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仿照例句,把它当成人来写。
例:蟋蟀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
2、杂志社最近收到了大量稿件,请你看一看下面这则来稿,挑出稿件中的三处错误,并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吧!
昨天,我观察了公园里的植物、鲜艳的花朵和可爱的蟋蟀。看到一只蟋蟀从草丛中爬出,顿时联想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文章的作者是法布尔写的。 -
3、为了写好介绍某种植物的作文,老师要求我们仔细观察该植物。下列哪种观察方法不利于我们全面把握植物的特点?( )A、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 B、每天只在同一时间进行观察。 C、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D、用眼睛、鼻子等感官进行观察。
-
4、秋天凉,下雨天更凉,妈妈叮嘱小丽注意穿衣保暖,因为谚语说了:”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是哪一项?( )A、二八月,乱穿衣。 B、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C、夏雨少,秋霜早。 D、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这座大桥的桥墩非常牢固 , 经受住了多次地震的考验。 B、他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过得很好。 C、老师要求我们做作业时保持字迹均匀、页面整洁。 D、我们应当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珍惜粮食,保护水资源。
-
6、给动物找家,依次将字填到横线上,合适的一项是( )。
倦鸟归____ 蛇鼠一____ 深入虎____ 引蛇出____
A、巢 窝 穴 洞 B、窝 穴 潭 洞 C、巢 洞 棚 圈 D、棚 窟 巢 窝 -
7、对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骚人阁笔费评章(诗人) B、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C、可怜九月初三夜(值得怜悯) D、题西林壁(书写,题写)
-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哪一项?( )A、弹琴 子弹 B、弯曲 曲目 C、和气 暖和 D、投降 降服
-
9、阅读下面的观察动员令,并完成相关练习。(1)、根据拼音将上面的片段补充完整。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让我们走出教室,到cāo chǎng上去,探索蟋蟀慎重选址来建造 dòng xué的奥秘;走出shū fu的zhù zhái , 从xì xiǎo的变化hén jì中,探寻自然的秘密。gōng fu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都能成为探索未知的“小zhuān jiā”。
(2)、与加点词语“慎重”在文中的意思相近的是( )。A、隆重 B、郑重 C、稳重 D、庄重 -
10、习作。
有人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糖果世界;还有人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植物世界……你认为你的家庭是怎样的世界呢? 想想家里人的特点,并给他们取一个称呼。注意通过具体事例写出家里人的特点。 -
11、口语交际。
科技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后,同学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老师组织了一场交流会,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小畅认为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下面她举的例子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支持远程控制的智能家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B、网络的普及让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大。 C、智能音箱可以听取语音指令,快速搜索、播放音乐。(2)、小亚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展示了下面两幅图。请结合图片,把她的话补充完整。
看第一幅图,结合生活中人们使用手机支付的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手机;再看第二幅图,结合新闻上一些学生的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手机。因此,我认为科技发展。
-
12、现代文阅读理解。
【甲】令人心动的鸽子
①在整个大自然中,最使我心动的动物是鸽子。
②鸽子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信鸽和食肉鸽;按生活环境可分为野生鸽和家生鸽;按分布地区可分为原鸽和岩鸽等。尽管它们的种类复杂多样,但它们的外形却都很相像,连它们的叫声也都是“咕咕咕”的。
③鸽子的头部略成小球状,它的躯干就像一个小锤子似的,嘴很短,嘴的基部较软,鼻孔外具有一层膜,周身覆盖着不同颜色的羽毛。成鸽有矫健的双翼,适于长时间的飞行而不需要休息,这对它们的捕食和送信有很重要的作用。鸽子头部最显眼的就是那对发亮的双眼。鸽子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所不同,它们的眼睛能发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飞行的物体。人们根据鸽眼结构原理制作出了电子雷达,安装在一定区域内,用它来监视导弹、飞机等人看不见的东西。
【乙】旅行鸽的灭绝
①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鸽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千米,宽两千米,数量足有两亿只。
②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味道鲜美的肉。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
③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五十年的时间。而在20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从写作目的来看,甲文是在说明鸽子的种类、及对人类的贡献;乙文则是通过写旅行鸽的灭绝来唤醒人们的意识。(2)、下面是学习小组整理的问题清单,请你参与。提问角度
A.文章内容
B.文章写法
C.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清单
①甲文画波浪线句的写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旅行鸽最终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乙文画横线句带给人们什么启示?①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分别是、、。(填序号)
②帮助涵涵解决问题①: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将和人的眼睛进行了比较,突出了的特点。
