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还要提到的是,我们的船上有一条狗和两只猫。那两只猫是我带上岸的;至于那条狗,是在我带着第一批货上岸的第二天,它自己从船上跳出来,游上岸到我这儿来的,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是我可信任的仆役。我不稀罕它给我弄来什么东西,也不稀罕它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它却办不到。找到了笔、墨水和纸之后,我尽最大的可能节省使用。只要我还有墨水,就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但是墨水用完以后,我就办不到了,因为我想尽办法还是制造不出墨水来。
尽管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比如墨水,还有用来挖土或者运土的铲子、鹤嘴锄、铁锨,以及针线。至于内衣之类,虽然缺乏,但我很快就习惯了。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你感受到了鲁滨逊怎样的心情?(2)、文中写道:“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这句话是所在段落的、 , 作者通过、三个情节,写出了鲁滨逊建造住所时困难重重。(3)、下列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系下文,我们知道鲁滨逊对建造栅栏的过程感到十分后悔和懊恼。 B、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缺少工具,鲁滨逊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建造住所。 C、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滨逊身上那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可贵精神。 D、“小小的”一词既写出了住所的面积小,也从侧面衬托出鲁滨逊建造住所的艰难。 -
2、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 本文按照顺序,描写了春节期间老北京的民风民俗,我知道他的作品还有《》等。(2)、画横线的句子在这一自然段中的作用是。文段是按照结构来写的。(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一举夺魁,志杰在跳高比赛中 , 思雨在跳远比赛中 , 宁宁在游泳比赛中。
(4)、老北京过元宵节时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你的家乡过元宵节时有什么有趣的民俗活动呢?简单写一写。 -
3、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根据文言文内容,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含义。(填序号)之:A.弈秋的教导;B.天鹅、大雁一类的鸟;C.他,这里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D.的。
通国之善弈者也。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根据文言文内容,填写思维导图,并完成练习。学习态度(四字词语概括) 学习结果(推测) 学弈 一人 另一人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不同,不是因为的差别,而是因为不同。
(4)、读了这篇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D、学习要找一个负责的老师。 -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阅读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 B、前两句诗写了石灰开采、烧制的情形。 C、“若”字在诗中是“好像、好似”的意思。 D、“清白”表面指石灰的颜色特点,实际比喻诗人高尚的节操。(2)、后两句诗的诗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
5、习作。(1)、我们平时读过不少名著。名著中有性格迥异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荡气回肠的情谊……如果让你推荐一部名著给大家,你会推荐哪一部?请为你选择的这部名著写一篇梗概,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吧!(2)、转眼间,我们六年的小学生涯就要结束了。面对即将分别的老师、同学,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请你从老师、同学中任选一人,给他写一封信,向他说说你的心里话。注意语句通顺,感情真挚。(3)、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俗。请你回忆自己家乡特有的一种风俗,将它写出来给大家看吧!注意内容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6、通知。
6月5日这天,阳光小学接到通知,由于高考(6月7日至6月10日)要占用一至六年级的教室,因此阳光小学需要在这四天放假。请你替学校办公室的李老师写一则通知,告诉学生家长这则消息。
-
7、寻物启事。
六年级(2)班的娇娇在周四(5月8日)下午的自由活动课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回家后发现她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根蓝色跳绳落到图书馆了。那根跳绳带有一个计数器,计数器背面贴着娇娇的姓名和班级。周五一早,娇娇想写一则寻物启事贴在图书馆前的公告栏里,你能帮帮她吗?
-
8、片段练习。(1)、请列举事例,说一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2)、请你仿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写法,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一观点。
-
9、下列是习作《我的心愿》的备用素材。其中,属于个人心愿,属于家庭心愿,属于社会心愿。(多选)
A.暑假可以去想去的城市旅游。
B.一家人可以一起到海边度假。
C.妈妈的工作可以轻松一点,不要那么累。
D.科学家早日研制出根治白血病的药物。
E.长大后成为一名航天员。
F.长江的生态环境能够越来越好。
-
10、下列关于本册习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梗概的语言要简练,要叙述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主要情节的具体内容等。 B、在习作中,为了能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我们要通篇采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这样感情才会浓烈而真挚。 C、在介绍家乡的风俗时,我们一定要把所有风俗都罗列下来,并按照不同角度分类,如节日类、嫁娶类等。 D、科幻故事既要有大胆的想象,又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样才会更加令人信服。
-
11、六年级(2)班的同学们准备举办一次以“知足者常乐还是不知足者常乐”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来参加。(1)、请你为这次辩论会写一句宣传语,邀请广大师生来参加。(2)、如果你是正方辩手,你会怎样说明你的观点?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反方抛出了如下观点,对此,你如何回应?
