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也许你生活在乡村,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也许你生活在城市,对那里的一花一景都特别喜爱。选择你喜欢的一处地方或一种景物写下来吧!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
2、阅读理解
乡村如画
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的老家在高楼镇东岩村,那里风景如画,有山有水,美丽极了。 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车停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摆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路灯像哨兵,站立在路旁。
房前屋后,朵朵粉红的花朵缀满枝头,一簇簇 , 一树树,被微风吹落,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你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
田野上,有绿油油的蔬菜。当你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会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水鸟。这时,你还会隐约听到美妙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
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你还会听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乡下是这么特别,又是这么朴素。
(1)、联系上下文,“依山傍水”的意思是。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乡村 城市)生活的,类似的词语我还积累了:、。(2)、第2~5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四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3)、短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将城市生活的和乡村生活的进行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之情。(4)、优美生动的语言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是同学们对画波浪线句子的讨论,请你来完善一下吧!优优:从修辞角度来看,这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其好处是。
程程:从观察角度来看,作者从觉和觉两个角度对房前屋后的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5)、“乡下是这么特别,又是这么朴素”这句话前后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
3、对比阅读。
【选段一】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茅盾《天窗》(节选)
【选段二】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呜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月《天窗》(节选)
(1)、【选段一】第①段中“休息”加了引号,表示孩子们上床休息是这里的引号用来表示。A.强调 B.特殊含义 C.引用
(2)、阅读【选段二】,作者围绕“天窗”,写了“我”与母亲的哪四件事?(3)、联读【选段一】和【选段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完成下面的表格。相同点
⑴两扇“天窗”都给作者带来了的感受。
⑵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不同点
⑶茅盾的“天窗”对作者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江南月的“天窗”让作者感受到“”。(填写原文)
⑷【选段一】重点抓住作者的想象来体会“天窗”带给孩子们的快乐,【选段二】重点通过叙事表达作者。
-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淳朴的乡村,独特的风景。田野里,“梅子金黄杏子肥,”,小路上,“儿童急走追黄蝶,”。(2)、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中,展现梅花凌寒怒放特点的词句是:“ , 。 ”(3)、学完《天窗》一课,我们可以从“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中,体会到。
-
5、按要求完成练习。(1)、下边的图片展现了怎样的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一群群阳光向上的孩子,一位位无私奉献的老师,一本本墨香四溢的书,构成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 构成了。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读这两句诗,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情景。(3)、妈妈对我说:“我下午有事,不回家吃晚饭了。”(改为转述句) -
6、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1)、
①高 立
② 袅袅
③山水
④灯辉
⑤车马
⑥ 相闻
(2)、形容城市生活的有 , 形容乡村生活的有。(3)、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到处 , 街道上。晚上,灯光把整个城市变得 , 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景象。(每空不重复) -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清平乐·村居》中的“清平乐”是词题,“村居”是词牌名。 B、《天窗》让孩子们从想象中看到大千世界的新奇有趣、丰富多彩。 C、《三月桃花水》一文中的“桃花水”指的是“春水”。 D、《乡下人家》一文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
-
8、将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小的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____起来。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一朵普通的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____的云霞。
A、锋利 绮丽 B、锐利 绮丽 C、锋利 华丽 D、锐利 华丽 -
9、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白发谁家翁媪(老翁和老妇) B、最喜小儿亡赖(不务正业) C、四时田园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D、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
-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鸡冠花(guān) 捣衣(dǎo) B、朴素(pǔ) 倘若(tǎng) C、应和(hé) 绮丽(qǐ) D、稀疏(shū) 慰藉(jiè)
-
11、按要求完成练习。
傍晚,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 wū yán____下盛开着野花,蝴蝶、蜻蜓停留在油漆已经bō luò____的农户门上,母鸡 shuài lǐng____小鸡在窝前休息,狗儿放松了 jǐng jiè____,乡下人家正在门前享用měi cān____……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2)、“谐”字本义为声音的协调,“谐”字有以下三种释义:①协调,配合得适当;②(事情)商量好,办妥;③滑稽。文段中“和谐”的“谐”意思选:“语言诙谐”的“谐”意思选。(填序号) -
