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无脊椎动物部分)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4 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部分)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3 植物的主要类群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2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2.1 生物的分类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2 生物的进化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1.1 生命的起源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
1、动物的种类如此之多,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特征?观察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比较它们的特征,回答相关问题。(1)、大多数生物都需要依靠特定的结构和器官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图中A用呼吸,G的呼吸器官是。(2)、如图动物中,与D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填字母),它们的体表都有外骨骼,这种结构对于D而言,除有保护作用外,还有的作用,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3)、F的身体呈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捕食和防御。(4)、E蜗牛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填结构名称)。(5)、将上述动物C、G、H、I、J分为一类,其他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
-
2、在分类单位中,番薯与薯黄同门不同纲,与马铃薯同目不同科,与花心薯同科不同属,与紫薯同属不同种。上述植物中,与番薯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薯黄 B、马铃薯 C、花心薯 D、紫薯
-
3、下列各项中不是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的是( )A、给健康的人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B、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利用苏云金杆菌制成杀灭害虫的粉剂
-
4、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菌都能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B、与青霉一样,蘑菇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 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是多细胞生物 D、细菌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
5、雄性织巢鸟会将树叶固定到巢上,搭出精美的巢穴吸引雌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 )A、防御行为 B、迁徙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学习行为
-
6、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下列有关同学们向国旗敬礼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 B、运动的完成不需要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 C、完成此动作不需要消耗能量 D、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
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被毛仅利于吸引异性 B、牙齿分化不利于食物消化 C、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 D、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类群
-
8、下列对鸟类适应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解释不合理的是( )A、胸肌发达——提供足够的动力 B、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C、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 D、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大气体交换面积
-
9、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陆地产卵 B、体表覆盖角质的甲 C、属于两栖动物 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
10、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草鱼、带鱼、鳄鱼和鱿鱼都属于鱼类,且都是脊椎动物 B、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C、鲫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D、鳙鱼俗称为“胖头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
-
11、“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叙述不符合此观念的是( )A、血吸虫的消化器官发达,适于寄生生活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 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他们运动更加灵活 D、刺胞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
12、《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提及的动物所属类群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2)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3)保护濒危物种应从生态系统多样性、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面采取措施。
(4)“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5)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
13、豌豆是人们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用种子形状为圆形和皱缩的两种豌豆进行杂交(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结果如图:(1)、子代豌豆与亲代豌豆种子形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豌豆种子形状为圆形与皱缩是一对 , 分析图可知,形状为是显性性状。(2)、实验一中亲代圆形豌豆的基因型为。(3)、实验二中子二代圆形豌豆的基因型为。
-
14、图中A、B、分别为蝗虫的发育阶段、桃树的嫁接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填字母),其优点是。(2)、根据图A蝗虫的发育阶段可以判断蝗虫为发育的昆虫。(3)、图B方法成功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水蜜桃、②山桃两部分的紧密结合,嫁接成功后可获得[](填序号)的果实。
-
15、鸟类能严生有硬壳的卵,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请结合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及鸡卵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观察鸡卵的表面是否光滑,需要借助的仪器是。(2)、观察卵壳的位置和特点推测卵壳有作用,能减少水分的丢失。(3)、图甲所示将鸡卵的钝端向上,小心地将钝端打破,将破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可以看到(填序号及名称)。(4)、胚胎发育主要的营养来源是(填结构名称)。(5)、如图乙所示,鸡卵的内容物倒入培养皿内,观察到一个乳白色小圆点,这个结构对应图甲中的【③】 , 里面含有细胞核。
-
16、“波浅戏鱼多,多鱼戏浅波”。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与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鱼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灵活自如的运动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为了探究鱼的呼吸和尾鳍在游泳过程中的作用,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过程:取两条体型、大小、活力相同的鲫鱼,将其中一条鲫鱼(甲)的尾鳍用硬塑料板捆绑,另一条鲫鱼(乙)不做处理,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鲫鱼甲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游动缓慢;鲫鱼乙则正常游动。
(1)、甲乙两条鲫鱼体型、大小、活力相同的目的是 ,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尾鳍具有作用。(3)、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现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从鳃盖后缘将水排出,这是鱼在进行。(4)、轻轻掀起活鲫鱼的鳃盖,发现鳃是鲜红的,可见其内含有丰富的。(5)、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该生物学兴趣小组利用BTB指示剂(BTB是溴麝香草酚蓝酸碱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毒害)进行了丙图所示的实验,发现水从鱼口进入由鳃盖后缘流出后,试剂变黄了,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填“增多”或“减少”),由此可知鱼是用鳃呼吸。 -
17、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以下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1)、若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填字母)。(2)、A是一种昆虫,属于动物类群,它的体表有 , 起保护和支持作用,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C身体细长,属于动物类群。(4)、大多数软体动物如D河蚌,运动器官是足,珍珠的形成与其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有关。
-
18、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A、20条+X B、20条+Y C、20对+XX D、21对+X
-
19、青蛙生殖方式和受精方式分别是( )A、卵生、体外受精 B、卵生、体内受精 C、胎生、体外受精 D、胎生、体内受精
-
20、我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到三个子女的政策。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女孩,第三胎生男孩的概率是( )A、12.5% B、25% C、50% D、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