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地震

    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选自蒲松龄《地震》,有删改)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持就火(2)则字平如 (3)瞬息可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某处井倾仄/陶后鲜有 B、某家楼台南北易/眈眈相 C、广数亩/非学无以广 D、此真非常之变也/有字素无备者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俄 而 几 案 摆 簸 酒 杯 倾 覆 屋 梁 椽 柱 错 折 有 声

    (5)、【甲】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主要紧扣“”这一特征,按照工艺顺序进行写作;【乙】以记叙、描写为主从“有声如雷”“墙倾屋塌”到“”(填原文),写出了地震的变化过程。
  • 2、金钱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灵魂的美丑;金钱就像一杆铜秤,可以衡量人的品格的贵贱。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他对金钱的态度。

    ①祥子(《骆驼祥子》)②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 3、在班级“看名著,学修身,养正气”活动中,小文做了表格进行人物形象比较,请你概括名著相关内容补充空格。

    鲁莽、堕落的祥子

    正义、善良的尼摩船长

    祥子禁不住高价的诱惑和他人的赞美,十分冲动地决定接单去清华,结果,(1)

    尼摩船长把金银财宝送给受苦的人、被压迫和需要救济的穷人。

    为了钱,祥子和老弱残兵抢生意;为了钱他出卖了阮明,在他眼中,阮明的生命只是一堆钞票。

    (2)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关心国家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山河,为之描画为之讴歌;热爱祖国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1)、为培养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班级将举办“天下国家”主题班会,请你根据活动示例再补充一个有关爱国的活动版块吧!

    示例:激发心志,讲爱国人物故事。活动:

    (2)、每一种铃声都代表每一种心声。假如你想给自己的手机设置铃声,你最想用哪一首诗词歌曲作为自己的专属铃声?请从下面两首诗词歌曲中任选一首(只选序号),说一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A.光未然的《黄河颂》 B.乐府民歌《木兰诗》

  • 5、“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和“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天涯”一词,但是感情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 6、默写古诗文。

    (1)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2)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4)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刘禹锡《陋室铭》)

    (5)。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古已有之。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表达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木兰诗》中“”两句夸张地写出了木兰千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英姿,表现她为国征战的赤子之心。

  • 7、写作

    初春时第一朵绽放的花让人心动,跌倒时第一只伸来的手让人心动,归家时第一句暖心的话让人心动……生活中有很多令人心动的瞬间,等待我们去感悟。

    请以“那一刻的心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写出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②书写正确、规范,力求美观。

  • 8、班级正在开展以“语文小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实践中学语文】学习委员制订了此次活动方案,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正眼看招牌”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本周四l4:00

    地点:学校附近街道

    活动目的:①

    活动过程: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条街道;寻找各类有特色的招牌,记录并整理;②

    (2)、【从名著中学语文】下面是小语从《海底两万里》中摘抄的语段,请你将批注补充完整。

    【语段一】

    但我刚要开口,他就不许我说话,要我噤声。他对我说:“我是法律!我是正义!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亲热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爱人、子女、父亲、母亲,他们全都死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您不许说话!”

    【理解式批注】语段中“他”是①(人名)。

    【语段二】

    那庞然大物用利齿狠命地咬住艇舷,犹如狮子叼起一只孢子似的,把小艇叼了起来。顿时,我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前仰后合地滚到了一起。如果不是他一直在与那庞然大物拼死搏斗,最后一叉击中它的心脏,真不知道这次惊险会是个什么结果。

    【赏析式批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②(动物)攻击人们时的凶猛,突出了③(人名)与它进行搏斗时的惊险,体现了他④的性格特点。

    (3)、【从语文中学思辨】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扎心了,老铁!”“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等;另一方面,考试明确禁止用网络语言答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80字左右。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 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易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通外直/见其发矢十八九 B、可远观不可亵玩焉/人不知不愠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 D、香远清/自以为大有所
    (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甲文中,作者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是消极避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 C、甲文句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来朗朗上口。 D、乙文通过“速决一狱”和“与王逵争辩”两件事表现了周敦颐的性格特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应如何理解甲文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
    (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请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来山上千寻塔”,八尺为一寻,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峰上古塔之高峻,暗示出自己的立足点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写因为塔高,故鸡鸣时便可见旭日东升,体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为整首诗歌奠定了情感基调。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面即景说理,实则以“浮云”借代奸邪小人,通过用典直接表达了诗人变法革新的决心。 D、这首诗歌起首即富奇趣,灵动峭拔,而后气势上一句再胜一句,到诗歌结尾,诗人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跃然纸上。
    (2)、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首诗蕴含的人生哲理。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搭车的青年

