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提示,帮大队部写一则通知,注意格式。
今天是4月18日,学校定于4月26日上午9点三年级全体同学到操场集合,一起乘车去农耕园研学。
-
2、星星
①太阳非常留恋人间,迟迟不肯回家。夜神急了,把太阳拉回家,从大衣袋里掏出一块幕布,向天空遮去,天一下子暗了下来。笑眯眯的星星陪伴着害羞的月亮妈妈,就代替太阳,悄悄地爬上了天幕。
②你看,那满天星星多美丽呀!一颗一颗的,像撒在深蓝布面上的碎金子,晶莹透亮,光闪闪的,活像顽童的眼睛,又像蕴藏着深奥莫测的秘密。
③星星多有趣呀!密密麻麻的星星,好像是渔人撒下的浮标,被海浪摇得一闪一闪的;又像五线谱上的蝌蚪音符,闪耀着,跳动着,弹奏着一支听不到的小夜曲,在夜空中飘荡;还犹如数不清的萤火虫,在一个硕大无比的黑黝黝的圆球内飞舞,活像宇宙中的一只只小小的灯球。
④星星多神奇呀!探索星空奥秘的天文学家们,按照这些星星组成的图案,给满天繁星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天鹅星座、仙女星座、飞马星座……让人浮想联翩。
⑤星星虽然离我们那么遥远,但是它们总是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投向人间,不由使人想起那些千千万万和星星一样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一份光和热的人们。
⑥望着星空,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要像星星一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来。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光和热来,人间就充满了爱呀!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导图。①分别划出③④自然段的关键句。
②借助关键词,完成导图。
(2)、文中有些难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第①自然中“夜神急了”,具体表现在哪儿?请找出。(3)、探索星空奥秘的天文学家给满天繁星起了很多好听的名字,请你发挥想象也起几个好听的名字:、……(4)、读了文章,我明白了。(5)、你为他人做过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
3、漏(节选)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1)、老婆婆说的“漏”的意思是 , 贼和老虎认为老婆婆嘴里的“漏”是。(2)、听了老婆婆的话,老虎和贼分别是怎么想的?请用找出。从句子中和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他们俩自以为见多识广。(3)、通过选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 )。A、老虎非常勇敢 B、贼非常厉害 C、老虎和贼害怕“漏”(4)、有个成语能够准确地概括老虎和贼的行为,这个成语是( )。A、贼喊捉贼 B、做贼心虚 C、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4、根据课文和积累填空。(1)、下午三点,万寿菊;五点,紫茉莉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2)、诗人笔下的春天充满生机。你看: , 沙暖睡鸳鸯;竹外桃花三两枝,; , 添得黄鹂四五声。
-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共三处)。
有一次完成做完语文作业,我把本子一推就要出去玩。爸爸问我:“作业检查过了吗?”我自信地回答:“保正没错!”爸爸亲切地对我说:“别那么自信,细心一点好,学习可不能马虎有一点儿。”
-
6、根据要求写句子。(1)、读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使故事更生动。
楚国有一位卖兵器的人,他;“我的盾是用最好的材料制成的,任何锋利的兵器都无法击破。”(2)、请选择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例:我的姐姐心灵手巧,她会剪纸,会做泥塑,会做航模,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①我的弟弟可淘气了…… ②强强是一个小书虫……
-
7、判断对与错,用“正确”“错误”表示。(1)、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创举,是因为桥面栏板非常美观。(2)、学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
8、根据图选出寓言故事的题目。
A.亡羊补牢 B.滥竽充数 C.叶公好龙 -
9、下列句子中“新鲜”一词与“那些蔬菜非常新鲜”中“新鲜”一词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面包刚刚从烤箱里出炉,看起来十分新鲜。 B、暑假到农村去,你可以听到很多新鲜事。 C、清晨,我推开窗户,一阵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
-
10、下列词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B、望闻问听(中医四诊) C、琴棋书画(雅人四好)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走触株”中“走”的意思是行走。 B、劝告他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C、笔画较少的字,写时要把笔画写得短一些。
-
12、聪聪用寓言故事成语写话,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做学问的时候一定不能掩耳盗铃 , 要实事求是。 B、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邯郸学步。 C、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这其实是杞人忧天 , 自欺欺人。
-
13、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在句子中。
A.灵巧 B.灵敏 C.灵活
(1)、这只小花猫的鼻子真 , 老远就闻到了鱼香味。(2)、春风用她那的双手染绿了柳枝,染黄了簇簇的迎春花。(3)、老人们一会儿用手一会儿蹬脚,锻炼手脚的性。 -
