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先写出下列字的意思,再写出整句话的意思。未: 闻: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文中总起全文的句子是:。(3)、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 , 我从“应声”这个词体会到。 -
2、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处处暖心怀。母爱的伟大令人赞颂,《游子吟》中,孟郊用“谁言寸草心,”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朋友之间的情谊让人感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将深情融于美景中,用“ , 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3、“飞花令”是古人行酒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某一字为主题字,所说的诗句中,必须带有这个字。如,以“山”字为主题字,有王维描写山林寂静的“ , 时鸣春涧中”;有王昌龄描写边塞荒凉的“ , 孤城遥望玉门关”。我还在课外积累了以“山”为主题字的诗句: , 。
-
4、诗中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甘愿为祖国利益牺牲一切的爱国情感;王昌龄用“黄沙百战穿金甲,”道出了将士报国的豪壮誓言;陆游用“ , ”表达了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和酸楚。
-
5、诗词经典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谈到夕阳西沉,落日倒映在池塘的美景,我们自然会想到“草满池塘水满陂,”;畅想乡村农忙季节子规啼叫、烟雨蒙蒙的画面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
-
6、诗中充满了童真童趣。“童孙未解供耕织,”写出了孩童认真学习种瓜的有趣场景;“牧童归去横牛背,”写出了牧童悠闲自在的兴致;“敲成玉磬穿林响,”则写出了孩子调皮可爱的天真形象。
-
7、读下面的对话,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货郎:官府在那家客舍前发布榜文 , 寻杏林高手 , 你行医多年,为何不去试试呢?
郎中:当真如此?那我立刻去看看,横竖就当去试试运气。
A、货郎:走街串巷贩卖日用杂货的人。 B、榜文:告示。 C、客舍:饭店、饭馆。 D、杏林高手:医术很高的人。 -
8、下面选项中,画线歇后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一亮出证据,犯罪分子立刻就“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B、趣味运动会上,我们团队参加了跳高比赛,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真可谓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C、李丁代表学校参加了绘画比赛,公布结果那天同学们都凑上来询问他成绩如何,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D、两人夹球项目中,老师多次强调双手用力要均匀,可有些同学就是纠正不过来,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9、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9岁的邓雅文在巴黎奥运会上为国家赢得金牌,她刚到弱冠之年。 B、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苏蕙,五岁学诗,七岁学画,年满十五及笄之年已是书香闺秀。 C、在爷爷七十大寿的生日宴上,我为爷爷送上祝福:“祝您花甲之年,身体健康。” D、省青年女子足球队正式成立,队员平均年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
10、选择恰当的年龄别称填空。(填序号)
A.及笄 B.古稀 C.而立 D.期颐 E.不惑
《感动中国》栏目自开播以来,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获奖人物,他们的身份和年龄不尽相同: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刚过之年,2024年迎来34岁生日;分享“中国脱贫故事”的香港主持人陈贝儿,生于1979年,已过之年;年龄最大的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他是1922 年生人,已过之年……他们或在自己的行业内默默坚守,或在逆境中奋勇拼搏,这些人物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
-
11、名句运用: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如何“为人处世”?古人给了我们中肯的建议。做人最重要的是讲道义,而不是计较利益得失,正所谓:“ , 。”做人要心胸宽广,光明磊落,不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正如《论语》中所言:“ , 。”做人要知廉耻,这样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就是《朱子语类》所说的“ , ”。人不要做不讲道义的事,《左传》警示我们:“ , 。”
-
12、思维的火花穿越时空,引人深思,带给人启示。请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跳水》
主要人物:船长
