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理解
海洋里的“伪装大师”
① 海洋的每个角落都活跃着动物“伪装大师”的身影,它们花样百出地模仿 栖息环境乃至其他生物,以此隐匿自己的身形或是威慑强大的天敌。
② 丽鮗可能是海洋中最狂热的斑点装爱好者,卵圆形的身体,宽大的背鳍、 腹鳍和尾鳍,一身紫黑底色满铺白色和浅蓝色小点,背鳍和尾鳍相接处寥寥几道 斑纹巧妙地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假眼。虽然披着一身华美的盛装,丽鮗却是谨 小慎微的岩礁隐士。它们白天躲在礁洞里深居简出,到了黄昏时分才会溜出来四 处觅食。但凡察觉到什么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头扎进岩礁的凹穴,只露出带有 眼斑的身体后半部,还把背鳍、腹鳍和尾鳍摆成特定的角度,就像是一条发飙的 斑点裸胸鳝。不想招惹凶猛海鳝的捕食者,十有八九会对狐假虎威的丽鮗退避三 舍。
③ 拟态章鱼是家族中的小个子,是最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软体动物的柔韧身 体,遍布全身的色素细胞,配合八条灵活的腕足,让它们能随意改变外形和体色, 瞬间完成各种不可思议的变身伪装。把腕足拖在身后并拢,再把身体压得扁扁的, 它就成了趴在海底的“比目鱼”;静静地悬停在海水中,将腕足伸向四周,可以 冒充满身毒刺的狮子鱼;向身体前后各伸出一条腕足,再配上黑白环状的斑纹, 就是一条足以让雀嗣丧胆的剧毒“海比”……千奇百怪的模仿秀,并不只被它们 用来吓唬天敌。它们也借此诱捕食物。拟态章鱼简直能够随机应变地模仿一切生 物,无论体色、形态和动作都惟妙惟肖。只要它们脑洞开得够大,或许会比孙猴 子更能千变万化。
④ 对机智的它们来说,海中的生活或许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假面舞会”。
(选自《科学之友》2021年第7期,有删改)
(1)、阅读文章,填写表格。序号
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角度
①
内容
②
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丽鮗的伪装本领合适吗?
(2)、尝试着解决上面表格中的一个问题,写下你的回答。想解决的问题:(填上题序号)
我的回答:
(3)、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动物伪装本领强的一项是( )。A、它们能够随意改变外形和体色,瞬间完成各种不可思议的变身伪装。 B、它们白天躲在礁洞里深居简出,到了黄昏时分才会溜出来四处觅食。 C、背鳍和尾鳍相接处寥寥,几道斑纹巧妙地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假眼。(4)、“拟态章鱼筒直能够随机应变地模仿一切生物”,假如你是拟态章鱼,你会 模仿什么新生物来吓跑敌人?请你展开想象,写几句话。 -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溪口千层饼制作技艺
类别
传统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点
27层酥皮结构,厚度仅1厘米,需手工折叠9次
炭火双面烘烤工艺,成品酥脆化渣
主料为面粉、芋头粉、海苔粉、白糖
历史渊源
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王毛龙创制,原为寺院素食,现为奉化代表性伴手礼
传承现状
现存“王永顺”等老字号7家,新一代传承人开发抹茶等创新口味
材料二:奉化布龙——中国龙舞艺术的活化石
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迄今已有800多年历 史。
奉化布龙传统套路多达四十余个,为一般龙舞所罕见。舞得活、舞得圆、神 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所有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 中进行,能做到“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造 型生动,转换巧妙。1990年,奉化布龙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1996年奉化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布龙艺术)之乡。2005年被浙江 省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阅读二则材料,完成填空非遗项目
溪口千层饼
奉化布龙
历史起源
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①创制
由敬神、请神、娱神演变而来,已有②年历史
核心特色
③层酥皮,炭火双面烘烤
舞得活、舞得圆,传统套路多达④个
传承现状
现存“王永顺”等老字号,开发创新口味
2006年列入⑤级非遗名录
(2)、千层饼“酥脆化渣”的特点主要得益于( )A、使用芋头粉 B、开发了抹茶、椒盐等创新口味 C、炭火双面烘烤工艺 D、源于手工折叠,而不是机器压制(3)、对比其他地区龙舞,奉化布龙的独特优势是( )A、服装造价最昂贵 B、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 C、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而来 D、传统套路多达四十余个(4)、“溪口千层饼”和“奉化布龙”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认为它们被 列为省级以上非遗名录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说说理由,至少两条以上。 -
3、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常以圆木为警枕,少睡则枕转而觉,即起读书,学无不通。
——《宋史·司马光传》
【注释】[觉]:睡醒
(1)、下列选项中哪个最适合作为选文的题目( )。A、囊萤夜读 B、悬梁刺股 C、圆木警枕 D、凿壁偷光(2)、请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A. shǎo B. shào) 睡则枕转而觉(A. jué B. jiào)
(3)、理解文意,找出跟意思对应的文句。(填序号)① 枕头转动他便醒来。
② 学问方面非常渊博。
A.以圆木为警枕 B.枕转而觉 C.即起读书 D.学无不通(4)、你认为司马光的方法值得学习吗?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
4、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1)、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事物。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太小 ,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2)、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认真负责的张老师
淘气的小猫
爱阅读的同学小轩
(3)、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1个错别字,3处语病)。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凌晨出发,几百米路才走了就病倒了,只能反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
5、读一读,填一填。(1)、走进诗歌,我们踏入辛弃疾描绘的“ , 溪上青青草”的闲趣; 遇见杨万里眼中“篱落疏疏一径深,”的美景;感受艾青“所有的绿 集中起来,挤在一起, ,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的生机;欣赏范成大“梅 子金黄杏子肥,”的风光;品味李白“众鸟高飞尽,”的萧萧;领略毛泽东“ , 犹有花枝俏”的雪景。(2)、阅读启迪人生,读《周易》,我们铭记“天行健,”的精神; 读《囊萤夜读》,体会车胤“恭勤不倦,”的美德。读《墨梅》,我 们悟出了王冕“ , 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品格;而谚语“少年不知勤 学苦,”则激励我们珍惜少年时光。
-
6、 读下框中小林写的诗,你推测他最爱的书是( )
我最爱的一本书
屋内旅游真有趣!
