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是同学们为班刊编写的卷首语,请你完善。

    童年是一幅永不褪色的水墨(mò mó)画。河岸边,有几个小孩子拿着①zhú gān 在赶鸭子,还有一些在比赛丢石头,溅(jiān jiàn)起了层层的②làng huā。河面上的水③hú lu也在好奇着赛况,努力地伸长身子朝不远处探去。连路过的风也被这欢乐感染(rǎn rán),夹杂着④xì suì的笑声飘向远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拼音,按顺序写出正确的汉字。
  •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美在颜色

    桂文亚

    ①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特别是玩一种配颜色的游戏。我有一盒十二色的不透明水彩,是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们像迷你牙膏似的排排躺在盒子里。有的瘦,有的胖,有的矮,有的高,不用说,从外表一眼看去,就知道我比较偏爱谁了。那些扁些短些的,就是玩得太高兴的结果。

    ②颜色变魔术是很有趣的游戏。挤点儿瓦蓝在小瓷碟里,再配点儿鲜黄,用毛笔蘸点水,和一和,变成了草原叶子的绿;挤点儿瓦蓝,加上点儿橘红,和一和,成了小姑娘裙摆上的秋香;深绿加浅绿,也是绿,但是沉稳的窗纱绿;不过这儿深绿的分量要多些。墨绿若增上深蓝,就有了浩瀚海洋的波涛,若添上了漆黑,就有了暮秋枯叶的萧条,搁进了浓黄,又回到了春临大地的明丽。

    ③我可以坐在书桌前整整变一个下午的颜色魔术。变,变,变,变出了西红柿红、鞭炮红、辣椒红和樱桃红;变,变变变,变出了海军蓝、马褂蓝、法瓷蓝和土耳其蓝。我走进了色彩的探险迷宫,觉得它们是神仙也是妖怪,让人在一分钟之内,蹦出了三百个惊奇泡泡。

    ④要谢谢许多颜色小精灵,在我阅读的时候,像圣诞树梢一路披挂的彩灯,闪动着亮晶晶的眼睛,微笑着说:记得吗?朋友?

    ⑤怎么不记得呢?春眠不觉晓是“绿”,花落知多少是“红”;床前明月光是“银”,疑是地上霜是“白”;空山松子落是“茶褐”,幽人应未眠是“浅灰”;朱雀桥边野草花是“淡淡的紫”,乌衣巷口夕阳斜是“冷冷的金”。

    ⑥当大家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候,我就说:“书中还有‘七色桥’。”

    (选文有删改)

    (1)、照样子,仿写词语。

    瓦蓝、橘红、墨绿、漆黑、

    淡淡的紫、冷冷的金、

    (2)、阅读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墨绿若增上深蓝,就有了浩瀚海洋的波涛,若添上了漆黑,就有了暮秋枯叶的萧条,搁进了浓黄,又回到了春临大地的明丽。

    (3)、我可以借助关键词句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大意:。(20字左右)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我明白了第⑥自然段中“书中还有‘七色桥’”指的是。(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 3、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各题,感受“修理”之趣。

    工匠

    秦文君

    ①前一阵,家里总是坏东西,一会儿电灯不亮了,一会儿热水器坏了,反正,连水管也不太平,漏了。

    ②姑父张罗着打电话约工匠上门。工匠拿出工具敲弄一番,三五分钟就完事了。我和小沙守在边上,觉得他们赚钱实在太容易了,像玩一样拆拆装装,谁不会呢?

    ③正好第二天下午录音机突然哑了。我和小沙相视一笑……

    ④我们像真正的工匠一样,找出螺丝刀和扳手,还有机油瓶、老虎钳。我们卸下外壳,拔掉电线,这儿浇一点机油,那儿用锤子当当当敲几下。第一次当工匠,我们当得很缩手缩脚 , 没曾想,装上外壳,插上电线,那录音机居然能唱了。

    ⑤正当我们举着锤子欢呼,表达高兴之情时,姑父愁眉苦脸地下班回来,说他的闹钟坏了……

    ⑥我们争着要给他修,他哪里肯,把我们推开。我们不肯罢休,小沙趁姑父不备,把闹钟揣在口袋里。我们躲在街心花园,把闹钟拆成一堆零件,照修录音机的办法,在零件上浇了许多机油,把它们拍打一番,再慢慢装起来。不料,装完后发现多出一个小零件。试试闹钟,当然它不走。只能拆了重装,这一次更惨,竟多出三个小零件。我们这两个失败的工匠只好偷偷把闹钟送回家中,把三个零件藏在裤袋里,心里那叫个忐忑不安。