1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润”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 再查音节。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润 rùn ①湿,不干枯;湿~|~泽。②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嗓子。③细腻光滑:珠圆玉~|皮肤光~。④使有光彩,修饰文字(-饰):~色。⑤利益:分~|
土地湿润
创造利润
-
15、选择正确的选项。(1)、二十只左右被闷(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sàn sǎn)。(2)、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如此(奇迹 奇妙) , 到处都有(奇迹 奇妙)。
-
1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这一学期,我们xīn shǎng了变化极多的火烧云,了解到了蜜蜂有biàn rèn方向的能力,知道了海底并不níng jìng , 畅想着yǔ zhòu另一边的秘密……我们将jì xù向前,去探索多彩的shì jiè。
-
17、请把句子抄下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童年就像缤纷的万花筒。
-
18、我们的身边,会有许多有特点的人,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智多星”弟弟,还是“唠叨王”妈妈,是“幽默大王”王叔叔,还是“运动健将”同学……请你选择其中一位,选取典型的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写一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语句通顺,情感真挚,描写生动。③书写规范整洁,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
19、泥人张
手艺道上的人,把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一见这阵势,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海张五张五爷。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那儿捏的呢?是在袖笼里,还是在裤衩里?”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会怎样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砍过去?
只见泥人张像是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大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转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像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气得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面写着:赚卖海张五。
三天后,海张五急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赚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
(1)、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写下面的情节梳理图。海张五 ① 无所顾忌取乐“泥人张” ③ 花大价钱买走泥人 泥人张 雨天里自饮自乐 ② 头也不回撑伞离开 ④ (2)、从以上情节梳理,泥人张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 海张五给你留下的印象是。(3)、五(2)班智慧小队的队员们对“文章是怎样刻画泥人张的人物特点的?”这个问题开展了小组学习探究,请你细读课文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交流。本文通过对“泥人张”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我的依据是。
文章还对“海张五泥人”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是:。
我还发现:文章从。(可以从其他人物等侧面描写进行思考哦!)
(4)、以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开头结尾的特点是首尾呼应。 B、“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全找回来了。”这个句子中的两个“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寻求的意思。 C、这篇文章的语言极具特色。不仅生动幽默,还有浓郁的方言特色。如:“一个泥团砍过去?”让人读来忍俊不禁,特别生动有趣。 D、“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这句话说明泥人张面对海张五的挑衅毫无办法。(5)、读了这篇短文,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俗世奇人”——泥人张,你认为泥人张“奇”在哪里?结合课文,至少说出两个方面。 -
20、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① ,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者:……的人。②俄:不久,一会儿。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1)、文中“有秋长竿入城门者”中的“者”,与下文的“者”意思不一样的是( )A、有习《兵法》者 B、当局者迷 C、二者皆不可得 D、读者(2)、鲁人拿着长竿进城门,老父的建议是( )A、B、
C、
D、
(3)、王同学认为:老父的建议是最佳的入城方法。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说说理由。(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遇到问题要懂得变通,不能过于教条和一成不变。 B、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要从多角度看待问题。 C、给出主意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可能害了别人。在提供建议时应该先了解情况。 D、我们对待别人的建议,照着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