水为什么能灭火?
我们为什么要吃肉?
……
A、《看看我们的地球》(李四光) B、《灰尘的旅行》(高士其) C、《昆虫记》(法布尔) 我们为什么要吃肉? D、《十万个为什么》(米·伊林) -
7、 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该系统采用弹出式菜单选择。 这家饭店的菜单设计很有趣。 B、老师拿着文件夹快步走进教室。 小红电脑里的文件夹太多了。 C、他考取了潜水证,可以探索海洋了。 她一直在班级群里潜水 , 从不发言。 D、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妈妈为我完成了挑战而感到骄傲。
-
8、 下列哪个选项能替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把最恰当的选出来( )
几颗调皮的星星睡不着,在寂静的夜空里闪烁着。
A、静谧 B、寂寞 C、淸静 D、冷清 -
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ǐ) 应和(hè) 引吭大叫(háng) 临危不具 B、麦秆(gǎn) 哺育(bǔ) 心急如焚(féng) 焦躁不安 C、吉兆(zhào) 慰藉(jiè) 汹涌澎湃(pài) 高楼林立 D、松脂(zhī) 徜徉(cháng) 枝折花落(zhé) 依山傍水
-
10、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正在祖国大家庭中jiàn kāng ____成长。少年儿童为zhǔ zǎi____自身命运而努力学习,为争做 时代表率而严于律己,为创造xìng fú____生活而持续奋斗。可爱的孩子 们,祖国的未来由你们miáo huì____,也因你们而càn làn____。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2)、加点字“率”的读音和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lǜ 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 B、shuài 模范 C、lǜ 带领,统领 D、shuài 爽直坦白(3)、下列词语不适合形容当代少年儿童的是( )A、千里马 B、领头羊 C、应声虫 D、小蜜蜂 -
11、书写。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
12、 凯旋而归 难舍难分 失而复得 乐极生悲 欢欣鼓舞
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上面这些词语让你想起了记忆深处的哪些事? 请选取其中一件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多个角度,把人 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内心。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13、阅读理解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材料一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它始建于公元366年的前秦时期,连续建造一千多年,经过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 的规模。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现有洞窟735 个,分布在1700多米长的崖壁上;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15尊,这些壁画和 彩塑是艺术上的瑰宝。
————选自《国家文物局》网站
材料二
主要年代
莫高窟修建成就
前秦
乐僔和尚在鸣沙山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标志着莫高窟修建的开始
隋代
洞窟数量大幅增加,壁画题材日益丰富,艺术风格独特
唐代
莫高窟迎来鼎盛,洞窟数量逾千
五代时期
继续开窟,壁画中汉服与胡服并存,反映民族融合
宋代至元代
莫高窟继续扩建和重修,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和艺术特色
——选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和;材料二介绍了莫高窟的。(2)、判断题。①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经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②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③元代继续对莫高窟进行扩建,是莫高窟修筑的鼎盛时期。
(3)、莫高窟为什么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从上面材料中至少找到两条理由。 -
14、阅读理解
老李的糖画摊
①小时候,我家附近的老街,是孩子们的欢乐场,而糖画摊则是其中最甜蜜的存在。
②那时,老李还不到四十岁,身材挺拔,眼神里满是对生活的热忱。他的糖画摊摆在老街的拐弯处,一张略显陈旧却擦得干干净净的小方来,上面放着熬糖的炉子和一个装着麦芽糖的小锅。旁边的木架上,插满了用糖做成的各种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仿佛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③每当有孩子围拢过来,老李总是露出和蔼的笑容。他一边用小汤勺舀起铜锅里的糖汁,一边亲切地问:“小朋友,想要个啥样的呀?”得到回答后,他就开始了创作。只见他手腕灵活地摆动,那糖汁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在光滑的石板上快速流淌、勾勒。他时而轻描,时而重抹,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便跃然石上。比如画一条金鱼,他先画出圆圆的鱼身,再轻轻甩出几条灵动的鱼尾,最后点上眼睛,一条仿佛在水中畅游的金鱼就出现了。紧接着,他迅速用小铲子将禟画铲起,小心翼翼地粘在竹签上,递给眼巴巴等待的孩子。孩子们接过糖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迫不及待地舔上一口,甜美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
④长大后,我去老街的次数越来越少,老街的店铺不断更新,孩子们对糖画的热情逐渐冷却,曾经围绕糖画摊的孩子也少了许多。偶尔路过,还能看到老李的糖画摊。此时的他,头发已添了不少银丝,脸上也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但他制作糖画的专注神情一如往昔。
