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坛英雄;最后分享的是文坛中的人物,下面是他们的诗作,请完成下列题目。(日积月累)

    文坛英雄榜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____。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

    (1)、请你将古诗补充完整。
    (2)、《凉州词》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是边塞的景色,表现了
    (3)、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题目可知,这首诗是写作者在(地点)送别(人物),表达了作者
  • 2、科技英雄;接着你们选择了从事中国航天事业的英雄人物,下面是整理的相关描述。

    科技英雄榜

    一向以理性与坚忍著称的“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先生, 面对技术瓶颈与未知挑战都能坦然应对。这次他站在宏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上,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动与喜悦。他放慢了脚步,在人群中走走停停,仿佛想要将这一刻深深镌刻在心底。

    这段描述可以分为两部分,钱学森先生平时的状态是 , 他在天安门广场的状态是 , 将这两种状态进行对比,以钱学森先生平时的表现做铺垫,更能凸显出。(词句段运用)

  • 3、奉献英雄;首先分享的是奉献英雄人物,请你完成下题。

    奉献英雄榜

    胡修道扔完最后一颗手雷后,抓起身边的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争光!”

    孟二梅书记带领社区干部群众熬粥、煮挂面、切咸菜,拿出家里所有物资帮助被困乘客。她说:“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坚决不能让他们饿着。”

    (1)、上述榜单中主要运用了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领域的英雄人物,表现出了胡修道的和孟二梅的
    (2)、请你也写一位熟知的爱国人物。(至少使用一种描写方法)(词句段运用)
  • 4、班级开展了“让古文字‘活起来’”的综合性研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①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花样游泳队姑娘们在精心设计的动作中融入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其中还特别包含了甲骨文的元素。这一创新之举获得了大量好评,网友们纷纷表示,甲骨文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了大家深入了解甲骨文的兴趣。

    ②甲骨文是迄(qì)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③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经过一代代学者的研究,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④学习研究甲骨文虽是冷门专业,但也有办法引起公众兴趣。让看似远离生活的“冷门”变为引发共鸣的“热门”,需要将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轻量化、前沿的学科热点大众化。科普视频通俗展现商王武丁写给妇好的“甲骨文情书”,让普通网友感受数千年前流淌于文字间的丰沛(pèi)情感,也更直观地理解象形字“斗(門)”的文字演变史;计算机专家则在利用技术手段,破译那些还没有被认出来的甲骨文____得益于知识分享与数字技术的化学反应,研究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为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打开了广阔空间,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⑤但也要看到,甲骨文乃至古文字学研究,都不是简单轻松地“讲故事”。每一个甲骨文被破译的背后,都是研究人员“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与付出。通过技术赋能,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构建中国古文字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是时代的机遇,也是时代的呼唤。注重包括甲骨文与甲骨学在内的古文字学专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科普园地,才能把公众对古文字的关注从“一时热”变为“持续热”。

    (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

    ①如今,甲骨文不仅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也在大众文化中掀起了热潮。设计者将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与现代网络用语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既可爱又充满文化底蕴的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不仅如此,甲骨文的身影还出现在各种文创产品中,从个性化的印章、项链到精美的贺卡,甚至是日常用品的设计中都能见到它的踪迹。

    ②近日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的甲骨文实验室团队从韩国带回了7片甲骨的高保真数据,这是我国海外甲骨首次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甲骨文的学习和记载等逐渐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甲骨文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各种互动式学习材料和平台,使学习者通过游戏化的学习环境来掌握甲骨文知识,激发他们对甲骨文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如今的发展使原本躺在博物馆中的“小众文化”真正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带来了新的附加值。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内容理解)结合两则材料,我们得知:甲骨文通过国际舞台上的创新性展示、等形式进一步走进了大众视野。
    (2)、(内容概括)请你根据两则材料为研究报告补全题目,并完善“资料整理”的相关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重要吗?它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呢?后续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甲骨文研究的现状和后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1.查阅资料;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类别

