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选自《人民日报》的随笔《梯田之美》,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走出院子,梯田就从脚下延伸出去。
②晨雾弥漫在山野和梯田间,远处的树、近处的田,都若隐若现、深深浅浅。
③窗口下的梯田,像是大地和山峦间舞动的精灵,绵延如飘带。
④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精巧的涟漪,每一叠都如一片碎金闪烁的波纹。
⑤清晨醒来,窗外蓝天如洗,白云如絮,山岭起伏。
⑥阳光飘荡在层层梯田上,那些奇妙的造型、优美的线条、丰富的颜色还有清爽的气息,相互交融,互为映衬。
A、③⑤④②⑥① B、⑤③②①④⑥ C、③⑤④⑥①② D、⑤③⑥④②① -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一系列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展开的美术创作,过艺术化表达、意象化再现、对意境与精神的诠释,以及多元的传播方式,璋显了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深厚的人文内涵。②泰山,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其申报成功,为世界遗产的评价带来新的标准。③泰山也是美术工作者热忠表现的题材。④在崔光武油画“瑞雪初照中升坊”中,泰山的磅礴(bàng bó)气势呼之欲出。⑤于亘古(gèn gǔ)洪荒中仿佛静止的宏大景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象征,博大而静穆、朴素而坚毅。
(1)、下列对语段中的注音和字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中,“璋显”应改为“彰显”。 B、句③中,“热忠”应改为“热衷”。 C、句④中,“磅礴”的拼音应改为“páng bó”。 D、句⑤中,“亘古”的拼音应改为“gèng gǔ”。(2)、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表述清晰明确,表达无误,主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 B、句②中的“世界遗产”和句⑤中的“宏大景观”都是偏正短语。 C、句④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该把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D、句④中“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只要叫他一声就会走出来。此处改为“跃然纸上”更合适。 -
3、学校开展“学习哪吒精神”专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下面是截止3月3日23:59分,“全球影史票房榜”的截图,请根据此图表,补全小雅与DeepSeek对话的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
排名
上映年份
总票房(单位:元)
6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2018
148.82亿
7哪吒之魔童闹海
2025
144.99亿
8蜘蛛侠:英雄无归
2021
141.60亿
小雅:《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影史票房榜的情况如何?
DeepSeek:。截止3月3日23:59分, , 超《蜘蛛侠:英雄无归》票房成绩,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7的亚洲电影!其成功源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一,影片以颠覆性改编重构传统神话,赋予哪吒更具现代性的成长困境,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其二,制作层面精益求精,流畅的动作设计与细腻的角色表情,展现国产动画技术飞跃。其三, , 深入家庭羁绊、命运抗争等主题,打动人心。同时,影片以传统故事内核嫁接当代价值观,既满足中老年人的怀旧情怀, , 最终成就票房与口碑的双重突破。
(2)、小洁的演讲稿中,标有序号的句子有一处不得体,请写出序号并修改。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
面对困境,①哪吒追求自由、反抗命运。哪吒精神,是敢于向命运说“不”的勇气,生为魔丸,他却用倔强与热血改写宿命;哪吒精神,更是对自由的执着,最终重塑自我、绽放光彩。哪吒以“逆天改命”证明:②真正的强大,是无愧于心的选择。今天,生活的困境、外界的质疑何尝不是另一种“天劫”?同学们,③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 愿我们以哪吒精神为火种,在逆境中敢为、在质疑中坚定,写属于自己的传奇!④感谢大家的恭听!
序号: 修改为:
(3)、小颖看完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想以“电影台词与古典诗词的关联”为主题进行探究,对比三组内容,补全空缺处。第一组:
台词:“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
诗词:①
结论:自我·积极向上
第二组:
台词:“虽然你仪态懒散,但意志坚定;虽然你个头矮小,但内心强大……”
诗词: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结论:朋友·②
第三组:
台词:“你一百多年没有回家,我好想你啊”……“爹,他老人家还好吗?”