(3)、同学们针对问题②进行了讨论,其中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量病死。 B、人们大面积砍伐森林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 C、旅行鸽的肉味道鲜美。 D、旅行鸽比较容易被捕杀。(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③。(5)、我能从角度提一个问题:? -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①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形容。
(1)、第①段在文中起的作用。(2)、明明是写“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又要写“上百万年的历史”?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人类历史悠久,社会发展不能忘本。 B、与上百万年的历史比较,突出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巨大。 C、为了说明人类上百万年来对大自然的依赖。(3)、短文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4)、根据对下面问题的作用的评价,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序号。A.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C.引发深入地思考
问题1: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问题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问题3: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
(5)、读完全文,请你也来提一个问题,并在括号里选出提问角度。问题:?()
提问角度:A.内容 B.写法 C.联系生活
-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浩瀚宇宙中,不少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编号31230的“屠呦呦星”、编号79694的“南仁东星”、编号17606的“吴孟超星”……这是国际性、永久性的荣誉。祖国群星闪耀,每一次仰望星空,都能感受到他们守护和激励的力量。
【材料二】屠呦呦:青蒿(hāo)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2015年,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nūè)疾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南仁东: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wù),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juān)刻下新的高度。
吴孟超:90岁高龄时,依然坚守在医学前线。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因愿意奉献自我而璀璨,因救人无数而耀眼。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下面最适合作为材料标题的一项是( )。A、著名的医学家 B、奇特的小行星 C、中国科学家的成就 D、夜空中的“中国星”(2)、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①屠呦呦是我国首位在外国进行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②南仁东是“中国天眼”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
③材料中的三位人物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所长,造福社会。
(3)、下面是同学们阅读材料后列的问题,请选出提问角度。A.材料内容 B.材料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①屠呦呦因为哪项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还有哪些小行星是用中国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③材料中将吴孟超比作“夜空中的星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从屠呦呦、南仁东等科学家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1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礼记》中说:“ , , 慎思之, , 。”(2)、圣贤有嘉训,诲汝常谆谆。汉代王充说:“智能之士, , 。”唐代韩愈也指出:“ , ?”(3)、爸爸经常用《尚书》中的“ , ”鼓励我多向别人请教问题,不要自以为是。(4)、《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引用岑参的诗“ , ”,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今天太冷了,街上没有行人、车辆和流动摊贩。
(2)、花朵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蝴蝶藏身呢?(改为陈述句)(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读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我们的生活,一个人有高大的目标是好的,即使目标不能完成,在努力的过程中也是快乐高兴的。
-
17、通过学习课文,卡维学到了很多知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B、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用来形容20世纪的科学成就。 D、《蝴蝶的家》一文中,“我”最后终于知道下雨时蝴蝶藏在桥下面了。
-
18、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 )A、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是谁将雪花撒下? 又是谁将冰雪融化? D、“玲玲,你怎么不干活呢?”大伙儿问。
-
19、下列针对文段所提的问题中,最有助于理解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
叫卖声是城市声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越来越多的叫卖声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收录300多种来自老北京胡同的声音。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通过沉浸式展陈,将日夜晨昏、四季流转间不同时段的姑苏叫卖声带到参观者耳旁。广州声音博物馆尝试开发声音遗产保护与教育新模式。
A、文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介绍叫卖声? B、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叫卖声有哪些? C、如何保护和传承叫卖声? D、我们可以为保护文化遗产做些什么? -
20、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桌子上横七竖八地放着很多铅笔。 B、坐着缆车上山,我体验到腾云驾雾的感觉。 C、经过老师的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D、谁知道事情出乎意料 , 原以为能办成的事却因一场暴雨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