⑤如今,老街进行改造,变得更加繁华热闹,可也多了许多时尚的零食店和玩具店。再次见到老李时,他的摊位挪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老李有时会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我和他聊了聊,他说现在愿意学糖画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太少了,很多孩子被新的零食和电子产品吸引,对糖画慢慢失去兴趣,糖画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了。
⑥但老李从未想过放弃,每天依然早早地来到摊位,认真制作每一幅糖画。他说:“这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在我这儿断了啊。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喜欢,我就会一直画下去。”
⑦每当我回到老街,还是会去看看老李的糖画摊。他依旧在那里,用那双手,为偶尔路过的孩子们,编织着甜蜜的梦,延续着这门古老手艺的生命。
(1)、文章第①自然段“糖画摊则是其中最甜蜜的存在”,说说你对“甜蜜”的理解。(至少写出两点)(2)、第⑤自然段老李为什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下面表述不恰当的是( )A、许多时尚的零食店和玩具店取代了糖画摊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B、学糖画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太少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无人传承。 C、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没办法继续创作糖画。 D、新兴娱乐方式和零食兴起,糖画受欢迎度降低。(3)、文中老李坚持制作糖画的主要原因是( )A、制作糖画经济效益显著,能够大幅改善生活条件。 B、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不愿让这项传统手艺失传。 C、受限于年龄和技能,只能继续从事糖画制作维持生计。 D、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每天都有很多人买。(4)、根据选文中孩子们对“糖画”的态度和老李的神态变化,完成思维导图。(5)、文中多次对老李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了描写,请你摘抄一处,并写出你从 中感受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摘抄:。
感受:。
-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荆公改字
王荆公①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眷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吴中②士人家藏其草③。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 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注释】①王荆公:王安石,字介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罢相后被封为 荆国公。②吴中:苏州。③草:草稿。
(1)、请选择以下加点字的意思。①复圈去而改为“入”( )
A.复习 B.又 C.重复
②旋改为“满”( )
A.旋转
B.返回
C.再次
③凡如是十许字( )
A.总共
B.平凡
C.凡是(2)、请将王荆公改字的过程补充完整。
到→→→→绿(3)、你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好吗?为什么?(4)、从王荆公改字的故事,你感受到了诗人的精神。 -
16、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主题
诗句
童年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① , ②”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对劳动的热爱。
壮美山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③ , ④”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家国情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⑤ , ⑥”表现了杜甫听说失地收复后的喜极而泣。
-
17、班级开展“走近古典名著”活动,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① 年约十四,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②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③面如黑铁,一对大耳似扇子挂在两侧,身粗肚大。
(1)、第①个人物年约十四,正是( )A、豆蔻年华 B、及笄 C、弱冠 D、而立(2)、请写出与第②个人物有关的两个故事《》《》。(3)、第③个人物是 , 出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
18、 我们在做小小讲解员的时候,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讲解的时候条理要清楚,语气、语速要适当,可以用动作、表情加以辅助。 B、确定好要讲解什么后,先搜集相关资料,再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解。 C、可以做一些小卡片,标注要讲的关键信息。 D、要根据准备的内容讲解,即使听众不太感兴趣,也要按照事先准备的内容讲解。
-
19、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却有一种古朴天然的美。 B、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C、居住在繁华都市,我却不时想起家乡朴素的小院。 D、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 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
20、 书法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颜真卿的楷书。(1)、老师指着下图说:“颜体就是这样( )。”A、筋肉丰满,恢宏雄壮 B、骨力劲健,瘦硬通神 C、笔画连绵,流畅奔放 D、行云流水,舒展有型(2)、宁宁在了解了颜真卿后,赞叹道:“颜真卿真是学识高,技艺高,品性高!” 这三个“高”分别指( )。A、高超 高深 高洁 B、高深 高洁 高超 C、高超 高洁 高深 D、高深 高超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