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课内阅读(二)。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2)、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①好书画:
②拊掌大笑:
③处士笑而然之:
(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一日(杜处士)曝书画。 D、(牧童)拊掌大笑。(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5)、下列对“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与“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句话说明奴和婢在当时都是地位比较低下的人。 C、这句话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的观察。 -
2、课内阅读(一)。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____。”少选之间而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选文选自课文《》,讲述了与之间的故事。(3)、选文中“”一词写出了山的样子;“”一词写出了水的样子。(4)、伯牙弹的曲子如何? 请你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5)、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①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②伯牙鼓琴,志在 ,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6)、读了选文,说说你对“知音”的理解。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伯牙鼓琴》的主要人物是和。相传他们是时期的人。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比喻”,用“。(2)、《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代。文中的戴嵩是代著名的。文中的《牛》指《》。
-
4、搜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诗句,请你阅读后,帮她解答疑惑。(1)、下面诗句描写的是哪些人之间的友谊故事呢?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解甲赤身来请罪,冰释怨恨成友人。
(2)、你知道哪些关于友谊的诗句呢? 请写出两句。 -
5、不同的朋友称呼不同,请根据所交朋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称呼吧! (填序号)
A.忘年之交 B.酒肉之交 C.患难之交 D.车笠之交 E.布衣之交
(1)、平民之间结交的朋友称为。(2)、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称为。(3)、共过患难的朋友称为。(4)、只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称为。(5)、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为。 -
6、根据《书戴嵩画牛》的故事,给下面句子排序。
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有一天,杜处士晒书画时,有个牧童看见了,说《斗牛图》画错了。
蜀中的杜处士珍藏了很多书画,尤其喜爱其中戴嵩画的《斗牛图》。
但是《斗牛图》上画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所以画错了。
牧童解释,牛相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
7、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相似的是哪一项?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柴人。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8、下列与“伯牙破琴绝弦”的“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游黄山记》 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D、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B、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D、处士/笑而然之。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少(shào)选之间而志(心志,情志)在流水。 B、善哉乎鼓(弹奏)琴,汤(tāng)汤乎若(好像)流水。 C、蜀中有杜处(chǔ)士,好(hào)书画,所宝(珍藏)以百数。 D、牛斗(dǒu),力在角(jiǎo),尾搐(抽缩)入两股(屁股)间。
-
11、比一比,再组词。
载 巍 油 瀑
哉 魏 轴 曝
-
12、看拼音写词语。
暑假,我们来到wēi é的泰山,当看到山顶犹如 jǐn缎般的彩云时,我们拊掌大笑,连声赞叹:“měi zāi! 此乃泰山之壮观 yǐ!”
-
13、小练笔
有人提议将中小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全部删除,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难懂,不太好读。对此提议,你有何看法?
我这个提议。因为
-
14、选段阅读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 )A、坐小船游玩的乐趣 B、江南水乡的美景(2)、选段描写了小河中的哪些倒影?用横线画出来。(3)、作者把一连串的名词排列在一起,这样写的好处是:(4)、选段中描写的这些景物在作品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寄托着鲁迅( )的情感。A、向往美丽大自然 B、追求美好生活 -
15、课内阅读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1)、这段话运用了的写作手法。(2)、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下列对“昏沉的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昏沉的夜”表面上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其实指当时黑暗的社会。 B、“昏沉的夜”象征着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政治混乱,人民被压迫的局面。 C、“昏沉的夜”中灯光昏暗,美好的梦境无法继续,只好回到现实之中。(3)、“好的故事”其实是个梦境,这个梦境是、、的。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改为双重否定句)(2)、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
①用“○”圈出描写“我”动作的词 , 这些词语生动地写出了“我”在昏沉的“夜”的情状。
②当“我”梦醒时会怎么做呢?用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写一写。
-
1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 B、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C、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
18、《好的故事》创作于中国现代文学早期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煤油) B、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泼辣) C、随着每一打桨 , 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划桨)(和)
-
19、“幽雅”一般指环境幽静雅致,“优雅”一般用来形容人的举止言谈有风度。请结合语境,选择“幽雅”或“优雅”填空。(1)、我家在西湖边的庄园,是由我的曾祖父所建,造非凡。(2)、妈妈告诉我,无论何时都要从容不迫,保持。
-
20、“骤然”的“然”的意思与下列词语中的“然”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不以为然 B、恍然大悟 C、庞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