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1)、细胞生长: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长大。(2)、细胞分裂

③④⑤⑥⑦⑧
(3)、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细胞分化产生的每个细胞群都是由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
2、细胞中的物质(1)、:一般不含碳元素,如水和无机盐;(2)、:都含有碳元素,如糖类、脂质等。
-
3、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
(1)、动植物细胞共有结构有[b] , 作用是;
[f] , 可流动,能够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d] , 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g] , 作用是能量转换。
(2)、植物细胞特有结构[a] , 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c]叶绿体,作用是能量转换器,的主要场所;[e]液泡,其中含有 , 溶解着无机盐、糖类、色素等多种物质。 -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其中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取材方式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取材方式为。
-
5、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对光调光: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两个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调节视野亮度。(2)、调焦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从侧面注视,直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看清物像。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目观察到的视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
6、单目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对光调光:首先转动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然后调节遮光器,使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 , 以通过目镜看见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2)、调焦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玻片标本至通光孔中心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 , 眼睛从看着 , 避免压碎玻片标本;然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 , 眼睛向内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 , 使物像更加清晰。
-
7、生物的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构成。生物的生活需要: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能进行: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能:幼苗不断长大、蜻蜓点水。生物都有的特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出汗、排尿、呼气。
-
8、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给人类带来多种流行病 ②用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③用于基因工程 ④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9、下列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必须生活在动物细胞内 B、不能形成芽孢 C、无叶绿体,营寄生生活 D、对所寄生的生物造成危害 -
10、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患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特征是口腔和手足产生水疱。下列有关该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感染某些植物 B、没有细胞结构 C、可以独立生活 D、可以用抗生素消灭
-
11、为更好地观察酵母菌和青霉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用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内有明显的[]。(2)、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被染色的。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如图),也可以用繁殖。(3)、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青霉气生菌丝的顶端生有色的[]孢子,成串的孢子排列成状。 -
12、如图是我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蘑菇,叫做凤尾菇,也称平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实体是凤尾菇的整个地下部分 B、凤尾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凤尾菇属于单细胞真菌 D、凤尾菇有根、茎等器官,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13、冬季,某生物的孢子会侵入蝙蝠蛾幼虫体内长出菌丝,使虫体僵化死亡,形成“冬虫”;到了夏季,该生物再从虫体头部生长出棒状的菌体,形成“夏草”。请推测该侵入虫体的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植物 D、动物
-
14、每种细菌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生理特性和生态功能如图为某一种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细菌的遗传等特征有重要作用的是图中的[] , 它类似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 , 我们把没有这种结构的生物称为生物;而青霉、酵母菌等微生物则有 , 属于真核生物。(2)、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3)、细菌的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生殖,繁殖速度快;有的能形成 , 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恢复为正常的细菌细胞。 -
15、丹毒俗称“流火”,是常见的皮肤病,大多数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该菌无鞭毛。下列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不能运动 B、是多细胞生物 C、不具有细胞壁 D、不能独立生活
-
16、为了测定三类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支含有等量培养液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位置。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液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液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液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IⅡ B、ⅢⅡI C、I ⅡⅢ D、I ⅢⅡ -
1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相等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表。
装置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甲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乙
将馒头洒水润湿,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菌
丙
将馒头洒水润湿,置于冰箱冷藏室(4℃)
馒头没有发霉
对上述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馒头为霉菌提供了有机物 B、甲和丙装置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水分 C、实验现象说明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D、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有什么影响,需要乙和丙装置作对照 -
18、“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的有机物来自牛肉汁 B、接种后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应放入冰箱内低温培养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培养皿用来盛放培养液或固体培养基
-
19、下列关于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真菌的菌落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B、菌落是细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C、细菌菌落只有白色,真菌菌落有多种颜色 D、细菌菌落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
20、如图为《八骏图》,是徐悲鸿著名的作品之一,图中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是哺乳动物,它的特征是体表被毛, , 该特征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2)、马是草食性动物,与狼等肉食性动物相比,在牙齿分化上不同的是马没有。(3)、马的呼吸系统发达,呼吸器官是。(4)、马具有恒定的 , 增强了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宜在陆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