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诗默写。
(1)河南的老艺术家王宽在退休后陆续收养6名孤儿,年近古稀,仍然去卖唱,含辛茹苦十七年,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 , ”。
(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3) , 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童年鲁迅对于阿长谋害他的隐鼠的怨恨,在阿长为他买回《山海经》后便完全彻底消失了。 B、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C、得知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清华的学生自发组织了一场简单但肃穆的追思活动。 D、“台阶”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中华民族在困境中追求发展与崛起。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独裁 宛转 奠基 目不窥圆 B、深宵 亘古 高梁 惊涛澎湃 C、小楷 硕果 峭壁 马革裹尸 D、卓越 污秽 斑澜 心不在焉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尴尬(gān) 愧怍(zuò) 震悚(sǒng) 骷髅(gū) B、诘问(jí) 憎恶(zēng) 疮疤(chāng) 絮说(xù) C、烟瘾(yǐn) 惧惮(dàn) 取缔(tì) 烦躁(zào) D、半晌(shǎng) 滞笨(zhì) 眼翳(yì) 霹雳(lì)
-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好的“戏”与最好的“豆”,是“乐土”留给少年迅哥儿成长的印记。对于“最好”这个词语,正当少年的你们,相信也有某段经历、某种感悟、某种看法,值得回味与深思。
请以“最好的 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这里挺好的
胡 玲
①送了一上午外卖,又累又饿。在一条小巷里,他停下小电驴,闪进路边的小吃店。
②小吃店的装修极为简单,却并不影响小店的生意,正值饭点,店里坐满了食客,只有角落里一个空位,他走过去坐下。老板递给他一个餐牌,他快速浏览一遍餐牌,价格很亲民。他对“炒牛肉河粉”一指,老板会意地点点头。
③他用手机付完账,急忙朝洗手间跑,憋了整整一上午,他有些内急。在洗手间痛痛快快上了个厕所,用凉水洗了把脸,整个人顿时轻松了许多。
④他返回座位,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炒牛肉河粉已放在桌上了。上饭速度挺快的,他想。洁净的陶瓷餐盘里,晶莹剔透的河粉点缀着红润鲜亮的牛肉块和翠绿欲滴的青菜,闪耀着诱人的色泽,令他垂涎欲滴。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大筷子送进嘴里,河粉柔润软糯,牛肉细腻爽滑,青菜清脆鲜嫩,在他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味道,他一口接着一口,很快吃掉了盘中大半。
⑤一个穿着西服的男人在他面前坐下,错愕地看了他几眼,欲言又止,而后,对他微微一笑。他想起别人常说的一句话,在这座城市里,穿西装的要么是房产中介,要么是保险推销员。他也回应男人一笑,然后继续吃牛肉河粉。他的思绪飘飞到五年前,那时,他刚从遥远的家乡来到这座城市,身上的钱用完了,两天没吃东西,躺在公园的凉亭里奄奄一息。一个阿婆发现了,把刚打包的牛肉河粉拿给他吃,他觉得那是他有生以来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他吃得泪流满面,那一刻,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在这座城市留下来。
⑥吃完牛肉河粉,他正用纸巾擦嘴,老板端来一盘刚炒好的牛肉河粉,放在他面前,向他做了个“请用”的手势。他惊呆了,原来这盘刚送来的牛肉河粉才是自己的,那么,刚才他吃的那盘是对面这个穿西服的男人的。他尴尬地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他难为情地看着男人,男人对他和善一笑,那笑容,让他的尴尬减轻了许多。他把面前新炒的牛肉河粉推到男人跟前,男人没说什么,含笑吃起来。
⑦他起身去前台买了两个粽子,自己吃一个,另一个放到男人面前,男人没有拒绝他的好意,立即剥开粽叶吃起来。
⑧咸香多汁的粽子,齿颊生香。两人一起吃着粽子,时而相视一笑,像一对熟稔的老友。
⑨吃完粽子,他走出小吃店,刚走到门口,穿西服的男人从后面追上来,往他手里塞了瓶豆浆,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穿西服的男人已经快步走开了。
⑩他的手机响了下,有一个送餐的订单。他急忙骑上小电驴去取餐,刹那间,倾盆大雨突然从天而降,夏天的天气比娃娃的脸变得还快。他只好停下车,返回小吃店门口等雨停。早上走得急,忘记带雨衣了。快餐等着他去取,如果不及时送给客人,很容易被客人投诉。望着大雨,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地在门口走来走去。突然,有人拍他的肩膀,他回头,小吃店老板将一件旧雨衣拿给他。他感激地对老板点点头,披上雨衣,骑上小电驴,驶入大雨中。
