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让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条理要清晰,400字左右。
  • 2、运动会上,王亮在最后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你把王亮送到了医务室接受医治。校医

    建议他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同学的身份给王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他校医

    的建议。(提示:不要出现自已真实的姓名)

    你:

    王亮爸爸:同学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

    王亮爸爸:好的,谢谢你,我马上就过去。

  • 3、家里那只芦花老母鸡早几天前便开始不思粥饭了,她要尝试行一段母亲的伟大历程。妈妈就成全她,找一个破篮子,填充几件不穿的袄裤,放二十个鸡蛋。

    鸡毛金部松开,比平时庞大了一倍多,A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 , 认真,专注,水都不晓得跳下来喝。每天早晚,妈妈就把她抱下来,备好稻子、水,她才勉强啄饮几口,咯咯咯地,拉一堆白色的鸡粪,就又飞到窝里了。天下物种,皆一样,一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上走了,牺牲,忘我,慈悲。

    妈妈每晚都要把鸡蛋拿出来,放在灯下照,有时会兴奋地指给我看:“小鸡眼睛长好了呢,你看你看。”又一个小黑点而已。我想我们家芦花鸡孵蛋真是令人焦急——冰冷的鸡蛋,怎么可以焐热了,然后长出小鸡雏来?每天看,每天都还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只只鸡蛋。孩子哪有耐性静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

    一切都等不及了。我们喜欢去河边看燕子串花衔水,去打谷场拿个大扫把扑蜻蜓……要么,呆呆坐在稻草堆上,望远……直至有一天,一只只小鸡啄破蛋壳,自顾自挣出,弱弱地叫唤着,唧唧唧,唧唧唧……

    B妈妈好神脱胎换骨似的,走在前头,领着十几只小鸡雏在村里散步、啄食虫子。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茸茸可爱。小鸡喜爱吃小鸡草的籽实。我们去田野里逮,一捋一大把,回来撒在地上,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一窝蜂地过来,抢食不已,它们一边啄,一边发出“唧唧唧”的微弱之声,是“谢谢你,谢谢你”的意思。

    日子一天天地往下过着,小鸡们日渐地高了,壮了……

    (1)、短文写了“我”童年时与“小鸡”相关的两件事,分别是:。表达了作者
    (2)、文中“我”对不同的事物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根据短文补充填空。
    事物孵蛋的芦花鸡芦花鸡孵的蛋破壳而出的小鸡
    情感
    (3)、如果去掉第五自然段加点字“啊、啦”,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生动、形象,请你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6)、从结尾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 4、课外阅读。,

    执竿入城

    田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而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战国时的鲁国。②执:提,持。③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④计:计谋、办法。⑤俄:一会儿,不久。⑥父:古时候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⑦但:只,仅仅。⑧矣:语气词。了。⑨遂:于是,就。

    (1)、文中的老人给这个鲁国人推荐的方法是:(用原文的话回答)。你能帮鲁国人想个更好的方法吗?
    (2)、下列成语跟这个故事的寓意最贴切的是(    )。
    A、南辕北辙 B、亡羊补牢 C、守株待兔 D、刻舟求剑
    (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5、课内阅读。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hé    hè)shì    的一步一步,慢授地务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爱,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shà chà)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晴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文选自作家的《》,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音。
    (3)、选段抓住了太阳的写出了日出的景象。
    (4)、读划线的句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升”“冲破"“跳出”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 B、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 C、这句话展现了海上日出的动态美,描绘了二幅壮观的“红日出海图”。
  • 6、根据所学填空。
    (1)、花之美各美其美,梅花有凌寒独放的美“已是悬崖百丈冰,”;桃花有明艳可爱的美,“桃花一族开无主,”。淳朴的乡村里,杨万里看到的是“篱落疏疏一径深,”;在乡间田野里,范成大看到的是 , 麦花雪白菜花稀”。
    (2)、人应该发奋图强,与时俱进,正如《周易》里说的:“天行健,”;我们应该勤奋刻苦地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多读诗歌,因为艾青说“诗是 , 诗给”。
    (3)、这学期我学匀了:写的《天窗》,知道原来它可以引出人数不清的联想,充满。学习了写的《猫》和丰子恺写的《》,知道了动物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很佩服雨来的精神;学习了写的《》,让我明白了人鱼公主可贵品质……在这学期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 因为
  • 7、句子练习
    (1)、雨来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改为比喻句)
    (2)、老师的表情十分严格。(修改病句)
    (3)、仿写(从给定词语中选一个,用冒号仿照例句写话):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词语:搞笑的爸爸    帅气的老师    好学的同学