    毕淑敏

    ①那一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初春,道路泥泞。突然,在无边的沉寂当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②“你找死吗?你!你个兔崽子!”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棕绳的袋子。“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搭!你没长眼睛吗?司机楼里已经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没想坐司机楼子,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搭!这样的天,你蹲大厢板会生生冻死!”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③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

    ④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司机说:“我有一个同事,是个很棒的师傅。一天,他的车突然消失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踪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有个青年化装成一个可怜的人,拦了他的车,上车以后把他杀死,甩在沙漠里,自己把车开跑了。”

    ⑤我心一沉,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面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的东西呢!”司机很冷静地说:“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然后会怎么样呢?”我带着哭音说。“你也别难过。我有个法子,试一试。”只见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石像般凝立着,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我把所见跟司机讲了,他了,说:“这就对了,他偷了东西,原本是要跳车了,现在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⑥路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身剧烈倾斜,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往轮胎缝里爬,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⑦“师傅,他……他还在偷,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是吗?”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到了。”司机突然干巴巴地说。我们到一个兵站了,兵站里住着边防士兵,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司机打亮了驾驶室里的大灯,说:“现在不会出什么事了。”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原有的土黄之外,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

    ⑧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他抹了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点点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⑨“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牵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爬上大厢板,动作是从未有过的敏捷。我看到了我的提包,像一个胖胖的婴儿,安适地躺在幽黑的轮胎之中。我不放心地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

    ⑩突然触到棕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棕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如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1)、【体验情感】文中,“我”的情感随着青年的做法不断变化。请结合文本完善表格信息。

    青年的做法

    “我”的情感

    青年想要搭车,但被司机拒绝

    路途难行,“我”看到青年重新搬动提包

    痛苦

    惊恐

    “我”看到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

    (2)、【学写批注】请从修辞的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

    (3)、【聚焦细节】文中有好几处都写到了“笑”,但意味不同,请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中的“笑”,谈谈你的理解。

    (1)我把所见跟司机讲了,他了。

    (2)我们微笑地看着他,不停地点头。

    (4)、【理解感悟】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 12、同学们以“家国情怀”为专题整理了以下古诗文材料,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作者

    诗作

    批注

    诗文句子

    佚名

    《木兰诗》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越山度关,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岑参

    ③《

    对家人的万千思念,尽在一句口信中,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马上相逢无纸笔,④

    《游山西村》

    描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之情。

    箫鼓追随春社近,⑥

    杜牧

    《泊秦淮》

    使用典故,表面上批评歌女唱着亡国之音,实际上是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 13、什么是英雄?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英雄出自平凡,责任源于担当。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邓稼先,一个坚毅的爱国者,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至死不懈,却从来低调内敛,从不锋芒逼人。他,闻一多,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对于古籍他潜心贯注,沥尽心血;面对特务他愤然大骂,慷慨淋漓。他,鲁迅,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即使对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也仍会耐心展读……这一个个英雄,必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二)

    伟人固然可敬,那些平凡的“小人物”同样值得我们尊重。原先使“我”憎恶的阿长,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给“我”买来“三哼经”,那书虽然粗zhuō,却十分珍贵;只有一只眼,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的老王,着身子来“我”家,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由于他们用微光穿透阴霾,使人们感受到了温暖,让你我一想起就心潮澎湃

    英雄以崇高引领着人们砥砺前行,凡人用温暖感动着人们岁月静好。

    (1)、阅读以上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l)粗zhuō          (2)

    (2)、文段(一)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1)卓越:          (2)心潮澎湃:

    (4)、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反映家国情怀的一副对联,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心想事成迎新春          ②英雄先辈洒热血          ③国泰民安千秋固

    ④仁人志士筑山河          ⑤春风和蔼润万物          ⑥家富人和户户欢

    上联:          下联:

    (5)、下列从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B、伟人固然可敬,那些平凡的“小人物”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C、由于他们用微光穿透阴霾,使人们感受到了温暖,让你我一想起就心潮澎湃。 D、英雄以崇高引领着人们砥砺前行,凡人用温暖感动着人们岁月静好。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平桥村是迅哥儿的乐土,延安是贺敬之的“母亲”城,各拉丹冬是马丽华敬畏的圣地,丽江有阿来的人文情怀……一个地方,一份记忆,一种心情。在你记忆深处,肯定也有一个印象深刻、不能忘怀的地方。

    请以“在那______的地方”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套作、抄袭;⑤不少于600字。

  • 15、学校团委正组织全体同学前往市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红色教育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形式我设计】为使此次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三项活动,丰富大家的研学之旅。

    示例:举办红色人物故事会

    (2)、【红色经典我品读】你的同桌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制作了一张阅读记录卡,请你帮他将内容补充完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记录卡

    摘抄目的

    摘抄内容

    感悟或心得

    学习写作技巧

    他以冷酷无情的严峻态度谴责自己说:“老兄,你平时说什么要干出一番英雄事业来,原来全是纸上谈兵!……你有没有尝试过战胜这种生活!……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

    运用①(填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并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修筑的路基一直往密林深处延伸。……保尔费了好大劲才把脚从泥里拔出来。他感到脚底下冰冷彻骨,知道是那只烂靴底掉下来了。他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吃这双破靴子的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一直往里灌泥浆。

    保尔是一个有吃苦耐劳的品质、钢铁般的意志的人。

    领悟生命意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3)、【红色精神我传承】在交流讨论会上,有人认为“红色经典”具有年代感,已经过时了;也有人认为“红色经典”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路标,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富有生命力。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红色经典”?请你谈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80字以内。
  •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甘戊使于齐,渡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骐骥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注释】①间:缝隙,此指河面狭窄。②说:说客。③骐骥:良马。④狸:狸子,也叫山猫。⑤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⑥斤:斧子一类的工具。⑦说:说服。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鸟/野芳发幽香 B、而飞/一而诸侯惧 C、甘戊使于齐/使之捕鼠 D、说千之君/虽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用夸张的手法写北鲲化鹏,展翅南飞,志存高远,突出鹏是真正的逍遥者。 B、乙文中,从船夫对甘戊说话时的语气可感受到他对甘戊“使于齐”的不信任与嘲讽。 C、甲文寓说理于生动的比喻中,全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主义色彩。 D、乙文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内容蕴含哲理。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4)、两文都运用了借物说理的方法,请你具体分析分别借哪些事物阐述了什么道理。
    (5)、中国人有独特的“鲲鹏”情结。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甲文,说说华为给处理器命名为“鲲鹏”的用意。

    【材料】

    鲲鹏920处理器是华为发布的数据中心高性能处理器,由华为自主研发和设计,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多样性计算、绿色计算的需求。

  •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描述开篇,用写实手法,且句句押韵,给人一种急促的压迫感,有身临其境之妙。 B、第②段写群童抱茅而去,诗人空自叹息。“呼不得”“自叹息”突出诗人的愤懑和无奈。 C、第③段写“屋漏偏逢连夜雨”,情感转向悲凄愁苦,因为国家太平而诗人却遭遇坎坷不幸。 D、第④段以“呜呼”引出感慨,既有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也有一种动人心魄的悲壮。
    (2)、这首诗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尤为精彩,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赏析。
  •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洒满阳光的晒谷场

    洪忠佩

    ①稻田收割谢幕,便迎来了晒场的开场。

    ②等母亲用筐箩把稻谷担到晒场时,晒场上已经很热闹了。通常,像担谷这些重体力的活儿,在村里都是男人做。可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这些活儿就落在了母亲肩上。

    ③割禾抢时,晒谷抢天。此刻,村里人一个个在晒场上忙得不亦乐乎。和我年龄相仿的少年也不闲着,扛扫帚,扛谷耙。

    ④一床一床的晒簟铺展开来,如划了线般整齐。晒簟是用篾片编织的,铺开的面积似两块露天电影幕布拼接起来。家家户户将筐箩里的稻谷倒在晒簟上,用谷耙呼啦呼啦地耙开耙匀,整个晒场在阳光下,似是淌金一样。母亲站在晒簟边,一手攥住筐箩的箩沿,一手使劲拍着箩底,生怕还有稻谷粘在笸箩之中。