12、【第五关:妙笔生花】
任末好学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 , 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节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人名,东汉学者、教育家。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一种植物,这里指荆的枝条。⑤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意思。①负笈不远险阻
A.失败 B.背 C.背弃,违背
②或依林木之下
A.靠着 B.依照 C.同意,允许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写出画横线句子的意思。(3)、结合本文和所学课文《囊萤夜读》的内容,完成下表。人物
读书时照明的方式(填原句)
人物品质
受到的启示
任末
车胤
(4)、下面与古人读书求学无关的故事是( )A、手不释卷 B、悬梁刺股 C、程门立雪 D、胸有成竹 -
13、【第四关:篇章贯通】
与善人居
与善人①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④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是以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善人:品德高尚的人。②化:同化。③鲍鱼:咸鱼。④丹:丹砂,矿物名,呈红色。⑤漆:黑色的涂料。 ⑥是以:因此。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①与善人居:
②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2)、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文中的“ , ”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4)、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会如何选择朋友。 -
14、【第三关:文峰撷英】
小古文二则
【甲】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选自《晋书·车胤传》)
【乙】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①不休。及至②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③ , 后为当世大儒。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①夕:指晚上。②及至:到了。③屋梁:指房梁。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晨夕不休(休息) B、恭勤不倦(疲倦) C、博学多通(通过) D、悬屋梁(悬挂)(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D、后/为当世/大儒(3)、对比两则小古文,完成填空。主人公
遇到的困难(用原文回答)
解决的办法(用原文回答)
两位主人公共同具有的品质
车胤
①
②
⑤
孙敬
③
④
(4)、读了两则小古文,你有怎样的启发?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 -
15、【第二关:文海泛舟】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②以获(dí)③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芦苇秆。④闾里士人家:乡里的读书人家。
(1)、试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
(2)、结合小古文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欧阳修读书遇到的困难
他和母亲的解决方法
①
②
③
④
(3)、小古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 )A、从小时候开始,他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 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歌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精彩。 C、从小时候起,他就向大人学习写诗歌和文章。(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欧阳修这个人物的特点。 -
16、【第一关:文韵初现】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 ,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徐曰:“不然。 譬如④人眼中有瞳子⑤ , 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尝:曾经。②戏:玩耍,嬉戏。③邪:表示疑问的语气。④譬如:好比,就好像。⑤瞳子:瞳孔。
(1)、照样子,解释下列加点字。徐孺子年九岁。(年纪)
尝月下戏。
人眼中有瞳子。
(2)、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3)、阅读小古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孺子认为月亮很干净,所以明亮。 B、徐孺子举了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徐孺子用类比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D、徐孺子是个善于思考、聪明的孩子。 -
17、对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下雨,不能出去了——庄稼这下可以喝足水了。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话题转换 D、表示补充说明 -
18、给下面的内容填上标点符号,恰当的是哪一项?( )
□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凄凉的花园□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
A、“ 。 ” , :“ ”。 B、“ ”, , , “ 。” C、“ ,” , :“ 。” D、“ ,” , , “ 。” -
19、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段。(1)、科学家们陆续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才使我国的科研事业不断发展进步。(2)、大家务必利用假期时间语文作业。(3)、菜市场的蔬菜品种丰富极了,有五花肉、白菜、西红柿、西兰花等。(4)、乡村的小路上,别有一蕃情趣。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朝晖,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几个淘气的孩子哼着小调,正骑在牛背上。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个动听的牧歌,回荡在这乡村的小路上。(4处错误)
-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A、我家的墙壁上有许多数不清的爬山虎。 B、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C、因为今天天气十分寒冷,所以我穿了一件厚实的羽绒服和一顶帽子。 D、操场上有很多练习身体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