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体久坐不动时有机物消耗少,会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比目鱼肌俯卧撑”运动(双脚前脚掌不动,脚后跟尽量上抬再放下,如图1所示)可改善这一状况,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均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B、完成图1动作中,肌肉收缩与静脉瓣配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流回左心房 C、与久坐不动相比,进行该运动时相关肌肉细胞耗氧量大,消耗有机物多 D、该运动可有效降低血糖,减小因长期高血糖对胰岛造成损伤的风险
-
2、根据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线经过①等的折射落在②上,刺激②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B、③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④、⑤、⑥传递,到达⑦完成缩手反射 C、结构⑧中的毛细血管壁和⑨的内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过滤作用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⑩,其表面有许多⑪,增大了消化吸收的表面积
-
3、为研究注射抗原后引起小鼠体内产生相应抗体水平变化的情况,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方法、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抗原,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B、第28天再次注射a抗原后,产生的抗a抗体的相对浓度显著高于首次 C、根据产生抗a抗体的变化情况,推测第二次接种b抗原时间是第49天 D、抗体与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
4、据报道,我国空间站首次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命名为“天宫尼尔菌”。它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细菌,隶属于细胞杆菌科、尼尔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宫尼尔菌与酵母菌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 集中区 B、天宫尼尔菌形成的芽孢是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C、在分类等级中,与天宫尼尔菌同科的细菌比同属的共同特征多 D、推测天宫尼尔菌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能适应空间站环境条件
-
5、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其中很多象形字与生物的外形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龟甲取材于爬行动物中龟体表覆盖的角质的甲 B、鱼生活在水中,主要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动力 C、鸟利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双重呼吸 D、兔、龟、鸟体温恒定,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6、微塑料广泛存在于食物、空气、土壤和水中。微塑料可以从人体血液、肾脏、肝脏、肺、大脑、骨骼等部位检出。微塑料在人体内难以分解,只有部分能够被人体排出,若在人体内长期积累会带来健康风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的微塑料可以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运到组织细胞 B、食物中的微塑料经消化后全部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C、直径极小的微塑料可以随着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D、进入气管的微塑料可以通过纤毛摆动送到咽部随痰咳出
-
7、下列选项中的内容与图中甲、乙、丙、丁、戊的一一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绿色开花植物种子的胚、胚根、胚芽、子叶、胚乳 B、传染病流行环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人体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被子植物的根尖、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
8、兴趣小组到植物园研学调查多种植物,对其中四种植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体内有输导组织,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B、Ⅱ的体内输导组织发达,能开花结果,果实能够保护和传播种子 C、Ⅲ的叶无叶脉,茎无导管,有假根,植株顶端的孢蒴里有许多孢子 D、Ⅳ的根、茎、叶发达,体内有输导组织,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
9、绿色开花植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如图),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表示细胞,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B、Ⅱ表示组织,是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不同的Ⅱ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C、①具有运输功能,它将植物体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D、Ⅲ表示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与获取营养和繁殖后代有关
-
10、菘蓝是我国广泛栽培的植物,其根可入药,俗称板蓝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菘蓝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B、板蓝根中具有药效的有机物是通过导管从叶运输而来的 C、种植菘蓝时,采取浸种、地膜覆盖等措施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D、菘蓝开花后,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传粉,受精后③发育成果实
-
11、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唱词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例如“过罢元宵春耕忙,牵牛扶犁挑粪筐……六月三伏热难当,背锄下田除草忙……除去杂草禾苗壮,树荫之下好乘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扶犁春耕忙”————疏松土壤,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B、“挑粪筐”————施用农家肥,为农作物补充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C、“除去杂草禾苗壮”————避免杂草与禾苗争夺水肥、有机物等 D、“树荫下好乘凉”————树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了环境温度
-
12、下列关于观察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后换用高倍镜,再调视野亮度 B、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用放大镜观察染成蓝色的是胚乳 C、膝跳反射实验中,在自然状态下快速叩击膝盖下缘韧带,观察到小腿突然抬起 D、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
13、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一直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对于病人而言,走路这一简单不过的事,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在2025年初,曾因严重脊髓损伤被宣判为永远站不起来的小林,经过手术后,能够凭“想走路”的念头迈出步子,独立行走了5 米多!这一奇迹是依靠“脑脊接口”这一技术实现的。
脑脊接口技术的核心任务是:在大脑和腿部神经之间,搭建一条新的“绕行通道”。具体来说,是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的:
为截瘫患者植入的接口产品包括:电极、肌电信号采集装置和外部调控软件。外部调控软件可以指挥体内刺激装置给脊髓放电,精准激活肌肉群,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自主行走。
随着脑脊接口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医学案例报道多名截瘫患者能够站立、缓缓迈步前行。
