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评价一
-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6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基础)
- 【中考真题】山东省青岛市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4.7.2 免疫与免疫规划 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2.2 维护生态安全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1.3 生物圈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1.2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八年级上册5.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1、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下图是某同学解剖一朵油菜花的展示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菜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来 B、图中的萼片和花瓣组成花冠,是花的主要结构 C、图中有4枚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D、图中有1枚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
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番茄叶表皮气孔和鲫鱼红细胞,观察到的物像如图1、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l中的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欲将图2所示视野调亮,可通过调节反光镜或遮光器来实现 C、欲将图2方框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保卫细胞和鲫鱼红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
3、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取新鲜的菠菜叶,用直径为8mm的打孔器打出圆形小叶片(避开大的叶脉,如图1),将圆形小叶片置于注射器内,用橡皮塞封住针孔(如图2),快速多次抽拉活塞,排出叶片内原有的气体,放入黑暗处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备用。再按照下表进行实验操作:

序号
操作步骤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烧杯4
烧杯5
①
加入100mL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为叶片提 供二氧化碳)
蒸馏水
0.5%的碳酸氢钠溶液
1.5%的碳酸氢钠溶液
2.5%的碳酸氢钠溶液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
放入圆形小叶片
20个
20个
20个
20个
20个
③
将烧杯1-5等距离摆放在LED灯周围(如图3),照射8min,观察并记录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④
重复步骤①-③三次,计算平均值
0个
4个
18个
20个
9个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2)、实验中,烧杯底部圆形小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该实验过程中减小误差的操作有。(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5)、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对实验结果产生疑问:“为什么在浓度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圆形小叶片上浮的个数反而减少了呢?”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组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如图4),由此推测,圆形小叶片上浮个数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4、茶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茶树种植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会影响茶叶的质量,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科研工作者开展了茶树—艾蒿间作的研究。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中普遍存在、危害程度较大的害虫,蜘蛛是茶小绿叶蝉的天敌。下图是茶树—艾蒿间作(以下简称“间作”)和茶树单作(以下简称“单作”)茶园中蜘蛛数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析,茶树与艾蒿都属于。(2)、根据题干信息,写出茶园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3)、茶小绿叶蝉的数量高峰期在5-6月,此时期内,与单作相比,间作茶园中茶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减少,据图推测可能的原因。(4)、间作茶园中,艾蒿挥发物对茶橙瘿螨、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具有驱避作用,同时茶树根部土壤中的氮、钾等显著增加。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与单作相比,间作茶园的优势是。(5)、艾蒿上生有瓢虫、草蛉等益虫,增加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间作茶园生态系统的能力。 -
5、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核病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③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发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属于。(2)、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染。结核杆菌被吸入肺泡后,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吞噬细胞可吞噬和杀伤部分结核杆菌,引起炎症反应。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3)、结核杆菌除引发肺部病变,还会经肺静脉到达心脏的(填心腔名称),再通过(填序号)播散到全身其他器官,引发多器官的病变。(4)、为预防结核病的传播,正确的做法有____(多选)。A、及时隔离结核病患者 B、多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C、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D、计划接种流感疫苗 -
6、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安顺市发现了目前全球最早的“龙蛋共存”恐龙化石群,丰富了生物进化研究的素材。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恐龙的灭绝与生存环境剧烈变化无关 C、恐龙与人类在进化上不具有共同祖先 D、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
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与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棉 B、利用发酵技术,用酵母菌制作酸奶 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D、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中中”“华华”两只猴子
-
8、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
流感病毒
B、
蓝细菌
C、
水绵
D、
草履虫
-