⑪大雨滂沱,路面湿滑,他把餐盒送到客人家门口时,已迟到了半个钟。客人接过餐盒,并没有他预想的臭脸和责骂,客人还将一大块冰西瓜放到了他手上。
⑫他啃着西瓜从客人的楼上走下来,西瓜清甜的汁水滋润着身心,一身的疲惫烟消云散。雨停了,雨后的阳光格外明亮,空气清新得像水洗过一样,他骑着小电驴,穿梭在小城干净美丽的大街小巷中。等绿灯时,他又看到那块巨大的城市宣传牌,他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意。
⑬晚上收工后,他独自坐在出租屋的窗前,沐浴着温柔的月光,吹着清凉的晚风,忍不住给家里发了条信息:我在这里挺好的。
(选自《惠州日报》2024年5月25日)
(1)、根据选文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错吃午餐,男人和善一笑
(2)
雨停送餐迟到,客人送冰西瓜
晚上收工,给家人发信息
(1)
焦急、感激
(3)
宁静、美好
(2)、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试选取一处进行赏析。原句:
赏析: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插叙手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他”的朋友小龙也想来这座城市打拼,发信息询问“他”在城市工作的感受。如果你是文中的“他”,你会怎样回复?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和主题以第一人称进行回复(不少于50字)。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几十年来,数字计算机已经改变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工作,我们正处于一个更迅速转变的开始阶段,但关于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具体影响的认识并未确定。目前一些工作的一部分适合机器学习,而其他部分还不适合。因而,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还没有像有些人宣称的那样——会迎来“工作的终结”。
②我们认为,当下关于机器学习可能对劳动力和经济产生影响的讨论,应该从两个基点出发:第一,我们离通用人工智能还很远;第二,机器不能完成人类全部任务。可以预测,在机器学习日益渗入应用领域的过程中,剩下不适合机器学习的任务将会激发人类增强这些方面的能力,使新的工作成为可能。由于机器学习迅速发展,可能将对经济产生很大的破坏性:机器学习既产生赢家,也产生输家,即每当机器学习跨越一个门槛,在某个任务上比人更具成本效益时,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将越来越多的用机器代替人工,这必将转移劳动力需求,重组行业。这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节选自《雷锋网》,有删改)
材料二
①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智能行为。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具有学习能力呢?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该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能在不断对弈中改善自己的棋艺,4年后,该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该程序战胜了美国保持8年不败的冠军。
②目前,机器学习已经有了十分广泛应用,如: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和手写识别、生物特征识别、搜索引擎、医学诊断、信用卡欺诈检测、DNA序列测序、证券市场分析和机器人运用等。
(节选自百度百科词条《机器学习》,有删改)
材料三
2017年12月7日,是国际象棋界里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但这并不是计算机击败人脑,而是谷歌的AlphaZero程序击败了Stockfish8程序。Stockfish8是2016年全球计算机国际象棋冠军,运用的是几百年来积累的人类国际象棋经验,再加上几十年的计算机国际象棋经验,每秒计算7000万次。相较之下,AlphaZero每秒只计算8万次,而且写程序时完全没教它任何国际象棋规则,它连基本的起手走法都不会!AlphaZero完全是运用最新的机器学习原理,通过不断和自己下棋来自学,而后在与Stockfish8的100场比赛中赢了28场平72场。AlphaZero没有向任何人学习,许多获胜走法和策略对人类来说完全是打破常规的,可以说创意十足,令人叫绝!
