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表里的生物》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       )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       )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②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找近义词:请求       唯恐
    (3)、“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表达,既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表内零件运作的状态,又表现出“我”对表的之情。
    (4)、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句中的“还”体现了作者的不舍,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怎样想呢?请用上语气词,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下来。
    (5)、下列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表现出儿童新奇的想象和强烈的探究之心。 B、文章表现出父亲对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漠视。 C、文章表现出在那个年代里一块表的罕见和珍贵。 D、文章表现出大人的话对儿童心理造成的影响。
  • 2、名著阅读
    (1)、将作品、主要情节及作品相关人物连线。
    ①《鲁滨逊漂流记》疯狂茶会哈克
    ②《汤姆·索亚历险记》勇救莫顿星期五
    ③《骑鹅旅行记》墓地探险柴郡猫
    ④《爱丽丝漫游奇境》驯养野羊狐狸斯密尔
    (2)、这几本世界名著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简要说明理由。
  • 3、根据语境填空。

    (1)毛泽东主席要求大家接受正确的批评,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2)《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 润物细无声。”常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3)《长歌行》托物言志,由自然景物描写引发人生思考,提醒我们应当奋发努力的诗句是:。面对时光流逝,朱自清写下:“聪明的,你告诉我,?”苏轼则一反感伤,激励我们:“?门前流水尚能西!。”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场足球赛胜败的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在原句修改病句)
    (2)、所有人都被“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事迹所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3)、照例子,根据句前的提示词补写句子。

    【快】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馋】单看一锅粥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让人

    【吵】尼尔斯想摆脱他们,但是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

  • 5、体会下列句子中表达的心情,把序号填写到相应词语的括号里。

    A.整个小镇灯火通明,人们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

    B.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D.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说话似的。

    欣喜若狂——             同情怜悯——             自由自在——             期盼已久——

  • 6、与“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运用相同的描写方法的是(     )
    A、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 B、他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C、他半张着嘴,微微探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马鞭。 D、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溜冰的样子真有趣,看着他,我也不禁跃跃欲试 B、成天念念叨叨的老太太搬走了,我心里反而有一种空空落落的感觉。 C、小弟弟语重心长的一番俏皮话,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代犹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
  • 8、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声泪下       虽与之学,弗若之矣 B、不以为       曰:非也。 C、自愧如       虽与之俱学,若之矣 D、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
  • 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张灯结彩       万像更新       见微知著 B、赞叹不已       随心所欲       安然无恙 C、和睦相处       肃然起敬       遮天盖地 D、翻箱倒柜       能歌善舞       行善积德
  • 10、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息(qī)   旺(xīng)   山(yàn) B、天(liáo)   移(qiān)   怖(kǒng) C、(yuán)   烟(cuī)   挑(ti) D、胀(zhǒng)   躲(pì)   绊(dào)
  • 11、看拼音,写词语。

    jié rán                                  qīng fù                                  qīn wěn                                  yòu zhì   lǐng yù                                  xī shuài                                  zhēng róng                           xī shēng

  • 12、请先读题,再听二遍短文录音,然后认真答题。
    (1)、哪吒因为什么身份而受到歧视?(       )
    A、灵珠转世 B、魔丸转世 C、普通孩子 D、神仙下凡
    (2)、哪吒的第一个朋友是(       )
    A、太乙真人 B、敖丙 C、李靖 D、殷夫人
    (3)、哪吒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
    A、打败敖丙 B、逃离陈塘关 C、保护百姓 D、接受天劫
    (4)、听了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 13、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我们阅读这类作品时也要体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斯洛在本书中预言“红色中国”一定会获得胜利。 B、《简·爱》以第三人称叙述,是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都洋溢着真挚深厚、丰富细腻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C、金圣叹赞《水浒传》“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同样打虎,描写武松表现他为朋友两肋插刀,描写李逵则表现他的狠劲。 D、《西游记》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称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唐僧取经,就是作者吴承恩想象虚构出来的。
  • 14、关于《水浒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大相国寺出家,法名“智深”。 B、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劫了生辰纲,事发后,投奔梁山。 C、林冲因误闯白虎节堂刺配沧州,被安排看管草料场,高俅要赶尽杀绝,所以派董超、薛霸来到沧州火烧草料场。 D、李逵回家接老娘,走到沂岭,去给老娘找水喝,等到他找完水回来时却发现母亲被大虫吃了,一时间火从心起,先杀了两只老虎为母报仇。
  • 15、请将下面《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几个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①景阳冈打虎     ②大闹飞云浦       ③血溅鸳鸯楼     ④醉打蒋门神

  • 16、九(1)班举行《水浒传》主题分享会,以下是小启和小正同学的交流环节,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甲)咏_________

    家有姣妻匹夫死,世无好友百身戕。

    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心轻白虎堂。

    高太尉头耿魂梦,酒葫芦颈系花枪。

    天寒岁暮归何处,涌血成诗喷土墙。

    (乙)咏_________

    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落发不参禅。

    姻缘说破销金帐,游戏闹翻碧柳天。

    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状洒家前。

    独撑一杖行天下,孰是文殊孰普贤。

    小启:请大家猜猜,这两首人物诗写的是《水浒传》中哪两位英雄?

