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4月,雌性旅美大熊猫“丫丫”归国引发全网关注。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体细胞内有21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由此可知(       )
    A、“丫丫”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0对+XX B、“丫丫”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1对+XX C、“丫丫”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或Y D、“丫丫”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1对
  • 2、有酒窝和无酒窝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父母有酒窝,小明无酒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酒窝是显性性状 B、这对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如果这对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Aa或aa D、如果这对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有酒窝的几率是2/3
  • 3、在生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中,亲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的“桥梁”是(       )
    A、精子和卵细胞 B、性状 C、血液 D、受精卵
  • 4、人类体细胞中具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
    A、23对、23对 B、23对、23条 C、23条、23条 D、23条、23对
  • 5、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利用不同花色的亚洲棉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揭示了GaPC基因调控花瓣中花青素形成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改良棉花的花色及纤维颜色提供理论参考和基因资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花色及纤维颜色是由基因控制的 B、GaP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C、棉花花色及纤维颜色是棉花的性状 D、经改良后的棉花性状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 6、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 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又可表现a的性状 D、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相对性状
  • 7、生活中的很多生物学现象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女儿和母亲都是双眼皮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高茎豌豆的后代全为高茎 D、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 8、青春期是生命的春天,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和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特点的是(       )
    A、身高和体重突增 B、大脑功能趋于完善 C、出现第一性征 D、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 9、鸟类的主要生殖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鸟卵中与形成雏鸟密切相关的结构是(       )
    A、卵黄 B、卵白 C、胎盘 D、胚盘
  •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后蛙鸣是这个季节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池塘中的雄蛙通过声声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受精卵→小蝌蚪→青蛙。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方式分别是(       )
    A、体内受精,直接发育 B、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体外受精,直接发育 D、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 11、养蚕缫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掌握的技能。下列关于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B、家蚕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蚕丝产生于家蚕的成虫时期 D、“春蚕到死丝方尽”不符合科学道理
  • 12、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的雅江,素有“中国松茸之乡”的美称。雅江县的松茸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对温度、雨水、土壤和光照等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苛刻的生长条件使得雅江松茸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下列有关松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松茸可以利用其孢子进行繁殖 B、松茸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松茸可以促进森林的物质循环 D、其生理、分布等受环境的影响
  • 13、在学习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时,根据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类群①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B、制作酸奶时,所用到的微生物应属于类群② C、类群③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D、类群①、②、③的共同点是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 14、为保护野生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我国建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涉及多个自然保护地,包括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上述保护措施属于(       )
    A、易地保护 B、法制教育 C、就地保护 D、法制管理
  • 15、榕小蜂在无花果中产卵,卵孵化后恰逢开花,当某些自然原因导致榕小蜂减少时,会使无花果产量降低,这说明(       )

    A、动物以植物为食获取物质和能量 B、某些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C、绿色植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 D、蜜蜂都寄生在无花果内
  • 16、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山雀偷饮牛奶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大雁的迁徙
  • 17、2024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于2024年12月1日至8日在四川省体育馆举行。中国乒乓球队蝉联冠军,又一次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下列关于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简单击球动作仅需一块肌肉就能完成 B、击球时肌肉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 C、人体多个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击球动作 D、所需能量由骨骼肌细胞呼吸作用提供
  • 1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命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

    资料二: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过口、鼻或眼结膜侵入人体。为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患者应隔离治疗,易感人群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预防该病。

    资料三: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除资料一中提到的皮肤外,还有。该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资料二中,麻疹的病原体是 , 它没有细胞结构,由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麻疹患者能散播病原体,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将麻疹患者隔离治疗属于
    (3)、若要通过注射麻疹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其原理是麻疹疫苗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特殊蛋白质—— , 这种免疫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资料三中,针对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请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
  • 19、果蝇的长翅、残翅受一对基因控制,如图甲、乙所示。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二代)果蝇的性状和占比如图丙所示。请回答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性状。
    (2)、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填序号)。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是 , 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填序号)。
    (4)、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杂交。若其子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 , 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若其子代 , 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的环境中培养,会得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共同作用的结果。
  • 20、下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鸟卵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①) , 该结构与(④)和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⑤) ,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卵细胞。(填写结构名称)
    (2)、鸟的生殖发育摆脱了的限制,这也是鸟类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3)、在鸟卵外壳上均匀的涂抹上凡士林,你认为(填“能”或“不能”)孵化出小鸟,原因是: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