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智能仿生手臂的运动功能模拟了人体运动系统的协作机制。仿生手臂的“电机驱动轴承转动”使手臂动作更加灵活,这种灵活的结构类似于运动系统的(       )
    A、韧带 B、肌肉 C、 D、关节
  • 2、如图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A、B、C三种生理过程示意图,农业生产上采用玉米和花生间作套种的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玉米茎秆较高,花生茎秆较矮,这种间作种植的优点之一是可确保良好的通风,从而(       )

    A、增加周围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A活动的效率 B、增加周围氧气的含量,提高A活动的效率 C、增加周围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C活动的效率 D、增加周围氧气的含量,提高C活动的效率
  • 3、人体的肺泡是由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结构,数量多,可增加表面积,在其他生物体中也有与其原理类似的结构,其中不包括(       )
    A、鱼的鳃丝 B、蝗虫的气门 C、根尖的根毛 D、小肠绒毛
  • 4、蛇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曾经是美好的象征。地球上陆地许多地方都有蛇的踪迹,比如沙漠里的响尾蛇,森林里的蟒蛇等,下列属于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是(       )
    A、视力普遍较差,只能感受光 B、身体内有脊柱,体温不恒定 C、体内受精,卵具坚韧的卵壳 D、通过缠绕、咬伤等方式捕猎
  • 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最后用高倍物镜看到清晰物像,此过程中看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观察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 6、人工种子是将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外包上一层保护外膜,做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提供养分的胶囊相当于玉米种子的(  )
    A、种皮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 7、从生物学的分类来看,黑藻(如图)属于(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 8、骆驼刺植株的地面部分矮小,庞大的根系却深深扎入地下,能吸收地下深处的水分。这种植物很有可能分布在(       )
    A、黑龙江扎龙湿地 B、北极冰川地区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海南热带雨林
  • 9、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又充满哲理的问题。概括、总结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对你认识生命的本质会有帮助。

    (1)、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各种动植物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有、细胞质、、线粒体。
    (2)、生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的能量最终源头,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除了被植物消耗外,还用于植物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等生命活动。
    (3)、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必须才能生存下去,同时也环境。
    (4)、生命发展的历史。地球上原本是没有生命的,根据许多学者认同的化学进化说,原始生命是在诞生的。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可用“进化树”形象地进行描述(如图),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此类生物。请将“进化树”中空缺的部分生物类群用文字补充上:C:鸟类,D: , E:裸子植物,F:。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阶段和智人阶段。
  •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能生长 B、能发育 C、具有遗传的特性 D、具有变异的特性
  • 11、茶尺蠖(茶尺蛾的幼虫)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影响茶叶的产量。K病毒对茶尺蠖具有较高的致病力。研究K病毒对生活在甲、乙两个不同地域茶尺蠖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对甲、乙两地茶尺蛾进行形态观察,结果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结论:K病毒更容易杀死地的茶尺蠖。图2表明甲、乙两地雌性茶尺蛾的颜色深浅和体型大小(填“相同”或“有差异”)。
    (2)、有人提出假设:甲、乙两地茶尺蛾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经查阅资料了解到,不同物种之间无法正常繁殖后代,或产生后代的数量极少,存活率不高。基于这个原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方法及结果见下表:

    后代杂交组合

    受精卵数量(只)

    卵孵化率(%)

    幼虫到化蛹的天数

    羽化率(%)

    雌雄比例

    组一:甲地茶尺蛾与甲地茶尺蛾杂交

    180

    96

    17

    54

    1:0.9

    组二:乙地茶尺蛾与乙地茶尺蛾杂交

    206

    100

    17

    52

    1:0.9

    组三:甲地茶尺蛾与乙地茶尺蛾杂交

    65

    48

    13

    33

    1:0.1

    注:羽化是指由蛹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①设置组一与组二,在实验中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增强实验说服力,各组中杂交的茶尺蛾应该是(填“一对”或“多对”)。

    ②为了确保实验科学严谨,组三中用于杂交的雌性茶尺蛾需要在羽化期就与外界隔绝培养,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③实验结果可证明甲、乙两地茶尺蛾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从表2实验结果中,找出具体的证据并说明理由(用1个证据回答即可)