9、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雌花位于腋部,雄花位于顶部,可同株内传粉,也可异株间传粉。已知玉米籽粒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基因T、t控制。某研究人员将两株基因组成分别为TT和tt的玉米相邻种植,如图所示。玉米果穗成熟后发现,在非糯性植株上既结有糯性籽粒,又结有非糯性籽粒,而在糯性植株上只结有糯性籽粒。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通常这些染色体共包含 个DNA分子。正常情况下,玉米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有 条。(2)、非糯性和糯性是玉米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通过题干信息可得出 是显性性状。(3)、这两株玉米的传粉方式是 (填“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非糯性植株结的籽粒种下后,所得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 糯性植株结的籽粒种下后,所得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4)、已知控制该玉米叶片深绿色的基因B和浅绿色的基因b是一对基因。有一株基因组成为Bb的玉米,因某种原因,导致它产生的花粉中含b基因的花粉有50%致死,这株玉米产生含B基因的花粉和含b基因的花粉的比例是 。 -
10、为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否是学习行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课后以仓鼠为实验对象,以玉米渣作为仓鼠的食物,利用废弃纸箱制作简易迷宫,实验图解(见图)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仓鼠
分组
获取食物所需时间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A组
8分28秒
5分40秒
3分55秒
B组
6分10秒
4分56秒
2分40秒
C组
5分33秒
3分26秒
1分53秒
(1)、通过A、B、C三组数据的分析,仓鼠获取食物所需的时间随着实验次数增多而 , 这说明了仓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在逐步(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可以判定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2)、为确保实验正常进行,实验前应使仓鼠处于(填“饥饿”或“饱腹”)状态。实验时每组仓鼠都要进行3次实验,其目的是。(3)、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
11、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一些讲文明和献爱心的提示语,比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尖叫”“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等等,这些用语都蕴含着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主要作用是保证。气管壁上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由此可见,纤毛对吸入肺部的气体能进行(填“温暖”“湿润”或“清洁”)处理。(2)、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填“咽”“喉口”或“食道”),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说笑时发出的声音是声带在(填“拉紧”或“放松”)状态下发出来的。为保护声带,应避免大声喊叫和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吸烟,不喝酒。(3)、适当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肺的功能。运动过程中,心跳加快会加速左心室的血液从(填血管名称)泵出流向全身各处,满足机体的需要,同时右心室的血液从(填血管名称)泵出流向肺部,加速肺内的气体交换。(4)、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点滴小爱可以汇聚成大爱。血液是由血浆和构成的,被称为“流动的组织”。献血能够拯救患者的生命,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献血不超过毫升,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
12、位于绵阳市的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回答下列问题。(1)、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植物主要以高大乔木为主,从生态系统的类型上讲,属于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填“强”或“弱”)。(2)、每年5月—7月,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杜鹃花盛开。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杜鹃花开花越晚,这说明影响杜鹃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填“光照”或“温度”),该影响因素属于生态因素中的因素。(3)、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它由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消费者有(填字母),D和E是关系。
-
13、婴儿出生后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其目的是预防乙肝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肝是流传广泛的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源是乙肝病毒 B、提倡使用公筷可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C、乙肝疫苗的本质是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 D、有少数人会对乙肝疫苗过敏,乙肝疫苗对其而言属于过敏原
-
14、细菌和真菌都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它们大多个体微小,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下列对图1和图2两种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通过分裂生殖,图2通过孢子生殖 B、图1的细胞有细胞壁,图2的细胞无细胞壁 C、图1和制作酸奶用的乳酸菌都是原核生物 D、图2和制作米酒用的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 -
15、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分为不同类群。下列关于动物与其对应的主要特征和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蜘蛛——身体不分节,附肢分节——节肢动物 B、蜥蜴——用肺呼吸,体表覆盖鳞片——爬行动物 C、麻雀——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前肢变成翼——鸟 D、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扁形动物
-
16、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是( )
①冠心病 ②干眼症 ③侏儒症 ④呆小症 ⑤佝偻病 ⑥艾滋病 ⑦坏血病 ⑧大脖子病
A、①⑤⑧ B、②④⑥ C、③④⑧ D、④⑤⑧ -
17、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娟同学突然遇到电闪雷鸣,感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请结合图分析上述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主要与⑤的调节有关 B、②和③对闪电传来的光线都具有折射作用 C、电闪雷鸣引起的视觉和听觉都在④处形成 D、对闪电光线敏感的细胞在①,而对雷声敏感的感觉细胞在⑦ -
18、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腊肉粽子是小翔同学的最爱,它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图是人体消化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上述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部分淀粉在①处被初步分解,参与的消化液是唾液 B、蛋白质在②处被初步分解,起作用的酶是胃蛋白酶 C、脂肪在③处被消化,参与的消化液只有肠液和胰液 D、没有被③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有一部分被大肠吸收 -
19、下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② B、月经期间,①的内膜自然脱落 C、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均是③ D、①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
20、下图中a和b代表两种物质,①和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B、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每个活细胞都可以进行①②过程 D、①利用的能量是光能,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