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人体内的血液循环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 同步练习
-
1、如图中1~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属于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1脊椎动物、2鸟类、3哺乳动物、4信鸽 B、1微生物、2真菌、3 细菌、4 酵母菌 C、1节肢动物、2昆虫、3螃蟹、4 蜘蛛 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 -
2、某同学设计检索表来分辨动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可能是鲫鱼,R可能是青蛙 B、P 与Q 的亲缘关系比 P 与R 的近 C、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D、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
3、学习了动物的知识,我们发现有些动物“名不副实”,比如“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鲸鱼也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A、爬行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B、节肢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鱼类、节肢动物、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鱼类、软体动物、哺乳动物
-
4、小明在树枝上发现了一种瓢虫,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将它归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
5、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能用该图来分类的是( )
A、①香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 B、①木耳、②水杉、③大豆、④衣藻 C、①蘑菇、②油松、③肾蕨、④海带 D、①银耳、②侧柏、③墙藓、④紫菜 -
6、小金制作检索表如图所示,则P 对应的植物为图中的( )
A、葫芦藓 B、桫椤 C、睡莲 D、绿藻 -
7、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学校的树木设计挂牌,首先进行植物分类,把记录的植物归为两类:①梨树、柳树、桃树等;②松、柏、银杏、水杉等。同学们归类的依据是( )A、生殖过程是否受水的限制 B、叶的形态结构 C、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D、是否有真正的根
-
8、某同学将学校中的生物进行分类。他将狗、蚂蚁、金丝雀等生物归为a类,将松树、酢浆草、莲花等生物归为b类,将细菌、真菌等生物归为c类。下列属于b类生物的是( )A、蝴蝶、地钱 B、菟丝子、蜜蜂 C、水稻、樟树 D、珊瑚虫、山茶花
-
9、麻雀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鸟类。为研究高温环境对麻雀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多只体重相近的麻雀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饲养一周,预处理备用。选用的麻雀应“体重相近”,原因是要遵循原则,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如表所示,将预处理过的麻雀随机分为4组,表中A 处应填写。
组别
处理方式
单位时间摄食量/(克·小时-¹)
单位时间饮水量/(克·小时-¹)
甲
A
0.28
0.55
乙
高温2小时
0.26
1.42
丙
高温4小时
0.16
1.28
丁
高温6小时
0.12
1.15
(3)、将分组后的麻雀转移至相应的培养箱中,处理相应的时间后,统计各组的摄食量和饮水量,结果如表。①麻雀总在不停地找食物吃,它们食量大却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主要是因为麻雀的 , 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
②由表可知,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填“增加”或;“减少”)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 ,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填“增加”或“减少”)散热。
(4)、为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科研人员对麻雀的单位体重代谢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在高温条件下,麻雀的 , 从而产热减少。由此可见,麻雀能通过适应性产热来调节体温,以保证体温。
-
10、微生物在食品制作方面作用非凡,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如图是他们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时,要将霉变腐烂的葡萄去除,其目的是。(2)、在酒精发酵阶段,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的方式大量繁殖。该阶段要将温度控制在 原因是。(3)、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醋酸菌的结构特点是。(4)、在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葡萄汁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5)、醋酸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葡萄果皮上的乳酸菌能够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现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方法一:每天都对发酵罐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
方法二:将发酵罐中的原料分为 A、B两层,每天只翻动A 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

为了葡萄醋口味更佳,他们应选择方法 , 原因是。
-
11、通过生物学学习,你认识并了解了哪些动物呢?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若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 , 可将图中的动物分为两组,与E在同一组的动物是(填序号)。(2)、观察动物B时,它依靠肌肉与配合完成运动,由此推测动物B运动时在糙纸上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速度(填“快”或“慢”)。(3)、动物C 和动物 F的体表都有 , F依靠它可以减小游动时的阻力。(4)、从生殖和发育的角度看,蜥蜴比图中C类动物更适于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5)、动物D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但两者属于同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和发育上都有的特点。 -
12、根据如图所示的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填序号)。(2)、煤主要是由2亿多年前的(写植物类群名称)植物埋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形成的。(3)、植物E中的①为。植物C、E和F生长到一定时期能产生 ,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其萌发成新个体。(4)、与图中植物相比,蘑菇没有 , 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如图植物中,(填序号)结构最复杂。 -
13、结合蔷薇目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B、豆科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豇豆属少 C、绿豆和豇豆的共同特征最多 D、若 Albizia julibrissin 为合欢的学名,则Albizia 表示种加词 -
14、小明设计了一张植物检索表,如图是他拍摄的柿子开花照片,判断其属于(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
15、每年秋季,鸠山镇境内的红叶漫山遍野,为更清楚地了解鸠山镇境内红叶,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下列科学方法属于调查的是( )A、用相机拍摄鸠山镇境内红叶照片 B、将红叶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C、把鸠山镇的红叶与北京香山的红叶进行对比 D、分组分片记录不同区域内不同种类红叶的各种特征
-
16、下列关于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单细胞真菌,③属于多细胞生物 B、①②③共有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C、②有两种繁殖方式 D、④的营养方式为寄生 -
17、脊髓灰质炎是由嗜神经病毒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引起的,而“糖丸”疫苗大大减少了脊髓灰质炎的发生。关于嗜神经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细菌病毒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C、大肠杆菌可以用来培养该病毒 D、该病毒有蛋白质外壳
-
18、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发肺炎等疾病,还易引发术后及烫伤后的伤口感染。青霉素的发现和应用显著改善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的治疗效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霉和动植物一样都是真核生物 B、青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裂生殖 C、可以通过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的菌落来区分两种微生物 D、青霉素等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由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多种疾病
-
19、低聚果糖是一种新型甜味剂,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被双歧杆菌利用,从而会使人体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进而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钙和铁吸收等保健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双歧杆菌是细菌 B、双歧杆菌吸收较多的水后会涨破 C、摄入一定量的低聚果糖有利于肠道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D、双歧杆菌是异养生物,需要摄取现成的有机物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
20、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为蟹,乙为蜈蚣,则阴影部分可以表示身体和附肢分节 B、若甲为青蛙,乙为鳄鱼,则阴影部分可以表示水中产卵 C、若甲为绦虫,乙为丝虫,则阴影部分可以表示有口和肛门 D、若甲为家鸽,乙为蝙蝠,则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