诗词:③
结论:④
-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对金手镯
琦君
①我心中一直有一对手镯,是软软的十足赤金的。一只在我自己手腕上,另一只套在一位亲如同胞的异姓姐姐的手腕上。
②她叫阿月,是我乳娘的女儿。我出生时,母亲没有奶水,把我托付给三十里外邻村的乳娘,我和阿月都长得又黑又胖,让人分不清谁是谁。一岁半以后,我就随母亲被接到杭州。这一对“双胞姐妹”就此分了手。临行,母亲将一对金手镯取出来,一只套在阿月手上,一只套在我手上,说:“两姐妹都长命百岁。”
③七岁时,母亲带我回家乡,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阿月,把我们两个人谁是谁搞个清楚。乳娘一见我,眼泪扑簌簌直掉,可我和阿月,彼此都完全不认识了,可玩耍一会儿,便又“熟识”起来,阿月说我是她的好姐妹。母亲把她和我都拉到怀里,捏捏阿月的胖手,她手上戴的却是一只银镯子,我戴的是一对金手镯,母亲又从我手上脱下一只,套在阿月手上说:“你们是亲姐妹,这对金手镯,还是一人一只。”乳娘说:“以前那只金手镯,我收起来等她出嫁时给她戴。”
④我在家乡待到十二岁才再去杭州,但和阿月却并不能时常在一起玩儿。一来因为路远,二来她要帮妈妈种田、砍柴、挑水、喂猪,做好多好多的事,而我天天要背古文、《论语》《孟子》,不能自由自在地跑去找阿月玩儿。不过逢年过节,不是她来就是我去,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⑤我十八岁重回故乡,见到渴望中的阿月。她背上背一个孩子,怀中抱一个孩子,一袭花布衫裤,像泥鳅似的辫子已经翘翘地盘在后脑。原来十八岁的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我一眼看见她左手腕上戴着那只金手镯,而我却嫌土气没有戴金手镯,心里很惭愧。
⑥她竟喊了我一声:“大小姐,多年不见了。”
⑦我连忙说:“我们是姐妹,怎么喊我大小姐?”
⑧乳娘说:“阿月的命没你的好,她十四岁就做了养媳妇,如今都是两个女儿的娘了。只巴望她肚子争气,快快生个儿子。”
⑨我听了心里好难过,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只得说请她们随我母亲一同去杭州玩。我忽然觉得我们虽然靠得那么近,却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我呆呆地看着她的金手镯。手镯在橙黄的菜油灯光里微微闪着亮光。她爱惜地摸了下手镯,自言自语:“这只手镯,是你小时回来那次,太太给我的。周岁给的已经卖掉了。因为爸爸生病。”
⑩过了一会儿,她看看我的手说:“你的那只金手镯呢?为什么不戴?”
⑪我讪讪地说:“收着呢,因为上学不能戴,也就不戴了。”
⑫她叹了口气说:“你真命好,去上学,妈说得一点不错,一个人注下的命,就像钉下的秤,一点没得反悔的。”
⑬我说:“命好不好是由自己争的。”她说:“怎么跟命争呢?”
⑭我忽然止不住泪水纷纷地滚落。因为我即将回到杭州继续学习,虽有许多同学,却没有一个曾经拳头碰拳头、脚碰脚的同胞姐妹。
⑮婴儿啼哭了,阿月把她抱在怀里。阿月一手轻轻拍着,眼睛全心全意地注视着婴儿,我真难以相信,眼前这个比我只大半个月的少女,曾几何时,已经是一位完完全全成熟的母亲了。而我呢?除了啃书本,就只会跟母亲别扭,跟自己生气,我感到满心的惭愧。
⑯乡下没电灯,屋子里暗洞洞的。只有床边菜油灯微弱的灯花摇曳着,照着阿月手腕上黄澄澄的金手镯。我望着菜油灯灯盏里的两根灯草芯,紧紧靠在一起,一同吸着油,燃出一朵灯花。
⑰可是战时在大学肄业,学费无着落,以及毕业后的流离转徙,为了生活,万不得已中,金手镯竟被我一分分、一钱钱地剪去变卖,化作金钱救急。
⑱与阿月一别已将半个世纪,我一直念着这位故友。母亲去世已三十五年,乳娘想亦不在人间,金手镯也化为乌有了。但是,无论如何,我心中总有一对金手镯,一只套在我自己手上,一只套在阿月手上。
(选自《琦君散文集》,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时间
有关“金手镯”的事件
阿月
幼儿时
①
是“我”的“双胞胎姐妹”
七岁至十二岁
母亲取下“我”的一只金手镯,再送给阿月
②
十八岁
③
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大学毕业后
流离转徙,“我”变卖金手镯
④
(2)、文中两处画线句子都写到菜油灯照耀下的金手镯,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3)、作者笔下的阿月和下列鲁迅文中的哪个人物最具相似性?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阿长 B.闰土 C.杨二嫂
(4)、第⑰段关于“我”后来的经历,看似与阿月无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 -
5、学校举行读书分享会,请根据要求帮助甲乙同学完成下列任务。(1)、任务一:甲同学准备分享《经典常谈》的读书笔记,下列表述与书本内容不符的一句是(填序号)
①《经典常谈》书中各篇,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来编写,是朱自清编写的国学入门之书。②《说文解字》中提到的造字“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③《周易》中记载,“卜法”是抽取蓍草,断定吉凶;“筮法”是煅烧龟甲或胛骨看裂痕。④《史记》和《汉书》虽然都是纪传体史书,但前者是通史,后者是断代史。
(2)、任务二:乙同学准备以“直面命运——女性的抗争”为主题进行分享,下面哪一组最符合主题?请进行判断并简述理由。第一组:小福子 虎妞 第二组:冬妮娅 丽达 第三组:沈琼枝 简·爱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① , 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②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 , 虽随、和③何以加诸?……”
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①严君平,名遵,字君平,今四川省成都人。②杨雄,中国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思想家。③随、和,这里指隋侯之珠、和氏璧两件宝物。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子真遂不诎而终 诎:通“屈”,屈服,这里是应召的意思 B、各因势导之以善 因:于是 C、及雄著书言当世士 及:到……时 D、久幽而不改其操 操:操守(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
(2)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
(3)、宋代诗人刘克庄有诗云:“卖卜本逃名,下帘无市声。如何穹壤内,知世有君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严君平学问渊博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作答。 -
