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有些小缺点,只有克服并战胜它们,才能茁壮成长,在未来绽放出耀眼光芒。请根据自己战胜小缺点的经历进行习作吧。
题目:我再也不 ▲
要求:选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拖延”“自卑”“孤独”“懒惰”等,然后写一篇习作。注意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情感真实、不少于400字。(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
2、阅读短文,增进对梦想的热爱。
①17岁进入飞行学院,33岁进入太空讲课,41岁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她就是众所周知的王亚平。
②1997年,17岁的王亚平高考结束,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幸运地与飞行站下了不解之脉。
③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扬利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之梦。当时只有23岁的飞行员王亚平,她心中的激动与兴奋同样难以言表,脑海里有一个小火苗被点亮了:“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④2010年,通过屈屈严格选拔,王亚平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之一。加入航天员队伍之后,地才发现光鲜灿烂的时刻只是一瞬间,更多的是面对数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和一次次严酷的挑选。
⑤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面部扭曲变形,时常感到呼吸困难;救生训练中,不管在野兽出没的丛林,还是风沙漫天的沙漠,地都能从容面对;体能强化训练中,3000米考核,地比满分标准还提前了8分钟。主亚平硬是靠着“炼”这个“一字诀”,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点几一,点儿抹平生理差距,最终强大到与男航天员们一起在太空并肩作战!
⑥2013年,她终于成功入达“神舟十号”航天贝。航天任务充满了风险和未知,第一次飞行任务姑束后,有人曾问她:“害不害怕?”王亚平说:“不害怕,因为那一则自己的脑海中只有6个守——责任、使命、固梦。身处太空时,所看见的世界会让人得到升华,有些东西会变得‘很小’,比如得失;有很多东西刑变得‘很大’,比如对家人、对祖国的爱和牵挂。”
⑦2021年,王亚平乘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再度问鼎苍穹。地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中国首次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⑧正如王亚平所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抗着;因为热爱,让我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这也是对每一个中国航天人的真实写思!
(1)、【思维提升】默读短文,梳理王亚平的圆梦经历,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2)、因此租因王亚平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之一后,经历了很多艰苦训练,有。用代入人物的方法,我认为玉翌平当时的内心想法可能是(3)、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第③段,我体会到了王亚平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以及她勇于挑战的精神。 B、读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我体会到王亚平对个人得失的在意和对祖国、家人的爱。 C、王亚平靠“练”一点儿一点几抹平生理差距,最终强大到与男航天员们一起在太空并肩作战。 D、联系全文可知,这简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每一个中国航天人的尊敬和赞扬之情。(4)、【开放性试题】请联系两位航天员说的话,说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以及你从文中受到的启发。航天任务充满了风险,但王亚平说:“不害怕,因为那一刻自己的脑海中只有6个字——责任、使命、固梦。”这不禁让人扭起杨利伟说过的话:“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
3、阅读短文,增进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①扶带着刀耕火种的淬(cuì)炼与逃古区(gāng)风走来的汉方,每一个都是珍贵的艺术品。这些精灵会冲你眨眼睛,给你讲故事,甚至能洞察你的心扉,在你一不小心走近悬崖边的时候,它们会甚愈地走过来,给你一个眼睛(tí hú)淮顶的规功。汉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②“人”、一撮一襟,简单歪极。有人说,一撅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从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试想一下:有谁是能够离开了刑人的支撑而破存于世的呢?什么是支撑?支撑就是搀扶,就是放脸,就是牵献。只有这样,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才是一个矗立起来的大写的“人”!一般一捺,“人”字好写印难做。
③“信”,“人”“言”为信。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违,说出的卜一诺千合。《论语》中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箴(zhēn)言,(弗母子》中有“____”的世语。“信“是众国自古至今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是品行端正的重要标志。恼”还有一个深层意思,即信仰。忙仰,是人生价值所寄寓的地,是意志品质的原动力。一旦选择了终身不洽的信仰,他就会刷猜图治,步伐抗着而坚定。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充满灵性,很有意味。汉字不仅记载者人的思想和语言,还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与警示。品味汉字文化,让我们认识自己,升华自己。
(1)、读短文,体会汉字的作用,填在下面横线上。①
②
(2)、下面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结构是“分总”,阅读时可以抓住每段的第一句话快速了解段落内容。 B、画横线的句子中“精灵”指的是汉字,作者用这样拟人化的说法不仅拉近了汉字与读者的距离,还显得生动有趣。 C、联系上下文来看,第②段的横线上可以填“小信成则大信立“这句名言。 D、汉字很有意味。品味汉字,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提升,更好地认识自己。(3)、根据文中对“人”和“信”的解读,请把它们作为赠言送给同学。(填序号)“人”适合送给: “佰”适合送给:
A.不懂珍惜时间的小雨
B.经常不守承诺的小文
C.总是粗心大意的小夹
D.不懂得团队合作的小妙(4)、【探究性试题】请从下面选择一个汉字,仿照画横线的部分对“倍”的解读,试着拆卸汉字含义。众 舒 逝 出 加
-
4、品读古诗,增进对中华经典的热爱。
从罕行
【唐】王昌龄
____,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____,
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地名“”。除此之外,还有“山、孤城、云”等景物、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3)、〔探究性试题〕读这次过诗中的后两句,分析诗句所表达感情的不同。 -