    (3)、基于实验结论,甲地茶尺蛾与乙地茶尺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 1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蛋白质是一类有机物,是人类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氮元素(N)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之一。土壤中的某些无机盐含有氮元素,植物吸收了含氮元素的无机盐(氮肥),可以用于合成植物蛋白质。

    大部分细菌也会吸收含氮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中的氮元素进入细菌体内,通过复杂的变化,可构成另一类重要的有机物———核酸(包括DNA和RNA),用于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大气中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主要是氮气但它并不能被大部分生物直接吸收,需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转化为大部分生物可利用的物质。根瘤菌是一种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可以进行生物固氮的细菌。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共同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生物固氮生成的是铵盐,铵盐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之后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生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1)、生物体中最重要的两大类含氮有机物分别是。从图中信息分析,植物为了合成上述物质,从土壤中吸收的含氮无机盐是
    (2)、种植豆科植物时,一般不需要施加氮肥,原因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了关系,根瘤菌为豆科植物直接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填“有机物”或“NH4+
    (3)、若生活污水大量直接排放,会导致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中氮素(主要是NH4+)超标,引发水体污染,严重时会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4)、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可降低水中氮素含量,其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细菌的作用,使污水中的NH4+最终生成氮气重新回到大气中。在这个过程中氧气含量是影响细菌作用的关键环境因素。请根据上述图文材料中的信息推测,污水处理厂在这个过程中对氧气含量的控制,操作思路为
  • 13、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是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用刀片将一粒玉米籽粒从中央纵向剖开,如图所示,图中序号表示玉米籽粒的部分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玉米粒放在火上烧,玉米粒充分燃烧后最终会剩下一些灰烬,这些灰烬实际是玉米所含营养物质中的
    (2)、在切开的玉米粒剖面上滴一滴碘液,一段时间后被染成了蓝色的结构主要是(填“①”或“②”),因为该结构中含有大量
    (3)、图中③表示的结构是 , 该结构是新植物的。玉米粒的种皮与果皮紧贴在一起,所以图中④的专业名称应该是(填“种子”或“果实”)。
    (4)、据图分析得出结论:玉米属于种子植物中的(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根据图中③的组成结构分析)
  • 14、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身边的生物世界。请你帮他分析:
    (1)、在百草园中常见的蝉、黄蜂、油蛉、蟋蟀具有共同特征: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从动物分类上看,它们属于(填“节肢动物”或“爬行动物”)。
    (2)、黄蜂既吃荤也吃荤,食物来源主要包括花蜜和花粉、水果、其他昆虫等,从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角度分析,黄蜂属于者。
    (3)、云雀飞向云霄,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云雀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氧气进入云雀胸肌细胞,在细胞质中的参与呼吸作用。
  • 15、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D、d)控制,有耳垂(D)对无耳垂(d)为显性。某个家庭耳垂的遗传如图所示。若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父亲不可能产生含基因d的精子 B、母亲只能产生含基因d的卵细胞 C、图中儿子的基因组成只可能是Dd D、若该夫妇再次生育,后代可能无耳垂
  • 16、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动物,生活在广西崇左境内石山地区,其头、尾部毛发为白色,身体的大部分则是黑色。白头叶猴体色形成的原因是(  )
    A、人工繁育的结果 B、生物主动的改变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环境诱导的变异
  • 17、下图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B、甲、乙两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完全相同 C、若要使细胞乙移到中央,应将载玻片向下移 D、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叶绿体
  • 18、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成年男子体检,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尿检

    血检

    红细胞

    葡萄糖

    蛋白质

    白细胞(个/升)

    血红蛋白(克/升)

    ++

    4.8×109

    140

    5.2×109

    80↓

    3.0×1010

    140

    ++

    ++

    4.6×109

    140

    注:①“++”表示检出该成分,“—”表示未检出该成分;

    ②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

    A、甲一定患有糖尿病 B、乙不宜去高原地区旅游 C、丙可能患有某种炎症 D、丁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
  • 19、科研人员将耐草甘膦基因CP4-EPSPS和耐啶嘧磺隆基因P450-N-Z1转入某野生型粳稻品种,获得对复合除草剂有耐受性的水稻新品种。研发该新品种水稻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
    A、仿生技术 B、发酵技术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植物对自然生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B、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用于光合作用 C、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其他生物 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