反方:我认为“不知足者常乐”。袁隆平爷爷不知足,才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研究,为“禾下乘凉梦”奋斗;我们的运动健儿们不知足,才会拼命苦练,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一个个傲人的成绩;无数的科研人员不知足,才会让我们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才有了天问一号登上火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飞上太空的成就……
正方:
-
12、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为此,红星小学六年级(1)班组织开展了“读书分享会”,请你来参加。(1)、为了更好地宣传这次活动,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2)、活动中,红星小学六年级(1)班的班长围绕“每天读书时长”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请你从中提取两条信息。
每天读书时长(分钟)
0
15~60
人数(个)
2
3
5
17
信息1:
信息2:
(3)、④读书分享会上,老师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分享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请你提前做好准备,将你想分享的书的信息填入下面的思维导图中。 -
13、毕业在即,同学们的内心都五味杂陈。出于对老师和学校的不舍,大家一致要求举办一次毕业前的集体活动,请你也参与吧!(1)、请你为这次活动起一个恰当的名字。(2)、如果让你策划活动流程,你会将本次活动分为几个部分?请简单写一写。(3)、请你帮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4)、活动中,乐乐进行了书法表演,他现场书写了五副对联,想要送给各位老师。请你先连一连,再选一选,为它们找到最合适的赠送对象。
A.心比天高,教双语培桃李 才高八斗,熟习书画琴棋 B.学富五车,通晓诗书礼易 抬手点染,壮丽江山美如画 C.寥寥线条,勾勒智慧人生 志同海大,育栋梁兴中华 D.灵喉送韵,歌声空灵悦耳 小小平面,铺就美好前程 E.调配色彩,赤橙黄绿尽在手 巧手奏曲,旋律美妙动人 连线:
语文老师 数学老师 英语老师美术老师 音乐老师
-
14、最近你读了哪本书?这本书中的哪个人物最令你感动?这个人物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个人或哪类人?简单写一写。
-
15、端午节快到了,班里几名同学商量着去看望已退休的班主任黄老师。这时,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1)、请你根据下面括号中的提示组织语言,帮助他们说明理由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学甲:(想念启蒙老师黄老师)
同学乙:(考虑到交通安全,不提倡同学们去黄老师家)
(2)、如果由你来做决定,你打算怎么做? -
16、读下面的新闻,谈一谈你的感受。
福建舰舰岛结构显示,它将采用典型的S波段与X波段双波段雷达。这同样是可以与美国“福特”号航母媲美的先进装备,使其拥有更强的远程防空预警能力和高中低全空域警戒能力。此外,福建舰搭载的1130近防系统也配备了先进的相控阵火控雷达,进一步提高了抗干扰性和杀伤效能,这些都体现出电子技术飞跃式发展为中国航母战力带来的巨大提升。
——中华网
-
17、下列关于即兴发言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B、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C、说话的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D、提前想好要说的话题,再把被提问的内容转移到自己的话题上。
-
18、乐乐不喜欢练字,在一次考试中,他的卷面分被扣了两分。乐乐很难过,同桌对他说:“____”( )A、你平时练得太少了,你得多加练习,才有可能不被扣分。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肯在练字上下功夫,就一定能见到成效。 C、“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练字’时”,你每天早点起来练字,就不会把字写得这么“惨不忍睹”了。 D、只要你像我一样把字写好了,就不会被扣分了。加油吧,乐乐!