5、〔生活情境〕中国古典名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参与“读古典名著,建书香校园”活动,了解古典文化。(1)、请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项目一:开展名著主题话剧演出活动
项目二:
项目三:
(2)、有同学建议选用右图中的故事排演话剧。我知道图中画的是“ ”的故事出自古典文学名著《》。如果让我扮演图中的一个人物,我会选择 , 我对他的评价是。我还知道和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是。 -
6、朗朗上口的诗句生动地体现着文化的博大精深。读下面的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1)、【赏诗体验乐趣】“童孙未解供耕织,”让我看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 彩丝穿取当银钲”让我体会到了儿童取冰穿丝时的欣喜和小心;“牧童归去横牛背,让我感受到了牧童的悠闲自在。(2)、【品诗感悟深情】从“遗民泪尽胡尘里, ”中体会陆游的爱国之情;从“ ,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感受李白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从“谁言寸草心,”中懂得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
7、一篇篇文字传承着灿若瑰宝的民族文化精髓。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急切返乡的欢快心情。 B、《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对毛主席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了他的丧子之痛和他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的胸怀。 C、《军神》中对沃克医生语言、动作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精湛的医术。 D、《清贫》一文体现了革命者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崇高品质。
-
8、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展现着文化强大的感染力。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1)、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再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
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忙碌了起来。忙得忘记了吃饭,忙得忘记了喝水,忙得连走路都带着小跑。
甜 挤 冷
(2)、照样子,补充句子: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缤纷的生活;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 ;童年是
-
9、凝练的四字词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铭记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马革裹尸的英雄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任凭敌人如何神机妙算 , 也避免不了被我军消灭的下场。 C、卫国戍边的战士们提死如归的战斗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D、听了袁隆平爷爷献身科学的事迹,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
10、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古今说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他是一名郎中 , 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医生) B、客舍之中,伙计们忙前忙后,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厨师) C、货郎的拨浪获一响,孩子们便兴奋地围拢过来,挑选心仪的小玩意儿。(商贩) D、愚客的笔下流淌着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作家)
-
11、阅读语段,感受生态保护者的无私奉献,完成练习。
曾经的三江潭,河流频频断流,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建立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环境,事态jīn jí____,不容chóu chú____。只有对三江源生态实行最____的保护,才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20多年来,乘承着保护“中华水塔”的信念,无数人bēn fù____这里,开始了艰辛的建设。三江源终于以zhǎn xīn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重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江奔流、长河湍湍,正如生态保护者们永不停态的奉献精神,让我。们yóu zhōng____地赞扬他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1)、根据拼音写词语。(2)、与语段中加点的“泊”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停泊 B、漂泊 C、血泊 D、淡泊名利(3)、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严格 B、严厉 C、严重 D、严肃(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12、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都成了现实。21世纪的你又有哪些奇思妙想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比如: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会出现哪些高科技?或者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功能……
要求: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
13、阅读经典美文,再品情感: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寺,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苔藓,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的小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着初春的杨柳树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1)、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文中描写冷泉亭旁的溪水,是为了突出西湖的绿与水毫无关联。
②西湖的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不同的绿色有同样的美。
③作者在描写西湖不同景点的绿时,融入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2)、读画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我能仿照这个句子的写法,再描写一种景物:(3)、根据选文内容,作者在西湖的游览顺序是:____(给选项排序,填序号)。A、花港 B、冷泉亭 C、苏堤 D、灵隐寺(4)、假如你是导游,要向游客介绍西湖的绿,你会重点介绍哪个景点的绿?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理由。 -
14、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发展思维:
【材料一】“白鹤梨题刻”是现存石刻面积最大、文字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一般淹没在水下,只有冬春枯水时才现“尊容”。它记录了唐广德二年(761年)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千年间60个年份的长江当地枯水水位信息,以及这期间的一些历史、文学、艺术和民俗信息。
【材料二】今天,写在骨头、陶片、棕榈叶、桦树皮和椴树皮上的书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了。但是有一种承载文字的材料我们依然在使用,这就是石头。刻在石头上的书是寿命最长的书。数千年前,古埃及人在陵墓里、神庙的墙壁上刻下了许多故事,流传至今。我们也会把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刻在石碑上。今天我们之所以很少在石头上刻字,是因为这件事做起来非常辛苦。另外,要搬运这样一本书也绝非易事。如果没有起重设备,人是奈何不得它的。人不可能把石头书带回家里去读,也不可能通过邮局寄出一封石头信。我们很早就希望能找到一种比石头轻,却又经久耐用的文字载体。于是人们尝试着在青铜上刻字。
——摘自苏联作家____的《十万个为什么》
【材料三】《十万个为什么》距今已近百年了。书中还讲述了文字从石头游走到莎草纸、蜡板、羊皮、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等过程。现在又有什么新发展呢?让我们去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上看看。18号线主题列车一头一尾车厢的车窗很“智慧”:它采用透明的OLED触摸显示屏,相当于一本透明的电子书,乘客在透过车窗看风景时,还可以触摸屏幕阅读各类信息。
(1)、《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谁?在材料二末尾的横线处填一填。(2)、下列关于“石头书”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A、石头书的优点是保存的时间长。 B、石头书的优点是不容易搬运。 C、石头书的缺点是刻字比较辛苦。 D、石头书的缺点是必须在水中保存。(3)、古人为什么要在“白鹤梁”石头上刻字?结合材料,写一写原因。(4)、三则材料的内容都与“承载文字的材料”有关,请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梳理一份“承载文字的材料发展图”。(5)、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之书可能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想象,用两三句话写一写。(可以从材料、样子或者功能等方面想开去) -
15、四年级(1)班开展了主题为“诗意春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班上准备编写一本诗集,请你参与。(1)、制作诗集的步骤是____(给选项排序,填序号)。A、给诗集取名 B、给诗歌分类 C、搜集诗歌 D、装订成册(2)、下列哪首诗不适合入选本次诗集?( )A、《春晓》 B、《咏柳》 C、《墨梅》 D、《春夜喜雨》(3)、楠楠提议举办诗歌仿写活动,请你按照例句,试着再写一种颜色。
例:到哪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4)、周六上午九点,班主任将组织全班同学去参加“现代诗集展览会”。据天气预报显示,周六会降温,下小雨。如果你是班长,请你向同学们转述通知,并给出温馨提示。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哥哥正在一丝不苟地写作业。我们不要去打扰他。 B、爷爷总是在园艺论坛里潜水 , 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 C、她平时是铁公鸡 , 但为灾区捐款时,她却十分大方。 D、上课时,他总是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真是名副其实的应声虫。
-
17、做钟情美景的发现者
在wǎn xiá____的映衬下,jiàn kāng____的白桦仿佛披上了轻纱,十分xiāo sǎ____挺拔。渐渐地,天空中现出xī shū____的星,给调(tiáo diào)皮晚归的孩子们送去了一丝wèi jiè____。jì jìng____的树林中掠过几道mǐn jié____的黑影,也许是biān fù____正在应和(hé hè huò)着星光跳一支“夜之舞”吧!夜晚的林中一片和(hé hè huò)睦。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2)、给文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8、请认真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选择题。(1)、此次深圳开展的系列环保活动主题是( )。A、美丽深圳,我是行动者 B、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C、美丽中国,我是贡献者 D、美丽深圳,我是践行者(2)、下列哪个区搭建了环保志愿者之家平台?( )A、罗湖区 B、福田区 C、南山区 D、龙华区(3)、深圳邀请市民担任体验官,参与城市环境监测科普之旅始于哪一年?( )A、2022年 B、2023年 C、2024年 D、2025年(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A、深圳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市民积极性,让市民成为环境问题的“解决者”,治理方案的“共创者”以及美丽深圳的“参与者”。 B、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经过3年发展,形成了饮用水源巡查、生物多样性监测、环境教育推广等23支专业分队。 C、市民担任体验官的科普活动主题广泛,包括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以及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源监测等。 D、通过深圳开发的线上虚拟展厅,公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森林、湿地的周边环境,了解自然生态知识。
-
19、任选一题完成习作。(1)、题目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吧。(2)、题目二:在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大雨过后会出现彩虹,天热时小狗会吐舌头。请你把观察或发现到的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写下来,注意把过程写清楚。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正确、规范:不少于300字。
-
20、课外阅读
河蚌和水鸟
①河蚌正在张开壳晒太阳,水鸟去啄它的肉,却被河蚌夹住了嘴,双方相持不下,结果被渔翁一起捉住了。
②河蚌和水鸟,一个被放在水盆中,一个被关在笼子里。夜深了,河蚌悄悄地爬出了盆,一步一步向屋外挪去。但是它爬得太慢了,爬了大半夜也没有爬出屋。
③水鸟虽然有一对善于飞翔的翅膀,但此时也不能飞翔了,只好用嘴使劲地啄笼子。可它的嘴没有蚌壳那么锋利,把笼子敲得“梆梆”响,也没弄开,反而把渔翁吵醒了。
④“跑?休想!”渔翁一边警告一边走了过来,看见水鸟还在笼子里待着,可是盆里的河蚌却不见了。他扭头一瞧,发现河蚌正缓缓地向屋外爬呢。“你想溜?也没那么容易!”说着,又把河蚌抓起来扔进盆里,回去睡了。
河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小声说:“水鸟老兄,咱们应该互相帮助才对。”
水鸟连忙点头称好。
④夜幕再次降临了。河蚌____地爬了出来,用自己____的外壳____打开了笼子。水鸟让河蚌夹住自己的脚,急忙展开那对有力的翅膀向外飞去。____,它们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顷刻间 徐徐 锋利 坚硬 蹑手蹑脚
(2)、阅读了短文,我们知道河蚌的长处是 , 短处是;水鸟的长处是 , 短处是。(3)、“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说河蚌经过思考,突然想出办法。那么,河蚌想出了什么办法呢?(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