(1)、大脑属于神经系统中的(填“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2)、正常行走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组成依次为: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3)、手术前小林无法行走,是因为大脑指令被阻断在。脑脊接口技术通过植入电极“获取”大脑运动信号,受损部位,将指令直接传给脊髓下端或控制肌肉的神经。根据文中信息,脊髓电极应安装在图1中(填字母)部位。(4)、要实现脑脊接口技术对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你认为必要的技术保障或注意事项有。 -
14、玉米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水资源短缺会严重影响其产量,提升抗旱性已成为现代玉米育种的关键目标。(1)、玉米叶片中的水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同时水也会经图1中[]所示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2)、2025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大规模筛选获得一种新型玉米植株,特点是叶片气孔数量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原因是控制气孔发育的基因Z缺失,并将该基因定位于玉米的4号上。(3)、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基因Z缺失的突变体植株,其气孔分布情况如图2,据图可知,突变体的气孔密度。将叶片置于42℃干燥箱中,每隔一小时测量叶片的保水率,结果如图3,可知突变体的保水能力更 , 分析其原因是。(4)、将野生型和突变体分别种植于水分充足和干旱条件下,测量单株产量,如图4。
水分充足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产量差异不明显,而干旱条件对的单株产量影响更大,突变体能(填“加剧”或“缓解”)干旱引起的产量下降。
-
15、研究人员发现昆虫黑粉甲能够摄取和降解塑料聚苯乙烯(PS),请回答以下问题。(1)、黑粉甲是一种害虫,食性广泛,其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2)、为研究黑粉甲降解塑料的特点,研究人员将黑粉甲幼虫分成三组:喂食麦麸组、喂食PS组、喂食麦麸+PS组。黑粉甲幼虫在实验前 72 小时停止喂食,这样做是为了。每组设置100 只幼虫且实验重复3次,目的是。统计30天幼虫存活率的结果如图1,喂食 PS 组的黑粉甲幼虫在30天时降解PS 约为%。(3)、据图2,与喂食麦麸组相比,仅喂食PS的幼虫存活率;而喂食麦麸+PS组的存活率有所提高,说明的补充对幼虫生存至关重要。(4)、研究发现多种昆虫能降解塑料,这一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____(多选)A、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新途径 B、能够直接消除所有塑料垃圾 C、为塑料处理提供可持续方案 D、补充了微塑料对昆虫影响的研究
-
16、肾脏犹如人体的“血液净化器”,承担着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功能。(1)、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代谢废物,以下属于代谢废物的是____。A、葡萄糖、氨基酸 B、尿酸、尿素 C、唾液淀粉酶、胰液(2)、下图为同学们设计的模拟原尿形成的装置图。
①烧杯1 中的液体模拟血液,液体内悬浮的彩砂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彩砂颗粒的颜色、直径应(“完全相同”或“有差异”)。
②将烧杯1中的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软管甲端的过程,模拟了血液流进入球小动脉的过程;在乙处盘绕的透明软管上打了一些小孔,乙模拟了结构。
③液体在流经透明软管乙处时,会部分流入烧杯2 中形成“原尿”,这一过程模拟了作用。在人体中,原尿经过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3)、小明同学对该模型提出了修改建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甲段管径应大于丙段,体现入球小动脉特点 B、推动注射器时力度适中,保证血液流动时间 C、减少乙处盘绕圈数,更形象地模拟人体结构 -
17、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是重要的模式动物。科学家用斑马鱼开展了太空实验研究。(1)、在飞上太空的“斑马鱼——金鱼藻”小型生态系统中,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将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金鱼藻不仅是斑马鱼的食物来源之一,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 供斑马鱼进行呼吸。(2)、斑马鱼每年可繁殖6~8次,雌鱼一次可排出几百枚卵至水中,形成受精卵后,经24小时胚胎即可发育成为仔鱼,这种受精方式属于。斑马鱼的排泄物被水中分解,为金鱼藻提供营养,促进了物质。(3)、科学家发现斑马鱼太空环境下会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异常行为,说明。这一研究为太空中航天员的平衡功能保护提供了参考。
-
18、泡菜风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但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对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维生素 C 可与亚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没有毒害的物质。于是决定在制作泡菜时加入柠檬,观察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请结合资料回答下面小题。(1)、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乳酸杆菌 C、青霉菌 D、大肠杆菌(2)、上图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实验设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泡菜坛应高温蒸煮灭菌 B、该实验的变量是维生素 C、含量C.该实验运用了发酵技术 D、清水煮沸后立即放入白菜(3)、兴趣小组同学们测定了每组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在未加柠檬组中,测到了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值 B、发酵一周之内,加入一个柠檬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 C、加入半个柠檬组亚硝酸盐含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 D、本实验证明加一个柠檬时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最有效
-
19、为响应“科学管理体重,拥抱健康生活”的号召,医生对80名BMI≥28的学生进行了营养和锻炼干预。一段时间后进行体测,结果如下图。请结合资料回答下面小题。(1)、若为参与的学生设计营养干预食谱,以下建议更具科学性的是( )A、每餐只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 B、每天通过增加油炸食品来补充能量 C、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甜食 D、三餐只喝饮料,不喝水(2)、干预过程中,将糖类供能占比控制在食物总能量的60%左右。这一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糖类是人们最喜欢的食物 B、糖类是组成人体的最主要成分 C、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糖类能促进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3)、为帮助超重学生减重,医生设计了锻炼干预方案。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 )A、保质保量完成体育课中的学习活动 B、长时间坐着学习,不用特意运动 C、课间走出教室,和同学一起打篮球 D、上下学设计步行路线,减少坐车(4)、干预后学生体重、体脂率和BMI下降,但去脂体重(肌肉、内脏等非脂肪组织重量)变化不大。去脂体重高的人基础代谢率通常也较高,脂肪不易堆积。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A、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跑步等,提高心肺功能 B、通过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加肌肉 C、节食减肥,使身体进入“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 D、保证充足睡眠,稳定身体机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
-
20、以下几种人体激素中,与维持血糖平衡有关的是(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