    小正:甲:   乙:

    小启:甲乙人物命运关联,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说他们有交叉重叠的一个重要情节。

    小正:

    小启:“一个是难以割舍职场的官,一个是无法心安理得的强盗。”请你任选一人,结合人物形象和相关情节印证以上观点。

    小正:

  • 17、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与物理的双向奔赴

    ①人们习惯把诗歌划进人文领域,把物理归入科学范畴,认为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当我们换一种方式审读诗歌,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所描绘的雄浑开阔的塞外奇景,从物理视角看,是门罗效应在无风空旷环境中的具象表现;白居易《暮江吟》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所描写的夕阳下江面色彩不一的奇景,涉及光的散射和反射等相关知识。包何的《赋得秤送孟孺卿》更是诗意与物理双向奔赴的典范之作:“钩悬新月吐,衡举众星随”让我们仿佛看到科学的测量场景在优美的诗句中生动展开;“掌握须平执,锱铢必尽知。由来投分审,莫放弄权移”在阐释精准不偏移的测量准则的同时,又有劝勉友人坚守原则、不偏不倚的意味。

    ②诗歌是讲究精练的语言艺术,在气质上与具有简单性原则的物理学颇为契合。五言四句足以描绘万物,简短公式便可解释世界。诗歌简洁生动的语句,是传播深奥物理学知识的良好载体;物理学独特的科学视角,又为耳熟能详的诗歌开辟了新的解读空间,让人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思索语句背后的科学原理。诗歌与物理源于同一个世界,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第一首诗篇、第一个公式的时候,它们就在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那轮被无数人举杯相邀的明月,也是那颗被无数次测量计算的月球。诗歌与物理共生于一片广袤的天地,这片天地既是挥洒浪漫情怀的信笺,也是探究万物运行规律的稿纸。

    ③这是一个庞大丰富、万物交融的世界。当人们从打动人心的诗句中读出自然之理,从丈量世界的方程里品出人文诗意,他们就会明白,这个世界允许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察和探究它,更欢迎人们从不同的方面来感受和理解它。随着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角度逐渐多样化,他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将趋于完整。这样一个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人,会更加热爱这个世界。因为,他既可以用科学精神透过现象的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可以凭借人文情怀从中品味出诗意与美好。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有着丰富层次和缤纷色彩的世界,更是一个有着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的世界。

    (1)、关于诗意与物理“双向奔赴”在诗歌中的体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诗句生动描绘的自然现象蕴含着物理学的原理。 B、诗句精彩的景物描写源于诗人丰富的物理知识。 C、诗人用文学手法将物理的测量场景写出了诗意。 D、诗人借助物理知识让人文主旨的表达更加巧妙。
    (2)、为什么诗意与物理可以“双向奔赴?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诗歌与物理在气质上非常相似。 B、诗歌适合用来传播物理的知识。 C、物理能够让诗歌具有科学价值。 D、物理与诗歌是同源共生的关系。
    (3)、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作者倡导“诗意与物理的双向奔赴”表达了怎样的希望。
  •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

    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暖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 , 足以追配古人,刷前人之耻。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 , 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有删改)

    【注释】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②奉思:思念。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然后能自     (2)学半

    (3)诚能如            (4)令心意不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少   年   志   气   方   强   时   能   如   此   半   古   之   人   功   必   倍   之

    (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 19、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                                                          (乙)

    野望 王绩                     新晴野望   王维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新晴:初晴。②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③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④倾家:全家出动。⑤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籽”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二三联的上下句一般对仗,每句五字或七字。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五言律诗,所押的韵不同。 B、甲诗中描写的是诗人隐居之地清幽的秋景,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素自然,言浅意深。 C、乙诗中尾联给原野加入了无限生意,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使得画面鲜活起来。 D、两首诗都是先特写后概写,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层次清晰,意境清幽秀丽,俨然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2)、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情景交融。请你结合两首诗的相关诗句,完成如下表格。  

    诗歌篇目

    “望”

    “感”

    《野望》

    树木、远山、落日、牧人、牛群、猎人

    忧郁惆怅 孤独寂寞

    《新晴野望》

  • 20、默写

    (1) ,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4)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5)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6) ,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9) ,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10)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12)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上一页 148 149 150 151 1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