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碎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吆①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霰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吆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②也;褰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噌(chēng)吰(hóng):这里形容声音洪亮。②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行适临汝适:到 B、莫夜月明莫:通“暮”,夜晚 C、汝识之乎识:识别 D、殆与余同殆:大概,几乎(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吆如钟鼓不绝。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本文苏轼与子迈月夜乘舟游览石钟山,苏轼也曾与张怀民月夜游玩承天寺,同样是“夜游”,苏轼的收获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分析。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诗中“□”处,填入下列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舞B.牵C.随
(2)、本诗中“醉折桃花倚钓船”的“醉”所蕴含的情感与《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醉”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附: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3、按要求写作。
你好,是我们最熟悉的表达。无论初遇还是重逢,无论过往还是未来,无论一个人,一片云,一本书,一件事………一声问候,段段回忆;一声问候,满满感激;一声问候,深深祝福……
请将题目“你好, ”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补全题目,再写作;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DeepSeek赋能潮起
①今年春节期间,许多人开始感受到DeepSeek的热浪来袭。同学聚会中它能现场赋诗,网红主播借助它生成爆款营销文案,不少人还把它当作虚拟朋友寻求慰藉……短短数月,上百家A股上市公司、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以及北京、广东、江苏等多地政务系统都纷纷将其接入使用。
②2025年1月20日发布的R1模型,凭借较少算力资源就达到与全球顶尖AI模型相当的效果,“堆算力”的传统路径被打破,引发AI研发领域震动。过去,在“大数据 +大算力 +大模型”思维下,芯片算力等被过度看重,技术门槛居高不下。而今,这一思维定式正在被打破,这正是DeepSeek的制胜之道。DeepSeek通过系统性创新,在资源受限时实现了对标一流大语言模型的性能,改变了大语言模型依赖算力的固有模式。并且,在美国禁止新型芯片出口中国的情况下,它降低算力消耗与数据使用量,证明中国也可开发强大且低成本的AI大模型。
③开源是DeepSeek“破圈”走红的又一成功之处。美国多数顶级AI大模型闭源,而采取开源策略的DeepSeek就像一个“破局者”,使AI像水、电和网络一样触手可及。人们能从网站下载部署模型并获取详细文档。这一举措了撕掉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带动行业转变,一些原本闭源的大模型公司也开始转变态度。
④DeepSeek掀起的技术革新浪潮向众多行业席卷而来,深度赋能各行各业发展。车企方面,超过20家车企或品牌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小鹏汽车董事长称约未来 10年AI将驱动汽车产业变革。手机厂商如华为等也接入DeepSeek并迭代AI技术。家电制造业中,海尔智慧工厂接入后进一步提升效率,海尔集团还将深入探索AI赋能智慧制造路径。金融业借助DeepSeek提升决策效率,其开源策略助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商贸领域,义乌“小商品城”接入后相关服务质量提升。
⑤DeepSeek的“生态圈”不断扩容,获多地政务系统青睐。成都快速部署并启用该模型,希望将其智能推理能力用于政务创新。山东临沂实现本地化部署,接入“沂蒙慧眼系统”,提升系统能力。对公众来说,“AI+政务”的政务服务水平也显著提高。如,以往12345市民热线常常因坐席繁忙引发抱怨,接入DeepSeek后,辽宁12345热线系统数据整理效率将较人工处理提升20倍;汕尾市12345热线服务工单流转效率提升60%。
⑥政策层面利好不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有关部门正抓紧部署,让AI在多行业应用,让DeepSeek既做好“工作好搭子”,也成为“生活好帮手”。
⑦然而,AI技术目前也面临着安全风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实验室工程师牛少东说:“随着算法越来越先进,AI生成的语音内容已真假难辨”。如,模拟张文宏医生的声音和面貌直播带货“蛋白棒”,用“雷军AI配音”制作恶搞视频,合成刘德华语音在短视频平台引流……不少公众人物被AI换脸,深受其扰。公安部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全国共发生“AI换脸”类诈骗案近百起,累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如果世界各国忽视对AI风险的防范和布局,就可能导致面对重大挑战时准备不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提出,要让“安全”成为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成为AI发展的基因。
⑧科幻作家韩松认为DeepSeek是大脑的延伸,AI解放思想带来创新力量。但我们要明确,AI本质是工具,人类主体性与伦理意识将决定其发展方向与边界,我们需在发展中积极应对各种问题。
(选自新华社公众号,有删改)
(1)、DeepSeek“破圈”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作答。(2)、文章第⑤段若删去画线句,读来依旧完整,作者为何要保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若将本文收录于书中,它最适合收录在下列哪本书里?请做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A.《数字经济时代:政务智能化转型案例集》
B.《科技伦理与AI安全:风险防范指南》
C.《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算法突破与产业实践》
-
5、(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①纵我不往, ? (《子衿》)
② ,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 ,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默写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和颈联或李白《送友人》的颈联和尾联,请先写上诗歌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答:
-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B、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C、为具言所闻 具:全,都 D、便要还家 要: 同“邀”,邀请(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 欲穷其林 B、潭西南而望 中峨冠而多髯者 C、以其境过清 以至鸟兽、木石 D、乃记之而去 天子乃按辔徐行(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没有出路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断绝了来往。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渔人问桃源中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现在是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D、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寒冷悲伤,凄凉幽深。(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脉络清晰。甲文以渔人进出桃源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乙文记叙作者游玩小石潭的过程:发现小潭—潭中景色—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B、两文都情景交融。甲文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象、和谐的社会现象,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乙文通过描写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传达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 C、两文写景都妙用比喻。甲文“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写出洞口的神秘幽寂;乙文“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写出溪流逶迤曲折,时隐时现。 D、两文都描写精当。甲文“设酒杀鸡”“咸来问讯”生动地写出桃源人的热情好客;乙文“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从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 -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成都将历史底蕴与旅游创新相融合,通过打造“佤游锦江”等项目推动文旅发展。②扩建后的成都大熊猫基地新增科普体验区,不仅优化了游览路线,还增设熊猫行为观察、互动投喂。③这些文旅项目以展现天府文化特色为宗旨,旨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为目的。④通过持续升级旅游服务,成都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更增强了游客的舒适感和文化获得感。
A、① B、② C、③ D、④ -
8、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七中初中学校的校园戏剧节上,八年级(2)班的表演精彩纷呈,诸多细节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瞧,主角小阳一上台便目空一切 , 那神态、那举止活脱脱就是剧中傲慢的国王。演到关键处,背景音乐却戛然而止 , 这一突发状况让全场顿时屏息敛声。就在此时,小阳却镇定自若,与小月配合得天衣无缝 , 将剧情推向高潮,观众席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A、叹为观止 B、目空一切 C、戛然而止 D、天衣无缝 -
9、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诵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B、在5月到来时,沼泽便再次成为弥蔓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黑鹂和田鸡更给它增添生气。 C、乌蓬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家眷固然是在的,然而他们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的。 D、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
10、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两栖(qī) 糜子(mí) 风雪载途(zài) B、褪色(tuì) 狩猎(sòu) 凫水 (fú) 草长莺飞(yīng) C、腐蚀(shí) 撺掇(cuān) 冗杂(rǒng) 星火燎原 (liáo) D、追溯(sù) 凋零(líng) 龟裂(guī) 销声匿迹(nì)
-
11、2024年5月5日,我们迎来了立夏节气。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夏,在古语里是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得名立夏。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至,农事忙,农民们在万物繁茂的夏天,期盼着一年的好收成;立夏至,生产热,工人们在热情似火的夏天,创造着一年的新业绩。时光流转,总有新的故事值得期待。如夏花般灿烂的我们,在立夏时节有着怎样的故事或感悟呢?
请补充题目“立夏至, ”,并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得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作、抄写,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
12、到壶口瀑布,引发对民族性格的感悟;观安塞腰鼓,体会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在“时间的脚印”中,感受自然的伟力……人生如旅,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行走在美妙的艺术中、行走在生命的春夏秋冬……且行且思,积淀在心的依然是山海情怀,赤子之心。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行走,让生命更丰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
13、【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 , 亘①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②耶?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注释】①亘:横贯。②践履:踪迹,行迹。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1处)其 水 之 大 倍 石 渠 三 之 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心乐之 (2)不可久居