    内容

    甲骨文的重要性

    研究现状

    发展措施

    将复杂的甲骨文,通过与数字媒体结合的形式,如科普视频等,激发大家对甲骨文的探索兴趣;

    四、研究结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甲骨文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后续发展要依靠多方面领域的支持。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多瑙(nǎo)河

    ①提起欧洲的河流,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多半就是那条流淌着蓝色旋律的河流。听着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悠扬高雅的曲调会把你带入如诗如梦的境地。那湛蓝的河水,如画的风光,村民朴实的舞蹈,美丽动人的传说,使人感到犹如投身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之中,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②人们都说多瑙河像一条蓝色的飘带蜿蜒在欧洲的大地上。晨曦中的多瑙河带着阿尔卑斯山的轻雾从梦幻中走来,如同披着轻纱的少女。它激情的河面、蓝色的波涛、翻飞的鸥鸟,都令人激动不已。它带来了花草的清香,荡漾着鱼儿的欢笑,在各式各样房屋和花园的簇拥下汩汩前行。天亮了,仿佛擦亮了眼睛一般,刹那间层峦叠嶂,重楼连宇都清晰了起来。

    ③天是湛蓝湛蓝的,山是碧绿碧绿的,而多瑙河比天还要蓝,比山还要绿,更让人折服的是透明清新胜过空气的水,映出皑皑的白云在无际的蓝天里飘浮,既安闲又自在,逍遥无比。横卧的雪山曲折连绵,山下聚集了几间小屋,屋前是一片绿油油的大地,这样的景色就像是大师莫奈的油画作品。在这样绚烂的景色中,我们闻到了绿野的芳香和空气的清香。

    ④没到过这里的人很难想象,抬起头是白雪皑皑的大山,低下头,脚下踩的却是绿草红花,而这一切却显得那么自然平和,没有一丁点儿突兀的感觉。而暮色下的多瑙河又如同一幅水墨画,白天飞驰水面的小渔船沉寂下来,青黛色的远山映在清凉的水中,梦幻一般。孤独的小舟在岸边停靠,配上岸边的树叶,令人如同走入画中,轻轻地,不敢扰乱了这美丽河流的清梦。

    ⑤人们亲切地把多瑙河称作“母亲”。从不同的河段亲近多瑙河,纵使迥然有异,也总能一眼认出她——那令人熟悉的多瑙河母亲。你可以与她对语,聆听河流淙淙汩汩的清响。清澈见底的河水会告诉你,人生之路弯弯曲曲,就如多瑙河的水一样有时平静,有时湍急。在这里,自然与音符融而为一,造就了极美的旋律;春夏秋冬合为一体,组成了绚烂的四季。让大自然奏响绚烂的四季交响曲,让心与美丽的多瑙河更亲密地结合。而我们,就醉在这里。

    (文章有删改)

    (1)、(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开头通过比较多瑙河与周围环境的特征,描写了多瑙河绚烂的景色。 B、多瑙河周围的景观丰富且和谐,例如皑皑雪山与绿草红花能够自然交融。 C、多瑙河被人们称为“母亲”,可见其在欧洲人民心中的地位十分崇高。 D、“春夏秋冬合为一体”说明多瑙河气候稳定,四季之间没有明显分界线。
    (2)、(句子赏析)请从动、静态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描写角度)文中第④段是怎样描写暮色下的多瑙河的?请你完善下列描写分析卡。

    (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描写分析卡

    第④段运用(静态/动态)描写,通过描写沉寂的渔船、青黛色的远山、岸边的树叶等景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

    (4)、(拓展探究)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并说说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 6、请你选择一个汉字,调查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并试着制作一份研究报告吧!

