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习作表达
请以“我的心儿怦怦跳”为题,写一次让你心跳加速的经历。可以是第一次上台演讲、参加重要比赛、等待考试结果……要求:
①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心理活动描写。
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③不少于250字。
-
2、课外阅读:司马光砸缸
宋朝有个孩子叫司马光,聪明伶俐,喜欢读书。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后院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一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缸里。缸里的水很深,小孩在水里挣扎,其他孩子都吓得哭起来,跑去找大人。司马光却急中生智,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1)、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 事件是。(2)、当小孩掉进水缸后,其他孩子的反应是 , 司马光的反应是。(3)、司马光“急中生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5)、下列说法与故事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司马光不喜欢读书 B、水缸里的水不深
C、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人 D、其他孩子没有害怕 -
3、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词。
尝与诸小儿游
唯戎不动
取之信然(2)、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用原文句子回答。(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5)、下列对王戎的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胆小怕事 B、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C、不合群 D、不喜欢吃李子 -
4、我会填。(1)、《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推理的逻辑顺序是:。(2)、《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步骤:先 , 再 , 最后。(3)、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的王戎、的西门豹。(4)、同学们,你们班级开过哪些有趣的班会?请简要写一写。
-
5、判断题。我能在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括号里打“×”。(1)、《西门豹治邺》是历史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是文言文。 ( )(2)、“诸儿竞走取之”的“走”与现代汉语中的“走”意思相同。 ( )(3)、西门豹惩罚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但其他官绅并未受到惩罚。 ( )(4)、“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是王戎判断李子苦的直接原因。 ( )(5)、《我的心儿怦怦跳》习作,要重点写心理活动和事件经过。 ( )
-
6、“大家说话的声音赛过打雷”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
7、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一项是( )
A、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C、亡羊补牢 D、海的女儿 -
8、“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一句中,“很久”不能删掉的原因是( )
A、表明西门豹犹豫不决。
B、为了等待巫婆回来。
C、让官绅们有时间害怕,从而教育百姓。
D、表现西门豹做事谨慎。 -
9、下列人物与著作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史记》 B、吴承恩——《西游记》
C、罗贯中——《三国演义》 D、曹雪芹——《水浒传》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使我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
B、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邺县。
C、历史人物故事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很大。
D、我们班获得了“讲历史人物故事”比赛,同学们都很高兴。 -
11、下列对“官绅们提心吊胆”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害怕西门豹真的把他们扔进河里。
B、担心河神惩罚他们。
C、害怕百姓知道真相。
D、害怕巫婆责怪。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见两小儿辩斗(辩论)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远)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离开) D、及其日中如探汤(汤水) -
13、《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将计就计破除迷信,主要运用了哪种方法?( )
A、直接禁止河神娶亲 B、用事实教育百姓
C、惩罚官绅头子 D、让巫婆下河催新娘 -
14、下列对《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不敢摘李子,是因为他胆小。
B、诸小儿没有摘李子,是因为他们知道李子苦。
C、王戎通过观察位置和果实多少,判断李子苦。
D、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便吃路边的果子。 -
15、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王戎七岁(年龄) B、诸儿竞走(争着跑)
C、取之信然(确实) D、耕当问奴(奴仆) -
16、看拼音写词语。
dào páng
lǐ jìng
qǔ zhī xìn rán



zhé zhī
guān shēn
miàn rú tǔ sè



-
17、生活中,当我们用心观察,就往往能有所发现。请回忆观察过的某种植物或动物,以“的发现”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写出观察的过程,还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
18、一篱蔷薇
①春天的头茬阳光洒遍了村庄。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
②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 , 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孩子的一丝慰藉。
③初夏时节,当蜜蜂从窗格飞进时,我睁开眼,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我翻身起床,趿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④呀!一篱笆的蔷薇花都约上了,都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了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忍不住摘了一朵又一朵,直到满手满襟。我把一朵朵蔷薇轻轻地放进一个竹筛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我和伙伴们从菜园边割来一些竹枝,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彩排我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⑤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逐渐凋谢了。过不了多久,你会看到青青的金樱子挂上了枝头。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用嘴咬开它的肚皮,用手指挖出它一肚子毛刺刺的籽,
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然后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⑥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虫儿、雀儿躲进枝叶之间,在蔷薇山庄亦歌亦食,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的填写。
(2)、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蔷薇花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之情。(3)、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部分的加点词“有点”,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作者观察事物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
19、组文阅读
【文段一】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文段二】蟋蟀俗名“蛐蛐儿”。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翅平叠于躯体上,体色多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状或针状。
(1)、根据文段一,蟋蟀住宅的特点有:向阳、、便于排水、。这说明作者对蟋蟀住宅的观察很细致。(2)、请围绕“向阳”这一特点,说说蟋蟀这样“建房”的好处。(3)、如果将文段一中的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洞穴的出口处鸣叫”,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请根据文段一与文段二的内容,为蟋蟀制作一张昆虫名片。(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各写三点)
昆虫名称:蟋蟀
别 名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
20、杂志社的社员们交流了观察体会,请把他们的发言补充完整。
东东 今年入秋以来,天气转凉,真是“立了秋, ”。
明明 当我留心观察时,我欣赏到了夕阳照在江面时“ , ”的美景;我还从梅与雪“ , ”的对比中明白了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萌萌 在观察世界的同时,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建议大家做到如下两点: , 。