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阅读时,可以从文章描写的事物想开去。比如学了《丁香结》,我们会想到描写丁香的词语,如“”;想到描写丁香的诗句,如“青鸟不传云外信,”。(2)、月亮是古诗词中抒发感情的重要意象。同样是写“月”,孟浩然笔下的“月”饱含着孤寂清冷:“ , 江清月近人。”辛弃疾笔下的“月”充满了恬静自然:“明月别枝惊鹊,。”(3)、暑假出游,我来到一个小山村。在那里,我看到翠绿的树木围绕着村落,青色的山峦在村外横卧,不禁想起孟浩然的诗句:“绿树 , 青山。”突然乌云密布,暴雨骤来,白色的雨点像珠子一样乱跳着蹦进池塘边的小船里,此情此景让我想起苏轼的诗句:“ , 。”夜晚散步,听着蛙鸣,闻着阵阵稻花香,我又吟诵起辛弃疾的词句:“ , 听取蛙声一片。”好惬意的假期时光啊!
-
2、按要求改写句子。(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缩句)(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仿写句子)
-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达出作者对草原一景一物的不舍以及对蒙汉之间深情厚谊的赞美。 B、宗璞由丁香花联想到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体现了作者多愁善感、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C、《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D、阅读文章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文章,还可以激发创造力。
-
4、同学们的稿件中,分号使用错误的是哪一项?(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B、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 C、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而修竹,则使人想起隐者。 D、好的天气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坏的天气使人情绪低落,懒惰无力。
-
5、下列句子中,没有展开联想或想象的是哪一项?( )A、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B、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C、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D、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B、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目前许多高原植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 D、关山草原冬春无界,夏秋相连,景观不失壮观。
-
7、下列诗词名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8、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婆娑起舞(枝叶扶疏的样子) B、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C、顾影自怜(回头看,泛指看) D、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A、渲染(xuān) 苍穹(qióng) B、迂回(yū) 旖旎(yǐ) C、花蕾(lěi) 冠冕(guàn) D、参差(cān) 妩媚(wǔ)
-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一碧里 ②翠色流 ③孤芳自
④群马疾 ⑤飘带舞 ⑥硕大无
(2)、词语⑥的反义词是。词语和都是形容绿的,其中词语形容绿的程度深,词语形容绿的范围广。(3)、走进这的草原,看着的青草,望着远处主人们欢迎客人的场景,老舍不由得陶醉其中。(选词填空,填序号) -
11、看拼音,写词语。(1)、冬天的bō li上常常都是雾气,一片mó hu。我喜欢用手指画出不同的图案,透过那些 xiàn tiáo去kuī jiàn不同的风景。(2)、这个假期我没有fú àn苦读,而是开启了草原之旅。夏日的草原没有令人心烦的chán míng声,只有不时传来的mǎ tí声,让人愈发心境开阔。吃过了特色的奶dòu fu , 我换上蒙古族的特色服饰,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草原上疾驰。
-
12、阅读下面的问题清单,并完成练习。
①反复写“着急”会显得重复吗?
②蝴蝶有家吗?
③为什么反复写“我”为蝴蝶着急?
④其他昆虫的家又在哪里呢?(1)、我发现问题和可以合并。(2)、以上问题中,从题目的角度提问的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是(多选);引发深入思考的是。(3)、我提出的问题是:我能回答这个问题:
-
13、现代文阅读理解。
苍蝇和宇宙飞船
苍蝇的嗅觉很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但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产生嗅觉呢?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在头部的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大脑根据不同物质的气味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的物质。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仿生学家根据苍蝇嗅觉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出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就是把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仪;分析仪一旦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1)、根据短文内容,把苍蝇辨别气味的示意图补充完整。(填序号)A.触角 B.神经电脉冲 C.嗅觉神经细胞
(2)、小型气体分析仪是如何发现、检测气体的?在文中找出来。(3)、下面问题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选一选,并作答问题③。A.针对短文内容 B.获得的启示 C.针对短文的写法
①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②文中仿生学家发明小型气体分析仪的事例,对我们有何启发?
③苍蝇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为什么嗅觉还如此灵敏呢?
问题③的答案:
(4)、除了嗅觉,苍蝇的眼睛也很特别。阅读小资料,想一想人们根据苍蝇的复眼可以发明什么东西,填写在方框里。小资料
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多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蝴蝶的家(节选)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需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躲避—— 喧嚷——
(2)、读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填写。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看到了 , 听到了 , 由此想到了。
(3)、读一读选义,从不同角度提两个思考题。①内容理解:
②表达方法:
(4)、品读文段中带点的词语,赏析这几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密集:
斜挂:
冲洗遍了:
(5)、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喧嚷”能不能换成“落”?为什么?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蝴蝶的家》是一篇作品,讲述。文章篇幅短小,行文简洁,极富童真童趣,同时真切地表达了之情。(2)、《蝴蝶的家》以作者的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 , 再想,再 , 可见作者对蝴蝶是非常的。
-
16、按要求完成练习。(1)、到处都是湿的。 (围绕这句话,将句子写具体)(2)、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3)、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放了。 (改为拟人句)(4)、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17、选出每个问题的提问角度(填序号),并选出你认为最有思考价值的一个问题给出答案。
A.课文内容 B.写作手法 C.思考启示
(1)、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2)、我们应该如何和自然界的小生命相处?(3)、“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这句话是怎么写出蝴蝶的特点的? -
18、下列和“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意思一样的是( )。A、这是难为蝴蝶吗? B、这是不是难为蝴蝶? C、这怎么是难为蝴蝶呢? D、这是难为蝴蝶。
-
19、燕爷爷在写文章时用了很多问句,请你判断其类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A.设问句 B.反问句 C.疑问句(1)、这不是难为蝴蝶吗?(2)、园里的花朵是它们的家吗?(3)、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
20、将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恰当的一项是( )。
蝴蝶的身体是那样 , 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是那样 , 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 的风雨呢?
A、轻巧 柔弱 强烈 B、轻盈 柔嫩 猛烈 C、轻盈 柔弱 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