7、阅读下面的清代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法藏寺
李调元
我来法藏寺,数里入云峰。
石径闻啼鸟,松根走卧龙。
人间尘不到,仙境孰能从。
唯有山中叟,时来访客踪。
(1)、“松根走卧龙”一句中“走”字改为“如”可以吗?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本诗最后四句巧妙突出了法藏寺“仙境”的特点,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和下列哪一项最相似?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8、“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时光里的温暖记忆,如同盛开的花朵,点缀着我们的生命。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时光里的温暖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春节前后,全球科技创新的顶流当属DeepSeek(深度求索)。我国初创企业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大模型性能强大,训练成本却不高。DeepSeek就如同从小路驶出的一台高性能平价跑车,一举冲到行业第一梯队。外媒感慨,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一座里程碑”。
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DeepSeek之所以让人震撼,在于其打破了人们对创新路径的刻板印象。据创始人梁文锋介绍,团队主要由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没毕业的博士生组成。过硬的创新成果表明,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顶尖人才成长的沃土、原创性创新的策源地。
③顶尖创新成果,离不开顶尖人才的灵光乍现,但普通劳动者的力量和智慧不容忽视。以人工智能为例,没有千千万万名数据标注员的精准“投喂”,国产大模型就不可能如此“聪明”。DeepSeek之所以成功,很重要一个原因也是坚持了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将各方面智慧汇聚起来。
④从技术到应用,再从应用反哺技术创新,形成完整闭环。用好这个优势,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必将不断结出硕果。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乙
①从DeepSeek(深度求索)横空出世,到登上春晚舞台扭起秧歌的宇树机器人,从以动画技术革新领跑电影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到“神农”“天问”等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现象级的科技飞跃成为今年春节的热门符号,更为中国人在乙巳蛇年万象更新的时刻增添志气锐气底气。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DeepSeek以开源思维挑战传统AI行业的一些传统路径、展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潜力,宇树科技的同步控制系统让机器人动作行云流水,《哪吒之魔童闹海》的AI生成动画和AI特效做足细节、更呈现东方美学……这一切都是科研人员日积月累、日拱一卒的成效。
③AI浪潮袭来,中国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追梦。“追”不仅仅是“跟”,目的在“超”。正如DeepSeek以低成本和开放性强强联手激发新一波人工智能创新浪潮,无数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披荆斩棘踏尽崎岖,在万山中奔走,在群峰中奋进。
④面对“无人区”“深水区”,造梦之路布满荆棘。科技创新需要的是创新者骨子里的“刚”与“气”。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点概括。(2)、甲乙两文开头都提到了“DeepSeek(深度求索)”,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3)、如果将甲乙两文组合成一篇文章,下面哪一项更适合作为标题?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人工智能何以震动全球AI圈
B.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并存
C.从人工智能谈中国科技创新
-
10、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则按前两句判分)
① ,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
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B、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到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候 D、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万钟于我何加焉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天下之所顺(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几个月以后,还有人悄悄来进谏;几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B、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几年以后,虽然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C、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D、几个月以后,还有人悄悄来进谏;一年以后,虽然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4)、下列选项中甲乙两文没有共同涉及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 B、设喻说理 C、沟通智慧 D、忠君爱国 -
