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2)、《春夜洛城闻笛》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之情的诗句是“ , ”。
-
2、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竹里馆》王维(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2)、《竹里馆》中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的两句是“ , ”。
-
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木兰诗》(1)、《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英姿矫健的句子是“ , ”。(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生活的画面的句子是“ , ”。(3)、《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木兰诗》中侧面表现木兰战功卓越的诗句是“ , ”。(5)、《木兰诗》中写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诗句是“ , ”。(6)、《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巧妙回答木兰女扮男装未被发现的原因的诗句是“ , , , ?”(7)、《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四句诗是“ , , , ”。
-
4、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 更有痴似相公者。“
-
5、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6、给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 阴风怒号 ,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7、【者】【题组2】(1)、花开之富贵者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曩者霸上,棘门军(4)、称善者久之(5)、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8、【者】【题组1】(1)、有闻而传之者(2)、故渔者歌曰(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9、【与】【题组3】(1)、吾谁与归(2)、轻寡人与(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0、【与】【题组2】(1)、与臣而将四矣(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与儿女讲论文义(4)、君与家君期日中
-
11、【与】【题组1】(1)、与朱元思书(2)、呼尔面与之(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选贤与能
-
12、【因】(1)、罔不因势象形(2)、因使唐雎使于秦(3)、未若柳絮因风起(4)、余因得遍观群书
-
13、【焉】【题组2】(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无陇断焉
-
14、【焉】【题组1】(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且焉置土石(3)、必有我师焉
-
15、【为】【题组3】(1)、乡为身死而不受(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夫子为动(4)、士卒多为用者
-
16、【为】【题组2】(1)、武陵人捕鱼为业(2)、或异二者之为(3)、为人谋而不忠乎(4)、不足为外人道也(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17、【为】【题组1】(1)、天下为公(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3)、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为宫室、器皿(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8、【所】【题组2】(1)、所以动心忍性(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19、【所】【题组1】(1)、鱼,我所欲也(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置人所唇鱼腹中(4)、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
20、【虽】(1)、故余虽愚(2)、虽乘奔御风(3)、虽我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