    关于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写出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写清楚研究方法)

    三、资料整理。(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

    四、研究结论。(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 7、为了让报告更加有说服力,你找了一篇体现汉字文化价值的文章放在了研究报告旁,请阅读并完成下列问题。

    我爱你,汉字

    ①汉字蕴含着中华文明悠久古老的基因。当我们走进汉字世界的时候,先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汉字的源头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姑且先从传说和考古两个角度来说一说。

    ②从传说角度来看,仓颉造字可谓是流传最广。相传仓颉在黄帝时期掌管着历史、文化与文献,这个身份和汉字的关系最为密切。那么,仓颉是如何造字的呢?传说仓颉要给公开的“公”和自私的“私”造字。他找到了一个造字的好办法:画一个封闭的圆圈,圈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也就是“ム”。在古人心中,最能表示私有的莫过于粮食!于是,古人在“ム”旁边再添加一个“禾”创造出“私”。“公”和“私”的意思是相反的,把私有的财物分给大家,就是“公”。 因此,他在“厶”的上面加上了一个“八”字。在数字中,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因此“八”表示分的意思,把“私”用“八”不断分开,这就是“公”!

    ③仓颉造字,体现出高超的智慧。事实上,汉字不可能是某一个人造出来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

    ④从考古角度来看,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3500年前的甲骨文早已为世人所知,而作为记录和传达语言的工具,文字最早的出现形式是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器壁上较为原始的刻画符号。那些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中,有圆圆的太阳,有巍峨的高山,有抽象的小草……和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真是如出一辙。而在原始图画和汉字的对比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右图中自由自在的鱼儿、展翅欲飞的小鸟,这些原始绘画摇身一变,就成了最早的汉字。图画是形象的,最早的汉字也是如此。

    ⑤总之,汉字是通向中国文化的桥梁。走过这座桥,你将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文章有删改)

    (1)、(字形推断)第④段提到汉字起源于早期的原始图画,请根据下面的原始图画和甲骨文字,推断其简体字形。

    原始图画

    甲骨文

    简体字

    (2)、(内容概括)请参照示例并结合文中画线语句,说说“私”的造字过程。

    示例:由表示自己东西的“ム”加上表示不断分离意思的“八”字最终形成了“公”字。

    (3)、(段落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第③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 8、得出研究结论;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补全你的“汉字研究报告”结论。
    (1)、汉字的发展历程:
    (2)、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古往今来诞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如“书圣”: ,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赵孟?。
  • 9、汉字的书法艺术。下面是四幅书法作品,请选择一幅“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的作品来丰富你的“汉字研究报告”,以下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
    A、 B、 C、 D、
  • 10、汉字的发展历程。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演变顺序

    甲骨文

    金文

    A

    B

    楷书

    简体字

    举例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1)、观察上表,A的字体应为 , B的字体应为
    (2)、请你根据字体的演变顺序在括号中写出对应的简体字。
    (3)、请你观察表格中字体的特点,将下面各项分别填入表中最后一行的横线上。(填序号)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海上惊魂

    徐荣木

    ①20世纪80年代,我在海军某勤务船中队任副分队长。一天,中队接到一个任务,将两艘各载重不足百吨的水船,领航至我分队所在地。中队长所在的水船担任指挥船,我在另外一艘船上当助手,两船组成编队。

    ②编队正在航行时,海上突然起了大雾。片刻工夫,编队淹没在茫茫的白雾之中。刚才还清晰可见的岛屿、船儿、鸟儿像魔术般地不见了踪迹,海天一片混沌。为确保航行安全,我们只得就近抛锚,期待天气放晴。天边的夕阳渐渐坠入海面,雾蒙蒙的天暗了下来。

    ③约莫过了两小时,海上狂风骤起,暴雨如银河决堤。我跑上驾驶台,直觉告诉我,有麻烦了。天如泼墨,海显得狰狞可怕,海上已是白茫茫一片,船摇晃不止。

    ④“快!快!联系指挥船中队长,联系海军海岸指挥所!”“副分队长,电台不灵,都联系不上!”彼时,船上没有任何雷达导航设备,又没有移动电话。即使能联系上,如此恶劣海况,怕船支撑不了多久,且难以救援。

    ⑤此刻,雾虽淡了些,但海面能见度仍然差。舱面上,水兵们顾不上风雨,在船头轮流担任瞭望更。【甲】他们一会儿抹一把脸,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⑥“立即起锚,船驶向深沪湾!”我做出了决定。

