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陶母责子
陶公①少时,作鱼梁吏② , 尝以一坩鲊③饷母。母封鲊付使④ , 反书⑤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陶公:对陶侃的尊称。②鱼梁吏:掌管渔业的官。③坩鲊(gān zhǎ):坩,盛物的陶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④使:使者,这里指送鱼的人。⑤反书:回信。
(1)、请解释加点词的意思。陶公少时
尝以一坩鲊饷母
汝为吏
(2)、请你翻译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请你展开想象,陶侃看到母亲回信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语言、动作、神情)。(4)、读了故事,你认为陶侃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
2、根据积累和要求答题。(1)、【诗人情怀】王昌龄在《从军行》中,描绘了边塞的辽阔景象: , 。陆游用笔刻画了北方的壮丽山河: , 。(2)、【思维火花】在《跳水》一文中,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拿枪指着自己的孩子,逼他跳海,船长是怎么想的?请你以船长的身份,写下当时的想法。(3)、【幽默一刻】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一个人通过的小道上,他遇到了一位曾经胡乱指责过他作品的批评家。两人越走越近。“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先开口道。“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旁。
你从哪里体会到歌德的幽默?请结合故事内容写出理由。
(4)、【名著推荐】在这一栏目中,有同学介绍了这样一本书,请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材料二】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了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拔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
①材料一中的人物:____,性格特点:____,他最后被封为:____
②材料二的片段可能出自书中的哪个故事?( )
A、三借芭蕉扇 B、三打白骨精 C、真假美猴王 D、大战红孩儿 -
3、读句子,完成练习。(1)、读一读,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这里的桂花香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请在原文上用修改符号修改以下语段。(一处错别字,两处标点符号,两句病句)2024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改变未来》。阅读是人类与世界对话的方式。通过阅读,使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观点和生活方式,感悟到世界的多样性。阅读虽然可以让我们享受无数的乐趣与满足感,但是可以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不感到孤独与无助。
-
4、《朱子语录》中“____”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看到小明热心帮助盲人过马路,妈妈高兴地说:“____”,学了《慈母情深》,不禁让我吃起了“____”。
上面这段话依次填入下面的三句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
5、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B、在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囫囵吞枣地读,不用反复琢磨。 C、把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思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D、我们在讲笑话时,首先自己要哈哈大笑。
-
6、一份研究报告的内容必不可少的部分有( )
①问题的提出 ②研究方法
③实践调查 ④研究结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7、“烎(yín)”这个字最可能的意思是( )A、光明 B、生气 C、做饭 D、发动战争
-
8、下列诗句有关古代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A、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9、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老师严厉的批评,他一声不吭。 B、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所在。 C、退休后,他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 D、他兴致勃勃地向我谈起出国旅游的见闻。
-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蚂蚱 锄头 妒忌 慈详 B、颤抖 审视 轰然 眷恋 C、沉寂 胸膛 决活 繁忙 D、侵犯 尤衷 牲畜 侄子
-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昼夜zhòu 徘徊huí 霹雳lì B、倚qí靠 猕mí猿 咆哮xiào C、踌躇zhù 祷dǎo 告 窈窕tiǎo D、遐xiá想 揩kāi泪 船艄shāo
-
1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红星闪闪写出正确的词语。
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大家都积极投入duàn liàn , 看,小威同学穿着zhǎn xīn的跑鞋,正抖着jiǎo wàn准备开跑;身材魁梧的肖同学正在铅球场地mó quán cà zhǎng;连平时爱xiā nào的王同学也正在跳高场地为选手chū móu huà cè。班主任老师zàn xǔ地看着大家。
-
13、请你填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做到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 。
, 。
-
14、习作。
回顾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精心准备比赛却失利的难过;勇于接受挑战最终成功的欣喜;情绪低落时得到安慰的感动……都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请你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习作要求:
⑴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⑵如果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⑶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习作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5、课外阅读
一朵栀子花
①【A】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她成绩也平平,字写得东扭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老师们都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
②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那时,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她的位置也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素。
③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教室里不断地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后一排时,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浓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这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时光。教室门前,一排广玉兰,花都开好了,一朵一朵硕大的花,栖在枝头,白鸽似的。我以为是玉兰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在我身边,一阵一阵的,固执地绕鼻不息。
④我的眼睛搜寻开去,发现一朵凝脂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栖落在她的发际里。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我忍不住向她低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当时,她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肢解得七零八落。听闻我的话,她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地看我。【B】当看到我眼中的一汪笑意,她的脸色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抿嘴一乐。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⑤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地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此刻,栖落在她发际的“白蝶”忽闪着翅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弥留心间。我在心里感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
⑥隔天,我发现在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尚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走进教室,往她座位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算是感谢。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段秘密,她知道,我知道。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变得活泼多了。同学们也开始喜欢她,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大家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来,她挺有潜力的呢!