(节选自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有删改)
(1)、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学习目前对就业的影响有限,因为一些工作只有一部分适合机器学习。 B、机器学习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将会因此遭受很大的破坏。 C、机器学习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涵盖了证券市场分析、医学诊断等诸多领域。 D、机器学习的能力难以限量,AlphaZero程序击败Stockfish8程序就是一个例证。(2)、材料三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机器的能力会超过人类吗?说明理由。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妒贤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①策于帷幄②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③ ,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运筹:筹划战略和策略。②帷幄:军中帐幕。③给饷馈:供应粮饷。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皆言其情/皆出酒食 B、吾所以有天下者何/何陋之有 C、不绝粮道/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此所以为我擒也/所以动心忍性(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连 百 万 之 军 战 必 胜 攻 必 取 吾 不 如 韩 信。
(5)、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1) (2)
-
9、用一个字点评名著是文学评论中常见的做法,如文艺评论家周汝昌曾用一个“诚”字评价《西游记》,也有学生用“奇”“行”“勇”等字来评价《西游记》。请你参照示例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根据你的阅读和体会,提炼一个字评价这本书并简述理由。
示例:
我选择的名著是《西游记》,一个字评价就是“奇”。理由:“奇”字贯穿全篇。孙悟空的奇异本领,如七十二变,彰显了超凡脱俗的智慧与力量;师徒四人的奇遇历险,如火焰山、女儿国,构筑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卷。这些奇人奇遇使得这部古典名著充满奇思妙想,奇趣横生,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
A.《经典常谈》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选择的名著是 , 一个字评价就是“”。理由:
-
10、请参考《经典常谈》目录,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写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小语同学提出可以用《经典常谈》中的章节寻找关于“和”的知识。请补全以下对话。
小爱:我想阅读 (篇目名),了解墨、道、法等不同学派对“和”有什么看法。
小语:我想知道“和”字的本义以及演变,那我可以读(篇目名) 。
小文:“和”不仅是一种内在精神,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礼节。我可以看_____ (篇目名)尝试寻找儒家礼教中的“和”。
《经典常谈》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1
《周易》第二……10
《尚书》第三^18
《诗经》第四……28
三礼第五……36
《春秋》三传第六……42
四书第七……49
《战国策》第八……56
《史记》《汉书》第九……61
诸子第十……77
辞赋第十一……90
诗第十二……99
文第十三……113
A、《<战国策>第八》;《三礼第五》;《诗经<第四>》 B、《诸子第十》;《<说文解字>第一》;《三礼第五》 C、《<尚书>第三》;《诸子第十》;《文第十三》 D、《<春秋>三传第六》;《说文解字》第一;《诸子第十》 -
11、阅读下面演讲稿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 。
走进广东,你会被这里独特的非遗文化所吸引。从粤剧到潮剧,从南音到客家山歌,从岭南龙舟到东江麒麟舞……这些传统非遗文化不仅是广东人民的精神食粮,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服,唱腔婉转动听,身段舞姿娴熟,将几百年前的故事生动重现。观众们仿佛穿越千年时空,置身于那个繁华的年代,感受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一曲《帝女花》,不仅勾勒了粤剧文化的一角,更彰显了广东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
扒龙舟,睇龙船,食龙舟饭!从村镇的龙舟景到国际龙舟邀请赛,惠州扒龙舟”赛事端午节接连上演。惠州自古水运发达,江河之上舟楫往来,龙舟文化代代相传,一处处,一幕幕,擦亮了龙舟文化名片,迸发非遗民俗的新活力,发展成为惠州城市文化名片。
不仅如此,广东的非遗还涵盖了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多个领域。龙门农村画、粤绣、广彩瓷烧制技艺等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地的赞誉。龙门农民画,一笔一画,绘出乡土气息;……
……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本段节选自小惠同学的演讲稿,请帮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演讲题目:
(2)、请从以上文段中选用两个非遗项目仿写画线句子。例句:龙门农民画,一笔一画,绘出乡土气息;
;
。
-
12、下面是鹅城中学长青诗社的招新启事,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诗歌灿烂青春
——鹅城中学长青诗社招新启事
六月盛夏至,青春诗情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诗的海洋里尽情【A】遨游——望jiǎo jié之月而心灵生辉,赏绚丽之花而精神芬芳,见流动之云而情思飞扬……心有雅趣,万物皆诗。几千年的古韵,滋养含蕴;上百年的新诗,沉淀发展。诗意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诗情沸腾在我们的青春中。
来吧,欢迎爱好诗歌的你(2)yǒnɡ yuè加入长青诗社!寻这方土地,让我们青春的心灵在诗词的花园里(3)qīnɡ ɡē màn wǔ吧! 。读好诗,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鼓舞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青诗社自成立以来,就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活动。我们旨在通过【B】天衣无缝的活动培养朗诵新秀,提高社员审美修养,让好诗词如春雨般滋润【C】莘莘学子的心田。加入诗社,你将与我们一起感受生活之丰,体悟文学之美,引发人生之思。来吧!我们期待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D】名副其实的“诗词王国”,打造一个诗歌爱好者的诗意园地!
