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汉字奇妙无比,一个汉字往往有多重意思,请你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释义。(只填序号)
贯 guàn ①连贯,穿通。②(精神、精力)集中。③旧时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④原籍,出生地。(1)、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终于全线贯通了(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身击。(3)、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籍贯、年龄、职业都不同,但此刻却紧紧团结在一起。(4)、雄伟的大桥像一条银色的腰带,横贯在宽阔的江面上,气势非凡。 -
2、先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只填序号)(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①山海
②威风
③乎以
④惊肉
(2)、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军坦克兵驾驶着新式坦克地通过天安门广场。(3)、抗日英雄郭兴带领的敌后武工队在冀南豫北神出鬼没,打得敌人。 -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杭州亚运会的设计别出心【cái】,处处彰显着创新与深意,令人耳目一新。火炬设计尤为别致,其炬基巧妙融入八条水脉意象,象征着浙江大地的八大水【xì】。会徽上,江潮【xiōng yǒng péng pài】,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寓意着运动员们勇立潮头、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而礼服设计元【sù】则巧妙汲取了人文历史景观与亚运竞技赛道等灵感,别具一格。此外,玻璃贴、钥匙扣等衍生产品,更是以其独特魅力,【xiān】起了一股关注与收藏的热潮。
(1)、根据拼音写字词。cái
xì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sù
xiān
(2)、语段中“玻璃贴”中的“璃”的笔画数是( )A、十画 B、十一画 C、十二画 D、十四画(3)、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象征(zhēng) 竞技(jìng) B、深意(shēn) 江潮(chāo) C、设计(jī) 关注(zhù) D、耳目(mu) 巧妙(miào) -
4、六年来,你一定参加过很多活动,也一定收获了不少快乐,感受到了不少幸福。请把你经历过的一次活动写下来,注意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清当时的场面,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情感要真实。不少于450字。
-
5、阅读理解。
人工智能,简称“AI”,指人类制造出来的机器表现出来的智能。
人工智能新时代
1956年,在美国达特摩斯大学举行的“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随后,人工智能分别向机器思维、机器感知、机器行为三方面深入发展。1979年,第一台电脑控制的自动行走器“斯坦福车”诞生。随后的几十年,从互动机械宠物面世,到2016年、2017年阿尔法围棋机器人先后战胜围棋世界冠李世石、柯洁,标志着人们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也被称为“智能革命”,它实现科学研究的新突破。比如2017年12月,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现和太阳系类似的新星系。目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技术。
人工智能最终为人类更好的生活而服务。它不仅便利了我们的家庭生活,也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政府服务等领域,为城市服务带来新气象。
人工智能在中国起步比较晚,2017年“人工智能”才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短短两年间,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就已经超过2500家,它们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
鲸算科技是我国杰出的人工智能类科技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开展人工智能业务,涉及四大洲的8个地域。其在银行及金融领域,通讨“AT”风险评估引擎,能提前监测出黑客即将发起的攻击,平均降低了70%以上的欺诈风险。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有助于开拓更多的“中国智造”。
人工智能进校园
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校园中。在沧源县,人工智能技术让山里超过5000名学生接受了最新的编程教育;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两万名师生领取了微信校园卡,学校每年仅在印刷费和人力成本上就节省40多万元。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将取得更大发展。
(1)、“人工智能新时代”主要介绍了什么?(2)、结合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阿尔法”围棋机器人先后战胜两位世界冠军,标志着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 B、人工智能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 C、鲸算科技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开展人工智能业务,但效果一般。 D、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未来将取代人类。(3)、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4)、人工智能好处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5)、人工智能已经进人校园,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简单说一说。 -
6、口语交际。
如果你想在家里饲养一只小狗,你打算怎样说服妈妈支持你呢?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草原》的作者是 , 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景色和。(2)、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3)、一片丹心:读着毛泽东的“ , ”,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读着曹植的“ , ”,我体会到了国难当头青年才俊的拳拳爱国之情。(4)、《童年》是苏联作家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5)、《爱的教育》是作家的日记体小说,原。
-
8、句子天地。(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照样子,仿写句子)(2)、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换说法,不改变句意)(3)、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写一句话,提示语中用上与“说”有关的词语)(4)、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写一句话,提示语里不出现与“说”有关的词语)(5)、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入迷时的样子,试着写一写人兴奋时的样子。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
9、请用拼音拼写下列的地名或人名。
剑河
陈小刚
诸葛亮
凯里市
-
10、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出外
不安
心肉
势不可
一息
自受
(2)、再写两个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四字词语:、(3)、再写两个ABAC式词语:、 -
11、比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是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 )。A、亡羊补牢 B、刻舟求剑 C、竭泽而渔
-
12、下面句子中成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 B、狼牙山五壮士排山倒海地向敌人射击。 C、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我们要同心协力保护地球。
-
13、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1)、台上那个年轻的zhèng wēi略显xiū sè , 讲话的内容gǔ wǔ人心,他那幽默的演讲,顿时让台下的气氛fèi téng了起来。(2)、páo xiào的江水从xuán yá峭壁上冲下来,映入yǎn lián的是漫天的云烟,令人yìn xiàng深刻。
-
14、“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
要求:结合课文,发挥想象,把“牛郎的情形”这部分内容列出习作提纲。然后依据提纲写完整内容,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15、口语交际。
现在有很多同学追求名牌,吃的、穿的、用的,非名牌不可,你怎么看待追求名牌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
16、下面的诗句分别用来比喻怎样的人呢?请你连一连。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比喻无私奉献的人。
比喻坚韧不拔的人。
比喻为国尽忠的人。
-
17、读一读,做一做。请写出与下列典故相关的人物。
凿壁借光
闻鸡起舞
程门立雪
卧薪尝胆
-
18、课外阅读。
奶奶的粽子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可以来自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请根据文段内容,补充完整下列表格。本文围绕线索“粽子”,依次写了奶奶做了哪些事情呢?
第一件事
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煮粽子的漫长
第四件事
我睡醒后吃粽子
第五件事
(2)、短文划横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达了她 , “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3)、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你的理解是( )A、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B、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 C、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4)、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几句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
19、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岛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白鹭的嗜好是____。A、站着钓鱼 B、立于树顶 C、悠然望哨 D、空中低飞(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热爱不寻常之美的思想感情。 B、本文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C、作者写“歌未免太铿锵了”,是说歌声太响亮了,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D、第五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
2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表,完成习题。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购买食品时首要选择
常喝饮品类型
调查项目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4%
30%
40%
6%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 , 今后应该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