以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B、《父亲的病》中陈莲河给“我”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蚂蚁,其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庸医装神弄鬼、草菅人命的罪恶。 C、《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D、《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