1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互联网+”业态扩容提速,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营收同比增长约29.9%左右。 B、中国动漫电影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日益精湛的制作技术,赢得观众的广泛赞誉。 C、亚冬会上运动健儿们相互尊重、彼此鼓励,生动诠释着体育促和平、促团结、促包容。 D、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避免不让传统技艺失传,否则这些文化瑰宝将永远消失。
-
1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杜甫草堂,静谧于时光之隅,熠熠生辉,美不胜收。春日里,繁花似锦,翠竹轻摇,游人前呼后拥 , 皆慕其名而来,寻一抹诗意,觅一缕古风。步入其间,古朴典雅的建筑与清幽雅致的景致交相辉映,一股对古代文豪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 仿佛能穿越时空,与杜甫共酌一壶清酒,畅谈天下事。草堂之名,早已跨越千山万水,家喻户晓。
A、美不胜收 B、前呼后拥 C、油然而生 D、家喻户晓 -
14、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泥捏的小家伙,刚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 B、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地窖里消毁。 C、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D、我浸在这烦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15、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诘问(jié) 酝酿(niàng) 正襟危坐(jīn) B、哺育(bǔ) 亘古(gèn) 咄咄逼人(duō) C、眼眶(kuàng) 狩猎(shòu) 矫揉造作(jiǎo) D、停滞(zhì) 粗犷(kuàng) 不屑置辩(xiè)
-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一出寻常的社戏,寄托了鲁迅对美好乡情的怀念;一场豪放热烈的安塞腰鼓,让刘成章彻悟生命的勃发;一盏红色的灯笼,引得吴伯箫流淌出沉郁的家国情……生活中,民俗文化并不少见,如春节期间办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一些特定的场合舞龙舞狮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民俗活动,在你的记忆力里哪一种民俗文化唤醒了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记忆中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本卷中的阅读材料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7、选择性阅读是阅读《经典常谈》的好方法,请参考示例,向同学推荐《经典常谈》中你喜欢的篇目
示例:我推荐《<诗经>第四》一章,从中我了解到了诗的源头是歌谣,将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了。《诗经》带来了最初的文字之美、韵律之美和氛围之美,在无形中提高我们的审美境界,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将爱情写的如此质朴美好。
-
18、“读文化经典,成大器少年!”阅读经典可以照亮少年的成长之路。请结合《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的内容,因形解意。请结合示例 , 推断“明”的字义。
汉字
偏旁图解
推断字义
采
上面是手,下面是果树,“采”本意为摘取。例如《关雎》一诗中,“左右采之”的“采”即“摘取”之意。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请你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①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② 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③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以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④来者。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有删改)
【注释】①欹(qī):倾斜。嵌:张开。②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③置州:设置州郡。④彰示:宣扬,告示。
(1)、下面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是开篇点题,寥寥几语就交代了写作对象的位置、环境及发现它的原因。 B、甲文从小丘写到篁竹,写到水声,写到小潭,运用定点观察法,写出了小潭的幽深静谧。 C、乙文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写“怪石”“清流”是为了从侧面烘托“佳木”“异竹”。 D、【甲】文“以其境过清”和【乙】“ 以溪在州右”中的“以”字意思相同,都是因为的意思。(2)、下面对【乙】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B、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C、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D、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乙】文中的句子翻译可以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垂:①边疆,边境 ②垂挂 ③垂落,落下 ④流传 ⑤临近 ⑥敬词。表示对方高于自己。
(4)、【甲】【乙】两文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试分析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
20、在车马慢行的时代,那些浸润着民俗温情的离别,是如何成为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请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峡口①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文人心中的山水秘境,实为民俗信仰的文学镜像。那些被文人雅化的风景,始终流淌着民间最本真的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