    ⑦按推算,船高速抵达深沪湾大概需一个多小时,可眼下风雨交加,这段航程变得异常艰难。风浪紧紧地咬着船的尾巴,紧追不舍。【乙】风愈来愈大,巨浪如翻江倒海的巨兽,从远处飞奔而来,“呼呼啦啦”地吼叫着,向船扑来,好像要一口吞掉水船。

    ⑧雾渐渐退去,海仍处于亢奋的状态。船头一忽儿潜入海里,一忽儿又缓缓地从海平面钻出来,人七仰八歪地难以站稳。偶听船钢板“咯咯”地响,仿佛是钢板被巨浪撕裂,让人心惊肉跳。

    ⑨突然,“嘣”的一声巨响,定神一看,原来是船首200公斤重的“山”字锚的插销被猛浪崩断。锚被海浪这只巨手抛上了甲板,甲板上一片狼藉……

    ⑩我航海多年,这么恶劣的天气还是第一次遇上。眼下,需改变策略,缓解波浪对船的摇摆冲击,以30度的受浪角,航行一段距离后,再转船首另一舷30度受浪角航行,反复交替,曲折航行,避浪涌锋芒,渐渐地向目的地靠近。

    ⑪冲出险境,心还怦怦直跳。瞭望远方,朦胧中,前方泛着时隐时现的灯光。我知道,闪烁光亮的地方就是深沪湾。船在风、雨、浪的鞭打下,蹒跚航行了两个多小时。等到船稳稳地坐在沙滩上,天已麻麻亮。我几乎一夜未眠。此刻,才和上级恢复了联系。

    ⑫在深沪湾锚泊了5个昼夜,风浪才渐渐平息。我们拔锚起航,水兵们的脸上挂着喜悦。

    (文章有删改)

    (1)、(内容概括)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你进行梳理,补全下图。(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句子赏析)请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甲】【乙】两处句子。

    ①句子【甲】:(描写方法角度)

    ②句子【乙】:(修辞手法角度)

    (3)、(内容分析)文中“我”在面对海上恶劣天气的应对思维好在哪里?(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内容理解)你准备向校刊《思维的火花》专栏推荐这篇小说,请从文章内容和人物精神品质的角度为本文写一段简短的推荐语。(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子龙单骑救主

    罗贯中

    ①赵云插剑提枪,复杀入重围,回顾手下从骑,只剩得孤身。云并无半点退心,但逢百姓,便问糜(mí)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着孩儿,左腿上着了枪,只在前面墙缺内坐地。”

    ②赵云听了,连忙追寻。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云急下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

    ③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④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qì),解开勒甲绦(tāo),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

    ⑤正走间,前面又一支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hé)”。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后人有诗曰:“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bǎn)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张郃见了,大惊而退。赵云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大叫:“赵云休走!”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缸(gāng)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⑥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

    ⑦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shuò)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____,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文章有删改)

    (1)、(内容概括)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赵云带阿斗突围的过程。

    →张郃拦路,赵云挺枪便战,夺路而走却颠入土坑→⑵→又有四将截住去路,赵云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⑶

    (2)、(词语理解、内容理解)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A、“只在前面墙缺内坐地”中的“墙缺”,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的是指“破损的土墙”。 B、“勒甲绦”“掩心镜”虽难理解,但不影响阅读,只需知道是和穿戴的衣物有关即可。 C、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推知糜夫人最终没有被赵云一起救出去是因为她被敌军杀害了。 D、根据曹洪下山询问姓名可以猜测出,上文中“左右”的意思是指“身边侍候的人”。
    (3)、(内容理解)你准备将以下两个场景排成剧本,请结合相关影视资料,补全下面的表格。 (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剧本片段

    人物动作

    人物形象

    场景一

    赵云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却为寻找糜夫人和阿斗再入重围

    不惧生死、忠勇无畏

    场景二

    赵云衣袍上染满鲜血,四周是乌压压的敌军

    挥舞长枪,并不断躲避攻击,寻找突破口

    (4)、(内容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下面找出描写赵云的诗句,填在第⑦段的横线上。