    (4)、一位旅客正出神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 8、补充词语并造句

    惊天地    危不惧    铁杆成    已为人

    造句:

  • 9、形近字组词

        秆

        焕

        抡

        峻

  • 10、同音词填空
    (1)、fàn:吃    广    面        人    
    (2)、jiān:锐    持    膀    职    
  • 11、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shuò

    pī miàn

    dēng lù

    chí dùn

    méng lóng

  • 12、小书虫、乐天派、智多星、热心肠、故事大王、昆虫迷、小问号、幽默王子、运动健将……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她)?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和相应的人?回忆你身边的人,围绕一个词语选一个人写一写。注意取一个合适的题目。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不少于300字。
  • 13、课外阅读。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世上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太阳太毒的时候,行人可以在亭子下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们(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④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的心里一下子亮起来。他赶紧回家,砍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来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这东西(既 即)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鲁班就这样造出了一座可以移动的“亭子”。

    ⑤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第⑤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4)、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①很久以前,鲁班和木匠们造了许多供大家

    ②一天,他看见小孩子们 , 受到了启发。

    ③回家后,他

    ④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 , 用不着时可以将它

    (5)、鲁班造伞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 14、课内阅读。

    清明

    【唐】杜牧

    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

    (1)、将古诗句补充完整。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欲”的意思是
    (3)、“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4)、行人问了牧童什么问题?牧童是怎样回答的?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之情。
  • 15、我来劝说。

    据调查发现,一到暑假,很多小学生就变成了“宅男宅女”。外出旅游?不去!出门找朋友玩?不去!他们只喜欢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玩玩具。假如你的好朋友晨晨也是一个“小宅女”,你会怎样劝说她和你一起出去玩?请写一写。

    我会对晨晨说:“

  • 16、回顾所学课文内容填空。
    (1)、“ , 春来江水绿如蓝”,每当读到这句诗,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春天。
    (2)、“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景象,正是我们千年不变的春节记忆。
    (3)、这事你最好亲自去看看,毕竟“ , 耳听为虚”。
    (4)、杜甫笔下的“ , 春风花草香”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春日和煦、万物复苏的生机景象。
    (5)、《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更(填“早”或“晚”)。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改为转述句)
    (2)、仿照示例,把句子写具体。

    示例:顾客噌的一下跳起来:“这么慢啊!”

    小雨哭了出来:“我不要妈妈离开!”

    (3)、九寨沟是秋天最美的季节。(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4)、仿照示例,将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我的妹妹天生胆小,她怕黑,怕吃药,还怕一个人出门。

    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 1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画”指《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临安热闹的场面。
    (2)、《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充满童趣。
    (3)、《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唐代的苏轼,他还写过《赠刘景文》这首诗。
    (4)、《枣核》是一篇寓言故事,写了枣核智斗县官的故事。
    (5)、《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
  • 19、写出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2)、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夏天下的吗?也许是的。
    (3)、海底有各种声音: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20、在下表中找到三组成语写下来,并根据提示选词填空。

    富  公  学  龙  邯  刻  自  矛  盾  叶  五  舟  好  相  车  郸

    (1)、成语:        
    (2)、我们说话和做事要前后呼应,不要
    (3)、我们可以用“”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高。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