(3)石渠之事既穷 (4)若陈筵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 去以六月息者也 B、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C、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潭中鱼可百许头 D、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 其真无马邪(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
(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影响深远,根据提示完成“游记写作要素探究表”。探究一
【甲】文:“从小丘西行”“下见”“坐潭上”。
【乙】文:“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
要素一:
①
探究二
【乙】文中“②”一句和【甲】文中“如鸣珮环”都用比喻修辞写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用原文内容填空);
【乙】文中的“若床若堂,若陈筵席”和【甲】文中的“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又都写出了岸边石头的不同形态。
要素二:多角度描写景观
探究三
【甲】【乙】两段文字为读者展现美丽画卷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到其寄寓的复杂情感。
要素三:
③
探究小结:一篇好的游记,这三个写作要素缺一不可。
-
14、枕上诗书闲处好
①雪夜,一盏清茶,一卷好书,“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好不快哉。也许你会感到疑惑,明明手边是一本方方正正的书,为什么会有“一卷书”的说法呢?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古代图书多种多样的装帧形式。
②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以缣帛为载体的书籍。缣帛质地轻软、舒卷方便。因此,短幅的帛书通常折叠收藏,长幅的帛书为了保存和取用方便,就围绕小木条卷成一束,称为“一卷”。“卷”由此演变为书籍的计量单位。
③来到隋唐时期,名为卷轴装的图书装帧方式盛行。唐朝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书》中写道:“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可见,当时卷轴装十分流行。卷轴装与现代装裱书画的形式相似,即在长卷帛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大批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进入版刻时代,图书装帧改为册页形式,但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④到唐朝中叶,由卷轴装演变而来的旋风装出现了。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可能是唐朝吴彩鸾手写的《唐韵》,用的就是这种装帧形式。旋风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经折装的书,用一张整纸,一半把书的第一页粘起来,一半把书的最后一页粘起来,等于用一张整纸把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一起包裹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书页散开;另一种形式是不再把单张纸粘成长纸去折叠,而是把一张一张写好的书页按顺序先后鳞次粘到一张整纸上,然后将整纸卷起,外形上仍保留卷子的形式,这种装帧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更像是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帧形式。因此,旋风装又称为“旋风叶”“龙鳞装”。
⑤到了宋朝,蝴蝶装成为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蝴蝶装适应了雕版印刷一页一版的特点,将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方为准,戳齐,逐页用襁糊粘连。再选用一张比书页略宽、略厚、略硬的纸对折,粘于版口集中的一边当作书脊。再将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部蝴蝶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阅读采用这种装帧方式的书时,版心居中,书页朝左、右两边展开,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所以被称为“蝴蝶装”。
⑥后来,明朝出现了线装,蝴蝶装才渐渐被替代。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帧方式,打孔穿线,装订成册,既有效解决了蝴蝶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又便于修补重订。线装书的封面为散开的前后封面,连接材料也不再用胶料,而是打眼穿线,比包背装更加牢固美观。线装是明朝、清朝以来抄本的主要装帧形式。这时,你会发现,线装装帧已经和现代的装帧技术很相似了。
⑦这些形形色色的古代图书装帧形式充分彰显了老祖宗的智慧,时至今日还让我们津津乐道。“枕上诗书闲处好”,不妨现在就捧起一卷好书吧!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2)、阅读第②~⑥段,填写空格,理清本文说明思路。说明思路—
春秋战国——“一卷”
隋唐时期——卷轴装
唐朝中期——①
宋朝时期——蝴蝶装
明朝时期——线装
说明内容:
②
说明顺序:
③
(3)、分析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语“渐渐”有何用处。(4)、第④段画线内容主要运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5)、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习惯电子阅读,因而不注重书籍装帧是否别致。请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仍要关注书籍装帧的演变。 -
15、父亲的春耕
陈迎春
①春寒料峭,春雨绵绵湿润如酥,漾在叶间,吻在柳尖。
②“春雷响,万物长。”蛰伏一冬的万物生灵,仿佛就在等这声声春雷的发令枪响。揉揉惺忪睡眼,齐齐奔向春天,潺潺流水欢快灵动,百花次第绽放俏争妍,百鸟此起彼伏笑争鸣。金黄的菜花,粉的桃花,白的梨花;啄泥新燕,欢歌布谷,都是万物写给大地的诗行,律动鲜活。
③父亲在单位月休时回家,虽不是庄稼“老把式”,还是深谙“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的道理,浴春雨,抢农时,备战春耕春种。深谙