-
19、《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他父母早亡,随波莉姨妈生活,而姨妈却管不住他。他是镇上的孩子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最近,他又萌生了当海盗的念头。
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起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
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出庭为彼得做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成了小镇的英雄。
汤姆知道传说中的海盗会把金银财宝埋藏起来,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些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汤姆的同桌贝琪是镇上大法官撒切尔先生的女儿。她央求父母约请同学们到山上野营,孩子们乘轮渡来到镇外的山上。
大家来到有趣的魔克托尔山洞,洞内岔路横生,如同迷宫一样。孩子们在洞中玩着,闹着,陆续从不同方向汇集到了山洞出口。但汤姆和贝琪却在洞中迷路了。贝琪害怕了。男孩子的勇气和智慧让汤姆有了信心,他安慰贝琪,耐心地寻找山洞的出口。
在洞中,汤姆意外遇到乔埃!那乔埃已是惊弓之鸟,听到汤姆的动静,撒腿就跑。汤姆带着贝琪终于找到了出口,与亲人们会合了。在休息好之后,汤姆到大法官家看望贝琪。撒切尔先生告诉他:为了防止再有人迷路,魔克托尔山洞的出口被封死了。汤姆说洞中还有逃犯乔埃呢!镇上的人们再次去魔克托尔山洞,见到乔埃已在洞内倒毙多日了。
汤姆带哈克再次来到洞中寻宝,终于在一个刻有十字记号的大岩石下,挖出了乔埃埋藏的那些金币。汤姆和哈克划着小船回镇上去了,他的历险该对镇上的人们产生怎样的震动啊!
(1)、双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特殊含义;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讽刺或否定。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是第种。请你再找一个含有具有相同作用的引号的语句。(2)、汤姆都有哪些历险?默读梗概,抓住关键词语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墓地试胆、目睹凶手→鬼屋寻宝、偶遇凶手→→(3)、阅读梗概,下列关于汤姆的人物关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汤姆的亲人是波莉姨妈,姨妈能管住汤姆。 B、哈克是汤姆最好的朋友,他俩“臭味相投”。 C、汤姆和彼得是敌对关系,彼得杀死了医生,并且诬陷乔埃,汤姆为乔埃法庭作证。 D、贝琪是汤姆的好朋友,但她的父亲并不是撒切尔大法官。(4)、读完梗概,同学们对汤姆这一人物展开了讨论。请结合梗概和你的阅读,补全下面的对话。宇宇:“我认为汤姆是一个喜欢自由、热爱冒险的人,因为甲。
小刚:“我认为汤姆是一个的人,因为他出庭为彼得作证。”
海洋:“我认为汤姆是一个的人,因为。
(5)、顽皮、叛逆、历险,是孩子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它给我们带来新鲜与刺激,也经常让我们感到矛盾和困扰。请你结合下面的作家评论及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的理解。顽皮是因为心怀纯真,叛逆是因为渴望自由,历险是因为勇敢的心不想停歇。
——马克·吐温
-
20、【片段一】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片段二】
①要是读者知道我是怎样制造这些陶器的,一定会认为我又可怜又可笑。我记不清曾用了多少笨方法去调和陶土,也记不清曾做出了多少怪模怪样的家伙;有很多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能用;有很多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很多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了。总而言之,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和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了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②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而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止它们破裂,我想以后就可以用它们来装粮食了。
③但这些容器只能够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水放在火上煮东西。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堆火煮东西,煮完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的陶器碎片。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④我自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地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把它们烧熔了,就慢慢减小火力,等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褪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⑤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但很坚硬。
⑥这次实验成功后,我就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我必须说,这些东西的形状,是很不像样的。大家也可以想象,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所以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两个片段均节选自《》,作者是英国小说家。(2)、两个片段主要围绕着鲁滨逊讲了怎样的事情?( )A、建造和制作,以适应岛上的生活。 B、防御和保护,以抵抗野兽的侵袭。 C、发现和研究,提高在岛上的生活质量。 D、消磨时光,让自己在岛上的生活充实起来。(3)、结合两个片段中的重点词句,交流感受。①片段一中“几乎花了一年工夫”说明 , “小小的”这个词说明 , 从两者的对比中你读出了。
②片段二画横线的句子中,“怪模怪样的家伙”指的是 , 从两个“记不清”中可以看出 ,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多选)。
A.加强语气 B.韵律和谐
C.渲染气氛 D.强化情感
(4)、片段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鲁滨逊烧制瓦锅、瓦罐有关,谈谈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逊。(5)、有人说:“每个正在成长的孩子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