    ⑤晒场在土墩上,地势高于平地。我站起身,就能够看到村庄的全貌,田段和一丘一丘的梯田。我知道,过不了几天,一丘丘稻田将会变成另一个样子,种上一畦畦的苞谷、黄豆。远远地,我还看到田埂上的禾戽在游走——禾戽斗半斜着,几乎看不到驮禾戽的人,好似只是禾戽在缓慢地移动。晒场上没有遮挡,即便有草帽遮住头顶上的阳光,也挡不住无处不在的燥热。倚在风车边,我忙不迭地把筐箩倒过来,底朝天,再叠上两只,这样就有了短暂的阴凉处。

    ⑥比晒场上的人们还要忙碌的,是窥视日久的八哥、斑鸠、麻雀、鹟莺。它们一群群地围着晒场飞进飞出,屋顶、树梢、篱笆、晒场,一一落下。趁着晒谷的人不注意,它们偷偷摸摸地迅速啄几口。在鸟儿中,觊觎晒簟上的稻谷最多的,当数麻雀。它们总是噗噗地落下一群。鹟莺与麻雀一般大小,棕脸,绿毛,却只是从竹林边偶尔光顾晒场。

    ⑦在晒场上晒谷的人,怎会不知道鸟儿的存在?他们看见了鸟儿,就挥手“哟嗬”一声,驱赶一下,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敌意。鸟儿也不胆怯,人一转身,便照样啄吃不误。人们谈起鸟儿,脸上总会带着笑意,虽然语调中有着几分无奈。在父老乡亲的心目中,鸟儿都是自然的宠儿。

    ⑧午后阳光明晃晃的刺眼。偏偏母亲在这个时候要我和她一起去晒场耙谷翻晒。我晒蔫了,想悄悄溜走,结果被母亲拦住。她抚着我的头说:“眼下农忙,你去看看村里哪个小孩不帮父母搭把手?”

    ⑨看到母亲满头大汗,我没有作声。

    ⑩尽管民谚说,“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但母亲还是交代我用谷耙去翻晒,上午、中午、下午各一次。至于稻谷是否晒得干燥,全凭母亲的经验。接近傍晚时,母亲会从晒簟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着拿起一粒放进嘴里,咔嚓一声把谷粒咬碎,只见她满意地笑道:晒干了,饱满着呢。

    ⑪呼呼呼,风车迎风转动。母亲身材瘦小,需要踮起脚尖,才能把筐箩里的稻谷倒进风车的漏斗里。风车过滤掉混在稻谷中的稗子与杂质。母亲捶着腰说:“今年接春接得好,冷浆田里收成好。忙点累点算什么,有收有晒就是好日子。”

    ⑫暮色里,炊烟在鳞瓦的屋顶上升起,母亲还要忙着把晒干的稻谷归仓。

    ⑬这一夜,母亲再辛苦也要炒上一锅谷花。随着灶里的柴火燃起,铁锅的温度升了上来,母亲用木铲铲些稻谷倒在锅里爆炒,像变戏法似的,就有了一锅爆谷花。然后,用竹筛筛去谷壳,加上一勺红薯糖,抑或蜂蜜,那种香甜足以让一家老少暖心。

    ⑭翌日清晨,雾霭在山间缭绕,村里鸡犬相闻,又是一天村庄生活的开始。母亲比啁啾的鸟儿起得还早,她已经在菜园里摘了一篮豆角,说是趁天气晴好焯了水晒干。

    ⑮一个晒场,盛放着一个村庄。在山里村庄,晒场宽阔、平整,一年四季轮番晒出的,不仅是稻谷,还有油茶籽、豆角、辣椒、黄豆……夜晚,偶尔也有露天电影和戏班登场。乡亲在晒场上一边看戏一边聊天……

    ⑯一晃,过去好些年了。那些年,田野与晒场不仅磨砺了我的肩膀和耐力,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一家一户的炊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

    ⑰梯田中的有机稻谷,金灿灿的,又将迎来一年的丰收季。我仿佛闻到了田野收割的气息,以及稻谷与阳光的味道。刹那间,家乡田野与晒场上经年的往事奔涌而来。母亲笑着说:“九成开镰,十成进仓。有梦想,就有奔头。”农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满满的阳光。

    (1)、本文以“稻谷”为线索展开叙述,请你理清文脉,在横线上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晒场晒谷→①→②→③→锅爆谷花