思维点:衡量利弊,用枪逼孩子跳水,进而救下孩子。
我的收获:遇事要沉着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自相矛盾》
主要人物:楚人
思维点:
我的收获:
《田忌赛马》
主要人物:
思维点:
我的收获:
-
13、看图片,写出图片中的主要人物,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人物:
人物 :
人物:
特点:
特点:
特点:
-
14、《手指》中,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作用,告诉我们“”的道理。
-
15、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动人心弦,本册课文的学习让我们一见端倪。《草船借箭》以“”为线索,按照的顺序,叙述了用妙计向“借箭”,挫败了的暗算的故事;《景阳冈》讲述的是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的打虎英雄的形象;《猴王出世》讲述了石猴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的石猴形象;《红楼春趣》为我们讲述了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当时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的快乐。
-
16、文中有美景。《威尼斯的小艇》通过对小艇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白天 , 夜晚的水上名城威尼斯的独特风光;《牧场之国》则描写了荷兰 , 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金字塔》中,夕照下的金字塔 ,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的。
-
17、文中有楷模。五年级下册课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为我们塑造了的毛主席,的刘伯承和的方志敏。
-
18、文中有真情。《祖父的园子》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 , 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 , 作者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中,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与 , 对童年园子中自由、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之情;《月是故乡明》以“”为线索,回忆了“我”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我”之情。
-
19、你喜欢读童话故事吗?哪个童话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童话故事,进行续编。不少于350字。
-
20、文学类文本阅读。
鹊尾上的盐
①从前有个名叫奥勒的小男孩,他总是渴望得到自己没有的东西。
②“只要有一把小刀,我就可以给自己刻玩具了。”奥勒这样念叨着,“只要有一辆马车,我就可以拉着我的玩具到处跑了;只要有一匹小马……”
③有一天,他看到一只喜鹊站在树枝上。他曾听人说过,谁能把盐放在喜鹊的尾羽上,它就会满足这个人的愿望。整个下午他一直追着喜鹊跑,直到累得跑不动了才停下来。这时喜鹊飞下来冲他说话:“你是在找我吗?”“你居然会说话?”奥勒惊奇地叫起来。喜鹊说:“我实际上是一个会魔法的公主。我可以让你把盐放在我的尾巴上,然后满足你的愿望,可是你得先为我做点儿事情。”“什么都行!”奥勒爽快地回答。“那就给我弄一把小刀来,这样我就能修理我的爪子。”于是奥勒就从森林里采浆果拿到集市上去卖,不久他就挣够了钱去买了一把小刀。
④但是喜鹊不满意,又要一辆马车。奥勒就用小刀给镇上的孩子们雕刻玩具。很快奥勒就挣够了钱去给喜鹊买马车。但喜鹊又不满意,又要一匹小马。于是奥勒用马车为镇上的人们运东西。很快他便挣够了钱,买了一匹漂亮的小黑马。但喜鹊又说它喜欢棕色的小马。
⑤男孩生气地坐到地上:“让你高兴可真难,你要什么,我都给你送来了。如果你还不高兴,那我就不把盐放到你的尾巴上去许什么愿了!”喜鹊说道:“讨我高兴是很难。但既然你已经这么努力了,那么现在你可以许愿了。”喜鹊伸出了尾巴,奥勒捏了些盐放在上面。“好,现在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喜鹊说。奥勒迫不及待地说:“我想要一把……不,那个我有了。那我要一辆……不,那个我也有了。”“快点儿!”喜鹊催促着,“你的时间快到了!”
⑥奥勒突然明白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我不再需要你了!”他兴奋地喊道,“现在我知道怎样不用许愿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了。”
⑦喜鹊笑了,说:“如果你只是沉迷于梦想,那梦想就永远是个梦想。”
(1)、读短文第③~⑤自然段,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从奥勒和喜鹊的对话中,可以读出奥勒的心情变化。请在文中找到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爽快→
(3)、喜鹊让奥勒许愿,可奥勒却说“我不再需要你了”,原因是( )A、奥勒不愿再为喜鹊做事。 B、奥勒太累了,不想再许愿。 C、奥勒觉得喜鹊是个骗子。 D、奥勒知道了获得想要的东西的方法。(4)、根据短文,你觉得喜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A、处心积虑 B、用心良苦 C、贪得无厌 D、神通广大(5)、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