鹅城中学长青诗社
2024年6月8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jiǎo jié (2)yǒnɡ yuè (3)qīnɡ ɡē màn wǔ
(2)、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遨游 B、天衣无缝 C、莘莘学子 D、名副其实(3)、语段中画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仅诗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华。 B、诗歌不仅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华。 C、诗歌不仅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华,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D、不仅诗歌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华,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
13、小语认为《石壕吏》中的“独与老翁别”可以换成“相与老翁别”,你是否同意以上观点,请简要分析。
-
14、鹅城中学长青诗社拟举行“古诗苑漫步”综合性活动。小语同学邀请你参加以“演绎岁月芳华,涵养和雅人生”为主题的“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
类别
诗文名句
踌躇满志
蒹葭萋萋,(1)。(《诗经·蒹葭》)
水击三千里,(2)。(《庄子·北冥有鱼》)
初心不改
拣尽寒枝不肯栖,(3)。(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心系民生
(5)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和雅人生
(6)“ , 琴瑟友之。”(《诗经·关雎》)古人为我们展现了人乐和美的人生情致;“中无杂树,(7) , 。”(《桃花源记》)陶渊明为我们营造了清净隐逸的田园雅境。
演绎岁月芳华,涵养和雅人生。我们在“(8)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眷念着咫尺天涯、心绪牵动的质朴人间情怀;在“山光悦鸟性,(9)。”(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浸润着山水人生、天人合一的人间意蕴。
-
15、作文。
挂上电话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泪了。
电话那头传递的是怎样的信息?那一刻的流泪,是悲伤、悔恨、委屈、愤怒?还是感动、惊喜、激动、留恋?或者还是……
请以“挂上电话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泪了”开头,续写一篇文章。可以是真实的生活记录,完成故事创作。
要求:①自拟题目,填写在答题卡上;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
16、身边的优雅
崔修建
①踏着金黄的落叶,我沿着大堤徐徐而行。秋日的江水,像一幅陈年的油画,多了一分宁静与澄碧。我要去采访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剪纸艺人。因为距约好的时间还早,我便决定先在江畔走走。
②于是,我就惊喜地邂逅了那个在江堤上以水代墨练书法的他。一下子吸引住我目光的,是他手中挥舞的那支独特的大笔,那更像是随处可见的拖布,长杆的一头是粗糙的棕棉,随意而懒散地扎成一束。然而,就是那样一把再寻常不过的拖布,被他蘸了清水后,笔走龙蛇,上下翻飞,一会儿,江堤上便留下一串气势磅礴的行草。
③“好功夫啊!”我禁不住赞叹起来。
④“过奖了,不过是信手涂鸦而已。”他谦逊着,手却没有停下来。
⑤“练很久了吧?”我指了指他那遒劲的字。
⑥“一年多了。以前身体没毛病的时候,整天忙着工作,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这个大老粗,还能练书法,而且是水书。”他脸上泛着红润的光,语气平淡地告诉我:他姓耿,今年刚刚五十岁,去年查出了胃癌,已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上个月,又查出了胰腺癌,医生说已没有动手术的必要了。
⑦“你是不是很奇怪,我都被死亡预约了,为什么还要练字?”他看出我的困惑,“我只读过五年书,这一辈子似乎都没有摆脱贫困,现在日子稍微好了一点,又让癌症给缠住了。刚开始,我也曾抱怨命运不公,后来就坦然了。于是,我就决定用最节俭的方法练练字,补上年轻时的遗憾。”“就这么简单?”我望着老耿那早已悟透人生的双眸。他点点头,又继续书写。
⑧看着他一笔一划,认真得像一个小学生,我不由得对着那些很快便要被阳光抹去的字迹肃然起敬。那些匆匆逝去的水字,仿佛是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在无声地告诉我关于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⑨在告别老耿去见剪纸艺人的路上,我又有幸结识了一位摆水果摊的诗人。他似乎根本没看见我这位挑选水果的顾客,只顾握着一截铅笔头,在一个本子上快速地涂抹着,他头摇晃着,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我好奇地问:“那么专注,在写什么呢?”他有些腼腆地说:“写诗呢,突然来了灵感。”“我可以拜读一下么?”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人,在这样的生活境况里,竟然还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诗情。
⑩“只是喜欢;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写诗的本子递给了我。他写了不少呢,其中不乏让人眼睛一亮、心灵一颤的好诗句,比方,写向日葵的:你金光四溢的花环/将明媚地旋转整个夏日/像花中的女皇/威仪而典雅……读着他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美诗句,我的心仿佛被一双温暖的手柔柔地抚摸着,尘世的喧嚷和嘈杂,在那一刻全都被屏蔽了。
⑪“真好!能够写出这么多美丽的诗句,真是叫人羡慕。”我敬佩地望着这位水果摊主人,想他一定有着锦绣的心思。“谢谢您的鼓励,我写诗只是不想让生活低到尘埃里。”他随口的一句表白,竟也那样诗意盎然。
⑫在剪纸老艺人素雅的小屋里,我从老人的口中得知,那个摆水果摊的中年人,妻子是精神病患者,他下岗多年,靠着摆水果摊供出了一个读北大的女儿。我又一阵惊愕,随后向他提到老耿。老人轻轻地道了一句:“在我们身边,这样优雅的人其实有很多呢。”
⑭是啊,仅仅在一天,我便有幸遇见了三位拥有优雅生活的人,他们虽然都是凡夫俗子,有着常人的苦恼、窘迫与无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优雅,选择了站在精神高地,把世俗的日子过得更精彩,更有品位。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人物
事件
情感
书法爱好者
老耿身患绝症仍坚持用拖布蘸水练习书法
①
水果摊诗人
②
敬佩
③
老人已是耄耋之年仍热爱剪纸艺术
感动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他似乎根本没看见我这位挑选水果的顾客,只顾握着一截铅笔头,在一个本子上快速地涂抹着,他头摇晃着,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