    ⑦隔了一天,姑父拿着闹钟去修,我们以为这天肯定会挨骂。不料,姑父满面红光地回来了,对全家说:“工匠说它少了三个零件。可即使这样,它还很准地走了十年,以前从没停过。”姑父把它当成纪念品收藏了起来。

    ⑧这下可好,弄得我和小沙再也不敢交出这三个零件。从此也不敢自称“工匠”了。

    (选文有删改)

    (1)、结合所给方法说说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第一次当工匠,我们当得很缩手缩脚 , 没曾想,装上外壳,插上电线,那录音机居然能唱了。
    “缩手缩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②也形容胆子小,顾虑多,不敢放手做事。在文章中“缩手缩脚”应该选第(填序号)种解释。由此我猜测“缩手缩脚”在文中的意思是

    (2)、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导图补充完整。
    (3)、联系上下文,思考“我”和小沙的心理状态。(填序号)

    ①迫不及待    ②心平气和    ③信心满满    ④忐忑不安

    我和小沙守在边上,觉得他们赚钱实在太容易了,像玩一样拆拆装装,谁不会呢?

    我们争着要给他修,他哪里肯,把我们推开。

    隔了一天,姑父拿着闹钟去修,我们以为这天肯定会挨骂。

    (4)、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写一写你对画线句“从此也不敢自称‘工匠’了”这句话的理解。(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 4、下面对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剃头水平和“大师”这一称号形成反差,带有自嘲的意味。 B、以“剃头大师”为题,带有夸赞的意味,表明“我”的剃头技术高超。 C、“剃头大师”是一种调侃,比较有趣味,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D、以“剃头大师”为题,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有趣。
  • 5、请你按要求完善“赶海”之趣板块的内容。

    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去赶海,我和biǎo dì____一手提小桶,一手执铲子,信心满满地去沙滩上捉螃蟹。他dǎn xiǎo____得很,只敢跟在我后面,我指哪他挖哪。我们两人在沙滩上和螃蟹打起了“游击战”。suīrán____刚开始不太熟练,但最后还是收获了不少“战利品”。看着桶里任我bǎi bù____的螃蟹,谁还能想起它最初的威风呢!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书写正确的字词。
    (2)、“执”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拿着;坚持(意见);行,施行;凭单。“执”的读音为 , 下列选项中“执”的含义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A.意    B.回    C.法    D.

    (3)、联系上下文可知,“战利品”在此处指的是(    )
    A、五彩的贝壳 B、漂亮的水母 C、沙滩上的螃蟹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莫高窟

    佚名

    ①敦煌(dūn huáng)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    )的菩萨,有(    )的天王,还有(    )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③莫高窟的壁画宏伟瑰(guī)丽。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选文有删改)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选项)
    A.威风凛凛    
    B.慈眉善目    
    C.强壮勇猛
    (2)、读第②~④自然段,想一想文章围绕“莫高窟”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3)、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作者是这样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先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壁画规模庞大,再举例说明了 , 最后描写了。(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高窟在祖国西北的甘肃省,被三危山和鸣沙山包围着。 B、第①自然段中把洞窟比作蜂窝,是为了表现洞窟的数量众多。 C、“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飞天的其他样子。 D、藏经洞里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处。
  • 7、【完成观察任务】请你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赤条蜂

    法布尔

    ①赤条蜂绝对算得上是一名熟练的“外科医生”。我仔细观察了它麻痹毛毛虫的整个过程,并记录了下来。

    ②首先,赤条蜂用它的嘴巴夹住毛毛虫的颈部,然后把刺刺进毛毛虫的头部和第一节之间的关节上,那是毛毛虫最脆弱的部位。遭此一击后,毛毛虫便完全被赤条蜂控制了。

    ③然后,赤条蜂会突然离开毛毛虫,躺在地上,来回扭动身体,蹬足拍翅,好像在垂死挣扎。起初,我以为它也被毛毛虫攻击到了。可正当我无比惋惜的时候,它却活蹦乱跳地回到猎物旁。于是我明白了,刚才不过是它在庆祝胜利罢了。