④父亲从牛栏间的墙上取下铁犁,靠在院子的鱼香树下,鱼香树叶常青,叠翠馥郁,树下弓形的犁辕犹如父亲的背一样弯。父亲随手扯了一把枯稻草,对折,从中捆绑做成草把刷子。父亲一直对农具怀有敬意,每年简短的农具“出山”仪式更是少不了,父亲神情凝重,双手执香,鞠躬,微闭双眼,嘴里念念有词,祈愿风调雨顺,谷粒满仓。母亲理解父亲的意思,挂在墙上的农具要清洁“出山”了,便端上一盆清水摆放在父亲跟前。父亲左手扶着犁梢,右手抓起草刷子,用力浸入水底,随手扬起,从犁梢到耕索,一遍一遍擦洗,底部的犁铲也变得光滑铮亮。父亲敲敲打打检查犁的插销紧固度,再架到树杈上,一手一根绳索,拉直,不停地上下摇摆,绳索有无破损一目了然。
⑤父亲深知,雨太大,会渗透进土地,土壤会变得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粘住了牛脚,裹住犁铲,犁土变得寸步难行。绵绵春雨润如油,土壤算不上完全湿透,会变得松软,是翻耕土地的最佳时间。
⑥清晨,母亲早早地给牛调好糠料喂得饱饱的。牛栏间,父亲双手向右托着牛栏杆,上下晃动推开,牛儿欢快地踏出。牛教三遍会拐弯,受教,通人性,知道准备出工了,跨出牛栏间,便停在鱼香树下,摇着尾巴,静静地等着父亲的到来。
⑦白面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家家户户大部分的责任田土都在河对岸,白石河上的石板桥是村庄的重要通道。父亲过石板桥的情景犹如一幅动情的乡村风景画,令我记忆犹新;桥旁跨河电线上,停留着几只新燕,不时地用嘴尖挠挠被雨水淋湿的翅膀。父亲走在前,牛紧跟在后。父亲将犁扛在左肩上,左手托住犁辕,右手轻摇着竹鞭枝。父亲高高地挽起裤脚,竹斗笠,棕蓑衣,旱卷烟圈在斗笠顶受妙升腾。
⑧准备犁田前,父亲将犁铲插进土里,将牛赶在犁前,耕索套牢在犁上,往牛脖子套上牛凹,在“喝哧、喝哧”的吆喝声里犁田开始了,父亲右手握住犁柄,左手抓住牛鼻绳和竹鞭枝,牛迈开四腿一直往前。父亲把辕往下压得深,脚下的犁铧也会嵌入得更深,土一层一层如波浪一般向后翻滚。父亲的竹鞭枝就是假样式,扬得高,落得轻。遇田埂时,父亲往后轻轻一拉牛鼻绳,牛儿便顺向转弯,一丘一丘,一块一块,泥土翻了个遍。母亲都是中场来田埂的,给牛儿添草料,给父亲送饭点,同时也给家里的鸭群“打牙祭”,饱含一顿翻土翻出的蚯蚓。牛儿歇点,田埂上,父亲端起自家的米酿水酒,熏干的腊鱼做下酒菜,有时邀上旁边的叔辈一起,对饮,水酒暖胃,鱼干辛辣提神。
⑨白面石村的田地梯状排列,面积大小不一,限制了机械化耕种,牛犁田耕种仍然是主要劳作模式。春雷滚滚便是春耕发令枪,家家户户都散落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春雨绵润如酥,原野间吆喝声此起彼伏,桃花笑了,油菜花笑了,芍子花笑了,农耕的乐曲唱响在田野的上空。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思维导图。父亲举行农具“出山”仪式————父亲打开牛栏准备出工————父亲在田里吃饭喝酒
(2)、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3)、文章多次引用俗语、谚语,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细读文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思。(5)、阅读本文后,小语对农耕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了一些资料(见“链接材料”)。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阐述文中父亲的农事行动与农耕文化的关联。【链接材料】
彭金山教授将农耕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所谓应时,即顺天,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顺应四季循环往复,遵循生命变化规律来采取相应的农事行动,在充分利用自然之物中求得自身圆满。取宜是获得农业丰收的关键,这是指种庄稼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土地肥沃或贫瘠、湿润或干旱、向阳或背阴等不同条件安排不同的农事。
-
16、学校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1)、【活动一:设计宣传海报】下图为学校准备张贴在校园宣传栏的一张有关“低碳生活”的海报,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该海报设计的巧妙之处。(注:叶子的左半部分为灰色,右半部分为绿色。)(2)、【活动二:巧拟宣传标语】小文打算为本次活动拟一则标语,已经拟出了一半,请你运用对比的手法,为小文补全另一半。(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字格中)
节能减排一小步,
(3)、【活动三:开展低碳宣传】学校志愿者来到某公园发放科普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叔叔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请你结合宣传单中的部分文字对其进行规劝。要求语言得体,内容恰当。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被遗弃的废旧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17、《经典常谈》中对很多古代经典都有平实而高明的观点,请根据提示,判断填入空白处的内容依次是( )
观点
相关经典
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循序渐进的。
①_______
名字从《尚书》来,采用②_______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后来的史书全用它的体制,断代成书。
《汉书》
A、《大学》《史记》 B、《论语》《战国策》 C、《大学》《战国策》 D、《论语》《史记》 -
18、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经历了至少四次死里逃生。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补全内容(第二次、第四次)。
第一次: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大腿被打伤,还得了伤寒。
第二次:
第三次:严肃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保尔,在连续两晚没有睡觉之后,他疼得失去了知觉,不得不回家养病。
第四次:
-
1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③冷。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疏桐、等景物,渲染的氛围。(2)、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分析作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20、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 ,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丰富思想。如《孟子》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本思想,《大道之行也》中“ , ”的用人准则与社会和谐之法。
(5)白居易《卖炭翁》中,“ , ”描述了卖炭翁的生理和心理反差,从而突显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凄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