    (2)、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3)、按要求赏析句子。

    (1)接近傍晚时,母亲会从晒簟里抓一小撮稻谷,放在掌心搓一搓,接着拿起一粒放进嘴里,“咔嚓”一声把谷粒咬碎,只见她满意地笑道:“晒干了,饱满着呢。”(从描写角度赏析)

    (2)那些年,田野与晒场不仅磨砺了我的肩膀和耐力,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家一户的炊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赏析加点词)

    (4)、结尾句“农家田地上的事物,收藏的都是满满的阳光”中,“满满的阳光”有哪些含义?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广西平陆运河开工建设

    ①中国日报网讯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工程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举行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辟的首条江海联运战略大通道正式开工建设。

    ②平陆运河始于广西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岭,经广西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落差60米,大部分都是在现有的沙坪河和钦江进行改造,分水岭有一段6.5公里河道为新开挖。航道按内河Ⅰ级标准建设,以发展航运为主,可满足5000吨级船舶通航,还有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功能。

    【材料二】

    投资720多亿的平陆运河开挖能否造就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

    ①中国首条连通西江流域与北部湾的运河——平陆运河,2022年8月28日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马道枢纽举行建设动员大会,标志着这项酝酿多年的世纪工程宣告开工建设。

    ②两千多年前,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人工运河灵渠在广西桂林开凿,连通长江与珠江水系,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上交通枢纽。灵渠打开了一条中原通往海外的通道,中国古老优秀的农耕文化通过灵渠传播到海外。两千多年后,平陆运河的修建,是否能像灵渠一样发挥重要作用,盘活中国西南的发展?平陆运河修通运行后,这向南流进北部湾海域的“一江春水”,是否能像长江和珠江一样,造就富饶的北部湾,使之成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媲美的中国沿海发展另一极?

    ③进入2022年,平陆运河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提速。3月,项目正式立项,此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用地预审、环评、水资源论证等相继获批。至此,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吹响了开工的集结号。

    ④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将从根本上改变广西沿海而无内河直接通江达海的水运格局。交通格局的改变,也将直接改变广西经济发展大格局。

    ⑤虽然广西沿海,而且西江大部分在广西境内,但货物走水路大多都是经过珠江到广州出海。平陆运河将出海的航程缩短后,西江中上游地区的货物就不需再经珠江,而直接从北部湾出海。

    ⑥事实上,西江航运干线最后一个梯级枢纽、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 , 年通过量已经连续两年超过长江三峡枢纽,2021年为1.5亿吨,已严重超负荷运营。“堵船堵得很厉害,最多的时候堵个把星期很正常。”广西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鸿起说。

    ⑦如果把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港口看作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陈鸿起说:“平陆运河修通后,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就打通了。”

    ⑧陈鸿起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平陆运河将通过左江、右江、黔江、红水河、柳江、都柳江等多条支流,连通贵州、云南,实现中国西南地区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极大释放航运优势和潜力。

    ⑨出海里程的缩短,将有效改善“广西货不走北部湾港”的现状,还能牵引集聚更多西部内陆省份货物流量,让广西成为西部内陆省份货物穿州过省漂洋过海的首要选择,从而进一步激活广西经济发展甚至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摘自2022年8月29日《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平陆运河连通西江干流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辟的首条江海联运战略大通道。 B、平陆运河全程长达135公里,始于横州平塘江口,航道达到内河Ⅰ级标准,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 C、两千多年前修建人工运河灵渠,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连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 D、平陆运河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将有效改善“广西货不走北部湾港”的现状。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加点词“首条”交代了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的创举。 B、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的重要性。 C、材料二体裁上属于新闻通讯。 D、材料二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
    (3)、“一河联通,八桂向海。”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平陆运河修通运行的意义。
  • 20、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古诗文中的情趣和理趣

    分类

    诗文

    作者或出处

    批注

    诗文

    情趣

    《子衿》

    《诗经》

    对恋人的思念让客观的时间变成了主观的感受,客观的短暂变成了主观的漫长。

    ②《

    王勃

    深厚的友谊可以跨越空间的阻隔,身虽远离千里,心却近在咫尺。

    海内存知己,③

    《小石潭记》

    被贬谪的孤寂凄凉之感融入山水,情景交融。

    寂寥无人,⑤ , 悄怆幽邃。

    理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从政的心愿、得到举荐的希望用隐喻委婉表达,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卖炭翁》

    白居易

    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通过人物的矛盾心理揭示。

上一页 243 244 245 246 2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