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安宜初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2017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阶段测试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调研测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实验、邗江实验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1、默写(1)、 ,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2)、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3)、 ,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4)、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泊秦淮》中讽刺统治者醉生梦死、不理朝政的诗句是“ ,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蕴含“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一定能绝处逢生“人生哲理的诗句“ , “。
-
2、小轩看了节目《栋梁》后,发现节目通过古建筑元素如醉翁亭、天坛、故宫等,表达了传统文化一种追求和谐、中正的特点。很多知识都是我们学过的,下面有六句古诗,让我们一起去跟随歌词寻找一下吧!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选文1:再看那陋室偏偏却总是清茶几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① , 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 , 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 , 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② , 不为易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乎外③。止则莫之测④ , 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④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弹奏。 C、不为易而勇 容易。 D、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 坠落,这里指被水冲倒。(2)、下列对文中加点虚词的理解或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中的“以“与“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以“,两者意义相同。 B、“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中的“之“,两者用法相同。 C、“名其堂曰‘浩然’“中的“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命名“。 D、“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一句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内心修养的文化传统,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理念相契合。(3)、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经常跟富贵之家、高雅之士来往交流。 B、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问,乙文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都起到了强调作用。 D、甲、乙两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粗犷豪放。(4)、【乙】文画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①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
②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6)、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内部设施要“高大上“,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的作者是。“闲乘月“中“乘“的意思是。(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颔联中的“疑“和“又“,概括景象与进程。 C、“夜叩门“与首句“笑农家“遥相呼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耐人寻味。 D、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
4、探究以下材料,概括朗读的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朗读的好处:
-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父亲是沉默的,母亲是唠叨的。在他们两鬓间闪现的缕缕银丝里,我们读懂了亲情与付出。 B、网络空间是将人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也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 C、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借助想象的翅膀,我们能超越自身局限、接受更广阔的世界。 D、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共振(zhèn) 炽热(chì) 花穗(huì) 忧心忡忡(chōng) B、告罄(qìng) 羸弱(yíng) 钦佩(qīn) 盘虬卧龙(qiú) C、毡鞋(zhān) 酒酿(niàng) 晶莹(yín) 千钧重负(jūn) D、搂住(lǒu) 烧灼(zhuó) 严谨(jǐn) 毛骨悚然(sǒng)
-
7、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是引领人浪漫地生活?是感知生命的意义?是永远向着爱、美与自由的远方奔赴?相信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请以“这也是一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感情真切;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与校名;
④请认真书写。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地回忆(节选)
孙犁
①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②“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③“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④“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⑤“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⑥“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⑦“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⑧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⑨“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⑩“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⑪“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⑫“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⑬“不会求人做一双?”
⑭“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⑮“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⑯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和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清新自然,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极富个性化,生地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B、女孩子听到八路军战士的情况后,主动提出为他做袜子,展现了浓浓军民鱼水情。 C、通过八路军战士与女孩子的对话,揭示战士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坚定的战斗决心。 D、八路军战士特地选择脚穿破鞋和不穿袜子,是为了磨练自身意志,坚定战斗决心。(2)、“一时觉得我和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3)、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女孩子的形象。 -
9、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老山界(节选)
①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②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③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④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励工作。
⑤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⑥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⑦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⑨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们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⑩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⑪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1)、文中将我们称作“笨重”的队伍,是因为①
②
③
(2)、下列表现不能体现第⑧段加点词“坚强的意志”的一项是( )A、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 B、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C、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东西吃。 D、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3)、选文第①段划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说说你对选文第⑦段划线句子的理解。(5)、选文第⑪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
10、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向强国梦奋进,兴国中学九年级开展“我们的航天故事”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九㈠班的同学负责搜集有关中国古代航天知识的资料,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内容,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航空航天科技属于现代化科技的研究成果,但是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和航空航天科技就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发生的日食。《汉书•五行志》记载了公元前28年发现的太阳黑子,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此外,我国还有“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和鲁班制作木鸟的飞天尝试。典籍中的天文记录、古人丰富的想象和勇敢的实践对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萌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
(1)、画线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上面文字中提到“嫦娥奔月”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下面选项不属于我国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A、叶公好龙 B、后羿射日 C、夸父逐日 D、女娲补天 -
11、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3)、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5)、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6)、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7)、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必要性的句是:卿今当涂掌事,。(8)、请从你的积累中,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
12、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丙]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 B、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C、固以树德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D、若止印三二本 未若柳絮因风起(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 多 B、竹本固 固执 C、夷险一致者 平安 D、则以纸帖之 标记(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B、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C、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D、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物言志”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借外物的客观特征抒发作者内在的情志。甲、乙、丙三文都借助外物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影响深远。 B、甲文中“菊花”和“莲花”都没有受到世人广泛喜爱,但作者更喜欢莲花,因为莲花生于污秽却依然保持内在的独立和美好,正好与作者的精神追求相契合。 C、乙文中的竹子和甲文中的莲花具有相似的特性,“性直”“中通”,可以表现出君子立身正直,行为方正、为人虚心、通达事理等品质。 D、丙文中沈括关注民间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载其主要的制造过程,对后世研究古代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业不倚者。
-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登飞来峰》的“千寻”和《登鹳雀楼》的“千里”手法运用一致,请赏析。(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有“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意味。表现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
14、小红准备分享作文立意小技巧,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ㅤㅤ作文立意要明确,表达的思想要有深度。同时,还要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____,____,____,____。
①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
②甚至从习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
③都可以使立意新颖
④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
1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10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B、“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全面接受预约参观。 C、通过观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D、中国人民缅怀、讴歌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能够提高年轻人对英雄所做贡献的认知,传承英雄身上展现的伟大精神。
-
16、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谣言 崎岖 咀爵 酣然入梦 B、淳朴 谦逊 攀谈 正襟危坐 C、黝黑 平庸 蒙昧 暗然失色 D、澎湃 深霄 愚钝 诚惶诚恐
-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趴着(pā) 稠密(chóu) 烧蚀(zhú) 轮廓(kuò) B、瞬间(shùn) 烧灼(zhuó) 无虞(yú) 确凿(zuó) C、炽热(chì) 释然(shì) 赫兹(hè) 一刹那(chà) D、舷窗(xuán) 严谨(jǐn) 俯瞰(kàn) 遨游(áo)
-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是一个会意词,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之间有的比成绩,比品德;也有的比穿着,比享乐……在社会上,有的比创造,比贡献;也有的比地位,比权势……
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比者,比是一种促进,一种提升;不善比者,比是一种累赘,一种羁绊。
请以“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3)、品味下列画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①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②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
20、小说以小人物的起伏沉沦,道尽希望与救赎的主题。大家从多个角度探究了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李丰: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祥子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他的性格太懦弱了,被救负时部不知道反抗,所以一步步堕入了深渊。
刘强:我觉得是周围的人把他一点一点地推上了绝路,如果虎妞没有骗祥子;或者孙值探没有敲诈他的钱等等,或许祥子的生活会是另一番样子。
你和他们的观点都不一样,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