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缩句)
    (2)、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改为直述句)
    (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这里的山啊水啊花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 2、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②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③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码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④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⑤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A、⑤①②③④ B、⑤②③①④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①④③
  • 3、某同学收集了“三一八烈士”墓的资料,并写下了一副对联,下列衔接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上联:____赋,血沃古都      
    下联:____酬,名垂青史旌旗红
    A、青春   群山青   壮志 B、壮志   烽火烈   青春 C、壮志   群山青   青春 D、青春   烽火烈   壮志
  • 4、我会连。 
    无边无际的太阳  标准的蔬菜
    绿油油的大海  晶亮的军礼
    鲜红的 菜地  新鲜的泪花

     

  •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们要经得起       的考验。
    (2)这篇文章的结构很        
    (3)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向非常        
    (4)老校长的表情总是那么         , 同学们都有点儿怕他。
    A、严肃 严密 严格 严峻 B、严格 严密 严峻 严肃 C、严格 严密 严肃 严峻 D、严峻 严密 严格 严肃
  • 6、 看拼音写词语。
    (1)、让卫星上天,让qián tǐng入海,这都是科学家们的不断辛苦钻研的成果。
    (2)、小明说的话,让人听着有些自相máo dùn
    (3)、因为感冒,赵老师的hóu lóng发言了,但是他仍坚持着给我们讲课。
  •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哄(mán mǎn) 固(níng yí)    烂(guì kuì)

    (cuī chuī)    拌(jiǎo jiào)  扎(zhù zhǜ)

  • 8、现代文阅读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立秋还处在暑热之中,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它表示着绚丽与成熟。但同时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使人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所以秋天是众多诗人抒发情怀的契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节气有四个,分别是春夏秋冬。 B、立秋后天气就凉爽了。 C、秋天降水和湿度趋于下降或减少。 D、秋天是悲凉的感觉,所以很烦人。
    (2)、众多诗人抒发情怀的契机是什么?
  • 9、课外古诗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故人:指老朋友。②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下面就是长江。③烟花:指春天鲜花烂漫的景象。④孤帆:指小船。

    (1)、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与李白在黄鹤楼辞别后,在鲜花如海的阳春 , 他顺流而下去往扬州。一叶 , 远远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见浩浩荡荡的在天际向东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填序号)

    ①扬州    ②黄鹤楼    ③烟花三月    ④送别

    这是一首诗,寓情于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第二句写了送别的时间是 , 孟浩然的去向是;三、四句写的是送别的场景。

  • 1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远上寒山____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____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两种景物中可以看出来。
    (3)、理解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斜”的字面意思是“歪斜,不正”,但结合生活实际可知,它在诗句中指山间小路
    ②诗句中“生”的意思是 , 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的样子。
    A.产生,生出    B.具有生命力的    C.生长
  • 11、根据情境写诗句。
    (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览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
    (2)、深秋时节,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不禁让人想到了《赠刘景文》中“”的诗句。
    (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 1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美丽的hé pàn有一座sì miào , 里面种着一棵大榆树。一位piāo bó bú dìng的落魄wáng sūnchóu méi bù zhǎn地站在门前。

  • 13、课外类文阅读。

    秋天来了,我来到乡下。啊!多美的景色。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抬头望着那又高又蓝的天空,一队南飞的大雁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我走到稻田边,黄灿灿的稻子像金黄色的地毯铺满稻田。

    一阵秋风吹过,小树轻轻地摇晃着,向我点头微笑。举目远望    啊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洁白的雪铺满了小山坡    可秋天怎么会下雪呢    走近一看    原来是雪白的棉花    

    西边的果树林里长满了好吃的果子。有红彤彤的海棠果、黄澄(dèng)澄的梨子,还有香喷喷的苹果……一闻到果子的香味,保准你会馋得直流口水。

    啊!金色的秋天是甜蜜蜜的。

    (1)、在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第一自然段写到的景物有等。
    (3)、作者把棉花比喻成雪,表现了棉花的特点。
    (4)、如果让你在最后一自然段前再写一小段话,你会写什么呢?请写出来。
  •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城市绿化在装点生活的同时,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亦不可小觑。一棵树龄61年的云杉树冠一般可阻留降雨量的24%-70.8%。实际上,所有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都能够固定土壤,加上树下大量的落叶、枯枝、苔藓等覆盖物,它们既能吸收数倍于自身的水分,又能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还是氧气的主要制造者,同时又可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吸尘器。据研究,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二氧化碳、氨气、臭氧等多种气体。城市绿化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国的花园城市、园林城市不胜枚举。