⑦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一次寄给我的信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⑧是啊,有时,对于一个人来说,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便足以美丽一生。
(作者丁立梅,内容有删改)
(1)、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女孩在老师影响下成长变化的过程。(2)、作者把故事写得有详有略,是为了。(3)、在短文【A】和【B】两处中挑选一处,从人物描写角度谈谈你的感受。我选【】处: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① 的心情,作者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栀子花的芳香,是因为②。(5)、下列对文中“栀子花”含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栀子花”贯穿全文,是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 B、女孩因“我”对花香的有意赞美,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C、文中的女孩如栀子花一般朴实无华、纯洁善良。 D、栀子花饱含着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和关爱。(6)、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以及受到的启发。 -
16、课文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资料袋】
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李大钊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李大钊
(1)、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面情节图。情节一:① 情节二:面临被捕 情节三:③ 坚决反对 ② 平静慈祥 (2)、在以上情节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①(情节一/情节二/情节三),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一个②的人。(3)、当读到画横线的句子时,结合资料袋 , 我仿佛听到了李大钊的内心独白:。(4)、小文想给资料袋内容配上插图作为装饰,最适合的是( )A、B、
C、
D、
-
17、古诗文阅读
【甲】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阅读两首古诗,完成下列表格。诗篇
不同点
相同点
送别的对象
送别的时间
表达的情感
【甲】
①
早上
③
【乙】
柴侍御
②
(2)、以下是对两首古诗的赏析,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更”字表示酒已劝过多次,喝了多杯,从侧面写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B、【乙】诗最后一句情感表达方式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两首诗都是先抒情后写景,巧妙地将情感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中,情景交融,余味无穷。 -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注意事项
1.请毕业文艺汇演参演人员于6月21日14:00前将背景音乐、视频等素材发送到学校节目单领域分析负责人邮箱,逾期不候。
2.演出于6月23日14:00正式开始,参演人员须提前半小时到达龙庆剧院正门签到。
3.参演人员请在主持人提示候场准备后,提前到达音响控制室候场。
4.麦克风放在音响控制室。上台前请提前到达,领取麦克风;下台后请把麦克风归还到原处。
【材料二】
(1)、本次毕业文艺汇演的主题是① , 正式演出时间是2024年6月②日14:00。(2)、根据材料,判断以下表演者是否能顺利演出。①小龙听到主持人提示准备候场后,从靠近男卫生间一侧的楼梯上台准备。
②小文表演的节目是诗朗诵《依依惜别情》,于是她准备在13;50到达剧院。
(3)、节目单中的古筝曲目《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请你联系所学,为该节目写一写串词。 -
19、综合实践。
在筹备毕业典礼时,同学们围绕“活动入场券是自己制作还是交由广告公司定制”展开了辩论。
自己动手制作更好。
交由广告公司定制更好。
(1)、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观点梳理归纳材料 B、针对对方观点有效反驳 C、选择有说服力的事例 D、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2)、我支持方,理由是。(请简单阐述,至少两点理由)(3)、本次辩论赛活动照片最适合放入成长纪念册的哪个栏目中?( )A、多彩生活 B、才艺集萃 C、毕业赠言 D、心语心愿 -
20、积累与运用(1)、“美术社”给一个参演节目剪了一幅窗花道具(如右图所示),我猜测这个节目与中国传统节日①有关,这幅窗花的寓意是②。(2)、“摄影社”在活动中抓拍到一组题为《入迷》的照片,请你选择喜欢的一张,给它配上相应的文字描述。
入迷的演员
入迷的观众
入迷的(演员/观众):
(3)、“文学社”收到了一位同学写的活动感受,文中有三处错误,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今天,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通过毕业典礼,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在是幼稚的孩童。我会一直永远记得这个特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