    ④接下来,赤条蜂又抓住毛毛虫的背部,抓的部位比第一次稍低些,然后把刺刺入毛毛虫身体的第二个关节,仍旧是刺在下方。就这样,它一节一节地刺下去。

    ⑤最后,赤条蜂会张大自己的嘴巴,夹住毛毛虫的头部,有节奏地轻轻挤压,但又不会太剧烈。就这样,每一次挤压,赤条蜂都会停下看看毛毛虫的反应,如此循环。“手术”结束后的毛毛虫只有一息尚存的气息。

    ⑥赤条蜂把它拖到洞里后,就在它的身上产一颗卵。不久后,幼虫就会从卵里孵化出来,便可以把毛毛虫当作食物了。

    ⑦虽然我十分同情毛毛虫的遭遇。不过毛毛虫是农作物和许多花草的天敌,赤条蜂杀死它们也是在为人类除害了。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赤条蜂麻痹毛毛虫的过程,补全导图。
    (2)、请你借助关键语句,写一写第②自然段的大意。(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赤条蜂控制毛毛虫的办法是把刺刺进它的头部和第一节之间的关节上。 B、赤条蜂受伤的表现就是躺在地上,来回扭动身体,蹬足拍翅。 C、第④自然段中“比第一次稍低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 8、【填写观察记录表】请你根据观察过程,完成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蜜蜂

    观察地点:自然观察基地昆虫区

    实验目的:观蜜蜂是否有 biàn rèn____方向的能力。

    实验准备:纸袋、表、笔

    实验过程

    第一步:捉蜜蜂,将它们放进纸袋;

    第二步:带到四公里外,打开纸袋,在蜜蜂身上做白色记号;

    第三步:把二十只左右的蜜蜂放飞;

    第四步:观察蜜蜂沿受风力碍的情况;

    第五步:jiǎn chá____并记录蜜蜂飞回来的时间和数量。

    实验现象

    ①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②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实验结果

    至少有十五只蜜蜂风而飞,zhǔn què____无地从生地方回到了原处。

    实验结论

    蜜蜂回家靠的____常的记忆力,____识别方向的本能。

    (1)、下面对记录表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zé)    沿(tú) B、碍(zhǔ)    大(kài) C、风(nì)    无(wù) D、生(mè)    常(zhāo)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里写词语,补全记录。
    (3)、在“实验结论”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对比下面两句话,你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写一写。
    ①蜜蜂飞得很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②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 9、【赏日出】阅读下面的文章,感受日出的魅力。

    日 出

    田晓莉

    ①为了看日出,我起了个大早。

    ②五点左右的海边,已是热闹非常,密密麻麻的人们聚集在沙滩上。白日里澎湃的大海,此刻无比宁静。浪潮退去,细软的沙滩上,星星点点的贝壳、蛤蜊、海螺被遗落在这里,渴望重返大海母亲的怀抱。

    ③天边已泛鱼肚白,云朵似棉絮般铺展开来。东边海天相接的交界处,稀松的薄云已被染上粉紫色,最下面的云缕更是镶上了一道金边儿。

    ④一抹红光,毫无预兆地在天边浮现,随后逐渐变大、变大、变大,小半个太阳升起来了,可初升的太阳怎么有力气呢?【甲】

    ⑤它憋红了脸,却只往上挪了一毫半寸。大海翻动着浪花,攒足了劲儿托举起太阳圆滚滚的身体往上顶。最终太阳不负众望,挣脱了海平面的禁锢(gù),完整地显露在大家面前。平静的海上,太阳的光芒倒映其上,圈圈殷红的涟漪(lián yī)随波荡漾,煞是好看。

    ⑥【乙】红彤彤的它遥挂在空中,睁大双眼,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地。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望着比芝麻粒还要小、正在欢呼的我们,仍奋力往上爬着。

    ⑦五点半左右,在云层中穿行的太阳,终于脱下红色的襁褓(qiǎng bǎo),换上了金光闪闪的战袍。【丙】刹那间光芒四射、云蒸霞蔚,周遭的云朵也被晕染成绚丽夺目的玫瑰金色,技艺再高超的丹青高手也难以描绘,而在头顶之上的碧空,半个月亮仍清晰可辨。     (选文有删改)