    材料二:

    近几年全国城市绿地面积及绿化覆盖率

    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城市绿地面积(万公顷)

    336.8

    342.7

    352.8

    367.0

    378.6

    392.1

    404.7

    绿化覆盖率(%)

    49.6

    49.7

    50.1

    50.2

    50.3

    50.9

    51.1

    (1)、材料一所表达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城市只有靠多种树木来保持水土。 B、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净化环境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C、世界各国出现了许多花园城市、园林城市。 D、绿色植物主要是制造二氧化碳。
    (2)、根据材料二,请你对2023年我国的城市绿地面积做一个预测,你觉得以下哪个数据合适?(    )
    A、399 B、300.5 C、423.6 D、510.6
    (3)、与上述材料中的“绿色植物”中“绿色”含义相同的是(    )
    A、绿色通道 B、绿色食品 C、绿色草地 D、绿色建筑
    (4)、阅读以上材料后,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你想说什么?
  • 15、多种方法品读词句。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理解词语,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结合上文的“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以及下文的“平展”,我们可以推测“熨帖”就是的意思。
    (2)、选文中,作者把比作 , 形象地写出了落叶的美和美。
    (3)、理解词语还可以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如选文第2句写的是地上落叶的排列,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知道,树叶落到地上的样子是的,所以“凌乱”的意思是
    (4)、理解词语还可以联系句意。句中“”一词表示程度更进一层,因此可以知道“有些凌乱”比“排列得并不规则”更不规则。
  • 1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学校门前的梧桐树叶渐渐变黄了,落叶如同枯叶蝶一般在风中翩翩起舞,而后覆盖住了地上的新ní(    )和盛着秋雨的水洼,为大地pū(    )上一层金黄。同学们的雨靴(    )踩在落叶上发出嘎吱吱的声音,给秋天增(    )添了一抹(欢乐  快乐)。学校院墙上的爬山虎藤条变成了zōng(    )色,(混乱  凌乱)地交织在一起,如同小巴掌般的叶子上还有秋雨的yìn(    )迹,看起来亮晶晶的,美极了。

    (1)、在语段的括号中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请在语段括号的两组词语中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语。
    (3)、“亮晶晶”一词用得好,请你选择一种方式理解它的意思。
    (4)、文中画线句将爬山虎的叶子比作小巴掌,多么美的表述!请你仿照这种手法写一个句子。
  • 17、课外阅读

    像红灯笼,这便是我从小到大对柿子的印象。夏尽秋来,柿子迎来了大丰收,硕果累累。阳光下,柿子密密匝匝地挂在枝头,在争先恐后地往外挤,挤到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早日变成红灯笼。亭亭如盖的柿子树下软且红的柿子俯拾即是你若是不嫌脏捡一个咬上一口便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这柿子可真甜呀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想象柿果硕硕,累累压满枝的画面可知,“丰收”的意思是

    ②结合生活实际,回想公交车上大家紧挨着的场景可知,“挤”的意思是。柿子争先恐后地往外“挤”突出了的特点。

    (2)、请在文中方框处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3)、请仿照下面示例写词语。

    硕果累累(ABCC式):    

    密密匝匝(AABB式):    

    (4)、请仿照上文中画线句的手法写一个句子:
  • 18、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___,飘哇飘哇,____。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____。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将选文补充完整。
    (2)、结合选段内容写出“五彩缤纷”一词的意思是:。与它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是
    (3)、找出选段的中心句。选段具体写了、果树和的变化。
    (4)、秋雨还会把什么颜色送给谁?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写一写。

    它把给了

    (5)、选文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展现了迷人的秋景。
  • 19、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1)、清凉 扇 粮 钥 凉爽 衣 菠萝 五彩缤纷

    我发现加下划线的字在词语中都读

    (2)、我通过理解了“五彩缤纷”的含义是

    A.查字典 
    B.上网  
    C.联系上下文  
    D.其他

  • 20、照样子,写词语。

    黄  ( 金黄 )   ( 橘黄 )

    红      

    绿      

    蓝      

上一页 511 512 513 514 5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