    运筹决算有神功       血染征袍透甲红

  • 13、阅读理解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施耐庵

    ①林冲遭受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忙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②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③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 , 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④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猛敲棒,冲向林冲。

    ⑤战了几个回合,林冲跳出圈外,叫:“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木枷,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人开枷:“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得,请两位教头再试一棒。”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⑥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 , 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⑦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 , “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文章有删改)

    (1)、(情节梳理)请你对文章的情节进行梳理,补全下图。

    (2)、(词语理解、内容理解)请你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依草附木”这里指的是林冲因听从柴进而随便改变立场。 B、第⑤段中“木枷”指的是用木板制成,套在罪犯脖子上的一种刑具。 C、第⑥段中“用了浑身的功夫”一句可以替换为“施展出浑身解数”。 D、第⑦段中“措手不及”指洪教头来不及应付,表现了林冲的动作敏捷。
    (3)、链接材料(人物形象)请你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链接材料】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肿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举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之子(义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水浒传》第七回

    (4)、(主旨情感)请你谈谈从这篇选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 14、下面是活动栏中有关《红楼梦》的阅读感受。请你选出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如果你要问我最有味道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什么,我可能会想到《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的人生就会越醇浓厚重。

    ①这些不同的味道汇聚在一起成就了这惊世的巨作,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回味

    ②但《红楼梦》最触动人心的还是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

    ③也有着元妃省亲的时候,派专人赏了宝玉的糖蒸酥酪,这些都是能够在饭桌边尝到的味道

    ④因为在《红楼梦》里既有着让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用十只鸡配着烧的茄鲞(xiǎng)

    ⑤比如《好了歌》里的那一份心酸和无奈,比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那一种为人处世的通达与智慧

    A、②⑤①④③ B、①④③⑤② C、④③②⑤① D、④③⑤②①
  • 15、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称号,仿照示例说明理由。

    ①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西游记》第一回)

    ②玉帝道:“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西游记》第四回)

    ③如来道:“汝为斗战胜佛。”(《西游记》第一百回)

    示例:我最喜欢“斗战胜佛”这个称号,因为这个称号体现了他意志坚定,惩恶扬善,降妖除魔,最终修成正果。

    我最喜欢“”这个称号,因为

  • 16、阅读《三国演义》时,你觉得这个片段很有意思,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体会名著的魅力。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念刘备、关羽、张飞, 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请你简要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2)、根据语境,可猜测“黎庶”指的是 , 这个片段体现了他们(从主题和形象角度作答)。
  • 17、你为四大名著拟写了推荐语,请将你的推荐语和作品名对应起来。(填序号)
    ①四大家族的末世悲歌   ②三国演义   ③取经之路的艰难
    ④平等互爱的理想追求   ⑤西游记      ⑥相得益彰的君臣
    推荐作品推荐词推荐作品推荐词
    ⑴《

    波澜壮阔的历史,

    《水浒传》

    打抱不平的英雄好汉,

    ⑶《

    斩妖除魔的故事,

    《红楼梦》

    金玉良缘的红楼秋梦,

  • 18、请按要求补写句子。(日积月累)
    (1)、君子喻于义,
    (2)、人有耻,
    (3)、《论语》中写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常常患得患失的句子是“”。
    (4)、《孟子》中写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的句子是“”。
    (5)、《左传》中写不义之事做多了,一定会自受其害的句子是“”。
  • 19、请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书写提示)

    颜真卿是代著名的书法家,也是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多宝塔碑》,其书法特点是(A.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B.结构匀称方正,笔画严整规范)。

  • 20、请根据下面这则故事,回答问题。(交流平台)

    晏子使楚

    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君臣知道晏子的个子很矮,就想捉弄他。楚王命人在城墙的大门旁边又开了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去。

    晏子知道楚王要戏弄他,便拒绝了走小门。他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门。”

    招待晏子的官员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为什么楚国的官员最终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上一页 468 469 470 471 4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