    (1)、(文意理解)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
    初升的太阳是新鲜的,好奇的。
    A、【甲】 B、【乙】 C、【丙】
    (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日出过程,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天边泛鱼肚白

    薄云染上粉紫色,最下面的云缕镶上了

    一抹红光浮现

    逐渐变大后,太阳升起来了,憋红了脸,却只往上挪了 , 最终太阳完整地显露出来。

    遥挂在空中

    奋力往上爬。

    日月同辉

    太阳在云层中 , 脱下襁褓,刹那间、云蒸霞蔚;云朵被晕染;半个月亮仍

    (3)、第⑥自然段画线句中的“睁大双眼”“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地”是把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样子。
  • 10、【观薄雾】下面的语段记录了神秘的雾,快来看看吧。

    山上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语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这段话写了云雾的特点。
    (2)、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照样子,写一写。

    , 又像是 , 又像是

  • 11、【望云彩】下面是云彩的介绍卡,请你阅读并完善。

    云彩可以变换各种(mù mó)样。有的像笑(yín yíng)盈的老爷爷,有的像xiōng méng____的老虎,有的像wěi wǔ____的狮子,还有的像一座座lián jiē____起来的(máo miào)宇。

    云彩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红(tóng tōng)形的,一会儿jīn càn càn____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

    (1)、给介绍卡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介绍卡中的拼音写词语。
    (3)、按要求在介绍卡中找词语,并拓展。(课后3题变式)

    ①ABB式的词语:红彤彤、 , 再写两个:

    ②用常见事物描述颜色的词语:葡萄灰、 , 再写两个:

    ③表示不同颜色糅合的词语:半紫半黄、 , 再写两个:

  • 12、阅读下面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金瓜和银豆

    聂杨

    ①山脚下住着一对老两口,他们守着一块荒地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贫。

    ②突然有一天,老伯伯叫道:“老伴,你快看,瓜里有个孩子!”老婆婆看到银豆角裂开的口子里面睡着一个女娃娃,也叫起来:“老伴,豆角里也有个孩子!”

    ③老两口给哥哥起名叫金瓜,妹妹起名叫银豆。

    ④有一天,金瓜回家对老两口说道:“我在菜地里种出了一个奇大无比的冬瓜,我一个人都抱不起来。”银豆说道:“我喂的鸡里有一只大公鸡,羽毛美得像天边的晚霞,打鸣声像雷声一样震耳,是难得一见的雄鸡。

    ⑤一个张员外来找老两口要地,蛮不讲理地说:“我算了一下,你们一共要给我二十两黄金,我给你们三天时间。”

    ⑥张员外走后,金瓜安慰老两口说:“我听说这山上金银多,我和妹妹去山里找一找。”金瓜和银豆便带着铁铲上山找黄金,他们从早挖到晚,什么都没挖到。

    ⑦就在二人垂头丧气时,天上飞来了一只巨大的鸟,是银豆养的雄鸡,它伸出爪子,将大山拎起。一块巨石从远处滚来,躺在了山底下,是金瓜种的那个大冬瓜,将大山支起。金瓜和银豆跑到山底下一看,满地的黄金白银。

    ⑧三日期限一到,张员外便来收租,他没想到老两口居然真的拿出了二十两金子给他。在他的逼问下,老两口不得已将金瓜和银豆找金子的经过告诉了他。张员外随即派人抢走了大冬瓜和雄鸡,去山上寻宝了。

    ⑨兄妹二人决定给张员外一点教训。他们来到山上,张员外正往口袋里塞金银珠宝。金瓜喊道:“冬瓜,快回来,别让贪心鬼发财。”冬瓜听到,从山底滚了出来。银豆也喊道:“雄鸡,快回来,别让贪心鬼偷走财宝。”雄鸡听到,丢下大山。张员外还没来得及享受那些金银珠宝,就被永远地压在大山底下了。 

    (选文有删改)

    (1)、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导图,并根据导图向同学们复述故事。(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公鸡的羽毛比作;打鸣声比作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3)、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像张员外一样 ,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遇见危险时要 , 用智慧摆脱困境。
  • 13、【镜头设计】下面是拍摄的分镜头情节,请完成下列各题。(语文园地知识点)

    分镜头:①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②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

    (1)、(转述)请你将①句用自己的话转述给村民。
    (2)、(仿写)给②句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拟声词,让句子更生动。
  • 14、【人物设定】下面是枣核的人物信息卡,请你阅读并完成练习。