(3)、结合语境朗读下面的句子,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可以重读?请选择其中两个说明理由。眼前这个人,在这样的生活境况里,竟然还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诗情。
(4)、文章第⑫段并没有具体描写剪纸老艺人,有同学认为不符合表达需求,应该去掉。你认为应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称,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高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15%以下。专家预言称,按照这个趋势、速度发展下去,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大大增加,其中10——18岁青少年为近视患病的重灾区。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不再是个人戴不戴眼镜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
材料二:
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环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户外活动不够、学业负担过重等引起的近视明显增多。再加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经常使用,使青少年视力更趋下降。电子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以及看的物品距离眼睛太近等,都是不良的用眼环境或习惯。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预言,按照发展趋势,我国近视患者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B、青少年近视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C、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与中国大体相当。 D、科学家研究发现,三大因素诱发中国青少年近视。(2)、阅读材料三“中国城乡学生近视率”统计图,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为预防“近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三条建议) -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唐代周敦颐《爱莲说》)
【乙】
晦叔①读书南斋之上。路折西南,万竹苍然。
其偃蹇②挫折者,如忠臣节士赴患难而不辞。其婵娟萧爽者,如慈孙孝子侍父祖而不违。其挺拔雄劲者,气毅色严,又如侠客与勇夫。其孤高介特③者,格清貌古,又如骚人④与臞⑤儒。
予虽朝夕吟啸于其下,曾无以⑥名其美而状其奇。
然泛观宇宙,万物均函育于一气,而有刚柔坚脆之不齐:荣者必悴,盛者必衰,实繁者易剥⑦ , 色丽者早萎。惟松柏之有心及竹箭之有筠⑧ , 足以阅寒暑而贯四时。春日载阳竹于是时清而不腴冬日祁⑨寒竹于是时秀而不癯。今而后见其含德之有常,特操之不移。
(选自宋代王炎《竹赋》)
【注释】①晦叔:指作者自己,“晦叔”是作者的字。②偃蹇jiǎn:弯曲的样子。③介特:孤高,不随流俗。④骚人:泛指文人。⑤耀qú:同“癯”,清瘦。⑥曾无以:一直没办法。⑦剥:脱落。⑧筠yún:竹子的青皮。⑨祁:盛,大。
(1)、请你运用所学文言知识,帮小深补全释义笔记。语句
方法
释义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联系理解:亵渎、亵慢、亵玩
(2)陶后鲜有闻
知识迁移: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3)赴患难而不辞
借鉴旧知:蒙辞以军中多务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下面是小深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多方面描写莲花,表达了对莲的美好品德的赞美之情。 B、甲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有力地表达了陶渊明对追名逐利的浮华世风的厌弃之情。 C、乙文中“曾无以名其美而状其奇”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D、乙文中划横线一句运用了对偶修辞,写出竹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品性。(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春日载阳竹于是时清而不腴冬日祁寒竹于是时秀而不癯
(5)、老师要求小深在阅读上述文本后,结合选文内容,在阅读笔记本上分别书写从莲和竹两者身上收获的人生启示。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 -
19、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1)、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
名著中的“雪”
人物
特点
名著内容
祥子
希望破灭,无奈迷茫
①
林冲
雪夜觉醒,奋起反抗
B
A.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据说,博雅尔卡整个被雪封住了。筑路工作停顿了。
B.他踏着那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C.“那也别动!”“这么冷的……”他的眼瞪得发了火。“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他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雪已下了寸多厚,他低着头走。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
D.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请结合名著内容,写出祥子在第8题文段中这个雪夜的心理活动。要求想象合理,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与性格特征,80字以内。 -
20、某学校为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
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
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略读全文。在略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1)、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一则材料是哪一则?为什么?(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个句子。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