    人物信息卡

    姓名:枣核

    事迹:①枣核身量虽小,却能扶犁、能赶驴,柴还比别人打得多。②衙役牵走庄稼人的牛、驴,枣核蹦到驴耳朵里,大声吆喝着赶驴,折腾衙役。③县官命衙役绑住了枣核,想困住他,但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④枣核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荡秋千,气得县官红了脸,大声嚷。

    (1)、找出下面每组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将选项填在括号里。
    ①A.腾    B.叠    C.曲    D.不不挠    (    )
    ②A.价    B.红    C.潮    D.水船高    (    )
    ③A.嚷    B.叫    C.吵    D.瞎吵八    (    )
    (2)、根据人物信息卡,我知道枣核是一个(品质)的人。
  •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山 雨

    赵丽宏

    ①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②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③沙啦啦,沙啦啦………

    ④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⑤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⑥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在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⑦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⑧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zhuàn)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⑨叮——咚——叮——咚……

    ⑩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选文有删改)

    (1)、本文是按照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2)、第⑤自然段中,作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将、树叶、联想成“琴键”,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和雨同奏”的(动态 静态)美景图。
    (3)、第⑥自然段中,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可以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在雨中,山林的色彩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4)、文章结尾处“山雨的余韵”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6、小白鸥原创读文章,并回答问题,看看住在月亮上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我的家在月亮上

    萧袤

    ①我家搬到了月亮上的一座小屋里,小屋是蘑菇形状。每个月过了农历十五,小屋会越来越挤。但是我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十五月圆之时,就是我家最宽敞的时候。

    ②门前,有一棵桂花树。桂花的清香,飘满了小屋的庭院。我喜欢在桂花树下荡秋千。秋千荡得可高啦!

    ③我的好邻居——改行种树的吴刚叔叔好心地提醒我:“小心哪,别荡到月亮外面去了!”

    ④吴刚叔叔送给我一些桂花树种。我打算把它们带到地球上,送给表哥,种在沙漠里。月亮上的桂花树可耐旱了,什么地方都能长。

    ⑤嫦娥阿姨把玉兔送给我当宠物。它身上的毛,像月光一样洁白,真让人喜欢。爸爸和妈妈开垦了许多荒地,整天忙碌也不觉得累。月牙形的香蕉,圆月形的苹果,一年收获十二季的稻子……所有的果实都晶莹发亮,太美了!有时候,流星落下来,妈妈会把它们捡起来,种在地里。过不了多久,流星开出美丽的星星花,星星花结出星星果。这时,我就会去果园里吃星星果,星星果特别好吃,嚼起来还会冒出一闪一闪的星光呢。

    ⑥从地球上带来的小狗总想吃月亮。它很苦恼,因为它不知道月亮跑到哪儿去了。我告诉它:“月亮就在我们的脚底下。”“汪——”小狗瞪大眼睛不相信。等它明白过来,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嘴:“汪汪!月亮太——太大了。”

    ⑦我们全家随着月亮一起,绕着地球飞呀飞呀。要是我想爷爷奶奶了,就飞到老家的窗口。爷爷看见月亮里我的笑脸,惊喜地告诉奶奶,奶奶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⑧哦,我的家在月亮上……    

    (选文有删改)

    (1)、结合第①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蘑菇形的小屋有时“挤”是因为 , 有时“宽敞”是因为
    (2)、你梳理了“我”在不同地点做的事情,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3)、这篇文章中有一些人物或角色来自民间传说,这些传说有(    )(多选)
    A、吴刚伐桂 B、天狗吃月亮 C、猴子捞月 D、嫦娥奔月
    (4)、假如有一天,你的家也搬到了月亮上,在那里会发生什么趣事呢?展开想象说一说。(语文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 17、【变身心愿单】选出心愿单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再根据拼音写汉字,完成自己的变身计划。

    变身心愿单

    1.我变成了什么

    我想变成一只hú li;一块qiǎo kèlì;一朵花;一片白云……

    你想变成:

    2.我的变身方式

    我的变身方式是吃一根香(cháng cáng);喝下神奇药水;穿过任意门……

    你的变身方式是:

    3.我的变身技能

    我随手就能变出美味的(níng líng)食;能听懂(ē è)鱼说话……

    你的变身技能是:

    4.我的神奇经历

    我变成了一朵云,我可以不断变换着xíng zhuàng。我可以变成棉花糖逗正在哭泣的小朋友,也可以变成手给老爷爷挠(yáng yǎng)痒,还可以变成小房子让太阳和月亮都住进来……

    你的神奇经历:

    我变成了。我可以;也可以;还可以

  • 18、【活动二:探究花朵“变脸”】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花朵的“绝活”。

    花朵也变脸

    裴燕燕

    ①千姿百态的鲜花有着神奇的色彩表现,像是学会了川剧中的变脸绝活,时不时换一张脸。

    ②金银花那喇叭状花朵在绽放之时洁白如雪,一两天后会变成华丽的金黄色。它的花朵常常呈现出黄白分明的奇妙景象。

    ③相比金银花,木芙蓉花的变脸功夫明显更胜一筹。清晨初放之时,木芙蓉花有着淡雅的粉白或粉红色的笑脸。到了炎热的中午,盛开的木芙蓉花像羞红了脸,渐渐呈现出娇嫩的朱红色。暮色沉沉之际,朝开暮谢的木芙蓉花色变成了更加浓郁的紫红。

    ④鸳鸯茉莉的变脸风格却截然不同。刚刚盛开的时候,鸳鸯茉莉有着高贵神秘的蓝紫色面容。随着时间的流逝,花瓣的色彩越来越淡,从浅紫、粉蓝直至最终幻化成清新的白色。

    ⑤如此煞费苦心地变化颜色,花朵们到底图什么呢?研究鸳鸯茉莉时,生物学家们发现盛开的蓝色花朵对授粉昆虫的吸引力更大,即将枯萎的白色花朵却门可罗雀。通过花色的显著变化,配合不同时期花蜜供应的多少,昆虫们慢慢就会记住什么颜色的花朵会提供更加慷慨的馈赠。

    ⑥为了繁衍,花朵们居然“琢磨”出变脸这种高“智商”的诱导战术,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选文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提取花朵信息并填空。

    花朵

    颜色变化

    绽放之时洁白如雪,一两天后会变成②

    木芙蓉花

    清晨初放之时为③ , 中午呈现出娇嫩的朱红色,暮色沉沉之际变成更加浓郁的紫红。

    鸳鸯茉莉

    刚盛开是高贵神秘的蓝紫色,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④ , 最终变成清新的白色。

    (2)、请你找出第③自然段的关键句 , 结合关键语句,可以概括出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当作 , 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中午盛开时的木芙蓉花朵颜色的特点。
    (4)、“花朵也变脸”是因为(    )
    A、为了美观,供人们欣赏。 B、为了吸引昆虫授粉,繁衍后代。
  • 19、【活动一:制作“花钟”】请你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完成“花钟”的制作。
    【____】热的12:00左右,午时花开了。
    21:00优(yā yǎ)的昙花开放。
     15:00,万shòu ____菊开了。
    20:00夜来香开花。 4:00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7:00睡莲吐露fēn fāng____。 5:00左右,蔷薇绽开了笑脸。
    19:00月光花舒展花瓣。 17:00紫茉莉sū xǐng____过来。
    一天之(nèi lèi),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各种花朵你争我抢,竟相开放,十分艳丽。
    (1)、先根据拼音写汉字,再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下面的解释,【    】里的字应该是
    燥 干、水分少      噪 大声吵嚷      躁 性急,不冷静
    (3)、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画波浪线句子的景象,你会用
    (4)、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向日葵的开放。
    (5)、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现象与有关,还与有关。
  • 2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从春天出发

    丁立梅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的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蹦跹(pián xiān),它们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们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náng),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蚂蚱……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选文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阅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①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刚钻出土的小草短小、细密、柔软的特点。

    ②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将“柳”拟人化,用“”和“”两个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的优美姿态。

    (3)、阅读第④自然段,我们能体会到(    )(多选)(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A、花朵们在春风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B、河边的野花和桃花一样鲜艳。 C、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春意盎然。 D、野外的花朵色彩斑斓,满是春的色彩。
    (4)、第⑤自然段中“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假如你静静地坐着,会听到哪些小生灵的歌声呢?它们的歌声是什么样呢?请你写一写。(40字左右)
上一页 378 379 380 381 3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